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6375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docx

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教案第六课《人之根本》

第六课人之根本教案

第一框诚信是做人之本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人之根本,社会之基;明白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将妨碍自己的发展,因此,做人不能失去诚信;懂得诚信来源于自己诚实守信,让诚信陪伴我们美好的一生。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探究、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人之根本,社会之基。

(情感与价值观)树立诚信观念,认识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做到诚信守信。

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人之根本,社会之基;明白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将妨碍自己的发展,因此,做人不能失去诚信。

教学难点:

懂得诚信来源于自己诚实守信,让诚信陪伴我们美好的一生。

教学过程

1、导入

胡锦涛主席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提出了“八荣八耻”,其中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

强、敬业奉献”。

今天我们就有学习第六课《人之根本》。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了解诚信为什么是

人之根本,社会之根基。

板书课题:

诚信是做人之本

2、诚信是桨

1、阅读“细细品味”及图片资料。

2、探究交流。

你赞成年轻人的选择吗?

想一想,“诚信”被抛进水利后,会导致怎样的结局?

(课本P60)

你愿意和林冬做朋友吗?

为什么?

你身边还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

请你就如何克服这些不良行为的同学们展开讨论。

(课本P62)

明确:

对年轻人的选择应持否定态度。

这是因为诚信是做人之本,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失去诚信,他的行为将会处处受阻碍、抵制,不仅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将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寓言中的年轻人,抛弃了诚信,他人生的航船将无法安全行驶,无法达到理想的彼岸。

A、不愿意和林冬做朋友。

因为林冬不讲诚信,言而无信,说谎,不诚实。

B、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有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抄袭作业、说谎欺骗等不诚信行为;在社会中有尔虞我诈、背信弃义、缺斤少两、掺假使假、拖欠工资、假冒伪劣、虚假广告等。

C、克服不诚信行为,应该努力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具体要求:

首先,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其次,不要轻易许下诺言,一旦有所承诺,就要努力兑现诺言,做到言而有信;再次,要诚实不说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最后,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做到诚实守信。

3、小结。

诚信的含义: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即言行与内心一致,说话算数,言而有信。

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人之根本、社会之根基。

诚信是桨。

有了诚信,人生的航船才能安全行驶,到达理想的彼岸。

一个人失去诚信,他的行为将会处处受到阻碍、抵制,不仅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将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3、信任从哪里来

1、阅读“感悟角”及相关内容。

2、探究交流。

你能从中体会出他们各自“惊喜”和“快活”的心情及原因吗?

如果那夜那位男生没有将钱送来,他们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我”以后还会信任他吗?

为什么?

(课本P63)

请你以“我看无人监考”为话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课本P64)

想一想,无人监考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是什么?

(课本P64)

明确:

我把钱借给他,说明我是信任他的,但他迟迟没有还钱兑现自己的诺言,我感觉到自己被欺骗,认为他是一个不诚信的人,十分伤心和气愤。

在这种矛盾痛苦心理中,突然看见他来还钱,我首先是“惊”,因为出乎自己的预料,发现自己错怪了他;其次是“喜”,为自己没有看错人,也为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他经过五天的努力,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得2元钱,并将2元钱归还给我,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其“快乐”的心情是无法言喻的。

如果那夜他没有将钱送来,我会十分伤心和气愤,他会很自责和内疚。

我以后不再信任他,因为他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材料中给的两种观点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可以赞同其中的一点,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更可以在这两点之外,表达第三种观点。

例如:

首先,无人监考可以减少干扰,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考试是为了测试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而在考场上,监考老师的来回巡视会给考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使他们产生不安、烦躁情绪,因而无法专心致志地做答试题。

这样学生就在考试本身和监考老师的双重压力下应试,考出来的成绩也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而无人监考至少能减轻学生这一方面的压力,从而在考试中正常发挥他们的实际水平,取得好成绩。

其次,无人监考能使学生感到自己得到了尊重和信任,不再像犯人一样被看管监视着,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想法:

既然老师这么信任我们,我们也应该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是不会作弊的。

即使是想作弊的学生也会在这种氛围下而自责自惭,并有所收敛、这样,岂不是比既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设监考而又收效甚微的监考制度好得多吗?

可见,无人监考还可以节省不少人力与财力,将其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无庸讳言,无人监考不可能完全杜绝舞弊现象,但在有人监考作弊行为尚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无人监考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是同学们诚实守信的品质。

无人监考活动要靠大家的自觉,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纪律作为保证。

3、小结。

信任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

你有义务去信任另外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外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经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得到别人信任的前提是对别人诚实守信。

简单地说,别人对你的信任来自于你的诚实守信!

如果自己诚实守信,你就获得了被人信任的保证书。

4、诚信档案

请在你的诚信档案中记录下你过去做过的诚信与不诚信的事。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每次所做的诚信或不诚信的事,像“存款”或“取款”一样都记入心中的道德银行,积累自己的诚信财富,让城乡陪伴你美好的一生。

5、拓展延伸

材料:

被骗、打工、守厕、拾荒、清运垃圾,然后还债。

13年来,湖北荆州市马店村的“诚信夫妇”马保杰夫妇俩未买一件衣服,每天生活费控制在10元以内……为了还债,他们13年守厕拾荒,被称为“失意不失信、缺钱不缺德”。

随着不停的还钱,欠债越来越少,堆积在他们心头的阴云也逐渐散开,他们脸上终于有了一缕轻松的笑容。

马宝杰夫妇被称为“诚信夫妇”的原因是什么?

(人无信不立。

马保杰夫妇守厕拾荒还债,秉承了中国诚信的道德传统。

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诚信在部分人群中开始淡化,但马保杰夫妇弘扬了诚信,彰显了人格魅力,值得弘扬、宣传和赞许。

马保杰的行为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因为债务、生活困难而被压垮,也没有因为“差钱”而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勇敢的承担!

这不正是一个公民应有的诚信品质吗?

〖板书设计〗

诚含义----言行与内心一致,言而有信

信诚信是桨人之根本,不讲诚信,人无法立于世

是重要性社会之基,没有诚信,社会无法正常运转

做不讲诚信,自己的行为受阻,发展受限

人诚信从哪里来----得到别人信任的前提是自己诚实守信

本建立诚信档案,积累诚信财富

 

第二框诚信是社会发展之基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缺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也让我们失去了希望;认识到诚信是社会之根基,无论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只有诚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走向成功。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探究、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社会之根基,无论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只有诚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走向成功。

(情感与价值观)树立诚信观念,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

诚信的缺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也让我们失去了希望;诚信是社会之根基。

教学难点:

如何做到以诚信为本,诚实守信。

教学过程

1、导入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

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诚信!

板书课题:

诚信是社会发展之基

2、诚信缺失的代价

1、阅读“小资料”、“新闻回放”及相关资料。

2、探究交流。

这些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请你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有关现象来说明。

(课本P66)

诚信缺失的代价仅仅是经济上的吗?

这个代价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课本P67)

你认为原南京冠生园破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一件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课本P68)

④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因不讲诚信而遭到市场惩罚的案例?

(课本P68)

明确:

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诚信缺失的现象。

可以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列举相关现象来说明。

不仅仅在经济上,这个代价还表现在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等方面。

原南京冠生园破产的真正原因是违背了经济生活中诚实守信的原则,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这一事件启示我们,在经济生活中要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否则害人终将害己,将受到市场的惩罚甚至法律的制裁。

④例子: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致。

商人急忙喊:

“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

“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淦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

“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3、小结。

失信,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失信,让我们失去了希望。

面对诚信危机,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使讲诚信的公民因此受益,让有不良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甚至被绳之以法。

3、诚信制胜

1、阅读课文相关资料。

2、探究交流。

北京同仁堂三百多年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原南京冠生园的破产,北京同仁堂的“经久不衰”给了你哪些启示?

(课本P69)

明确:

北京同仁堂经久不衰的原因是经济生活中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这启示我们,在经济生活中要想制胜,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想顾客所想,这样最终受益的还将是自己。

3、小结。

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诚信作为根基。

不讲诚信,社会和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必然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当今社会,一个企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如果不讲诚信,或许可以得到一时的利益,但终将遭到唾弃;反之,如果获得了诚信这一特殊的资本,或许有一时一地的折损,但终将得到社会的认可,走向长盛不衰!

4、拓展延伸

材料:

春节前发放工钱,是孙水林对农民工的承诺。

2010年春节前,在北京做工程的孙水林为了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中,冒雪开车回乡,途中发生重大车祸,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后事,便赶在腊月二十九返乡,将33.6万元工钱全部送到了60多位农民工手中。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世账。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称赞为“信义兄弟”。

1、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具有一种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2、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怎样学习和培养这种优秀品质。

(具有诚信的优秀品质。

A、要言而有信,忠实的履行诺言。

B、要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C、要将诚信的智慧,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还要注意在特定情景中的“善意的谎言”。

〖板书设计〗

对个人:

无以立足,妨碍发展

诚信是诚信缺失的代价对企业:

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遭到破产倒闭

社会发对国家:

有损国家形象和国格

展之基诚信制胜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诚信做根基

不讲诚信,或许可以得到一时的利益;获得了诚信,社会认可,长盛不衰

 

第三框事情没那么简单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白诚实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得把整个真相讲出来,当真话会伤害别人的感情时,真诚、善意的掩饰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坚持诚信需要勇气。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探究、交流让学生明白当真话会伤害别人的感情时,真诚、善意的掩饰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坚持诚信需要勇气。

(情感与价值观)树立真、善、美的观念,在生活中勇敢的面对丑恶,坚持诚实守信。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诚实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得把整个真相讲出来,当真话会伤害别人的感情时,真诚、善意的掩饰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坚持诚信需要勇气。

教学难点:

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坚持诚信需要勇气。

教学过程

1、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入新课。

1、诚实的缺失会带来怎样的代价?

失信,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失信,让我们失去了希望。

面对诚信危机,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使讲诚信的公民因此受益,让有不良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甚至被绳之以法。

2、诚实守信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诚信作为根基。

不讲诚信,社会和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必然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当今社会,一个企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如果不讲诚信,或许可以得到一时的利益,但终将遭到唾弃;反之,如果获得了诚信这一特殊的资本,或许有一时一地的折损,但终将得到社会的认可,走向长盛不衰!

2、诚信需要智慧

1、阅读图片资料

2、探究交流。

如果是你,听了这些话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课本P70)

林浩在说谎吗?

如果你是林浩,你会如何去说呢?

黄玲说的是事实。

你赞成她这样说吗?

如果你是龙琴,听了这话会是怎样的心情?

(课本P71)

明确:

会很伤心,很自卑,会失去信心,而且会对对方产生怨恨心理。

林浩是在说谎,但是他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为了父亲的事林浩本身就很伤心,他这样说不会对他人产生危害,而且保护了自己的自尊心。

黄玲说的是事实,但是她的实话伤害了别人的感情,没有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龙琴听了会很伤心和自卑的。

3、小结。

“讲实话”要区分场合,有些实话很残酷,具有杀伤力。

如果你的实话伤害了别人,那这实话可能就有问题。

实话要讲,但是得考虑表达的方式,不能不尊重人。

同样是实话,换一种说法,效果就大为不同。

诚实并不是说在如何情况下都把整个真相讲出来。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当我们知道说出真相会伤害别人的感情时,真诚、善意的掩饰更能显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3、诚信需要勇气

1、阅读课文相关资料。

2、探究交流。

医生此时可能会做出什么样选择?

选择的后果会是什么?

你认为他应该如何去做?

(课本P72)

讲诚信会吃亏吗?

当别人不讲诚信时,我们还要不要讲诚信?

(课本P72)

明确:

有两种选择:

一是承认自己的误诊及错误,这样他要承担误诊的责任,甚至可能会失业;一是将胎儿拿掉,顺利做完手术,这样病人的利益将受到损失,而且他自己将受到良心的谴责。

他应该选择第一种,因为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代价是值得的,因为不讲诚信,最终受损的将是自己,自己也会面对良心的长期谴责。

讲诚信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不讲诚信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坚持诚信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而且有些不诚信行为可能会得到眼前的利益,得到某种需求的暂时满足,但是与长远利益和今后的长远发展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不能因小失大,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讲诚信。

3小结。

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坚持诚信,在特殊时刻还需要特别的勇气。

“让诚信成为习惯,让荣誉成为理念。

”让诚信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4、拓展延伸

在下列情景中,真话和谎言各自的效果任何?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情景一:

和长辈在一起吃饭时,长辈夹给你你并不喜欢的菜。

说法

(1)对不起,我讨厌吃这个。

说法

(2)谢谢,不好意义,我已经吃得很饱啦。

情景二:

约会时间到了,对方却迟到了,其实你心里很不高兴。

说法

(1)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

说法

(2)没关系,我也有迟到的时候啊!

(在这些情境下,说真话会让人难堪,而换一种说法,则会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和关爱。

“讲实话”要区分场合,有些实话很残酷,具有杀伤力。

如果你的实话伤害了别人,那这实话可能就有问题。

实话要讲,但是得考虑表达的方式,不能不尊重人。

同样是实话,换一种说法,效果就大为不同。

诚实并不是说在如何情况下都把整个真相讲出来。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当我们知道说出真相会伤害别人的感情时,真诚、善意的掩饰更能显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说实话,谁也不会去追究善意的谎言的可信程度。

即使听到善意谎言的人明知道是谎话,也一样会去努力相信,不会觉得说谎者虚伪。

 

〖板书设计〗

讲实话要区分场合

诚信需要智慧要考虑表达方式

事情没真诚、善意的谎言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那么简单

诚信需要勇气坚持诚信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

在特殊时刻,需要有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