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68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线索与知识结构详细讲解Word格式.docx

追求“逍遥”贵族的利益(消极)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代表平民的利益

三、封建社会:

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

1、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形成、初步发展

(1)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秦朝(秦始皇:

嬴政):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咸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

政治上:

中央:

首创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度

地方: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中国开始从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

经济上: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

思想上:

焚书坑儒,尊崇法家

(3)西汉(汉高祖:

刘邦):

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长安

(4)新朝(王莽):

公元9年-公元23年

(5)东汉(光武帝:

刘秀):

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阳

汉承秦制,又有创新:

中外朝制、郡国制、刺史制度(监察)、察举制

垄作法—精耕细作,耧车,耦犁(赵过的铁铧犁)代田法。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治铁,出现青瓷白瓷。

文化上:

董仲舒:

晚著[春秋繁露]

观点:

春秋大一统。

罢百尊儒,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限地兼并,轻赋。

三纲五常。

汉武帝时:

“五经”,太学,儒成正统。

2、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形成三省体制、北魏孝文帝改革

《齐民要术》、灌钢法。

佛教盛行,道教发展。

3、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隋朝(隋文帝:

杨坚):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长安

(2)唐朝(唐高祖:

李渊):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长安

隋朝:

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

形成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

江东的曲辕犁。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瓷系,吸取外来织法,出现长安、洛阳,扬州,益州等商城,邸店,市坊,广州港口,飞钱、草市等。

儒提“三教合一”;

秦行“三教并行”

4、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1)北宋(宋太祖:

赵匡胤):

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东京

(2)南宋(宋高宗:

赵构):

公元1127年--公元1276年

(3)元朝(元世祖:

忽必烈):

公元1206年--公元1271年--1279年--公元1368年大都

宋朝:

二府三司、重文轻武

元朝:

设宣政院、行省制。

江南水田的稻麦复种制。

越南占城稻,植棉推广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

宋的瓷窑遍布各地,名窑景得镇,元代成为瓷都。

元有名的是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宋代坊市界限、买卖时间被打破,出现夜市,瓦肆,交子等。

榷场,海贸发展。

元代,疏浚运河,遍设驿站,大都是中心。

杭州,泉州发展等。

宋:

北宋二程,南宋朱熹,形成理学。

元:

理学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

5、明清——封建社会的衰落,萌芽产生,出现反封民主思想

(1)明朝(明太祖:

朱元璋):

公元1368年--1644年应天(南京),北京

(2)清朝(清世祖:

皇太极):

公元1616年----公元1840年北京

明朝:

废相权,设六部,明成祖设内阁。

清朝:

八旗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设南书房(康熙)、军机处(雍正)。

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贫瘠土地开发利用。

经济作物区扩大,饼肥套耕出现,出现[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农着。

景得镇是“瓷都”,官窑与民窑发展,五彩瓷。

清的珐琅彩,苏杭是丝心,官局与民营,花楼机,妆花缎。

徽商晋商的出现。

明中后期江南苏杭的丝织业出现手工工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明清倡导农本思想,商业专卖制度,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实行海禁与锁国政策。

王阳明的“心学”

李贽的“离经叛道”

黄宗羲:

君专大害,工商皆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

王夫之: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2)近代史:

1840——1949【民国(1912年到1949年)】

(屈辱史、抗争史、革命史、探索史)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1919年5月4日

1、列强的侵略:

(1)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附:

1843年:

南京条约附件签订、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2)1856年—1860年“二鸦”:

1858年四国《天津条约》、1860年三国《北京条约》——程度加深

(3)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半殖半封程度大大加深

(4)1900年—1901年八国连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1)1851年――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4)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5)1898年:

康梁维新变法

(6)19世纪末:

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6)1905年: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纲领:

三民主义

(7)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并成功

(8)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927)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颁布;

清帝退位,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1912年―1919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

1915年新文化运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5月4日——1949年10月

1、1919年:

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2、1921年: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

3、1922年:

中共二大: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制定。

4、1923年:

中共三大:

决定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5、国民大革命(1924.1——1927.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年:

国民党一大:

新三民主义产生,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大革命开始。

1926年:

北伐战争开始。

1927年: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四·

一二和七·

一五反革命事变,大革命宣告失败。

6、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1927年:

中共发动南昌起义,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武装斗争并创建人民军队,秋收起义后中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2)1930年―1931年,中共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

并于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建立红色政权;

同年,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东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3)1933.春―1933.10,国民党发动第四次、第五次围剿。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开始万里长征。

(4)1935.1,中共召开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同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此,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并于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5)1936.10,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2月,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序幕。

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其后红军开始整编;

9月国民党公布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同年秋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12月,日寇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2)1937年―1938年: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凇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大规模的会战,粉碎了日寇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3)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一文,向中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4)1940年:

中共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5)1941年至反攻开始:

中共领导根据地人民在进行反扫荡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根据地建设,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6)1945年春,中共七大召开,为抗战胜利和新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8、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1948.8国共举行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

(2)1946年年初,政协会议召开;

夏,全面内战爆发

(3)1947年:

解放区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6月底,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略反攻开始。

(4)1948年:

三大战役开始,中共开始了战略决战。

(5)1949年:

三大战役结束;

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国共北平谈判;

4月渡江战役开始,国民党统治垮台。

9月,中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3)现代史:

1949年10月1日——今天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底)

1、1949年―1952年底:

新中国巩固了政权,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

2、1953年―1956年:

一五计划执行;

同时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954年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56年——1966年成就与失误并存

1、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

2、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

3、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出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4、1959年――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5、1960年,国民经济开始调整,实行八字方针;

到1962年,经济开始恢复发展;

6、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在外交及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三、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1、十年文革,给中国的发展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我国的国防科技和外交战线取得了巨大成就,要注意归纳

3、关注七十年代的中美、中日关系。

1970年卫星上天;

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3年周恩来对经济调整、袁隆平的“南优二号”;

5、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

6、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去逝,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6年——1978年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979年开始在农村改革,中美正式建交。

法制建设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80年开始全面立法,设4个经济特区。

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

1982年政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2大”召开,提出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

1987年“13大”召开,提出“三步走”战略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2001年,中国入世,申奥成功,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2年,“16大”召开,提出“三个代表“理论。

2003年,杨利伟和“神5飞船”进入太空

1990年,开始开发上海浦东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召开“14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的理论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1995年,实施“安居工程“

1997年,香港回归,“15大”召开

1998年,通过《村委会组织法》

1999年,澳门回归;

“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20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003年,杨利伟和“神5飞船”进入太

世界历史

(一)奴隶社会:

古希腊、古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初)

基本特征:

奴隶民主政治形成与发展;

出现智者学派,欧洲早期的思想解放运动

1、政治上:

(1)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城邦,著名城邦有雅典(民主制),斯巴达(贵族制)

(2)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建立地区部落,陶片放逐法等

罗马共和国建立,贵族掌权,有习惯法。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观剧津贴等。

(3)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公元前5世纪中期《12铜表法》制定,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

——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

(5)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公民法出现。

公元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6)公元前2世纪出现万民法。

——对外扩张的需要

(7)3世纪末4世纪初,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巩固统治的需要

2、文化上

(1)公元前6—5世纪中期:

古希腊出现自然哲学家

(2)公元前5世纪中期后出现智者学派:

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二)封建社会:

公元476年--公元1640年中世纪

1、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

2、14世纪上半叶,英国议会分成上院(贵族),下院(平民)

(四)近代史:

公元15世纪——20世纪初资本主义形成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确立统治、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使世界的联系越密切;

工业革命出现,资本主义世纪市场开始形成;

手工工场进入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发展;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进化论等思想形成与实践。

时代

政治

经济

文化

16世纪及以前

中世纪(300-1400)后期:

英国国王加强中央集权

1215:

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

11世纪中期-13世纪末:

英、法、俄等君主国家兴起

14世纪以来:

德意志陷入封建割据状态

1566-1609:

尼德兰革命

中世纪:

西欧盛行庄园经济

14世纪:

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5世纪:

欧洲社会的商品经济逐渐发展

1487:

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

1492:

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1498:

达·

伽马到达印度

16世纪:

葡萄牙垄断了从欧洲经非洲沿海到亚洲的海上贸易路线;

荷兰已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出现

1500前后: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502:

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黑奴贸易开始

1519-1522: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4世纪-17世纪中期:

文艺复兴

代表人物: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15世纪后期:

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时期

美术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哥白尼:

太阳中心说

宗教改革运动:

马丁路德、加尔文、路德

1543: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英国文艺复兴兴起:

莎士比亚、伽利略

17世纪

17世纪:

英王王权与议会发生尖锐冲突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8:

光荣革命

1689:

《权利法案》

17世纪上半叶:

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成为商业殖民帝国

1602: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英国实力逐渐增强,与荷兰,法国进行一系列战争

1652-1674:

三次英荷战争

1610:

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

17世纪60年代:

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创立微积分

1660-1789:

启蒙运动: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1687: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8世纪

1721:

沃波尔成为英第一位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

1775—1783: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

英属北美宣布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first)

1789:

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人总统

1789-1794:

法爆发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

1792:

法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世纪: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

18世纪下半叶:

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18世纪60年代:

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被发明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79:

克朗普顿发明骡机

1782:

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

“万能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

人们进入“蒸汽时代”;

卡特莱特制成水利织布机

18世纪中叶:

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法国):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1724-1804:

康德

1770-1827:

贝多芬

1788-1824:

拜伦(《恰尔德哈罗德》《唐璜》)

1792-1822:

雪莱(《西风颂》)

18-19世纪之交:

欧洲古典主义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时期

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兴起

19世纪

1804: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法典》颁布;

19世纪中期:

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

19世纪中期后:

国王不能再随己意挑选首相和内阁底层

1847:

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1861:

俄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爆发

1864-1870:

普鲁士进行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1865:

美国内战结束

1868:

日本明治维新

1870:

共和派在巴黎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普法战争

1871:

德意志帝国在法凡尔赛宫成立

巴黎公社(60多天)

1971.4:

德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1875:

法国议会《1875年宪法》,确立共和制

1807:

富尔顿发明汽船

1814: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825:

世界上第一条条路在英建成

“铁路时代”;

机器制造业诞生

1863:

伦敦第一条地铁建成

1866:

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1876:

贝尔发明电话

1879:

爱迪生发明电灯

19世纪80年代:

内燃机被发明

1882:

爱迪生创建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大企业时代到来

1895:

无线电通讯技术被发明

1897:

柴油机被发明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世纪60-70年代:

印象派绘画

1799-1850: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1809-1882:

达尔文

1828-1910: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1839-1906:

塞尚(后印象派)

1840-1926:

莫奈

19世纪中叶:

生物学领域“进化论”革命

1859:

达尔文《物种起源》

1862-1918:

德彪西

赫胥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达尔文《人类的起源》;

鲍狄埃创作《国际歌》

19世纪后期:

发电机

1847-1931:

爱迪生

1868-1936:

高尔基

爱迪生发明了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白炽灯

1879-1955:

爱因斯坦

1875-1948:

格里菲斯

电影诞生

19世纪末:

经典物理学陷入危机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末)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世纪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纪范围内确立;

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并不断高涨。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时期(20世纪前期)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开始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成功,社会主义制度在苏建成;

法西斯主义形成并发动二战最终走向灭亡。

(四)现代史:

(1917-至今):

资本主义继续发展与滞胀、社会主义形成与曲折发展

20世纪

20世纪初:

英国工党兴起

1914.6—1918.11:

一战

1917.3:

俄国二月革命

1917.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1917.11: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8:

全俄苏维埃通过第一部宪法

1918-1920:

苏联国内战争

1922:

苏联诞生

1924:

列宁去世

1939—1945:

二战

1945:

二战结束;

法占越南;

《联合国宪章》签订

1946:

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7.3:

杜鲁门主义提出,美苏进入“冷战”;

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1948:

柏林危机

1949:

经互会成立;

北约成立;

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50—1953:

朝鲜战争

1954: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1955:

华约成立,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万隆会议

1956:

铁托提出不结盟理念

1961:

美对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不结盟运动首次会议举行

1965:

美对越南发动“局部战争”

1969:

尼克松入主白宫

1973:

美全面撤出越南:

1975:

越南战争宣告结束

1985:

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总书记

1989:

东欧许多国家开始实行多党制(东欧剧变)

1990:

德国实现统一

1991:

经互会和华约解散

8.19事件;

12月.苏联解散,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1993:

不结盟运动已达113个国家

1998:

科索沃战争

1999:

北约轰炸南联盟

苏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1921:

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8-1932:

苏联一五计划

1929年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