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17049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险学》教学大纲.docx

《保险学》教学大纲

《保险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开课单位:

金融系

授课对象:

本科层次保险专业

学时与学分:

48学时,3学分

使用教材:

《保险学原理》,孙蓉兰虹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2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保险学原理》是保险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主要教学内容:

风险与保险理论,保险合同、保险运行基本原则、保险运行的基本环节及规律、保险与相关法律、财产保险、人身保险。

这些内容既是保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现代保险经济、保险关系及学习保险实务的基础。

本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掌握保险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理论的深度,介绍国内外关于本门课程最新知识,同时对关键术语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每章末设有思考题和资料选读。

授课方式坚持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形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本章学时:

 6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在介绍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保险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风险的不同定义,掌握保险学上风险的定义,描述风险的特征,掌握风险构成要素及风险分类。

了解风险管理思想的起源,掌握风险管理的定义、程序及风险处理的方式。

分析风险的成本和效应,阐述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分析可保风险的条件。

教学重点:

风险的定义、风险的要素、风险管理理论及可保风险特征 

教学难点:

风险管理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风险概述

一、风险的概念

关于风险的概念,需要从风险定义、风险频率和损失程度、风险属性几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对于风险的定义着重把握保险学上的定义法。

保险学上的风险定义应属于即狭义的风险概念,即只有损失的可能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二、风险的特征

描述风险的六项特征

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掌握风险构成的三要素即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的含义及之间的关系。

四、风险分类 

掌握不同风险分类划分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

第二节  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着重领会风险管理概念的主体、目的及前提条件。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熟悉风险管理基本程序,并掌握每一阶段的方法、要求及举措。

三、风险处理方式及其比较 

掌握控制型风险管理和财务型风险管理两种方式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两种方式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风险效应与风险成本

一、风险效应 

理解风险效应的基本内容即诱惑效应、约束效应和平衡效应。

二、风险成本

理解风险成本的基本含义,掌握风险成本的构成内容,即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预防和控制风险损失的成本。

第四节 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

一、风险管理与保险

认识风险管理与保险活动两者的有机联系及辨证关系。

二、可保风险的条件

理解并掌握可保风险构成的五个条件。

思考题:

1、什么是风险?

人类面临哪些主要风险?

2、保险学所研究的风险具有哪些特征?

3、风险因素包括哪三种?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4、阐述风险的种类?

5、什么是风险成本?

风险成本包括哪几种?

6、大数法则在保险中有什么作用?

7、风险管理分为哪两类?

请详细阐述。

8、什么是可保风险?

包括哪些条件?

9、风险管理与保险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

1、薛梅,《美国ART市场的产生及发展启示》,《保险研究》,2006年第2期

2、周春果,《企业风险管理:

保险与风险自留的比较分析》,《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24期 

3、聂尚君,《论选择性风险转移产品在保险领域的应用》,《保险研究》,2005年第5期

4、汤文巍、张萌南,《从风险特征看健康险经营中的误区》,《上海保险》,2004年第6期

5、胡伟益,《风险价值在保险资金运用中的应用研究保险研究》,《保险研究》,2005年第12期

6、贾东云,《中、韩两国财产保险业风险管理比较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5年第6期

7、葛鸿冰,《操作风险管理亟待走出“五个误区” 》,《中国金融》,2005年第21期

8、陈秉正,《论风险管理概念演变的影响》,《保险研究》,2002年第6期

9、曾忠东,《保险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框架构建》,《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1期

本章参考书籍

1、Scott E·Harrington等,《风险管理与保险》(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美)詹姆斯·S·特里斯曼,《风险管理与保险》,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

3、英勇,《胡桃壳里的保险帝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美)尼尔·A ·多尔蒂,《综合风险管理—控制公司风险的技术与策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5、(美)小哈罗德·凯斯博,《国际风险与保险》,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6、(美)Henderson/Twerski,《Products Liability》, Aspen Publishers, Inc. 2003年

7、(英)G. Dickson,《Risk and Insurance》,The Chartered Insurance Institute,1999年

8、汪祖杰,《现代保险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第二章保险概述

本章学时:

6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着重对保险概念、职能、作用、保险资本与保险基金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保险学说的各种流派学说。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明了保险的概念并阐述其构成要素,理解保险的基本特征,比较保险与几种相关制度;掌握保险的职能,了解保险的作用;清楚保险资本与保险基金的来源与构成以及有关规定;了解保险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

保险的概念并阐述其构成要素,保险的职能,保险资金与保险基金

教学难点:

保险资金与保险基金,保险学说的各种流派学说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

一、保险的科学表述

保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领会广义的保险,掌握狭义的保险即商业保险。

认识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制度,也是一种法律关系的寓意。

二、保险的要素

理解并掌握保险的五点构成要素。

三、保险的对象

明确保险对象包括物质标的物、人身标的物。

四、保险的特征

掌握保险的基本特征,掌握保险的比较特征,即保险与赌博、储蓄、慈善事业的区别。

第二节 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一、保险的职能

掌握由保险本质决定的保险基本职能及派生职能。

二、保险的作用 

从保险在国民经济中履行其职能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保险的作用,并具体了解保险的宏微观作用。

第三节 保险资本与保险基金

一、保险资本

保险资本即保险公司在开业时必须具备的注册资本。

认识规定保险资本的重要性,清楚我国关于设立保险公司的保险资本的规定。

二、保险基金

掌握保险基金的含义及特点。

第四节 保险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保险学的起源 

了解保险学起源的背景。

二、经典经济学家对保险的论述 

了解经典经济学家对保险的理解或定义及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定义的理论依据。

三、保险学说的各种流派评介

了解世界保险学说各研究流派:

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风险转嫁说、欲望满足说、技术特征说、相互金融说。

思考题:

1、什么是保险?

保险的科学含义如何定义?

2、保险构成的必要因素包括哪些?

3、比较保险与赌博、储蓄和保证?

4、保险有何职能和作用?

5、什么是保险资本?

我国《保险法》对保险注册资本有何规定?

为什么?

6、保险学说主要有几大流派?

它们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本章参考文献

1、狄横察、一口田、谷越,《论保险的积德保障职能》,《保险研究》,2005年第3期

2、张东亚,《论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服务作用》,《保险研究》,2005年第8期 

3、卓志,《论保险职能与功能及其在我国的实现和创新》,《保险研究》,2004年第1期 

4、姚庆海,《论保险业在社会管理中八大功能》,《保险研究》,2004年第2期  

5、魏华林,《论人类对保险功能的认识及其变迁》,《保险研究》,2004年第2期 

6、中国保监会武汉保监办课题组,《对保险功能的再认识》,《保险研究》,2003年第11期

7、孙祁祥,《中国保险业的双重角色、制度责任与挑战》,《保险研究》,2005年第7期 

8、张金林,《现代保险功能:

一般理论与中国特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本章参考书籍 

1、吴定富,《保险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2、郭颂平,《保险原理与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3、吴小平,《保险原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4、许谨良,《保险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江生忠,《中国保险业改革与发展前沿问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6、K. Cannar,《Motor Insurance Theory and Practice》,Witherby & Co., Ltd., 2002年

7、(英)John Steele,《Principals and Practice of Insurance》,The Chartered Insurance Institute,1999年

8、(日)上山道生,《保险》,科学出版社,2004年

第三章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本章学时:

3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从历史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介绍了世界保险业及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情况。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着重掌握保险产生的基础及条件,清楚海上保险的起源,阐述世界保险业发展趋势及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特点,从考察保险业发展历程中注意研究其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

海上保险的起源和发展,保险业发展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保险业发展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保险的产生

一、古代保险思想的萌生与原始保险形态

了解中外古代保险思想萌芽及原始的保险形态。

二、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清楚海上保险的起源,了解火灾及其他保险业的产生和发展。

三、保险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掌握保险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可能条件。

第二节 保险业的发展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认识和理解保险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世界保险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掌握关于现代保险业发展的统计指标,并就中国大陆与代表性国家在相关统计指标上进行比较。

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背景了解世界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四节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清楚中国保险业发展线索,掌握中国现代保险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色,从经营主体、市场竞争、监管体系等方面分析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思考题:

1、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2、共同海损分摊原则是怎样产生的?

3、什么是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4、如何理解保险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5、如何理解保险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6、世界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7、如何理解中国现代保险业的发展所经过的“四起三落”的过程?

8、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保险业应如何面对?

本章参考文献

1、朴明根,《中、日、韩三国保险制度比较》,《保险研究》,2005年第3期

2、罗艳,《近代保险的传入和中国民族保险业的产生》,《清史研究》, 2005年第4期

3、卫新江,《论我国发展相互保险公司的策略选择》,《上海保险》, 2005年第3期 

4、颜清,《2003年世界保险情况概述及数据统计》,《保险研究》,2005年第1期

5、杜墨,《国际保险业发展的新特点及启示》,《保险研究》,2003年第3期

6、罗皓、吴英杰,《中国保险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对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孟昭亿,《加快发展我国的保险业》,《银行家》,2004年第7期 

8、韩艳春、胡文富,《保险发展与人口、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上)》,《保险研究》,2004年第11期

9、邹东山、张燕,《关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思考》,《武汉金融》,2003年第8期

10、王金铎、祝向军,《保险发展动力与发展趋势研究》,《保险研究》,2006年第2期

11、庹国柱,《试论我国保险增长格局变化与结构调整》,《上海保险》,2005年第2期

本章参考文书籍

1、方芳,《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与竞争力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2、郭颂平,《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兰虹,《保险学基础》,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4、魏华林,《保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5、胡炳志等,《保险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6、陆爱勤,《国际保险新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7、(英)D.Ellis,《Motor Insurance》,The Chartered Insurance Institute,1999年 

第四章保险的分类

本章学时:

3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着重掌握保险分类的标准及险种含义,并掌握险种间的区别。

教学重点:

掌握商业保险的分类标准及部分险种含义

教学难点:

险种间的区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保险分类的意义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

理解对保险业务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认识和掌握保险业务发展变化规律,加强对保险业的法律管理和改进保险企业经营。

第二节 保险主要分类

在了解保险分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掌握保险的主要分类内容。

一、按照保险实施的方式分类 

掌握自愿保险与法定保险的概念及特点。

二、按保险保障对象(标的)分类 

掌握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内容。

三、按照承保方式分类

掌握原保险、再保险、重复保险和共同保险的概念。

四、按保险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分类

掌握盈利保险和非盈利保险的基本概念,掌握社会保险、政策保险及商业保险的基本概念, 理解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政策保险与商业保险、政策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不同之处。

五、按经营者性质分类

理解不同经营主体的经营性质及所经营的保险业务的内容。

六、其他分类标准

了解按承保风险的数量、按投保方式的标准所进行的保险分类,着重理解个人保险、企业保险、团体保险的含义,并了解相关的业务险种。

思考题:

1、保险分类有何重要意义?

2、保险从宏观角度如何分类?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何区别?

政策保险与商业保险有何区别?

3、商业保险如何分类?

本章参考文献

1、曾应禄,《论险种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保险研究》, 2003年第5期

2、王练文,《团体保险的市场化发展趋势》,《保险研究》,2004年第1期

3、刘冬姣,《论我国团体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保险研究》,2004年第8期

4、李玉泉,《论保证保险》,《保险研究》, 2004年第5期

5、张文武,《我国农业保险的难点和对策》,《保险研究》,2005年第9期

6、陈正朝,《商业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与责任》,《金融与经济》,2005年第1期

7、王建明,《 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新疆金融》,2005年第1期 

8、胡卉士,《试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有效衔接》,《南方金融》, 2002年第3期

9、蒲成毅,《保险产业结构与保险发展的关系》,《保险研究》, 2005年第6期

本章参考文书籍

1、吴小平,《保险原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2、张洪涛等,《保险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郑功成、许飞琼,《财产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4、张洪涛、庄作瑾,《人身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陈伊维 ,《财产保险百事通》,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

6、陈伊维 ,《人寿保险百事通》,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年

第五章保险合同

本章学时:

9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在阐述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保险合同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保险合同订立、生效、履行、变更、终止的过程。

保险合同是保险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本章的内容,为以后保险实务知识的学习铺垫必要的基础。

教学重点:

保险合同的特征,保险合同的要素

教学难点:

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保险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一、保险合同的概念

掌握《中国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关于保险的定义,全面理解保险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

二、保险合同的特征

主要掌握保险合同自身特有的法律特征,正确理解其特征的法律含义。

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要素

一、保险合同的主体

了解保险合同主体即当事人、关系人、辅助人的各自含义。

二、保险合同的客体 

理解保险合同客体的含义。

三、保险合同的内容

掌握保险合同内容的组成,掌握保险条款的法律效力的特点。

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

一、保险合同的订立 

明确保险合同订立的基本程序即要约与承诺,理解要约与承诺的具体要求。

二、保险合同的生效

明确保险合同成立与保险合同生效的条件,掌握有效保险合同和无效保险合同的条件规定。

三、保险合同的履行

了解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权利与义务。

四、保险合同中止 

了解保险合同中止的原因和条件。

第四节  保险合同的变更与终止

一、保险合同变更

了解保险合同主体变更的含义,掌握保险合同内容变更及变更的程序。

二、保险合同解除 

明确保险合同解除与保险合同无效的区别,掌握保险人、投保人保险合同解除的条件。

三、保险合同的终止 

明确保险合同终止与保险合同中止的区别,了解保险合同终止的原因和条件。

第五节  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

一、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

掌握保险合同解释原则及方法的具体内容,理解解释的法律效力的寓意。

二、保险合同争议处理的方法

了解保险合同争议处理的四种方法:

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第六节  保险合同种类

一、保险合同的分类 

了解保险合同分类标准,掌握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掌握定值保险合同和不定值保险合同的概念,掌握不定值保险合同关于不足额保险、足额保险、超额保险的含义,掌握原保险合同与再保险合同的概念。

二、保险合同的书面形式

熟悉保险合同主要的书面形式及其作用。

思考题:

1、什么是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具有哪些特点?

2、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哪些?

各自在合同的权利义务是什么?

3、如何理解保险合同的客体?

4、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其核心部分是什么

5、保险合同的变更有哪几种情况?

6、保险合同终止的形式有哪些?

7、合同的书面形式有哪些?

8、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有哪些?

9、保险合同发生争议,应该如何处理?

10、保险合同按业务划分有几种?

各适用哪些业务?

11、保险合同按形式划分有几种?

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本章参考文献

1、郑云瑞,《 保险合同浅析——与普通民商事合同之比较》,《上海保险》,2004年第12期 

2、刘振,《对保险案件审理中几个法律适用难点的初步思考》,《保险研究》,2004年第5期  

3、暨芳,《析保险合同中的几个法律问题》,《保险研究》,2003年第12期 

4、游明,《论保险合同的成立和生效》,《社科纵横》,2005年第2期 

5、袁碧华,《关于保险合同成立形式的探讨》,《广东经济》,2005年第1期 

6、尹海文、肖艳晖,《论保险合同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7、罗锦,《关于保险合同成立的若干问题》,《对外经贸实务》,2003年第3期 

8、李勇杰. 《 试论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现代财经》2005年第2期 

9、李炳炎,《正确运用合同解释原则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当代经济》,2005年第11期

10、刘峰,《论保险合同的“不利解释”原则》,《保险研究》,2005年第2期 

11、张世增,《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完善我国保险合同解释制度的一点建议》,《河北法学》,2003年第3期 

12、姜卉,《论明确说明义务的履行》,《保险研究》,2005年第4期

13、卫新江,《投保单与保险合同的解除权》,《保险研究》,2005年第5期

 本章参考书籍

1、《中国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  

2、刘连生,《保险法教程》,西南财经出版社, 2005年 

3、邹海林,《保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4年 

4、黄慧鹏,《中国保险法与保险法律实务》,华夏出版社,2002年 

5、贾林青 、陈晨 、丁当主编,《保险合同案例评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  

6、应世昌,《中外精选保险案例评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7、(英)A. J. Peck,《Legal Liabilities》,The Chartered Insurance Institute,1999年

第六章保险的基本原则

本章学时:

6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亦是保险学原理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深入地理解并系统地掌握。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保险利益原则的具体内容、最大诚信原则的具体内容,理解近因的认定,掌握损失补偿原则的具体内容、代位追偿原则的具体内容、重复保险及其分摊原则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

最大诚信原则的具体内容,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保险利益的确定,保险利益原则在各险种的运用,近因原则的运用,损失补偿原则的限制,代位原则的运用,重复保险的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保险原则理论分析案例和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保险利益原则

一、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

掌握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深刻理解并掌握构成保险利益的三要件内容。

二、保险利益构成的条件

理解并掌握保险利益构成的条件。

三、保险利益的法律效力及意义

理解并掌握保险利益法律效力及意义。

四、各种保险的保险利益 

从法律意义的角度上理解并掌握主要险种的保险利益的规定。

五、保险利益的转移、消灭、适用时限 

着重了解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消灭的含义及原因。

第二节  最大诚信原则

一、最大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

掌握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含义,深刻理解诚实信用原则的意义。

二、最大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内容 

重点掌握告知、保证及弃权与禁止反言的内容及要求。

三、违反最大诚实信用原则的处理

分别掌握保险人、投保人对违反最大诚实信用原则处理的具体规定,注意区分违反保证与除外责任的不同含义。

第三节  损失补偿原则

一、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

深刻理解补偿的三层含义。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内容

掌握损失补偿原则的两项基本内容。

三、损失补偿的范围和方式 

掌握损失补偿限制的具体规定,清楚损失补偿的方法。

四、损失补偿原则的例外

清楚不适用损失补偿原则的集中情况。

五、代位原则 

掌握代位求偿、物上代位的概念。

六、分摊原则 

掌握分摊原则关于重复保险的比例责任制、责任限额制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近因原则

一、近因原则的含义

理解近因原则的重要意义,所谓保险近因,是指引起保险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在保险事故中起主导作用或支配作用的因素。

二、判定保险责任近因的原则

了解损失近因判定的基本方法,对单一原因或多种原因相关联或原因不明造成的损失的判定。

掌握单一原因、多种原因(多因并发、多因连续发生、多因间断发生)的判定标准。

思考题:

1、什么是最大诚信原则?

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违反最大诚信原则有哪些处理措施?

3、什么是保险利益原则?

坚持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何在?

4、构成保险利益原则的条件有哪些?

各种保险险种的保险利益如何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