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73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30种典型应用题Word格式.docx

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

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

(总量÷

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2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

份数=总量

总量÷

1份数量=份数

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

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

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

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3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

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例2、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例3、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例4、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4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

(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

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例2、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

例3、甲站原有车52辆,乙站原有车32辆,若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几天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例4、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70,乙比甲的2倍少4,丙比甲的3倍多6,求三数各是多少?

5差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两个数的差÷

(几倍-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

几倍=较大的数

例1、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多124棵。

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例2、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例3、商场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后,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的2倍还多12万元,又知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多30万元,求这两个月盈利各是多少万元?

例4、粮库有94吨小麦和138吨玉米,如果每天运出小麦和玉米各是9吨,问几天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

6倍比问题

【含义】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出要求的数,这类应用题叫做倍比问题。

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

倍数=另一总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倍数,再用倍比关系求出要求的数。

例1、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多少?

例2、今年植树节这天,某小学300名师生共植树400棵,照这样计算,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多少棵?

例3、凤翔县今年苹果大丰收,田家庄一户人家4亩果园收入11111元,照这样计算,全乡8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

全县160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

7相遇问题

【含义】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

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相遇时间=总路程÷

(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

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例2、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

例3、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8追及问题

【含义】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

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追及时间=追及路程÷

(快速-慢速)

追及路程=(快速-慢速)×

追及时间

例1、好马每天走120千米,劣马每天走75千米,劣马先走12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

例2、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跑。

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例3、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

例4、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8千米;

一辆货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在距两站中点16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

例5、兄妹二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

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

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

例6、孙亮打算上课前5分钟到学校,他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步行去学校,当他走了1千米时,发现手表慢了10分钟,因此立即跑步前进,到学校恰好准时上课。

后来算了一下,如果孙亮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原来步行早9分钟到学校。

求孙亮跑步的速度。

9植树问题

【含义】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离、棵距、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数量关系】线形植树棵数=距离÷

棵距+1

圆形植树棵树=圆形周长÷

棵距

闭合环形植树棵数=距离÷

棵距方形植树棵数=方形周长÷

三角形棵树=三角形周长÷

面积植树棵数=面积÷

(棵距×

行距)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弄清楚植树问题的类型,然后可以利用公式。

例1、一条河堤136米,每隔2米栽一棵垂柳,头尾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垂柳?

例2、一个圆形池塘周长为400米,在岸边每隔4米栽一棵白杨树,一共能栽多少棵白杨树?

例3、一个正方形的运动场,每边长220米,每隔8米安装一个照明灯,一共可以安装多少个照明灯?

例4、给一个面积为96平方米的住宅铺设地板砖,所用地板砖的长和宽分别是60厘米和40厘米,问至少需要多少块地板砖?

例5、一座大桥长500米,给桥两边的电杆上安装路灯,若每隔50米有一个电杆,每个电杆上安装2盏路灯,一共可以安装多少盏路灯?

10年龄问题

【含义】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生变化。

【数量关系】年龄问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利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两个数的差÷

例1、爸爸今年35岁,亮亮今年5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几倍?

明年呢?

例2、母亲今年37岁,女儿今年7岁,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例3、3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49岁,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例4、甲对乙说:

“当我的岁数曾经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4岁”。

乙对甲说:

“当我的岁数将来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61岁”。

求甲乙现在的岁数各是多少?

(可用方程解)

11行船问题

【含义】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关的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顺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和;

船只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差。

【数量关系】(顺水速度+逆水速度)÷

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

2=水速

顺水速=船速+水速=逆水速+水速×

2

逆水速=船速-水速=顺水速-水速×

【解题思路和方法】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一只船顺水行320千米需用8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这只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用几小时?

例2、甲船逆水行360千米需18小时,返回原地需10小时;

乙船逆水行同样一段距离需15小时,返回原地需多少时间?

例3、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飞机的速度是每小时576千米,风速为每小时24千米,飞机逆风飞行3小时到达,顺风飞回需要几小时?

12列车问题

【含义】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关的一些问题,解答时要注意列车车身的长度。

【数量关系】火车过桥:

过桥时间=(车长+桥长)÷

车速

火车追及:

追及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

(甲车速-乙车速)

火车相遇:

相遇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

(甲车速+乙车速)

例1、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

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例2、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2分5秒钟时间,求大桥的长度是多少米?

例3、一列长225米的慢车以每秒17米的速度行驶,一列长140米的快车以每秒22米的速度在后面追赶,求快车从追上到追过慢车需要多长时间?

例4、一列长150米的列车以每秒22米的速度行驶,有一个扳道工人以每秒3米的速度迎面走来,那么,火车从工人身旁驶过需要多少时间?

例5、一列火车穿越一条长2000米的隧道用了88秒,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条长1250米的大桥用了58秒。

求这列火车的车速和车身长度各是多少?

13时钟问题

【含义】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为60度等。

时钟问题可与追及问题相类比。

【数量关系】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二者的速度差为11/12。

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解题思路和方法】变通为“追及问题”后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例1、从时针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例2、四点和五点之间,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候成直角?

例3、六点与七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重合?

14盈亏问题

【含义】根据一定的人数,分配一定的物品,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盈),一次不足(亏),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求人数或物品数,这类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数量关系】一般地说,在两次分配中,如果一次盈,一次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盈+亏)÷

分配差

如果两次都盈或都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盈-小盈)÷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亏-小亏)÷

例1、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若每人分3个就余11个;

若每人分4个就少1个。

问有多少小朋友?

有多

例2、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260米,修完全长就得延长8天;

如果每天修300米,修完全长仍得延长4天。

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例3、学校组织春游,如果每辆车坐40人,就余下30人;

如果每辆车坐45人,就刚好坐完。

问有多少车?

多少人?

15工程问题

【含义】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件工作”等,在解题时,常常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

【数量关系】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

(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解题思路和方法】变通后可以利用上述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例2、一批零件,甲独做6小时完成,乙独做8小时完成。

现在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24个,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例3、一件工作,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丙独做15小时完成。

现在甲先做2小时,余下的由乙丙二人合做,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

例4、一个水池,底部装有一个常开的排水管,上部装有若干个同样粗细的进水管。

当打开4个进水管时,需要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

当打开2个进水管时,需要1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

现在要用2小时将水池注满,至少要打开多少个进水管?

16正反比例问题

【含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定(即商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应用题是正比例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应用题是反比例的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数量关系】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是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

许多典型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正反比例问题去解决,而且比较简捷。

【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是:

把分率(倍数)转化为比,应用比和比例的性质去解应用题。

正反比例问题与前面讲过的倍比问题基本类似。

例1、修一条公路,已修的是未修的1/3,再修300米后,已修的变成未修的1/2,求这条公路总长是多少米?

例2、张晗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照这样计算,91分钟可以做几道应用题?

例3、孙亮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看24页,1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6页,几天就可以看完?

例4、一个大矩形被分成六个小矩形,其中四个小矩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大矩形的面积。

A

25

20

36

B

16

17按比例分配问题

【含义】所谓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

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接给出份数。

【数量关系】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

从问题看,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

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把各部分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把比的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作分母,比的前后项分别作分子),再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的值。

例1、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例2、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3∶4∶5。

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

例3、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总数的1/2,二儿子分总数的1/3,三儿子分总数的1/9,并规定不许把羊宰割分,求三个儿子各分多少只羊。

例4、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人数之比为8∶12∶21,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80人,三个车间共多少人?

18百分数问题

【含义】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分数常常可以通分、约分,而百分数则无需;

分数既可以表示“率”,也可以表示“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率”;

分数的分子、分母必须是自然数,而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

百分数有一个专门的记号“%”。

在实际中和常用到“百分点”这个概念,一个百分点就是1%,两个百分点就是2%。

【数量关系】掌握“百分数”、“标准量”“比较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百分数=比较量÷

标准量

标准量=比较量÷

百分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般有三种基本类型: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已知一个数,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1、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用去720千克,剩下6480千克,用去的与剩下的各占原重量的百分之几?

例2、红旗化工厂有男职工420人,女职工525人,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少百分之几?

例3、红旗化工厂有男职工420人,女职工525人,女职工比男职工人数多百分之几?

例4、红旗化工厂有男职工420人,有女职工525人,男、女职工各占全厂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几?

例5、百分数又叫百分率,百分率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很广泛,常见的百分率有:

增长率=增长数÷

原来基数×

100%

合格率=合格产品数÷

产品总数×

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

应出勤人数×

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

应出勤天数×

缺席率=缺席人数÷

实有总人数×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

试验种子总数×

成活率=成活棵数÷

种植总棵数×

出粉率=面粉重量÷

小麦重量×

出油率=油的重量÷

油料重量×

废品率=废品数量÷

全部产品数量×

命中率=命中次数÷

总次数×

烘干率=烘干后重量÷

烘前重量×

及格率=及格人数÷

参加考试人数×

19“牛吃草”问题

【含义】“牛吃草”问题是大科学家牛顿提出的问题,也叫“牛顿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在于要考虑草边吃边长这个因素。

【数量关系】草总量=原有草量+草每天生长量×

天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求出草每天的生长量。

例1、一块草地,10头牛20天可以把草吃完,15头牛10天可以把草吃完。

问多少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

例2、一只船有一个漏洞,水以均匀速度进入船内,发现漏洞时已经进了一些水。

如果有12个人淘水,3小时可以淘完;

如果只有5人淘水,要10小时才能淘完。

求17人几小时可以淘完?

20鸡兔同笼问题

【含义】这是古典的算术问题。

已知笼子里鸡、兔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叫做第一鸡兔同笼问题。

已知鸡兔的总数和鸡脚与兔脚的差,求鸡、兔各是多少的问题叫做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数量关系】第一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

兔数=(实际脚数-2×

鸡兔总数)÷

(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

鸡数=(4×

鸡兔总数-实际脚数)÷

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

兔数=(2×

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

(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

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

【解题思路和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都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也可以假设都是兔。

如果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

如果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

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

通过先假设,再置换,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1、长毛兔子芦花鸡,鸡兔圈在一笼里。

数数头有三十五,脚数共有九十四。

请你仔细算一算,多少兔子多少鸡?

例2、2亩菠菜要施肥1千克,5亩白菜要施肥3千克,两种菜共16亩,施肥9千克,求白菜有多少亩?

例3、李老师用69元给学校买作业本和日记本共45本,作业本每本3.20元,日记本每本0.70元。

问作业本和日记本各买了多少本?

例4、(第二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

例5、有100个馍100个和尚吃,大和尚一人吃3个馍,小和尚3人吃1个馍,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

21方阵问题

【含义】将若干人或物依一定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根据已知条件求总人数或总物数,这类问题就叫做方阵问题。

【数量关系】

(1)方阵每边人数与四周人数的关系:

四周人数=(每边人数-1)×

4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

4+1

(2)方阵总人数的求法:

实心方阵:

总人数=每边人数×

每边人数

空心方阵:

总人数=(外边人数)-(内边人数)

内边人数=外边人数-层数×

(3)若将空心方阵分成四个相等的矩形计算,则:

总人数=(每边人数-层数)×

层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方阵问题有实心与空心两种。

实心方阵的求法是以每边的数自乘;

空心方阵的变化较多,其解答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例1、在育才小学的运动会上,进行体操表演的同学排成方阵,每行22人,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例3、有一队学生,排成一个中空方阵,最外层人数是52人,最内层人数是28人,这队学生共多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