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17652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docx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

1.医学遗传学是用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病理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物质基础的学科

2.遗传病的类型:

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

3.遗传因素主导的遗传病单基因病和染色体病

4.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多基因病和体细胞遗传病

5.环境因素主导的疾病非遗传性疾病

6.遗传病由遗传因素参与引起的疾病,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垂直传递的特点

7.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结构

8.染色体的化学组成DNA组蛋白RNA非组蛋白

9.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

10.染色质的类型: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11.常染色质是间期核内纤维折叠盘曲程度小,分散度大,能活跃的进行转录的染色质特点是多位于细胞核中央,不易着色,折光性强

12.异染色质是间期核内纤维折叠盘曲紧密,呈凝集状态,一般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特点:

着色较深,位于细胞核边缘和核仁周围。

13.结构性异染色质是各类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都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

14.兼性异染色质是特定细胞的某一发育阶段由原来的常染色质失去转录活性,转变成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

15.染色体的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

核小体;二级结构:

螺线管;三级结构:

超螺线管;四级结构:

染色单体

16.性别决定基因成为睾丸决定因子;Y染色体上有性别决定基因:

SRY

17.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18.点突变是基因(DNA链)中一个或一对碱基改变

19.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

碱基替换移码突变动态突变

20.碱基替换方式有两种:

转换和颠换

21.碱基替换可引起四种不同的效应:

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

22.移码突变:

在DNA编码顺序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碱基对从而使自插入或缺失的那一点以下的三联体密码的组合发生改变进而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23.整码突变:

DNA链的密码子之间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密码子则合成肽链将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但插入或丢失部位的前后氨基酸顺序不变动态突变:

DNA分子中碱基重复序列或拷贝数发生扩增而导致的突变(脆性X综合症)

24.系谱是指某种遗传病患者与家庭各成员相互关系的图解

25.系谱分析法是通过对性状在家族后代的分离或传递方式来推断基因的性质和该性状向某些家系成员传递的概率

26.先证者是指家系中被医生或研究者发现的第一个患病个体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27.单基因遗传病:

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传递方式遵循孟德尔遗传率

28.完全显性是指杂合子(Aa)患者表现出与显性纯合子(AA)患者完全相同的表型例如短指(趾)

29.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典型系谱特点:

①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男女发病机会均等②连续几代都有患者(连续传代现象)③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但绝大多数为杂合子,患者的同胞中约有1/2患病④患者子女中,约有1/2患病5.双亲都无病时,儿女一般不患病,除了基因突变

30.不完全显性也称半显性杂合子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的表型之间的遗传方式。

例如软骨发育不全症、家族高胆固醇血症

31.不规则显性:

在AD中,杂合子的显性基因由于某种不表现出的相应症状,或即使发病,但病情程度有差异,是传递方式有些不规则。

例如多指(趾)

32.表现度是指致病基因在不同个体表现程度不同,指患病严重程度

33.共显性:

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状态,两种基因都能表达,分别独立地产生基因产物,形成相应的表型

34.双亲和子女之间血型遗传的关系(推断题)

双亲血型

子女可能出现血型

子女不可能出现血型

A-A

A,O

B,AB

A-O

A,O

B,AB

A-B

A,B,AB,O

-----------------

A-AB

A,B,AB

O

B-B

B,O

A,AB

B-O

B,O

A,AB

B-AB

A,B,AB

O

AB-O

A,B

AB,O

AB-AB

A,B,AB

O

O-O

O

A,B,AB

35.延迟显性是指某些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不表现出相应症状,当达到一定年龄时,致病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

例如(Huntington病)

36.常见的AR病有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尿黑酸尿症、高度近视、半乳糖血症和镰状细胞贫血

37.近亲婚配:

近亲个体之间的婚配

38.亲缘系数是指两个有共同祖先的个体在某一基因座上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概率

39.X连锁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的原因;男性细胞中只有成对的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被称为半合子,有一个致病基因就发病,所以发病率比女性高。

典型疾病: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40.X连锁隐形遗传病系谱的特点:

①人群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②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患病,女儿不会,证明致病基因遗传自母亲

③交叉遗传,患者的兄弟、舅父、姨表兄弟和外甥都有发病风险④如果女性是患者,父亲一定是患者,母亲可能是携带者或患者

41.等位基因异质性是指同一基因座上发生的不同突变,引起相同或相似表型

42.基因座异质性是指发生在不同基因座上的突变所造成的表型效应相同或相似

43.Bayes法计算复发风险:

课本P46-51(计算题)

44.质量性状:

性状间差别明显没有中间过渡类型,呈现不连续变异性状

45.数量性状:

多基因性状,性状间只有量的不同,没有明显的差别,有一系列过渡类型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

46.数量变异特点:

①受控于多对等位基因②每对基因性状效应微小(微效基因)③每对基因累积起来可形成明显的表型效应(累加效应)④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多因子遗传)

47.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性状分离明显,有显隐之分

性状分离不明显

不受或不易受环境影响

易受环境影响

受控于一对或几个基因

多对基因、多个基因控制

不连续变异

连续变异

48.多基因遗传病:

疾病的遗传方式取决于两个以上微效基因的累加作用,还受环境的影响,也称复杂疾病

49.阈值: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代表患者所需的致病基因的最低数值

50.遗传率是一个群体统计量,不易外推到其他环境和其他人群;遗传率是一个群体特征,不适用于个体

51.多基因遗传病规律:

①有家族聚集倾向②家庭患者越多,亲属发病率就会越高③患者病情越重,亲属发病风险越高④有种族差异⑤当发病率有性别差异时,发病率低的性别得到患儿的风险越高

52.当某种病的一般群体发病率为0.1%-1%,遗传率为70%-80%时适用于Edward公式。

如果群体发病率和遗传率过高或过低都不适用

53.核型:

体细胞的全部染色体所构成的图像

54.核型分析:

将待测细胞全部染色体按照Denver体制经配对、排列、进行识别和判定的分析过程

55.人类染色体分组与形态特征

组别

染色体编号

大小

着丝粒位置

副缢痕

随体

C

6-12;X

中等

亚中着丝粒

9号可见

--------------

G

21-22;Y

最小

近端着丝粒

---------

21,22有;Y无

56.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发生数目和结构上的异常改变

57.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整倍体异常和非整倍体异常

58.嵌合体:

体内同时存在染色体数目不同的两到三个细胞系

59.染色体结构畸变:

如果多条染色体发生的断位没有重接,而是交换片段变位重接,重新组合,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畸形染色体

60.染色体畸变两种表示方式:

⑴简式内容:

①染色体总数②性染色体组成③畸变类型符号④在括号内写明受累的染色体序号⑤再接着的另一括号内以符号注明受累的染色体断裂点

⑵详式内容:

①②③④同上,⑤中不仅要描述断裂点,还要描述衍生染色体带的组成

61.缺失分为末端缺失和中间缺失

62.中间缺失简式:

46,XX,del(3)(q21q25)

63.倒位简式:

46,XX,inv

(1)(p22p34)

详式:

46,XX,inv

(1)(pter→p34:

:

p22→p34:

:

p22→qter)

64.罗伯逊易位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短臂缺失,长臂相互联合

65.染色体病:

先天性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畸变,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

66.5p-综合症:

第五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

67.性腺发育不全:

核型:

45,X

68.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

性染色体结构异常

69.癌家族:

一个家族几代中有多个成员患相同或不同器官的肿瘤

70.肿瘤染色体数目多数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无关,数目的改变与肿瘤恶性程度不成线性关系

71.细胞癌基因激活机制:

基因突变基因扩增染色体重排

72.肿瘤抑制基因或抑癌基因,也称抗癌基因、隐性基因。

许多人类遗传性肿瘤综合症常常伴有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或失活

7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恶性肿瘤综合症:

Bloom综合症、Fanconi贫血、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综合症、着色性干皮病

74.群体的遗传结构即群体的遗传组成,是指群体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和频率及基因型的种类和频率

75.基因频率是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在其所有等位基因数量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了该基因在群体中的相对数量,也就是等位基因的频率

76.基因型频率是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型个体占群体总个体数的比例,反映了某一基因型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数量

77.p=D+1/2Hq=R+1/2H

78.遗传平衡定律:

在一定的条件下,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代代不变,这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世代不变的规律

79.一个不平衡的群体只要经过一代随机婚配就可达到平衡

80.D=p2;H=2pq;R=q2

81.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

突变、选择、遗传漂变、隔离、迁移、近亲婚配

82.适合度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某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并能将其基因传给后代的能力

83.近亲系数是指近亲婚配后其子女从婚配双方得到祖先同一基因的概率

84.遗传负荷是指一个群体中由于致死或有害基因的存在而使群体适合度降低的现象

85.遗传负荷的来源包括突变负荷和分离负荷

86.突变负荷:

基因突变产生有害或致死基因,或由于突变率增高而使群体适合度下降

87.分离负荷是指适合度较高的杂合子由于基因分离而产生适合度较低的隐性纯合子,从而降低群体适合度的现象

88.生化遗传:

因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酶)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分为分子病和酶蛋白病(遗传性酶病)

89.血红蛋白病是珠蛋白分子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90.镰型细胞贫血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突变亚基β亚基)AR

91.异常血红蛋白病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珠蛋白结构异常引起

92.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缺乏或合成量异常

93.地中海贫血分子机制:

基因缺失是导致α地中海贫血的主要原因;β地中海贫血多数是由于点突变引起转录、翻译障碍或转录产物加工缺陷所致

9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

95.绝大多数酶蛋白病是由于酶活性降低引起

96.根据遗传病诊断的时间不同,可分为现症患者诊断,症状前诊断,产前诊断三种类型

97.遗传病诊断主要内容:

病史、症状和体征系谱分析临床实验室诊断(细胞遗传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基因诊断)

98.染色体检查可归纳为下列几方面:

①智能发育不全、生长迟缓或伴有其他先天畸形者②夫妇中有染色体异常③家族中已发现染色体异常或先天畸形个体④多发性流产的妇女及其丈夫⑤原发闭经和男女不孕症者⑥34岁以上高龄孕妇⑦有两性内外生殖器畸形者

99.基因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DNA检测人类遗传性疾病基因缺陷

100.基因诊断基本途径:

直接诊断和间接诊断

医检一班,雨昂制作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