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7925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

K12学习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一切都在运动中

  程标准: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3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科学知识

  .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通过本学习学生不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不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层次2:

通过本学习学生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不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层次3:

通过本学习学生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层次2: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教学步骤:

  一、引入交流

  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

你们观察这副图,你觉得哪些物体在运动?

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运动?

  学生回答:

鸭子、汽车、自行车等等。

  教师在这里最好能让学生用贴切的词汇来形容这些运动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二、探究

  教师:

大家刚才说得都非常好,给学生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录象。

  看完后让学生讨论:

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学生的观点可能很多。

教师可以不急与给予评价,让学生大胆发言,倾听学生的意见可以发现学生原本的知识构成。

  教师:

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

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

  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提问:

你们觉得谁在动?

怎么动?

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

  学生回答是因为和其他物体相比,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教师可以设定其他参照物,如坐着的同学、黑板等,让滑板车上的学生体验出自己的运动状态。

  提问,现在你觉得谁在运动?

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以此巩固参照物的概念。

  教师可以增加难度:

提出问题:

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呢?

  先提问在滑板车上的学生:

你和滑板车比较,你在运动吗?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

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和它相比,我自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

如果再有一辆滑板车和他同时同方向同速度前进呢?

在实际操作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进行一项活动:

让学生三人或者四人一个小组通过用不同的参照物来说说自己目前的状态(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不运动的物体。

  教师提问:

原处的大树在运动吗?

你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你们的参照物是什么?

  教师提问,如果给你们机会到宇宙中去,你还能看见这树的话,你觉得它是在运动吗?

  学生回答:

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

  教师:

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三、巩固

  请学生回去讨论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物才能判断是否运动?

并举出例子。

  教学反思:

  2、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会测量走路的速度,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会使用秒表。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可用通过一定

  距离所用的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知道运动方向也

  是物体运动的表现,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3、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

  获得更多的信息。

  教学准备:

皮尺、秒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

  、感受29页四幅图,猜一猜谁移动得快?

  “假如它们进行的距离一样,情况会如

  何呢?

  2、龟兔赛跑的故事。

  “兔子为什么没有得第一呢?

  (启发学生考虑距离,时间的要素)

  3、使学生意识到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进行衡量。

这就是常

  说的运动速度。

  活动二:

在测量与排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测一测走路的速度

  

(1)用正常的步伐走米花多长时间?

  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走米花了多长时间?

  

(2)用正常步伐走秒能走多远?

  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秒钟走了多远?

  2、给运动速度排序p30

  活动三认识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方向

  、让学生阅读资料P31,去发现台风预报时,强调方向的重要性。

  2、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说一说一些运动的方向

  拓展

  观察判断缓慢的运动

  本P31四幅图

  问:

(1)这些物体也在运动吗?

运动得快还是慢。

  

(2)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也在运动?

(参照物)

  板书设计:

  2、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

  ——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

(1)快慢

  

(2)方向

  教学反思:

  3运动的方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观察出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这五种运动方式。

  2、能够用图示法表示出五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3、能够用集合的方法表现出移动、转动和滚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4、能够找出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异同点。

  科学知识:

  、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的运动特点和异同点。

认识到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自然界和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3—3页的内容。

  教学准备

  木块、纸风车、单摆装置、易拉罐、钢尺、橡皮筋(每组一个)、录音机、磁带、学生自备各种玩具。

  教学活动与建议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出示纸风车):

谁会玩这个小风车?

  2.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

  3.让学生将自带的玩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

怎样运动的?

  4.学生汇报自己玩玩具的情况,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二、自由研究,定向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

刚才玩的是玩具,小朋友们有了不少发现,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小木块、易拉罐、钢尺、纸风车、橡皮筋、单摆装置),你们想不想玩?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后,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换一下意见,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究。

  (学生选取材料)

  2.教师: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

  学生小组交流一会。

  3.教师:

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等。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适时指导,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得出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

  板书:

  块→移动

  →

  纸风车→转动

  

  易拉罐→滚动

  

  钢尺、橡皮筋→振动

  

  单摆→摆动

  

  移动

  滚动

  转动

  转动

  摆动

  振动

  移动

  转动

  振动

  6.学生小组讨论:

比较钢尺、橡皮筋和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三、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学生看本第3页的图,了解这些物体包含有哪些运动方式。

  2.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想法。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滚动;飞碟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直升飞机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

  四、活动身体,尝试玩出各种运动方式

  、教师:

其实我们的身体也能做出很多运动来,下面我们就跟着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尝试我们的身体能做出几种运动方式。

  (插入歌曲《健康歌》,学生自由活动身体做出各种运动)

  2、学生汇报自己做出的各种运动方式

  身体在前后移动,也在转动,手臂在摆动……

  教师:

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你们发现了很多,可是研究只局限于堂内,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着,希望小朋友在外继续研究。

  教学反思:

  

  4小车的运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4.能够测量小车通过给定距离所需的时间;

  .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2.知道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3.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6—39页的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小车、各种木板(有长短不一的,有表面光滑程度不一的,有相同的)、尺子(或皮卷尺)、垫木块等。

  2.小车、尺子、垫圈若干、计时器。

  教学活动与建议: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

(学生自由说)

  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

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教师引导:

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

  二、观察并提出假设

  师做小车从斜坡滚动实验,让学生观察。

  2师质疑:

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学生作假设,教师适当板书:

  

(1)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冲出去越远;

  

(2)与斜坡长短有关,斜坡越长,冲出去越远;

  (3)与坡面有关,坡面越光滑,冲出去越远;

  (4)与车子重量有关,车子越重,冲出去越远;

  ()与车型有关……

  (6)与轮胎有关……

  ……

  ……

  ……

  (注意:

此处让学生自行假设,学生假设的内容可能会很多,教师要注意选择所作的假设,要尽量适合所准备的材料能够操作验证)

  三、实验验证假设

  师: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注意:

教师要根据所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讨论交流在堂上可以实验验证的假设,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加以方法上的正确指导,尤其要让学生知道每种实验哪些是要变化的,哪些应该不变?

教师可以利用本第37页下图所提供的实验报告记录让学生逐一讨论各种实验时应保持不变和需要改变的条。

  3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实验,领取相应材料,并完成实验报告,师巡回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做几次,以防数据出现的偶然性,数据测量时要做到认真、准确、记录真实)

  4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让全体学生弄清小车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布置后任务:

同学们,我们刚才做了一些实验去验证了我们的假设,但还有一些假设我们还没验证,后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选择一些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并做好记录。

(教师后可作适当指导)

  四、研究影响载重汽车行驶快慢的因素

  我们研究了影响小车从斜坡上冲出去的距离因素,现在再让我们来研究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作假设,教师适当板书:

  与动力有关,动力越大,走得越快;

  与路况有关,路况越好,走得越快;

  与货重有关,货物越轻,走得越快;

  ……

  ……

  ……

  3实验验证:

  

(1)师: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验证我们的假设呢?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实验方法,教师指导。

  (提醒学生汽车的动力可用加垫圈的方法,如本第39页上图所示,定好起点和终点,确定好行驶距离,指导学生使用计时器,用好计时器。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师巡回指导。

  (4)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4布置后任务: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假设,但有些假设我们还没去验证,后也请同学们选择一些假设去做实验验证,并做好记录。

  五、总结:

  今天我们做了两大项的研究:

一、研究了小车从斜坡上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二、研究了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更学会了从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并总结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希望我们同学能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不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准备:

铁架台、量角器、记时器、米尺、线若干、钩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

我手心里握着一样东西,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

  (教师松手,手心挂着一个简易的摆)问学生:

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

  2、教师:

关于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

(指名学生说说)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

(把题板书完整)

  二、探究新知

  、让学生学会测定1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

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

  教师演示:

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

同时讲解:

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

  (3)教师与学生合作:

测定讲台上的摆1秒内摆动的次数。

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

  (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

记时员,操作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

  (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秒内摆动的次数。

  ()学生汇报。

  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慢?

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

请同学们观察你们的摆,作出你们的猜测。

  

(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

  (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

(板书)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教师:

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你们小组觉得摆的快慢与哪种假设最有可能有关,就作为你们研究的题,设计一下你们的实验该怎么来做?

并记录下你们的方案。

  

(2)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3)学生汇报方案,相互评点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教师再提供参考意见,主要是怎样控制变量。

  4、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操作实验。

  

(2)汇报结果。

  (实验结果可能会出错,研究同一题的小组如果发生冲突,让大家找一找出错的原因)

  (3)教师问出错的小组,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有道理自己就再做一遍。

  (4)汇总得出结论:

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分派任务:

全班九组,每组选做一个1秒内正好摆动8、9、10、11、12、13、14、1、16次的摆。

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修正。

  

(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

  ()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

  (6)小结:

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6、应用

  

(1)教师出示一只挂钟:

老师的这只挂钟走慢了,那么我们怎样做才可以让它走准呢?

走快了,又该怎么办?

  

(2)学生讨论、汇报。

  (3)教师针对挂钟讲解。

  三、总结交流。

  

(1)教师:

这节,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

  

(2)学生交流。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摆的资料。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