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7990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

《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docx

陈海春斯坦福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

斯坦福:

现代大学经营的经典之笔

——赴加拿大、美国参观考察观感之七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引子】2000的年春天,我接到校长的电话,要我到他办公室去。

在他的办公室里,他说,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

我问何事?

他告诉我,武汉市要利用东湖开发区的高科技优势,特别是在光电子领域的优势,仿照美国硅谷的作法,搞一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对外就称“武汉·中国光谷”。

现在要组建一个筹备班子,由政府和高校、科学院所等部门组成,叫“武汉·中国光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办公室下设综合组、专家组,你到专家组工作。

我当时说,我又没有搞过光电子研究,能干什么。

校长说,你主要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同志们一起搞个规划,在此基础上,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项目。

于是,我在“光谷办”干了大半年,直到筹备工作结束,国家项目批准下来后,才奉调回到学校。

在那里工作的时间里,我向许多专家学习,也察看了不少材料,其中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美国的硅谷。

后来我又读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安娜李·萨克森尼安写了一本书:

《地区优势:

硅谷和128地区的文化与竞争》。

该书比较了波士顿附近128公路周围的高科技公司与硅谷高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颇受启发。

但是,那些官员们都借“武汉·中国光谷”的故事,到了美国硅谷访问,而我们这些“打工者”还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所以当我得知我们这次加美行中有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计划后,着实高兴了一阵。

想去不可去,不经意就去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经营这个词似乎不太好听,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怎么能“经营”?

不过,在美国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是不能经营的,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要经营的,包括劳务、产品和观念。

斯坦福有今天,正是它有良好的经营理念,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变成了后发优势的结果。

斯坦福的校徽在一个S中间有一颗松树,这似乎告诉了我们一切,在这个以S打头的学校,树人如树木,同时也不避讳谈钱,校徽本身就是美元的标志$。

斯坦福大学的缔造者在一百多年前就想明白了,让学生扎扎实实抓学习,一心一意谋发展,最后为了自己和社会赚取更多的$。

一、把传统的资源用好用足

斯坦福大学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拉阿图市(PaloAlto),与旧金山(SanFrancisco)相邻,从旧金山乘坐汽车只需要1个小时便可到达。

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始建于1885年。

当时的加州铁路大王、曾担任加州州长的老利兰·斯坦福为纪念他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决定捐钱在帕洛·阿尔托成立斯坦福大学,并把自己8180英亩用来培训优种赛马的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

首任校长乔丹在斯坦福大学1891年10月1日正式开课之时,向师生和来宾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他说:

“我们的大学虽然是最年轻的一所,但她是人类智慧的继承者。

凭着这个继承权,就不愁没有迅猛而茁壮的成长。

”他宣布:

“我们师生在这第一学年的任务,是为一所将与人类文明共存的学校奠定基础。

这所学校决不会因袭任何传统,无论任何人都无法挡住她的去路,她的路标全部是指向前方的。

进入斯坦福大学,首先看到的是土黄色石墙环绕下的红屋顶建筑,拱廊相接,棕枷成行,在古典与现代的交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

我们在斯坦福大学漫步,感到斯坦福的确是“大”,从它那没有校牌的大门到主办公楼,从办公楼到后面的实验室,够得一走。

别看我们现在走的挺累,而斯坦福的腾飞,恐怕还得归功于斯坦福的“大”。

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的事,八千多英亩的面积,学校想怎么样用也用不完,于是1959年工学院院长弗里德里克·特曼提出了一个构想——这便是斯坦福大学的转折点:

将一千英亩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

斯坦福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

得益于拿出土地换来的巨大收获这个建议,使自己置身于在美国高科技发展的前沿。

斯坦福研究园区的建设重点集中在土地的出租和管理上。

最初研究园区的土地租借期为99年,1960年把租期缩短为51年,当时是需要预付租金总额的。

到1987年,建立了每年支付租金的制度。

斯坦福对投资者的申请特别谨慎,科研、开发和轻工业、制造业,被优先批准并允许长久存在,因为它们不会造成烟尘、噪音、臭气或威胁生命的物质等。

许多园区承租者,把注意力放在电子、航空航天、药物和化学领域。

公司在园区租借到了土地,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意愿建造自己的建筑物。

但是在建造之前,必须该计划报斯坦福大学批准才可以施工。

斯坦福大学仅预付租界土地的所得,每年约有300万美元。

另外,每年的租金约有130万美元。

这些收入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改善园区之用。

二、把他人的资源用好用足

说到斯坦福大学就必然会联系斯坦福研究园区和“硅谷”。

保持持续不断的大学——工业的合作关系,是斯坦福大学的传统,是为学术的高水平和为公共服务而努力的重要方式。

早年对偏于一隅的斯坦福来说,与东部的名牌大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而且西部远不如东部发达,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时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弗里德里克·特曼很有先见地认为,高校的未来在于人才,大学不仅是求知的处所,它们对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布局、人口的密度和所在地区的声望,都可以发挥巨大的经济影响。

在他看来,要成为第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第一流的教授,但当时的斯坦福对名牌教授还没有很大的吸引力。

为此,特曼提出了著名的“学术尖端”构思,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吸引顶尖人才,二是树立顶尖科系。

正是基于招揽出色人才和造就尖端科系的学术尖端构想,特曼教授和当时的校长华莱士·斯德林决定把斯坦福的土地变成金钱,而把钱——通过聘请著名教授——变成学术上的威望。

斯坦福大学的历任校长都遵循学校的一贯传统,坚持“大学是一所公众服务机构”的思想,并认为“大学行使商业机构的功能并不是一件坏事”。

而且大学如能得到更多的资金的支持,那么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开发等职能就都能够开展得相当充分、而且有步骤。

这样对学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公共福利都是有一定益处的。

地处园区的公司可以经常与大学相关部门接触,通过这种接触可以发现创业更多的机会。

所以,在研究园区内的种种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谋求共生共长的发展和进步,并预期这些进展会导致社会的积极变化与改进。

斯坦福的设想诞生了硅谷,而硅谷的发展又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使斯坦福成为硅谷地区最成功的一家“公司”。

硅谷的发展帮助了斯坦福大学,使她得以有今天的成就。

有人认为,1965年前,是斯坦福影响了硅谷和塑造了硅谷;1965年后,斯坦福与硅谷之间就是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硅谷实际上也在塑造着斯坦福。

斯坦福则既是硅谷高科技社区中的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同时又是硅谷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斯坦福大学被科技集团与企业重重包围,与高科技、与商界、更与实用主义和开拓精神这些典型的“美国精神”建立密切的联系。

随着美国西海岸“高科技带”的兴起,斯坦福大学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

如果说,哈佛与耶鲁大学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是二十一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

三、把未来的资源用好用足

硅谷有许多令人心动的故事,而故事的编写者90%以上都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

在校园参观时我发现了一个刻有许多姓名的捐赠墙,墙的顶头写了“100年”的字样,估计这是斯坦福大学百年校庆时发动的募集,与我们一起的知情人说,这些名字的大多数都是斯坦福的校友。

斯坦福大学财源茂盛是她发展的基础。

在硅谷地区发迹的斯坦福校友对母校作出了不少贡献,这所学校有一种捐献的传统,许多校友都继承了这种传统。

例如,休利特和帕卡德当初从特曼那里得到538美元的资助而办起了惠普公司,在他们发达之后,不忘母校和师恩,于1977年回赠920万美元,建造了特曼工程中心。

惠普公司还是斯坦福集成电路系统中心这一现代化的研究基地的赞助者之一。

我在学校有一个虚衔:

“校友会副秘书长”,这是校领导看我,一是从师于老校长且在学校政策研究部门工作多年对学校情况比较了解,二是在接待校友时比较能闹腾让校友们满意。

不过,值得检讨的是,我除了接待校友之外,没有用这个头衔为学校做太多的事情。

大凡搞过高等教育,尤其是在知名大学工作的人都知道,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是学校发展最宝贵的资源。

看看那些在图书馆潜心读书、在运动场龙腾虎跃、在绿荫树下窃窃私语的大学生,你能想到他们将来能做多大的事业吗?

然而,要让学生将来为学校作贡献,学校现在就要让学生满意。

要学会将学生当成“绩优股”:

早期发现,早期培养。

在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还是三个方面,在观念上让学生养成好的思路,在心理让让学生养成好的心态,在行为上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首先,在斯坦福大学的办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想,饱含着学以创业、学以致用的精神。

正如老斯坦福先生在首次开学典礼上所说的,“请记住,生活归根到底是指向实用的,你们到此应该是为了为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

但也应明白,这必须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愿望、良好的设计和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

这就是影响着斯坦福以及斯坦福人发展、成长的教育文化理念,也是斯坦福人的精神支柱,她鼓励每一个有设想的人去创业、去突破。

其次,斯坦福大学在鼓励学生积极创业的同时,也告诉他们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对待这些风险的心态。

“美国最大的财产是他们对失败的态度:

能容忍失败并倾心于承担风险。

ItisOKtofail(败又何妨)”,这是斯坦福大学老师常给学生灌输的一种思想,也是斯坦福研究园区创业者的精神支柱。

斯坦福大学甚至开设了创业课程,从理论上给学生和走向社会的企业家进行指导。

对他们来说,优厚的物质条件并不是生活的追求,他们追求的是富有挑战的工作和成功后自我实现的愉悦。

再次,斯坦福大学让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硅谷成为斯坦福师生实习和开发基地,教授们在硅谷可以拥有自办公司,或在各公司兼职,学生仍然可以在各公司实习和就业,师生们的研究成果很容易在硅谷迅速转化为技术成果或产品。

与硅谷联系最密切的电器工程系,其大部分教授都以不同的方式参加了硅谷企业的活动。

斯坦福大学早就有培养优秀学生的美名。

和许多重要的大学最近才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研究机会不同,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往往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就可以得到科研工作的机会,尤其是在夏季。

在斯坦福,不仅是学生,很多教授也都有过创业的经历,或者担任过创业公司的董事。

他们会将自己的经验告知学生:

如何面对创业中的客户、员工管理、筹资等问题,在董事会会遇到怎么样的挑战,等等。

四、几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学经营之道

纵观斯坦福大学的发达史,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学校不能管得太死,要给老师和学生足够的自由度。

经营人与经营物不同,人是有思想的。

斯坦福之所以能够在美国高等教育界称霸,与他独特的校园生态息息相关。

硅谷不是计划造出来的,也不可能产生于僵化的体制。

只有一种宽松的创业体制和非常分散的决策过程才能创造出硅谷这样的奇迹。

斯坦福的校训证明了这点:

DieluftderFreiheitweht,中文意思是:

自由风吹。

——要把强调创新与接受挑战这两项特质当作招收学生的基本门槛。

犹如生产物质产品一样,“胚子”很重要。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根据斯坦福官方网站的资料,该校在招收学生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

首先,学生必须有杰出的学术表现(academicexcellence)。

校方欣赏学生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因此在官方网站上便建议有志于申请该校的学生,在高中或者现在就读的大学期间尽量修习一些难度较高的课程,申请者在学习记录上越具多样性,申请到该校的机率便越大。

另外,斯坦福对于学生课外的表现也相当重视,对于学生在校内社团或学生会曾经担任过领导者的经验,都会主观性的加分。

——要致力于构建一条从学校知识创新到服务于社会区域创新的创新链条。

大学是生产知识的地方,也是传播知识的地方。

这是一种辨证的关系,不生产知识无东西来传播知识,不传播知识生产出的东西只能束之高阁。

这逻辑关系推动着斯坦福大学把知识投向工业,使工业以科技取得发展、创新。

这种逻辑关系的背后正是以斯坦福先生的“实用教育”(PracticalEducation)的教育观为基础的。

斯坦福先生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是作为一个实业家进入社会的。

实业家的社会实践,使他懂得教育对于振兴实业的重要性,同时,他又明了实业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特别是什么样的高等教育。

“实用教育”也就成为其创办斯坦福大学的理念。

这种理念变成了精神和制度,最终改变了斯坦福大学。

——要用校园文化来影响社会文化,用社会文化来影响校园文化。

硅谷的魅力不仅在于她灿烂的阳光、充足的资本、健全的制度,更在于她独特的“硅谷精神”。

创新与包容,是“硅谷精神”的内核。

硅谷精神是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科学园区共同缔造的。

我们从硅谷的成功中看到的是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你可以在校园里和园区里看到同一类人,他们身着牛仔服、脚蹬休闲鞋,吃着比萨饼,嚼着口香糖。

他们是独特的硅谷精神的代言人,在高科技领域中披荆斩棘的同时,也向传统的生活理念发起了挑战。

斯坦福大学的发达史是不可复制的,但可以借鉴,因为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

有人说,即使美国所有的工商业全毁了,但只要它的三千所大学还在,她就还能富强起来。

从斯坦福大学的发达史来看,此言甚是!

(终于回到了祖国,短短的十来天走马观花,不可能把事情看透,但是出去走走总是有好处的。

此文作为此行的最后一篇,开年后要干的事情多着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