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867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免疫学重点Word格式.docx

绝大多数Ag属此类。

16.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

需T细胞辅助或依赖程度较低即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由多个重复的B表位组成。

少数Ag属此类。

如细菌多糖、聚合鞭毛蛋白等。

17.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antigen)(Forssman抗原):

为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如:

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成分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

18.超抗原:

普通蛋白质抗原可激活机体总T细胞库中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一的T细胞。

某些抗原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称之为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19.佐剂:

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为佐剂(adjuvant)。

20.抗体(Ab):

B淋巴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功能的免疫球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21.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22.超变区:

V区内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的变化程度并不均一,其中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称为超变区(hypervariableregion,HVR)。

23.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

VL与VH均有3个HVR,它们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antigen-bindingsite),该部位因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超变区又称互补性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region,CDR)。

24.单克隆抗体:

由单一克隆B细胞或者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作用于某一种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Ab)。

25.补体:

正常人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球蛋白,具有酶活性,平时一般以非活动状态存在,当受到某些物质刺激时,C各成分便按一定的顺序呈现连锁的酶促反应,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同时C作为炎性介质,引起免疫损伤。

26.攻膜复合物(MAC):

是指在补体活化过程的终末阶段由C5b、C6、C7、C8、C9形成的镶嵌于细胞膜并形成孔道样结构的C5b6789复合物,最终导致细胞溶解。

27.过敏毒素:

补体裂解产生的小片段C3a、C4a和C5a作为配体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后,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介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痉挛等症状。

28.调理作用:

Ag(颗粒性)-Ab复合物→C3b、C4b、iC3b→结合于吞噬细胞CR→吞噬免疫复合物。

29.细胞因子:

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如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

30.干扰素(IFNs):

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宿主细胞产生的多功能低分子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分为IFN-α、IFN-β、IFN-γ。

31.白细胞介素(ILs):

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在T、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32.集落刺激因子(CSFs):

指能刺激骨髓前体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的细胞因子,也称造血生长因子。

33.肿瘤坏死因子(TNFs):

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34.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differentiationAg):

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35.CD(clusterofdifferentiation):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一个分化群称CD。

36.粘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CAM):

泛指一类调节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间相互结合,起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

37.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ocompatibilityantigen):

通过移植鉴定与组织相容性有关的抗原

38.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majorhistocompatibilityantigensystem,MHS):

能引起较强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

39.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

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具有高度多肽性的基因群。

40.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编码该抗原的基因也称HLA。

41.MHC多态性(polymorphism)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

多态性是一个群体概念,指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即群体中各座位等位基因的变化;

42.包容性(flexibility):

MHC分子对抗原肽的识别并非呈现严格的一对一关系,而是一种类型的MHC分子识别一群带有特定共同基序的肽段,由此构成两者相互作用的包容性。

43.BCR复合物:

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CD79a/CD79b异源二聚体组成。

44.TCR复合物:

由识别和结合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TCR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CD3组成。

(第九章和第十章没整理全!

45.APC:

即抗原提呈细胞,是指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获得的抗原肽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

46.胞吞作用:

细胞膜接触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后,将其包围形成小泡并吞人细胞的转运过程,又称内化。

胞吞作用包括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及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等三种方式。

47.MHCII类器室:

是抗原提呈细胞内的一种富含MHCII类分子的多层膜结构,具有某些溶酶体特性,是抗原肽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主要部位。

48.蛋白酶体:

通常以20S和26S两种形式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体细胞内,在内源性抗原的降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负责将溶酶体外的蛋白降解为多肽。

49.TAP:

即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是由TAPl和TAP2组成的一种异二聚体。

TAPl和TAP2各跨越内质网膜6次,共同形成一个“孔”样结构,依赖ATP对多肽进行主动转运。

50.DC:

即树突状细胞,细胞呈树突状,膜表面高表达MHCII类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刺激并初始T细胞活化增殖,有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一类细胞,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51.T细胞抗原识别:

初始T细胞表面的TCR与APC表面的抗原肽:

MHC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称为抗原识别,它是T细胞特异活化的第一步。

52.协同刺激信号:

由协同刺激分子提供的信号,是T、B淋巴细胞活化必须的第二信号。

如A6.穿孔素:

效应Tc细胞或NK细胞释放的一种细胞毒素,可在靶细胞膜上穿孔,导致靶细胞发生渗透性溶解。

53.颗粒酶;

效应Tc细胞或NK细胞释放的一种胰蛋白酶类物质。

可活化靶细胞内核酸酶,既可破坏靶细胞的DNA,也可降解感染病毒在靶细胞内的DNA,导致靶细胞的凋亡。

54.Ig类别转换:

完成IgV基因重排后的子代细胞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诱导和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节下,其IgV基因表达不变,而C基因的表达从一种类型到另一种类型的转变,进而导致Ig类型的改变。

Ig类别转换。

如从IgM到IgG1的转变

55.记忆性B细胞:

在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经过体细胞高频突变存活下来的B细胞,有些停止分化,不发育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而成为记忆性B细胞,离开生发中心。

当记忆性B细胞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迅速活化产生大量特异性、高亲和力的抗体,引发机体的再次应答反应。

56.亲和力成熟:

生发中心的B细胞经体细胞高频突变后,其中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并在抗原特异性Th细胞辅助下增殖,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此为抗体亲和力成熟。

57.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

B细胞表面能辅助BCR复合受体向细胞内传导抗原特异性信号的受体,由CDl9、CD21、CD81与Leul3共同组成的CDl9/CD21/CD81/Leul3复合物。

5.Ig基因的体细胞高频突变:

Ig基因的体细胞高频突变发生于分裂中的生发中心母细胞,在每次细胞分裂中,IgV区基因中大约每1000个bp中就有一对发生突变。

这种在重链和轻链V区基因的点突变,会导致B细胞产生突变的Ig分子。

体细胞高频突变是在抗原诱导下发生的,IgV基因中编码Ig互补决定区(CDR)的核甘酸序列最容易发生突变。

Ig基因的体细胞高频突变与Ig基因重排导致的多样性,共同构成了体液免疫应答的多样性。

58.初次应答:

机体初次接受抗原(TD-Ag)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其特点是潜伏期长、抗体浓度低、维持时间短、以IgM类抗体为主。

59.再次应答:

机体初次免疫后,当抗体浓度恢复到初次免疫前时,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

再次应答的特点是潜伏期短、③抗体含量高,维持的时间长,以高亲和力的IgG为主。

60.协同刺激信号:

免疫活性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

第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

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

61.免疫应答:

机体接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活化、增生分化和产生效应的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62.抗体亲和力成熟:

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原结合,摄取并把抗原加工成多肽片段,再把抗原肽-MHCII分子复合物提呈给生发中心周围的或“侵入”生发中心的活化的Th细胞。

在此过程中,活化Th藉细胞表面的CD154(CD40L)与B细胞表面的CD40分子间的作用,向B细胞提供必不可少的辅助刺激信号。

只有那些表达高亲和力抗原受体的B细胞,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并在抗原特异的Th细胞的辅助下增殖,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

这种现象称为抗体亲和力成熟。

63.固有免疫:

64.模式识别受体(PRR):

指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识别病原体一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65.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

即PRR识别结构的配体,是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的,某些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

自然杀伤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分化,发育依赖于骨髓或胸腺微环境,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在淋巴结和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存在。

66.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

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即出生后就已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

是生物在长期中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67.模式识别受体(PRR):

指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68.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MP):

是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结合的配体受体,主要是指病原体及其产物表所共有的共有的、某些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

69.自然杀伤细胞(NK):

不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是不同于T、B淋巴细胞的的第三类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

70.免疫耐受:

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答状态。

对某种抗原产生耐受的个体,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用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特异性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具有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

71.耐受原表位:

能诱导Ts细胞活化,而致免疫耐受的Ag表位。

72.中枢耐受(centraltolerance)是指在胚胎期入出生后T与B细胞发育的过程中,遇到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

73.外周耐受:

在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遇到自身或外源性抗原形成的耐受。

74.免疫忽视:

自身耐受的一种被动形式,指体内存在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和自身抗原,但并不发生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可能由调节性T细胞或抑制性T细胞的负调节作用所致。

75.免疫调节:

指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育完善形成的一系列反馈性上调和下调免疫功能,将免疫应答控制在有效而适度范畴内,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性调节。

76.免疫抑制:

指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反应或反应减弱的非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性或应答减弱状态。

这种状态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

①遗传所致的免疫系统缺陷或免疫功能障碍;

②后天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抗淋巴细胞血清或放射线等因素。

以上因素均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77.超敏反应:

又称为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78.变应原:

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

79.Ⅰ型超敏反应:

又称过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可发生于局部,亦可发生于全身。

发生快,消退快,以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为主。

80.Ⅱ型超敏反应:

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81.Ⅲ型超敏反应:

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82.Ⅳ型超敏反应:

效应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结合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83.问答题。

1.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包括:

(1)免疫器官:

由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组成;

(2)免疫细胞:

主要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3)免疫分子:

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可发挥三种功能:

(1)免疫防御:

即抗感染免疫,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清除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2)免疫自稳:

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体细胞,对自身成分处于耐受,以维系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免疫监视:

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畸形和突变细胞的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免疫过强或低下也能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结果,如引发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肿瘤、病毒持续感染等。

2.简述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提呈过程。

答:

完整的内源性抗原在胞浆中,在LMP的作用下降解成多肽片段,然后多肽片段经TAP1/TAP2选择,转运到内质网,在内质网中与MHCⅠ类分子双向选择结合成最高亲和力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该复合物由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表面,供CD8+T细胞识别。

3.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1)IgV区的功能主要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2)IgC区的功能a.激活补体;

b.细胞亲嗜性:

调理作用(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通过Ig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抗原的吞噬;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结合,通过IgFc段与具有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称为ADCC);

介导IIIIII型超敏反应。

(3)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IgG:

是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屏障的抗体,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可与吞噬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和ADCC效应;

(2)IgM:

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

激活补体能力最强;

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3)IgA:

分泌型IgA(SIgA)为二聚体,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和乳汁中,在黏膜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

(4)IgD:

是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标志;

(5)IgE: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具有很强的亲细胞性,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4.简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第一是抗原的异物性,一般来讲,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

第二是抗原的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量、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状态等因素。

一般而言,蛋白质是良好的免疫原,分子量越大,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越多,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

第三是宿主的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第四是抗原进入机体的剂量、途径、次数以及佐剂都明显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途径以皮内最佳,皮下次之。

5.体液免疫应答中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不同之处为:

⑴潜伏期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时间的一半;

⑵抗体浓度增加快;

⑶到达平台期快,平台高,时间长;

⑷下降期持久;

⑸用较少量抗原刺激即可诱发二次应答;

⑹二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IgM;

⑺抗体的亲和力高,且较均一。

6.TD抗原与TI抗原特性比较。

(1)T细胞辅助:

需要/不需要;

(2)抗体类型:

IgG/IgM;

(3)免疫应答的类型:

体液,细胞/体液;

(4)免疫记忆:

有/无;

(5)表位性质:

T、B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

(6)化学性质:

蛋白质/多糖或脂多糖;

(7)结构特点:

结构复杂,半抗原-载体结构/结构简单,重复的半抗原结构;

7.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结构:

(1)基本结构:

Ig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与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

Ig分子N端、轻链1/2和重链1/4或1/5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次序多变,所以称为可变区(V区),可特异性结合抗原。

V区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与排列具有更高变化程度,故称此部位为高变区,其构建了抗体分子和抗原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关键部位;

而可变区中其他部分的氨基酸组成变化较小,即为骨架区,他不与抗原分子结合。

但对维持高变区的空间构型起重要作用。

在Ig分子C端,其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比较恒定,称为恒定区(C区)。

C区虽不直接与抗原表位结合,但可介导Ig的多种生物学功能。

(2)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可将免疫球蛋白水解为2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ab)和1个可结晶片段(Fc)。

功能:

(1)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可变区(V区)内的超变区可特异性识别、结合病原体或细菌毒素,可阻断病原体的入侵或中和毒素的毒性作用;

(2)激活补体:

IgG或IgM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体(MAC),溶解破坏靶细胞;

③调理作用:

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通过其Fc段与吞噬细胞(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④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效应):

IgG(Fab段)与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再通过其Fc段与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增强或触发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⑤穿过胎盘屏障和黏膜:

人类IgG是唯一能从母体转运到胎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分泌型IgA(SIgA)可通过分泌片介导穿越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发挥局部抗感染免疫作用。

8.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1)IgG:

9.补体系统的三个激活途径。

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

⑴识别阶段:

抗原与抗体(IgM、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C1。

C1是由C1q、C1r、C1s组成的多聚体复合物。

当两个以上的C1q头部被抗体结合固定后,其构象发生改变,依次激活C1r、C1s,并裂解为大小片段。

⑵激活阶段:

活化的C1s依次酶解C4、C2,形成C复合物,即C3转化酶,后者进一步酶解C3并形成C,即C5转化酶。

⑶效应阶段:

C5与C5转化酶中的C3b结合,并被裂解成C5a和C5b,前者释放入液相,后者仍结合于细胞表面,并可依次与C6、C7、C8、C9结合,形成C5b-9,即MAC。

MAC可胞膜上形成小孔,使得小的可溶性分子、离子以及水分子可自由透过胞膜,但蛋白质之类的大分子却难以从胞浆中逸出,最终导致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溶解。

补体旁路途径的激活过程:

不依赖于抗体,以革兰阴性菌脂多糖、肽聚糖、酵母多糖等为主要激活物,在B、D、P因子的参与下,使补体固有成分以C3-C5~C9顺序发生级联酶促反应,最后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AC),溶解破坏靶细胞。

MBL途径:

MBL与细菌表面甘露糖残基结合,再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1、2)。

MASP与活化的C1q具有同样的生物学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