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19255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共14页)9000字.docx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3篇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的是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着&;三楚勝境&;之稱的晴川閣。

  晴川閣位於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東對長江,與武昌黄鶴樓隔江相望。

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爲襯托,蔚爲壯觀。

清顺治年間文人程封在其《登晴川閣》詩中寫道:

&;憑欄高倚半江秋,楚國晴川第一樓&;。

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黄鶴樓、嶽陽樓那樣悠久,但由於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讚詠,使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

所以用&;楚國晴川第一樓&;冠譽晴川閣是不爲過的。

  晴川閣由三大主體建築組成,包括主樓、禹稷行宮和鐵門關。

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去領略一番這座歷史上與黄鶴樓齊名的古建築群的風采吧。

  晴川閣主樓,又稱晴川樓。

它始建於明代初年,爲當時漢陽知府倡議興建,取唐代詩人崔顥登黄鶴樓寫下的詩句&;晴川曆曆漢陽樹&;中&;晴川&;二字命名。

歷史上晴川閣屢毁屢建。

明清兩代,晴川閣先後進行了五次維修,其間遭受最大的破壞有兩次,一次是明末農民起義中,晴川閣作爲軍事要地,在硝煙彌漫的戰火中幾乎成爲廢墟;另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中,太平軍在武漢與清軍進行殊死戰鬥,在戰亂中晴川閣毁於大火。

屢毁屢建的晴川閣重建後規模一次比一次宏偉,清湖廣總督張之洞曾親自爲修葺後的晴川閣題寫楹聯:

  XXXX年,辛亥革命爆發,龜山屢遭重炮轟擊,晴川閣受損嚴重,雖未全毁,但已成搖搖欲墜之勢。

到了XXXX年,一場大颶風吹塌了晴川閣。

XXXX年,武漢市政府在重修黄鶴樓的同時,依照清光緒年間的樣式修複了晴川閣。

閣名是由中國佛協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所書。

從此,晴川閣與黄鶴樓再次雄踞大江南北,樓閣對峙,交相輝映,成爲江城一大旅游勝景,有&;三楚勝境,千古巨觀&;之美譽。

請大家與我一起去登閣遠眺,真切的去體會一番臨江而立,縱覽晴川全景的獨特感受吧。

大家可以在此憑欄遠眺,前後龜蛇之巔黄鶴樓、電視塔赫然在目。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其他的景點,此時映入眼簾的是&;荆楚雄風&;碑,碑上的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乾隆三十五年(XXXX年)荆南觀察使李振義所書。

&;荆楚&;是指古代楚國大地,&;雄風&;本意是指楚國人的那種英勇頑強,開拓進取的精神。

而在這里則主要是讚頌晴川閣依山傍水,居高臨下的磅礴氣勢。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連接龜山的古代城門就是鐵門關。

鐵門關始建於三國時期,它背倚龜山,俯控江滸,自古以來爲兵家必爭之地,上可追溯至春秋戰國,下至近代的武昌辛亥革命,其間三國時期的爭戰最爲激烈。

據史料載,孫吳軍爲扼守龜山這一軍事要地,依山傍水修築這鐵門關,北可防曹魏南下,西可擋蜀漢東進,其關雄峻險固,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孫權曾先後令陸渙、陸遜、諸葛謹領兵駐守,以抗魏、蜀。

從三國到唐初的數百年間,鐵門關經歷多次攻守激戰,聲名日噪,又被稱爲&;虎豹關&;。

唐玄武德年間,漢陽建磚城,鐵門關軍事要隘的作用漸退,逐漸成爲漢陽城對外文化、經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而這一歷史遺蹟也成爲人們游覽的場所。

鐵門關在明代初期、中期保存還是比較完好的。

它的軍事作用日漸削弱,但其文化、旅游、觀賞價值卻隨着時間的推移愈來愈突出和重要。

明代末年,鐵門關遭到毁滅性的破壞。

當時清兵南攻,明王朝搖搖欲墜,而統治者又迷信風水,輕信鑿斷龍脈便可保江山。

因明從&;火&;,清從&;水&;,水能克火,而龍則是水中精靈,要使大明朝不滅,須鑿斷龍脈。

於是,他們在武昌蛇山南樓處開山鑿洞,在漢陽龜山鐵門關處毁關挖山,稱之爲&;龜斷頸,蛇斷腰&;。

然而,此擧並未保住大明江山,卻使得一代名關鐵門關毁於一旦,僅剩一段段土基牆座。

清代,有人在鐵門關的土基上修建了一座關帝廟。

相傳,三國英雄人物關羽曾在龜山東麓長江邊洗過他的赤兔寶馬,故而將此地命名爲洗馬口。

到民國初年,由於戰亂,鐵門關僅剩的遺蹟連同廟宇等都一起成爲廢墟。

  XXXX年鐵門關開始複建,於XXXX年元月竣工。

從此,一座氣勢巍峨、雄姿英發的鐵門關又展現在江城人民面前。

複建後的鐵門關爲三拱城門形制,與北京天安門城門内拱相比,此處的鐵門關要高出一倍,它比南京挹江門之拱也要高出三分之一。

可以說是目前國内最大的,並且比曆代的鐵門關都要宏偉壯觀。

關上有二層樓,一層廳内陳列有《三國演義》中人物塑像。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禹碑亭。

相傳大禹治水&;功成刻石衡山&;。

這塊石刻被後人稱爲&;禹碑&;,由於原刻在湖南衡山的岣嶁蜂,故又稱&;岣嶁碑&;。

唐朝時期就有關於禹碑的傳說,當時的大文豪韓愈還爲此賦詩。

但是好多人尋遍衡山卻未曾見過此碑。

直到南宋嘉定年間這塊碑才被人們發現,並被人摹刻於三峽的夔門和長沙的嶽麓書院。

禹碑上共有77個字,文字奇特難識,有人認爲是&;蝌蚪文&;,有人認爲是&;鳥蟲篆&;,還有人斷其爲&;篆書&;,曆代想辨識者眾多,但都不能解其中義。

雖各家解釋都不相同,但都認爲碑文大意是:

禹受舜命,堅苦卓絕地治理了洪水,使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至此以後,禹碑聞名天下,被摹刻於全國各地的名山之中,大江之畔。

晴川閣的禹碑就是清朝著名文人毛會建曆盡千辛萬苦自衡山摹刻於此,後又摹刻於西安碑林。

但晴川閣的原碑已毁,現在的這塊是從西安碑林摹刻於此。

曆經了百轉千回,才得以呈現於此。

  這個大殿叫禹稷行宮,也就是禹和稷的别墅。

&;禹&;就是指治水英雄大禹,&;稷&;則是指後稷,是大禹的助手。

相傳大禹治水,救民於水火,稷則教民種植五穀雜糧,救民於饑寒,由此禹稷得以並稱。

  再看這塊無字碑,它是明代的遺物,用整塊的漢白玉雕刻而成。

XXXX年出土時是斷裂的,經修複成現狀。

或許大家在全國各地見過不少類似的碑,但我們此刻所見的這塊卻同大禹治水有着不解之緣。

古神話傳說龍生九子,九子九樣,都似龍非龍。

這隻看起來像龜的,也是龍子之一,名叫贔屭。

傳說贔屭好負重,背負着三山五嶽到處興風作浪,而大禹降伏它以後,它轉而幫助禹治水,並立下汗馬功勞,大禹爲表彰其功績,便讓它背着這無字碑漫游神州大地。

大家想想看,禹表彰其功績,卻爲什麼碑上一個字也沒寫呢?

之所以隻字未寫,是爲表明它功績卓著,書之不盡。

告訴大家區别贔屭和龜的一個簡單的方法:

看它的腳,龜足像鴨掌,有蹼;而贔屭的腳和龍爪一樣,五指是分開的。

  這個圓形的透雕物,叫&;落地罩&;,也叫&;垂花門&;。

你若細心的觀察體會,則會發現上面許多有趣的裝飾。

大家請看落地罩的上方有一塊雕刻牌,若直觀地看其外形像&;鳳&;字的外框,因此,此牌叫&;鳳&;字牌。

這個牌的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龍,上方正中間有一個珠,合起來爲&;雙龍戲珠&;之意。

珠的下面是一個&;壽&;字,&;壽&;字下綴着兩枚方孔錢幣;上方則刻有一隻倒飛的蝙蝠,這里,&;倒&;通&;到&;,&;蝠&;通&;福&;,合起來就是&;福到了&;的意思。

因牌中包含有&;龍&;、&;鳳&;,所以又稱&;龍鳳呈祥&;。

以上這些都反映了清代建築的裝飾技巧。

再看上邊横梁上的木刻圖案中,有四個小海馬,其寓意爲大禹治水的精神和功績名颺四海。

大殿廊檐下的&;萬世蒙澤&;四字門額,意思是大禹治水使世世代代炎黄子孫享受幸福和快樂,是由書法大師沙孟海所書。

檐柱上的這幅對聯:

  上聯講的是大禹爲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新婚時也隻在家呆了幾天;下聯意爲大禹經過八年治水,治理了黄河、長江、漢水、淮河等河流。

這幅對聯是書畫大師劉海粟的手筆。

院子兩邊廊亭的壁畫,體現了古時的社會風情。

  好,現在我們一起到禹稷行宮的主殿參觀。

禹稷行宮始建於南宋時期,距今已有八百年的歷史,原名爲禹王廟。

明朝天啟年間更名爲禹稷行宮。

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是清同治年間重建的。

殿内有大禹治水的塑像,高3.8米,是用玻璃鋼制作的。

大禹身着布衣,頭戴鬥笠,手持疏導流水的工具&;耒&;。

他雖爲首領,卻身先士卒,積極投身於治理洪水的艱苦鬥爭中,且&;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敢於與自然抗爭的勇氣和公而忘私的可貴精神,深得後人敬仰。

塑像的背襯是&;禹蹟圖&;,根據XXXX年的石刻放大繪制的山川流域圖,該圖記述了大禹治水的曆程。

上方的&;德配天地&;匾,是表明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可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牆壁的左邊是古代文獻中有關大禹治水的文字記載,右邊則是全國各地現存的大禹紀念地的圖片。

  這幅照片名爲&;望夫石&;,它好似一位婦人端坐於塗山山坡上,凝望遠方。

相傳,大禹到塗山(今安徽懷遠)治水,娶一塗山女爲妻,剛結婚三天便奉命去治水,結果,一去十三載,與洪水搏鬥,曾三過家門而不入。

塗山氏懷抱幼子,日日在山坡上遙望,盼着丈夫治水成功早日歸家。

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由於望夫心切,與山石化爲一體,人們稱它&;望夫石&;。

而大禹治水成功後,卻因積勞成疾在紹興會稽去世,這幅照片就是紹興大禹陵。

  各位朋友,我的講解到此結束。

希望晴川閣之行能夠給您留下一次美好的回憶,謝謝大家!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的是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三楚胜境&;之称的晴川阁。

  晴川阁位于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东对长江,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

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

清顺治年间文人程封在其《登晴川阁》诗中写道:

&;凭栏高倚半江秋,楚国晴川第一楼&;。

晴川阁的历史虽然没有黄鹤楼、岳阳楼那样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独特的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的优美造型以及诸多文人名士的赞咏,使它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

所以用&;楚国晴川第一楼&;冠誉晴川阁是不为过的。

  晴川阁由三大主体建筑组成,包括主楼、禹稷行宫和铁门关。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去领略一番这座历史上与黄鹤楼齐名的古建筑群的风采吧。

  晴川阁主楼,又称晴川楼。

它始建于明代初年,为当时汉阳知府倡议兴建,取唐代诗人崔颢登黄鹤楼写下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中&;晴川&;二字命名。

历史上晴川阁屡毁屡建。

明清两代,晴川阁先后进行了五次维修,其间遭受最大的破坏有两次,一次是明末农民起义中,晴川阁作为军事要地,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几乎成为废墟;另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在武汉与清军进行殊死战斗,在战乱中晴川阁毁于大火。

屡毁屡建的晴川阁重建后规模一次比一次宏伟,清湖广总督张之洞曾亲自为修葺后的晴川阁题写楹联:

  洪水龙蛇循轨道

  青春鹦鹉起楼台

  XXXX年,辛亥革命爆发,龟山屡遭重炮轰击,晴川阁受损严重,虽未全毁,但已成摇摇欲坠之势。

到了XXXX年,一场大飓风吹塌了晴川阁。

XXXX年,武汉市政府在重修黄鹤楼的同时,依照清光绪年间的样式修复了晴川阁。

阁名是由中国佛协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书。

从此,晴川阁与黄鹤楼再次雄踞大江南北,楼阁对峙,交相辉映,成为江城一大旅游胜景,有&;三楚胜境,千古巨观&;之美誉。

请大家与我一起去登阁远眺,真切的去体会一番临江而立,纵览晴川全景的独特感受吧。

大家可以在此凭栏远眺,前后龟蛇之巅黄鹤楼、电视塔赫然在目。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其他的景点,此时映入眼帘的是&;荆楚雄风&;碑,碑上的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乾隆三十五年(XXXX年)荆南观察使李振义所书。

&;荆楚&;是指古代楚国大地,&;雄风&;本意是指楚国人的那种英勇顽强,开拓进取的精神。

而在这里则主要是赞颂晴川阁依山傍水,居高临下的磅礴气势。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连接龟山的古代城门就是铁门关。

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它背倚龟山,俯控江浒,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上可追溯至春秋战国,下至近代的武昌辛亥革命,其间三国时期的争战最为激烈。

据史料载,孙吴军为扼守龟山这一军事要地,依山傍水修筑这铁门关,北可防曹魏南下,西可挡蜀汉东进,其关雄峻险固,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孙权曾先后令陆涣、陆逊、诸葛谨领兵驻守,以抗魏、蜀。

从三国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铁门关经历多次攻守激战,声名日噪,又被称为&;虎豹关&;。

唐玄武德年间,汉阳建砖城,铁门关军事要隘的作用渐退,逐渐成为汉阳城对外文化、经贸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而这一历史遗迹也成为人们游览的场所。

铁门关在明代初期、中期保存还是比较完好的。

它的军事作用日渐削弱,但其文化、旅游、观赏价值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突出和重要。

明代末年,铁门关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当时清兵南攻,明王朝摇摇欲坠,而统治者又迷信风水,轻信凿断龙脉便可保江山。

因明从&;火&;,清从&;水&;,水能克火,而龙则是水中精灵,要使大明朝不灭,须凿断龙脉。

于是,他们在武昌蛇山南楼处开山凿洞,在汉阳龟山铁门关处毁关挖山,称之为&;龟断颈,蛇断腰&;。

然而,此举并未保住大明江山,却使得一代名关铁门关毁于一旦,仅剩一段段土基墙座。

清代,有人在铁门关的土基上修建了一座关帝庙。

相传,三国英雄人物关羽曾在龟山东麓长江边洗过他的赤兔宝马,故而将此地命名为洗马口。

到民国初年,由于战乱,铁门关仅剩的遗迹连同庙宇等都一起成为废墟。

XXXX年铁门关开始复建,于XXXX年元月竣工。

从此,一座气势巍峨、雄姿英发的铁门关又展现在江城人民面前。

复建后的铁门关为三拱城门形制,与北京天安门城门内拱相比,此处的铁门关要高出一倍,它比南京挹江门之拱也要高出三分之一。

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并且比历代的铁门关都要宏伟壮观。

关上有二层楼,一层厅内陈列有《三国演义》中人物塑像。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禹碑亭。

相传大禹治水&;功成刻石衡山&;。

这块石刻被后人称为&;禹碑&;,由于原刻在湖南衡山的岣嵝蜂,故又称&;岣嵝碑&;。

唐朝时期就有关于禹碑的传说,当时的大文豪韩愈还为此赋诗。

但是好多人寻遍衡山却未曾见过此碑。

直到南宋嘉定年间这块碑才被人们发现,并被人摹刻于三峡的夔门和长沙的岳麓书院。

禹碑上共有77个字,文字奇特难识,有人认为是&;蝌蚪文&;,有人认为是&;鸟虫篆&;,还有人断其为&;篆书&;,历代想辨识者众多,但都不能解其中义。

虽各家解释都不相同,但都认为碑文大意是:

禹受舜命,坚苦卓绝地治理了洪水,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至此以后,禹碑闻名天下,被摹刻于全国各地的名山之中,大江之畔。

晴川阁的禹碑就是清朝著名文人毛会建历尽千辛万苦自衡山摹刻于此,后又摹刻于西安碑林。

但晴川阁的原碑已毁,现在的这块是从西安碑林摹刻于此。

历经了百转千回,才得以呈现于此。

  这个大殿叫禹稷行宫,也就是禹和稷的别墅。

&;禹&;就是指治水英雄大禹,&;稷&;则是指后稷,是大禹的助手。

相传大禹治水,救民于水火,稷则教民种植五谷杂粮,救民于饥寒,由此禹稷得以并称。

  再看这块无字碑,它是明代的遗物,用整块的汉白玉雕刻而成。

XXXX年出土时是断裂的,经修复成现状。

或许大家在全国各地见过不少类似的碑,但我们此刻所见的这块却同大禹治水有着不解之缘。

古神话传说龙生九子,九子九样,都似龙非龙。

这只看起来像龟的,也是龙子之一,名叫赑屃。

传说赑屃好负重,背负着三山五岳到处兴风作浪,而大禹降伏它以后,它转而帮助禹治水,并立下汗马功劳,大禹为表彰其功绩,便让它背着这无字碑漫游神州大地。

大家想想看,禹表彰其功绩,却为什么碑上一个字也没写呢?

之所以只字未写,是为表明它功绩卓著,书之不尽。

告诉大家区别赑屃和龟的一个简单的方法:

看它的脚,龟足像鸭掌,有蹼;而赑屃的脚和龙爪一样,五指是分开的。

  这个圆形的透雕物,叫&;落地罩&;,也叫&;垂花门&;。

你若细心的观察体会,则会发现上面许多有趣的装饰。

大家请看落地罩的上方有一块雕刻牌,若直观地看其外形像&;凤&;字的外框,因此,此牌叫&;凤&;字牌。

这个牌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龙,上方正中间有一个珠,合起来为&;双龙戏珠&;之意。

珠的下面是一个&;寿&;字,&;寿&;字下缀着两枚方孔钱币;上方则刻有一只倒飞的蝙蝠,这里,&;倒&;通&;到&;,&;蝠&;通&;福&;,合起来就是&;福到了&;的意思。

因牌中包含有&;龙&;、&;凤&;,所以又称&;龙凤呈祥&;。

以上这些都反映了清代建筑的装饰技巧。

再看上边横梁上的木刻图案中,有四个小海马,其寓意为大禹治水的精神和功绩名扬四海。

大殿廊檐下的&;万世蒙泽&;四字门额,意思是大禹治水使世世代代炎黄子孙享受幸福和快乐,是由书法大师沙孟海所书。

檐柱上的这幅对联:

  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申

  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滩

  上联讲的是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新婚时也只在家呆了几天;下联意为大禹经过八年治水,治理了黄河、长江、汉水、淮河等河流。

这幅对联是书画大师刘海粟的手笔。

院子两边廊亭的壁画,体现了古时的社会风情。

  好,现在我们一起到禹稷行宫的主殿参观。

禹稷行宫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原名为禹王庙。

明朝天启年间更名为禹稷行宫。

我们眼前的这座建筑是清同治年间重建的。

殿内有大禹治水的塑像,高3.8米,是用玻璃钢制作的。

大禹身着布衣,头戴斗笠,手持疏导流水的工具&;耒&;。

他虽为首领,却身先士卒,积极投身于治理洪水的艰苦斗争中,且&;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敢于与自然抗争的勇气和公而忘私的可贵精神,深得后人敬仰。

塑像的背衬是&;禹迹图&;,根据XXXX年的石刻放大绘制的山川流域图,该图记述了大禹治水的历程。

上方的&;德配天地&;匾,是表明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可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墙壁的左边是古代文献中有关大禹治水的文字记载,右边则是全国各地现存的大禹纪念地的图片。

  这幅照片名为&;望夫石&;,它好似一位妇人端坐于涂山山坡上,凝望远方。

相传,大禹到涂山(今安徽怀远)治水,娶一涂山女为妻,刚结婚三天便奉命去治水,结果,一去十三载,与洪水搏斗,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涂山氏怀抱幼子,日日在山坡上遥望,盼着丈夫治水成功早日归家。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于望夫心切,与山石化为一体,人们称它&;望夫石&;。

而大禹治水成功后,却因积劳成疾在绍兴会稽去世,这幅照片就是绍兴大禹陵。

  各位朋友,我的讲解到此结束。

希望晴川阁之行能够给您留下一次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

  武汉晴川阁导游词三:

  晴川阁建筑群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禹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

晴川阁景区的整体建设从XXXX年开始,分前后二期(XXXX年&;XXXX年;XXXX年&;XXXX年),历时5年多时间完成。

复建后的晴川阁,以南方建筑风格为主,融合南北建筑风格之长,使楼阁的雄奇、行宫的古朴、园林的秀美浑为一体,成为武汉市著名的文物旅游景观。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坐落在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

  晴川阁与武昌黄鹤楼夹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有&;三楚胜景&;之称。

名冠四方的楼阁隔岸相对,在万里长江上唯此一处。

  进入晴川阁公园的大门,广场北面就是这座&;三楚胜景&;门殿。

  通过&;三楚胜景&;门殿,又是一个小的场院,面前有三条路:

左边的通向铁门关,右边的通向碑帖长廊和长江边,中间就是这座&;古晴川阁&;的山门,通向禹稷行宫和晴川阁。

  禹稷行宫里大禹的坐像。

  禹稷行宫(禹王宫),本名大禹庙,是武汉地区现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构建筑。

由司农少卿张体仁于南宋绍兴年间创建,后成为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

元大德八年(公元XXXX年)重修,明天启年间(公元XXXX年&;XXXX年)改大禹庙为&;禹稷行宫&;,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础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先贤。

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二年(公元XXXX年)修建,XXXX年按&;保持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

修缮一新的禹稷行宫占地面积为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院落式建筑。

正立面为砖体牌楼式(四柱三楼三门)面墙,其他三面为青砖半砌风墙。

大殿为硬山顶式厅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装饰并承托出檐,正脊两端升山较大,但屋面无折水。

天井两厢如廊式,均为单坡屋面。

行宫屋面盖青小瓦,檐头屋脊装饰沟头、滴水、脊吻、坐兽等。

  禹稷行宫的其西侧有一个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六角攒尖顶禹碑亭。

亭内立有毛会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XXXX年)所刻禹碑残片及摹刻的毛会建禹碑石刻。

  晴川阁始建于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公元XXXX年&;XXXX年),是当时的汉阳知府范之箴为勒记大禹治水之功德而倡议兴建的,命名中的&;晴川&;二字取唐朝大诗人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诗句之意。

  晴川阁自修建以来,与禹稷行宫几经兴废,从嘉靖至今的400多年中,先后进行过五次大的维修增建,两次重建。

最后一次为清同治三年(公元XXXX年)汉阳郡守钟谦重建。

XXXX年晴川阁被风吹倒,禹稷行宫幸存。

XXXX年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修葺禹稷行宫后,重建晴川阁。

现存建筑为依据清末晴川阁的历史照片及遗址范围进行的复建,由武汉市建筑设计院设计。

阁名是由中国佛协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书。

  复建后的晴川阁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阁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屋顶前方仍设一水骑楼,匾书&;晴川阁&;三字。

其规制略有扩大,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

其底层面阔五间,通长20.8米;进深四间,通宽16米。

台明从檐柱中心外扩0.7米,台地面积为386.28平方米。

晴川阁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并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

两层飞檐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大脊两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瓦;两层回廊,圆柱朱漆;斗拱梁架,通体彩绘;对联匾额,字字贴金。

总体上晴川阁的装修构件以木石为主,在门窗上采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属部件。

至于彩绘雕饰,则是聘请民间的木雕匠师采用传统技艺绘制。

  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魏相争,设关于此。

&;从三国时期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铁门关一直是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曾历经多次攻守激战。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汉阳建砖城后,铁门关军事作用日渐削弱,成为文化、经贸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

明代末年,铁门关被毁,仅剩土基墙座,清初在残存的土基上建关帝庙,民国初年因战乱,铁门关遗迹连同庙宇一起成为废墟。

XXXX年12月,铁门关复建。

复建后的铁门关,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通高为26米。

关体墙面由红沙石砌成,城墙内部结构为钢筋水泥,关上城楼翘戗飞檐,翼角升腾,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