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9291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docx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

作业规程

 

总工:

生产副总:

安全副总:

机电副总:

运输副总:

通风副总:

安监处:

通风科:

运输科:

机电科:

电力科:

调度室:

生产科:

总工办:

审核:

施工:

编制:

旧采一组

2004.11.16

会审规程纪要

规程名称:

1401下分层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

会审时间:

2004.11.15会审地点:

张总办公室

会审人员签名:

肖亚宁张祥范文斌姬长有翟泽民张士威

秦艺丰元松明张军王玉林王世英宋献忠

刘树学郑崎云秦会锦候超董维新崔小波

会审意见纪要:

1、架好抬棚后,必须及时将顶绞实。

2、打小眼、放小炮施工,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500mm。

3、每次放炮前,窝头棚必须设置防倒装置。

4、回金属点柱时,必须使用5T升柱器缓慢降落,严禁直接敲打金属柱锁落金属柱。

5、两巷贯通前必须及时通知通风部门及时完善通风设施,贯通后由通风部门及时调整通风系统风量。

6、切眼掘至风巷贯通前20米,必须提前在贯通点两侧各5米范围内对支架进行加固。

以上意见均已纳入本规程

 

危险因素辩识

在掘进施工过程中,有以下危险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1、放炮不设警戒,人员误入致人伤亡。

2、放炮警戒距离不够伤人。

3、棚梁未合口倒棚伤人,以及支护构件不全倒棚伤人。

4、大锹拉煤操作失误伤人。

5、拆、接链操作不当伤人。

6、工作面冒顶、片帮伤人。

7、不打机尾压溜柱,煤溜机尾拉翻伤人。

8、未执行停送电制度致答伤亡。

9、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伤人。

10、灭火器材失效扩大事故。

以上危险因素均纳入本规程。

 

1、工作面概述:

1401下工作面位于14采区东部,北异水平皮带延长巷西侧,西领已采的1402工作面,南面为1400工作面,(见巷道布置图)1401上分层、中分层工作面已采,金属网假顶铺设质量较好。

1401下工作面运巷掘进长度为493m(中—中),切眼掘进长度为105.5m(中—中),风巷掘进长度为486m。

2、工作面地质条件:

1、工作面煤层情总:

1401下工作面开采煤层属下二迭统山西组3#煤层,煤层厚度稳定,煤层总厚度平均为6.6m,1401上、中分层工作面已采4.2米厚煤,煤质为瘦煤,属半亮型煤,发育有亮煤条带,有一层夹矸,厚约0.2m,局部变厚呈透镜体状。

2、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

(附顶底板煤层柱状图)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性特征

老顶

中-细粒矿岩

15.41

灰白色以石英为主,含长石及白云母,较硬底含植物化石

直接顶

砂质泥岩

4.51

黑灰色含植物化石夹一层薄煤

伪顶

碳质泥岩

0-0.20

黑色厚度不稳定

直接底

泥岩

2.66

灰黑色致密击块状含植物化石

老底

砂岩

8.88

灰白色粉矿及中-细粒砂岩石互层

3、地质构造情况:

本工作面煤层本呈一单斜构造,走向220°~250°,倾向310°~340°,倾角2°12′9″~11°18′36″,工作面东南高,西北低,南北高差20m,北部受构造影响,底板起伏不平。

4、水文情况

本工作面周围都已成采空区,已破坏含水层,掘进过程中受水威胁程度不会太大。

5、影响掘进的其它地质情况:

本工作面属低瓦斯工作面,煤层具有爆炸性,受煤层构造影响,裂隙发育,掘进过程中应加强支护,防止冒顶片帮现象发生。

6、瓦斯情况预测

根据漳村煤矿瓦斯预测分析所示,参照临近1401中分层掘进工作面瓦斯统计数据,该面瓦斯每分钟绝对涌出量为0.15m3/min。

3、施工内容及长度:

1、1401下运绕掘进施工长度,38m。

2、1401下风巷施工巷施工长度:

105.5m。

3、1401下风巷掘进施工长度:

486m。

4、1401下运巷掘进施工长度:

493m。

5、1401下切眼掘进施工长度:

105.5m。

合计:

1228米。

4、巷道开口位置及布置形式:

1、1401下运绕开口位置位于1402配风巷口,以方位角295°38′开口掘进,施工长度为38米,开口时打小眼、放小炮施工,以防崩坏1402配风巷口密闭,开口5m沿顶掘进,然后施工以—9.7°的坡度由顶煤向底煤掘进31m见底,再沿底板掘2米到位,边掘边探顶、底煤厚度,以便及时调整坡度。

2、1401下风巷施工巷开口位置位于1401下运巷东帮,1401下风巷施工巷平行于出煤巷,1401下风巷施工巷中与下分层停采线相距15米,运巷绕道掘进到位后,沿底板以方位角385°38′开口掘10米运巷,然后垂直运巷,在与运巷口6米(中—中)处以方位角88°38′开口沿底板掘进105.5米到位。

3、1401下风巷开口位置位于1401下风巷施工巷北帮,垂直于1401下风巷施工巷,1401下风巷与1401中风巷内错2米(中—中)布置,垂直1401下风巷施工巷以方位角358°38′开口沿底板掘进486米到位。

4、1401下运巷开口位置位于1401下运绕北帮,1401下运巷与1401中运巷内错4米(中—中)布置,风巷掘进到位后,垂直1401下风巷施工巷,按已掘成的10米运巷中线以方位角358°38′继续沿底板掘进483米到位。

5、1401下切眼开口位置位于运巷东帮,距1401下运巷口493米(中—中)处,垂直1401下运巷以方位角88°38′开口掘进沿底板掘进105.5米与1401下风巷贯通。

5、巷道支护形式及断面

1、运巷开口25米支护采用3.6×2.8(m)(梁×腿)工钢刹杆、撑杆、铺顶网梯形棚支护,并用刹杆、道木绞顶,顶刹杆6根、帮刹杆各4根,帮撑杆各1根,棚距0.4米,柱窝0.1米,叉角80°。

运巷机头硐室掘进到位后,3.4m梁棚变2.4m梁棚时,西帮内缩0.4米,东帮内缩0.8米。

2、风巷开口12米支护采用2.8×2.6(m)(梁×腿)工钢刹杆、撑杆、铺顶网梯形棚支护,并用刹杆、道木绞顶,顶刹杆4根、帮刹杆各3根,帮撑杆各1根,棚距0.8米,柱窝0.1米,叉角80°。

风巷机头硐室掘进到位后,2.8m梁朋变2.4m梁棚时,巷道中线不变,西帮站齐,缩东帮。

3、1401下风巷施工巷采用2.4×2.2(m)(梁×腿)工钢刹杆、撑杆梯形棚支护,顶刹杆4根、帮刹杆各3根,帮撑杆各1根,棚距0.8米。

1401下风巷施工巷在掘进到位前5米,支护规格变为2.4×2.8(m)(梁×腿),为1401下风巷施工巷同风巷衔接作准备。

4、1401下运巷后468米支护、1401下风巷后474支护均采用2.4×2.2(m)(梁×腿)工钢刹杆、撑杆梯形棚支护,局部地段煤层变厚不见底板,支护采用2.4×2.4(m)(梁×腿)支护,顶刹杆4根、帮刹杆各3根,帮撑杆各1根,棚距0.8米,柱窝0.1米,叉角80°。

5、运绕采用2.4×2.4(m)(梁×腿)工钢刹杆、撑杆梯形棚支护,顶刹杆4根、帮刹杆各3根,帮撑杆各1根,棚距0.8米,柱窝0.1米,叉角80°运绕在掘进到位前5米,支护规格变为2.4×2.4(m),为运绕同运巷衔接做准备。

6、1401下切眼采用一梁二柱π型钢梁矩形棚支护,梁采用2m长的π型钢梁,柱使用金属柱,顶刹杆4根,帮刹杆各2根,顶撑杆2根,帮撑杆各1根,棚距0.8米。

7、巷道断面技术指标表:

 

巷道名称

技术参数

m

下毛宽

m

m

毛断面

m2

上净宽

m

下净宽

m

m

净断面

m2

m

m

顶刹杆

顶撑杆

帮刹杆

帮撑杆

m

风、运巷、1401下施工巷

2.5

3.26

2.30

6.62

2.1

2.86

2.1

5.2

2.4

2.2

4

2

2

1

80

0.8

运巷开口前2.5米

3.7

4.54

2.86

11.78

3.3

4.14

2.66

9.9

3.4

2.8

6

2

4

1

80

0.4

切眼

2.2

2.2

2.2

4.84

1.8

1.8

2

3.6

2

2.2

4

2

2

1

90

0.8

运绕

2.5

3.29

2.42

7.01

2.1

2.89

2.26

5.64

2.4

2.4

4

2

3

1

80

0.8

风巷开口前12米

2.9

3.76

2.61

8.19

2.5

3.36

2.46

7.21

2.8

2.6

4

2

3

1

80

0.8

8、巷道断面图及各交叉点支护图

六、施工顺序:

1401下运绕→1401下运巷前10米→1401下风巷施工巷→1401下风巷施工巷→1401下风巷→1401下运巷→切眼

七、施工工艺:

(一)各巷道开口施工工艺:

1、开口工艺流程:

敲帮问顶,检查开口范围支架→加固开口范围支架→架替棚,换穿梁→架抬棚→开口掘进

2、工艺详叙及要求:

(1)开口前必须逐架敲帮问顶,逐架检查开口位置左右5m范围内支架的支护质量,对不合格支架按原支护规格进行修复。

(2)开口前必须对开口范围及两侧各5m范围内的支架进行加固,加固方法为在每架棚的棚梁两端各打一颗金属点柱加固,点柱位置距梁头分别为0.4m,用5T升柱器升紧打牢后,用10#铅丝把金属柱串联为一体。

(3)换穿梁前,用直径为50mm的水管将非开口侧待换穿梁的棚腿与不换穿梁的棚腿用铅丝拴牢为一体,防止棚腿歪出,然后在待换棚两侧各架一架替棚,替棚为一梁二柱大板棚,大板规格为2400×200×180mm,架替棚时由两人抬梁,两人扶腿,专人操作升柱器,两侧替棚架好后,回掉旧梁,两人扶腿,专人操作升柱器,两侧替棚架好后,回掉旧梁,换上新梁,穿梁开口侧打点柱,另一侧用原来棚形成一梁一腿一柱结构。

换穿梁必须逐架进行,并设专人统一指挥。

(4)采用打小眼,放小炮的方法将开口侧梁窝开够深。

(5)换完穿梁后,准备架双抬棚,架抬棚前要先按要求把柱窝挖到实底。

架抬棚时人工将抬棚梁抬起,用双股铅丝拴牢在穿梁上,然后竖腿架抬棚,抬棚不准前倾后仰,不准流水,叉角要符号要求,双抬棚、锁口棚架好后,及时将顶绞实,然后把开口侧穿梁下点柱回掉,回金属点柱时必须使用5T升柱器缓慢降落,严禁直接敲打金属柱锁落柱。

(6)巷道开口掘进前5m必须打小眼放小炮施工,炮眼装药量不大于0.1kg/眼,炮眼浓度为600mm,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500mm,每次放炮前窝头棚必须有防倒装置,以免放炮崩倒棚子,造成漏顶。

(二)各巷开口交叉点施工工艺

1401下风巷施工巷开口、风巷开口、运巷开口、切眼开口、切眼与风巷贯通交叉点施工工艺:

(1)掘至1401下风巷施工巷开口、风巷开口、运巷开口时,开口处支护形式变为一梁一柱一腿,梁为穿梁,规格见交叉点支护图,开口侧梁头有爪,柱子使用金属柱,必须用5T升柱器升紧打牢,并用铅丝串联为一体,为开口侧架设双抬棚做准备。

(2)运巷掘到位后,掘切眼时开口侧支护形式为一梁四柱双抬棚,梁为3.2米长的π型钢梁,柱子使用金属柱,π型钢梁直接架设在工字钢梁下,工钢梁与π型钢梁接触点要垫设木块,金属柱必须用5T升柱器升紧打牢,并用铅丝串联为一体。

见运巷与切眼交叉点支护图。

(3)切眼与风巷贯通后,贯通点位置的支护形式为一梁四柱双抬棚,梁为3.2米长的π型钢梁,柱子使用金属柱,π型钢梁直接架设在工字钢梁下,工钢梁与π型钢梁接触点要垫设木块,金属柱必须用5T升柱器升紧打牢,并用铅丝串联为一体,抬棚架设好后,依次将抬棚下的工钢棚腿回掉。

见切眼与风巷交叉点支护图。

(三)正常掘进施工工艺

(1)掘进工艺流程:

打眼、装药、放炮→搞帮问顶,上超前支护→出煤→架棚→接溜

(2)敲帮问顶,上超前支护

放完炮排净炮烟后,进行详细的敲帮问顶,找掉顶帮活煤活炭,确认无问题后,上好超前支护,并用刹杆背紧,临时控制顶板。

超前支护装置为2根2.4m长的“”型8#槽钢,使用方法是把超前支护装置从棚梁上方穿到无支护区接顶即可,超前支护平面、剖面示意图如下:

3、出煤

上好超前支护后,先点动煤溜出煤,点动煤溜时煤溜两侧目而视不得有人,待煤出到露出机尾时,及时打设机尾压溜柱,再用信号联系出煤,采用人工溜拉大锹结合人工装煤的方法将煤出完。

溜拉大锹手把要求使用直径为50-60m的圆木,木质坚硬,结实牢靠,不易折断;联接钢丝绳使用直径为7-10mm钢丝绳,股数应不少于3股,无手边;大锹制作要求规格合理,安全牢固可靠,手把与大锹使用钢丝绳联接,要求必须联接牢固可靠,不易脱开。

4、架棚

出完煤后,根据巷道棚距及架棚标准先挖好柱窝,竖起棚腿上好帮拉杆,由两人各扶一腿,需铺顶网的巷道,另由两人上好金属网且联好,然后两人上梁,梁腿合口后,上好顶拉杆、刹杆、撑杆,校正中线后及时将顶用木茬背紧,上好帮刹杆、撑杆且绞实。

切眼架一梁二柱矩形棚时,根据棚距及架棚标准先挖好柱窝,并垫好鞋板,竖好金属柱,由两人各扶一柱,由两人抬π型钢梁放在金属柱头上,上好顶刹杆,使用5T升柱器升紧打牢,校正中线后及时将帮、顶撑杆打设好,上好帮刹杆且绞实帮顶。

5、接溜

接溜前必须先把机尾段浮煤清理干净,保证巷道高度,在煤溜机头采用紧链器装置拆开大链,在机尾接溜,接溜后将机头、机尾压溜柱打好(压溜柱为自制的由金属柱改制而成,柱芯有孔,柱身带肖,可伸缩,柱头与顶板之间要有连接装置,防止压溜柱受震动倒落)。

在机头紧链试转。

延长煤溜时,煤溜机尾不准塞入煤墙内。

爆破说明书

眼号

炮眼

名称

眼深(m)

炮眼角度

每孔装药量(kg)

雷管

个数

(个)

封泥

长度

(m)

煤序

联线

方式

水平

垂直

1—4

掏槽眼

1

74°

0.4

4

0.6

5—6

底角眼

0.8

80°

0.3

2

0.6

7—8

帮眼

0.8

78°

0.3

2

0.6

9—10

顶角眼

0.8

80°

78°

0.2

2

0.6

11、12

顶眼

0.8

78°

0.2

2

0.6

13、14

底眼

0.8

80°

78°

0.3

2

0.6

15

辅助眼

0.8

78°

合计

4.2

14

(三)巷道贯通施工工艺

1、在掘1401下工作面过程中有1次贯通。

即1401下切眼与1400下风巷贯通。

2、1401下切眼与1401下风巷贯通前20m,风巷必须掘进到位,并保持正常通风。

然后在贯通点及两侧各5m范围内对支架进行加固,加固方法采用在棚梁两侧距梁头0.4m处各打一颗点柱,柱子使用金属柱。

3、两巷贯通前5m,坚持先探后掘的原则,采用打小眼、放小炮施工,炮眼最大装药量不得大于0.1kg/眼,炮眼深度为600mm,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500mm。

4、两巷道贯通施工期间,每次放炮必须在贯通点两侧75m以外的所有通道设好警戒。

5、两巷道贯通时,必须由专人现场统一指挥,停掘的工作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设置棚栏及警标,经常检查风筒的完好状况和工作面及其回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处理。

掘进的工作面每次爆破前,必须派专人和瓦斯检查工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面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先停止在掘工作面的工作,然后处理瓦斯,只有在2个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在1%以下时,掘进工作面方可爆破。

6、两巷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7、两巷贯通后按交叉点示意图架好抬棚,回掉点柱清理干净巷道浮煤杂物。

8、两巷道贯通前,必须及时通知通风部门及时完善通风设施,贯通后由通风部门及时调整通风系统风量。

9、两巷道贯通前20m,必须执行生产科制定的专项措施。

(四)1401下风巷掘进50米以后,返回1401下风巷拐弯掘至1401下风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另行制定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五)穿超施工工艺

1、在掘1401下风巷施工巷施工过程中共有2次穿超,即1401下风巷施工巷穿超1402配风巷,1401下风巷施工巷穿超1401上风巷施工巷。

2、1401下风巷施工巷在掘到30米时开始穿越1402配风巷,在掘到100米时开始穿越1401上风巷施工巷。

3、在掘1401下风巷施工过程中,穿超1402配风巷和1401上风巷施工巷时,提前3米必须打小眼放小炮施工,炮眼深度为600mm,严格控制顶眼角度和装药量,炮眼装药量不超过0.1kg/眼,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500mm,并把棚距缩小为0.4m,穿越1402配风巷和1401上风巷施工巷3m后恢复原施工工艺和支护方式。

4、穿越过程中,每次放炮必须在穿越点75m以外的地点设好警戒。

5、穿越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处理好后,方可恢复作业。

6、穿越过程中和穿越后,安瓦员要对穿越点的瓦斯情况进行连续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处理好后方可恢复作业。

八、施工质量要求:

1、巷道净宽允许误差:

0~+50mm;

2、巷道净高允许误差:

0~+50mm;

3、巷道中线误差:

≤30mm。

4、倾斜巷道迎山角不得超过±0.5°,巷道每变化6~8°,迎山角变化1°,且不得退山,保证迎山有力;

5、支架梁扭距≤30mm,支架梁水平误差≤40mm;

6、棚梁离合接口错位<5mm;

7、支架间距允许误差:

-30mm~+30mm;

8、刹杆、撑杆位置必须成线;

9、顶网双丝双扣,孔孔相联,网与网之间搭接不小50mm;

10、金属支柱初撑力不小于50KN。

九、工作面通风系统与通风安全:

工作面通风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压入式通风。

风巷的风机安装在北异水平皮带巷,运巷的风机安装在出煤巷南帮距运绕开口位置10米以内的进风流中,风筒采用直径为450mm的阻燃风筒,风筒逢环必挂,吊挂平直,接口要反压边严密不漏风,风筒出口距窝头5—10m,风机实行挂牌管理,专人负责。

(一)局扇选型及风量计算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Q瓦×K/Cm3/min

=0.15×1.5/1%

=22.5m3/min

式中:

Q瓦——掘进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根据1401工作面瓦斯统计值取0.15m3/min。

K——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无实测资料时可取1.5。

C——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允许浓度取1%。

2、按人数计算:

Q掘=4·Nm3/min

=4×12

=48m3/min

式中:

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12人。

4——每人供给的最小风量。

3、按炸药量计算:

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A——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量。

25——每千克炸药需供给风量。

4、按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计算:

Q掘=Vmin·S净m3/min

=15×5.2

=78m3/min

式中:

Vmin——最低允许风速煤巷取15m3/min。

S净——巷道净断面积取5.2。

根据上述计算得知工作面所需风量不得小于140m3/min,工作面风量取150m3/min,而2×5.5kw局扇额定风量为90~2.30m3/min,能够满足工作面通风要求,因此选2×5.5kw对旋式风机型号为DSFA-5。

(二)综合防尘(附综合防尘系统图)

1、炮掘工作面设置放炮自动喷雾和风流净化水幕,放炮自动喷雾距工作面不大于20m,风流净化水幕距工作面不大于30m,其喷雾能覆盖全断面。

2、炮掘工作面采用煤电钻湿式打眼,水炮泥充填。

3、放炮后,要对爆破煤体进行洒水灭尘。

4、各转载点必须设置灵敏可靠完好的喷头,保证正常使用。

5、由专人对窝头20m巷道班班洒水冲洗,20m以外的巷道每天冲洗一遍。

6、1400下风、运两巷安设隔爆水袋,按排距1.6m,总水量不少于1300L,安设长度不少于20m,水袋首排距工作面距离为60—2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