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9763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docx

公务员培训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题干通常是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v数字推理题将仍然保持在5道左右;难度有所增加;仍以等差数列变式、等比数列变式和幂数列变式为主要测试内容;今年特别关注和差数列。

v数学运算将仍然保持在10道题左右;主要考查的还是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及解题速度等方面的综合测验,难度较大的题目仍占到30%以上;考查内容主要涉及行程问题、百分比问题、速度问题、面积问题、工程问题以及运用特殊方法的应用题等。

一、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

 

1、质数列: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2、合数列:

4,6,8,9,10,12,14,15,16,18,20,21,22,24,25,26,27,28,30,32,33,34,35,36,38,39,40,42,44,45,46,48,49,50……

 

3、基本和数列:

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

4、关于几个常见数字的分解

16=2^4=4^2

64=2^6=4^3=8^2

81=3^4=9^2

26=5^2+1=3^3-1

512=2^9=8^3

729=9^3=27^2

 

5、质数乘积对应表格

乘积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

4

6

10

14

22

26

34

38

46

3

 

9

15

21

33

39

51

57

69

5

 

 

25

35

55

65

85

95

115

7

 

 

 

49

77

91

119

133

161

11

 

 

 

 

121

143

187

209

253

13

 

 

 

 

 

169

221

247

299

17

 

 

 

 

 

 

289

323

391

19

 

 

 

 

 

 

 

361

437

23

 

 

 

 

 

 

 

 

529

6、常用自然数多次方表格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

1

1

1

1

1

1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

3

9

27

81

243

729

2187

6561

 

 

4

16

64

256

1024

4096

 

 

 

 

5

25

125

625

3125

 

 

 

 

 

6

36

216

1296

7776

 

 

 

 

 

7

49

343

2401

 

 

 

 

 

 

8

64

512

4096

 

 

 

 

 

 

9

81

729

6561

 

 

 

 

 

 

7、立方关系的加减数

自然数立方数列:

-64,-27,-8,-1,0,1,8,27,64,125,216,343

减一:

-65,-28,-9,-2,-1,0,7,,26,63,124,215,342

加一:

-63,-26,-7,0,1,2,9,28,65,126,217,344

减加一:

-65,-26,-9,0,-1,2,7,28,63,126,215,344

加减一:

-63,-28,-7,-2,1,0,9,26,65,124,217,342

二、解题思路

1、各项差距小,考虑用加减;

2、各项差距大,考虑用平方、立方和倍数;

3、若是其中有分数,通分、约分、变形看变化;

4、若是以上都不行,混合数列规律在其中。

三、各种类型的数列

1、基础数列(等差、等比、质数、平方、立方、和、周期、二级等差等等)

和数列:

1,3,4,7,11,18

周期数列:

4,5,6,4,5,6

2、等差数列(做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1:

2,6,12,20,30,()

A.38B.42C.46D.56

解析:

二级等差数列。

答案:

B

例题2:

5,12,21,34,53,80,(  )

A.121B.115C.119D.117

解析:

三级等差数列。

答案:

D

例题3:

20,22,25,30,37,()

A.39B.45C.48D.51

解析:

先做差,得到一个质数数列。

答案:

C

例题4:

6,12,19,27,33,(),48

A.39B.40C.41D.42

解析:

先做差,得到一个周期数列。

答案:

B

例题5:

1,2,6,15,31,()

A.53B.56C.62D.87

解析:

先做差,得到一个平方数列。

答案:

B

例题6:

4,5,7,11,19,()

A.27B.31C.35D.47

解析:

先做差,得到一个等比数列。

答案:

C

例题7:

0,1,3,8,22,63,()

A.163B.174C.185D.196

解析:

做两次差得到一个等比数列。

答案:

C

3、等比数列(做商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1:

2,4,12,48,()

A.96B.120C.240D.480

解析:

两两做商后得等差数列2,3,4,(5)。

答案:

C

例题2:

1,2,6,30,210,()

v2420B.630C.1890D.2310

解析:

两两做商得质数数列。

答案:

D

例题3:

1,1,2,8,64,()

A.1024B.1068C.1126D.1186

解析:

两两做商得等比数列。

答案:

A

4、和商积商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1:

1,3,4,7,11,()

A.14B.16C.18D.20

解析:

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

答案:

C

例题2:

25,15,10,5,5,()

A.10B.5C.0D.-5

解析:

两项之差等于第三项。

答案:

C

例题3:

1,2,2,3,4,6,()

A.7B.8C.9D.10

解析:

前两项之和减1等于第三项。

答案:

C

例题4:

1,1,3,7,17,41,()

A.89B.99C.109D.119

解析:

第二项的2倍加第一项等于第三项。

答案:

B

例题5:

0,1,3,8,22,63,()

A.163B.174C.185D.190

解析:

后一项等于前一项的3倍分别减去(-1,0,1,2,…)

答案:

C

做差题与和差题的特点:

●它们的数字都较小;

●做差数列的增长稳定,和差数列的增长先慢后快;

●和差数列一般比做差数列多1-2个数字。

5、幂次数列

例题1:

1,4,27,(),3125

A.70B.184C.256D.351

解析:

NN。

答案:

C

例题2:

27,16,5,(),1/7

A.16B.1C.0D.2

解析:

33,42,51,(60),7-1答案:

B

例题3:

-2,-8,0,64,()

A.-64B.128C.156D.250

解析:

化为man的形式。

原数列化为:

-2*13,-1*23,0*03,1*43,(2*53

答案:

D

例题4:

2,30,130,350,()

A.738B.737C.736D.739

解析:

分别是1,3,5,7,9的立方再分别加上1,3,5,7,9。

答案:

A

例题5:

0,9,26,65,124,()

A.165B.193C.217D.239

解析:

立方减加1。

答案:

C

6、双重数列

特点:

呈波浪形变化,数列的数字多,长。

例题1:

22,39,25,38,31,37,40,36,()

A.52B.48C.50D.35

解析:

奇数项:

22,25,31,40,()

偶数项:

39,38,37,36答案:

A

例题2:

1,3,3,5,7,9,13,15,(),()

A.19,21B.19,23C.21,23D.27,30

解析:

奇数项:

1,3,7,13,()

偶数项:

3,5,9,15,()

答案:

C

例题3:

1,1,8,16,7,21,4,16,2,()

A.10B.20C.30D.40

解析:

两两分组:

(1,1),(8,16),(7,21),(4,16),(2,())。

组内两两相除得新数列1,2,3,4,(5)。

答案:

A

7、分数数列

应试方法:

通分、约分、变形。

例题1:

1/6,2/3,3/2,8/3,()

A.10/3B.25/6C.5D.35/6

解析:

通分后,分子是1,4,9,16,(),25答案:

B

例题2:

20/9,4/3,7/9,4/9,1/4,()    

A.5/36B.1/6C.1/9D.1/144   

 解析:

通分以后第一个分子等于第二个分子与第三个分子之差的4倍。

答案:

A

例题3:

1/2,2/5,3/10,4/17,()    

A.4/24B.4/25C.5/26D.7/26    

解析:

分子为自然数列,分母为差数列(后项减前项后为等差数列)。

答案:

C

例题4:

3/7,5/8,5/9,8/11,7/11,(

A.11/14B.9/13C.15/17D.11/12

解析:

每一项的分母减去分子后形成一个4和3的循环数列。

答案:

A

例题5:

3/15,1/3,3/7,1/2,()

A.5/8B.4/9C.15/27D.-3

解析:

分母化为5,6,7,8,(9).相应的分子数列为1,2,,3,4,(5)

答案:

C

7、构造数列

例题1:

256,269,286,302,(  )

A.254   B.307   C.294   D.316

解析:

2+5+6=13256+13=269

2+6+9=17269+17=286

2+8+6=16286+16=302

?

=302+3+2=307

答案:

B

例题2:

91、101、98、115、108、()

A、101B、115C、117D、121

解析:

101=91+(9+1);

115=98+(9+8);

117=108+(1+0+8)

答案:

C

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应试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一、具体应试策略

●尽可能多学习新题型,掌握新题型;

●重点掌握一些应对不同题型的基本理论知识;

●在熟练掌握方程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代入法和排除法解题;

●学会逆向、转化、替换、假设、互补等基本数学思想;

●反复练习,努力提高解题速度。

二、数的特性

1、数的整除特性:

(1)被2整除特点:

偶数

(2)被3整除特点:

每位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

(3)被4整除特点:

末两位是4的倍数

(4)被5整除特点:

末位数字是0或者5

(5)被6整除特点:

能同时被2和3整除

(6)被8整除特点:

末三位数是8的倍数

(7)被9整除特点:

每位数字相加的和是9的倍数

(8)被11整除特点:

奇数位置上的数字和偶数位置上的数字和之间的差是11的倍数

(9)被25整除的特点:

末两位数是25的倍数

(10)被7、11、13整除的特点:

多位数的末三位与前面数字之差能否被7、11、13整除

数的整除性质:

●如果数a能被c整除,数b也能被c整除,那么他们的和(a+b)也能被c整除。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能被某一个数整除,则这几个数的积也能被这个数整除。

●数a能被数b整除,数a也能被c整除,如果b、c互质,那么数a能被数b与c的积(bc)整除。

2、自然数N次方的尾数变化情况

●2^n是以4为周期变化的,分别为2,4,8,6,2,4,8,6,

●3^n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分别为3,9,7,1,3,9,7,1……

●4^n是以“2”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分别为4,6,4,6,……

●7^n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分别为9,3,1,7,9,3,1,7……

●8^n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分别为8,4,2,6,8,4,2,6……

●9^n是以“2”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分别为9,1,9,1,……

●5^n、6^n尾数不变。

3、数的奇偶性

●奇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0也是偶数;

●性质1:

奇数+奇数=偶数;

●性质2:

偶数+偶数=偶数;

●性质3:

奇数+偶数=奇数;

●性质4:

奇数×偶数=偶数

●性质5:

奇数×奇数=奇数。

2009年浙江行测真题:

现有6个一元面值硬币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上,你可以每次翻转5个硬币(必须翻转5个),问你最少经过几次翻转可以使硬币全部反面朝上?

A.5B.6C.7D.8

注意两个关键点:

●每个硬币必须保证翻动奇数次才能使其反面朝上;

●硬币翻动的次数是5的倍数。

4、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2009年江西行测真题:

一个四边形广场,它的四边分别是60米、72米、96米、84米,现在四边上都植树,四角需种树,而且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那么至少要种多少棵树?

()

A.22B.25C.26D.30

答案:

C

三、数学运算常用解题方法

1、特值法

就是在某一范围内取一个特殊值,将繁杂的问题简单化。

例题:

某村的一块试验田,去年种植普通水稻,今年该试验田的1/3种上超级水稻,收割时发现该试验田的水稻总产量是去年总产量的1.5倍。

如果普通水稻的产量不变,则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

A.5:

2B.4:

3C.3:

1D.2:

1

解析:

取特殊值。

设普通水稻的产量是1,则去年的总产量是1,今年的总产量就是1.5,今年普通水稻产量为2/3,超级水稻产量为1.5-2/3,而超级水稻只占1/3,所以如果都种超级水稻的产量就是3×(1.5-2/3),那么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3×(1.5-2/3):

1=2.5:

1=5:

2。

答案:

A。

2、归纳法

是一种从已知条件入手,通过分析简单情况,归纳出解决此类题的规律的一种方法。

例题:

一对成熟的兔子每月繁殖一对小兔子,而每对小兔子一个月后就变成一对成熟的兔子,那么从一对刚出生的兔子开始,一年后可变成()对兔子?

A.55B.89C.144D.233

 解析:

先列举出经过六个月兔子的对数是1,1,2,3,5,8。

很容易发现这个数列的特点:

即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所以按这个规律写下去,便可得出一年内兔子繁殖的对数:

1,1,2,3,5,8,13,21,34,55,89,144。

可见一年内兔子共有144对。

答案:

C

 

3、推导法

首先是要列出符合题意的递归关系式——递归方程,再解方程。

例题:

 一个边长为80厘米的正方形,依次连接四边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这样继续下去可得到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正方形,问第六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A.128平方厘米B.162平方厘米

C.200平方厘米D.242平方厘米

答案:

C

4、方程法

例题:

上图是由9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六边形,现已知中间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问这个六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A.30aB.32a C.34a D.无法计算

 解析:

由图可知,设最大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则可知第二大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a,第三大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2a。

第四大的等边三角形也即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3a,从图中可知最大等边三角形是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的2倍,由此可知,x=2(x-3a),解得x=6a,由此可得周长为6a+5a+5a+4a+4a+3a+3a=30a。

答案:

A

5、换元法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

 

四、常见题型解析

1、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问题

例题1:

三位采购员定期去某商店,小王每隔9天去一次,大刘每隔11天去一次,老杨每隔7天去一次,三人星期二第一次在商店相会,下次相会是星期几?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

解析:

看上去好象是9,11,7的最小公倍数问题,但这里有个关键词“每隔”,每隔9天,其实已过了10天,所以要求的是10,12,8的最小公倍数,它们的公倍数为120,120÷7=17余1,所以下一次相会是在星期三。

答案:

C

例题2:

自然数P满足下列条件:

P除以10的余数为9,除以9的余数为8,除以8的余数为7。

如果100<P<1000,则这样的P有几个?

 A.不存在B.1个C.2个D.3个

解析:

P除以10的余数为9,那么P+1是10的倍数;

 P除以9的余数为8,那么P+1是9的倍数;

 P除以8的余数为7,那么P+1是8的倍数;

 所以,P+1是10,9,8的公倍数,10,9,8的最小公倍数为360,则在100到1000中这样的P+1共有2个:

360,720。

答案:

C

2、空瓶问题

如果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一瓶矿泉水,现有15个矿泉水空瓶,不交钱最多可以喝矿泉水:

 A.3瓶B.4瓶C.5瓶D.6瓶

 解析:

由题意:

3个空瓶相当于一个瓶子中的矿泉水。

答案:

C。

3、方阵人数问题

核心公式:

●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方阵问题的核心)

●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方阵最外层总人数÷4)+1

●方阵外一层总人数比内一层总人数多2

●去掉一行、一列的总人数=去掉的每边人数×2-1

●例题:

●参加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操比赛的运动员排成了一个正方形队列。

如果要使这个正方形队列减少一行和一列,则要减少33人。

问参加团体操表演的运动员有多少人?

()

●A.280B.289 C.300 D.303

● 解析:

● 原题中去掉一行、一列的人数是33,则去掉的一行(或一列)人数=(33+1)÷2=17

● 方阵的总人数为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所以总人数为17×17=289(人)

●答案:

B

4、二次相遇问题:

 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

 则有:

 第一次相遇以后到第二次相遇,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例题: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它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

请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120 B.100 C.90 D.80

解析:

乙第二次相遇所走路程是第一次的二倍,则有54×2-42+54=120。

答案:

A

5、流水问题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同理: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可推知: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例题:

一艘轮船从河的上游甲港顺流到达下游的丙港,然后调头逆流向上到达中游的乙港,共用了12小时。

已知这条轮船的顺流速度是逆流速度的2倍,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从甲港到乙港相距18千米。

则甲、丙两港间的距离为( )

 A.44千米B.48千米C.30千米D.36千米

解析:

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又顺流速度=2×逆流速度,可知顺流速度=4×水流速度=8千米/时,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4千米/时。

 设甲、丙两港间距离为X千米,可列方程X÷8+(X-18)÷4=12解得X=44。

答案:

A

6、工程问题

核心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常设为“1”)。

例题:

师徒二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6天可以完成任务。

师傅先做5天后,后因事外出,由徒弟接着做3天,共完成任务的7/10。

如果每人单独做这批零件各需多少天?

A.10,15B.10,12C.8.15D.12,15

关键在于:

把师傅先做5天,接着徒弟做3天转化为师徒二人合作3天,师傅再做2天。

7、利润利率

 基本概念:

成本、销售价、利润、利润率。

 核心公式:

利润=销售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销售价-成本)/成本=销售价/成本-1。

 销售价=成本×(1+利润率)

 成本=销售价/(1+利润率)

 例题:

商店新进一批洗衣机,按30%的利润定价,售出60%以后,打八折出售,这批洗衣机实际利润的百分数是多少?

 A.18.4B.19.2C.19.6D.20

解析:

先卖掉60%收回的钱为1×(1+30%)×60%=78%,后卖掉40%收回的钱为1×(1+30%)×80%×(1-60%)=41.6%,故实际利润的百分数为78%+41.6%-100%=19.6%。

答案:

C。

8、牛吃草问题

草场原有的草量;

草场每天生长的草量;

牛每天吃的草量。

核心关系式:

牛吃草总量(牛头数×时间)=原有草量+新长出草量(每天长草量×时间)

总量的差/时间差=每天长草量=安排去吃新草的牛的数量

原有草量/安排吃原有草的牛的数量=能吃多少天。

单位:

1头牛1天吃草的量

例题:

一片牧草,可供16头牛吃20天,也可以供20头牛吃12天,那么25头牛几天可以吃完?

A.8天B.9天C.10天D.7天

解:

总量的差/时间差=每天长草量,(16×20-20×12)/(20-12)=10;

 原有草量=牛吃草总量-新长出草量,16×20-20×10=120;

 25头牛分10头吃每天长出的草,还剩15头吃原有的草,120/15=8天。

9、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1:

将多于n件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知道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件数不少于2个。

  

抽屉原理2:

将多于m×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的件数不少于m+1。

 例题:

一个布袋中有40块相同的木块,其中编上号码1,2,3,4的各有10块。

问:

一次至少要取出多少木块,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3块号码相同的木块?

A.7B.8C.9D.10

 解析:

将1,2,3,4四种号码看成4个抽屉。

要保证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3件物品,根据抽屉原理2,至少要有4×2+1=9(件)物品。

所以一次至少要取出9块木块,才能保证其中有3块号码相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