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05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docx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主体防水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与范围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范围1

二、工程概况1

2.1C1区防水工程概况1

2.2防水设计要求1

三、施工组织机构2

3.1项目组织机构2

四、施工准备2

4.1技术准备2

4.2材料准备2

4.3机具准备3

4.4劳动力准备3

五、施工工艺流程3

5.1施工总体工艺流程4

5.2防水卷材施工工艺流程4

六、施工方法4

6.1底板和侧墙防水卷材施工方法4

6.2顶板防水施工方法7

6.3施工缝防水处理10

6.4变形缝防水处理13

6.5格构柱防水处理14

6.6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15

6.7外贴式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16

6.8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要求16

6.9密封胶16

6.10防水砼施工方法17

七、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8

八、安全措施19

九、应急措施19

一、编制依据与范围

1.1编制依据

1、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防水设计图纸;

2、施工组织设计;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5、《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2编制范围

本方案工程对象为C1区地下混凝土结构防水,包括底板、边墙外包防水。

二、工程概况

2.1C1区防水工程概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火车北站C1区为地铁1号线出入段线明挖区间(部分),位于车站南端。

设计基坑长度287.24m,分为标准段和加宽段,其中标准段长约242.57m,宽度约11.45m,开挖深度平均约17m;加宽段长约44.67m,宽度约28.5m,开挖深度约21m。

区间主体结构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加卷材及涂料外包防水,其中外包防水底板及侧墙为卷材防水,顶板为涂料防水,自防水砼抗渗等级为C45,P10。

整个外包防水面积约13000m2。

2.2防水设计要求

1、区间隧道及连接通道等附属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他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2、地下结构防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3、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采取措施控制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开展,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变形缝、施工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柔性外包防水层加强防水。

三、施工组织机构

3.1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作为本施工段工程管理的核心机构,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2名、技术负责人1名,配置4个业务管理部门,配置专职的安全、质量检查人员,下设防水专业施工队伍。

详见施工组织结构图。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熟悉图纸,编制详细的防水施工方案,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

组织所有与防水质量关联的施工人员进行有关操作规程、规范及工艺要求学习,防水施工人员必须是有同层铺设类防水施工经验的熟练工种。

4.2材料准备

材料由业主指定防水材料供应商供应,进场前应将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确认同意按有关规定进行进场前抽样质检,检验合格后的材料方可使用。

(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卷材应附有出厂质保书,并注明生产日期、批号、规格、名称。

(2)进行取样及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4.3机具准备

防水施工主要施工机具(工具)表

序号

机具名称

数量

序号

机具名称

数量

1

铁锹

6

7

弹线盒

4

2

扫帚

6

8

刮板

15

3

剪刀

5

9

毛刷

10

4

吹灰器

2

10

热熔喷灯

2

5

手锤

5

11

热风焊枪

2

6

钢凿

4

12

卷尺

5

4.4劳动力准备

序号

工种名称

人数

1

卷材铺装队

15

2

止水胶队

5

3

防水涂料队

6

4

杂工

2

合计

28

五、施工工艺流程

防水施工工艺见下图:

 

5.1施工总体工艺流程

 

防水施工总工艺流程

5.2防水卷材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验收阴阳角倒角铺设加强层防水卷材铺设固定、压边验收防水卷材保护层混凝土浇筑。

六、施工方法

6.1底板和侧墙防水卷材施工方法

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设预铺式防水卷材时,平面部位采用空铺法铺设,立面采用机械固定法铺设。

⑴、基面处理

铺设防水层前必须对基面进行处理,底板垫层采用自找平处理,侧墙围护结构网喷凹凸面应凿至圆滑平缓,并采用20mm厚1:

2.5水泥砂浆进行找平。

所有阴阳角部位均采用1:

2.5水泥砂浆倒角,阴角做成5cm×5cm的倒角,阳角采用水泥砂浆圆顺处理,R≥20mm。

对基层表面突出的砼、钢筋等尖锐物体须采用剔凿和切割后,采用1:

2.5水泥砂浆抹平处理,保证基面洁净、平整、坚实,不得有疏松、起砂、起皮现象。

⑵、加强层

在处理完毕的底板和侧墙阴阳角部位铺设加强层卷材,加强型卷材采用单层预铺式卷材,卷材宽度50cm。

阴阳角防水卷材铺设方法见图1:

阴阳角防水加强层做法

⑶、防水卷材铺设

①、防水层采用预铺式卷材时,靠近桩面一侧的隔离膜可不撕掉,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表面密贴面的隔离膜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撕掉。

②、防水层采用机械固定法固定于桩或垫层上,固定点距卷材边缘2cm处,钉距不大于50cm。

钉长不得小于27mm,且配合垫片将防水层牢固地固定在基层表面,垫片直径不小于2cm。

避免浇筑混凝土时脱落。

③、相邻两幅卷材的有效搭接宽度为10cm(不包括钉孔)。

要求上幅压下幅进行搭接。

搭接时,搭接缝范围内的隔离膜必须撕掉(双面粘卷材的两侧隔离膜均要求撕掉)。

短边搭接缝应错开1m以上。

④、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在所有施工缝、变形缝部位骑缝铺设加强层,施工缝加强层宽度50cm,变形缝加强层宽度1m。

其中施工缝加强层与防水层自粘满粘,变形缝两侧各10cm范围内防水层表面的隔离膜不应撕掉(即此范围防水层与加强层不粘贴),其它部位满粘粘结。

侧墙立面防水层铺设高出钢筋端部50cm。

预留搭接做法见图2、图3。

⑤、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除掉卷材的隔离膜,并立即浇筑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侧墙防水层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避免防水层受到破坏。

⑥、防水层破损部位应采用同材质材料进行修补,补丁满粘在破损部位,补丁四周距破损边缘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0cm。

补丁胶粘层应面向现浇混凝土。

⑦、相邻两幅卷材通过相互自粘连接成一体,搭接宽度为10cm。

要求上幅压下幅进行搭接,避免T形和十字搭接,将钉孔部位覆盖住。

侧墙防水层预留搭接施工

⑷、固定、压边

侧墙防水卷材防水层铺设完毕后,为防止防水层下滑脱落,在防水层端部采用机械固定,进行临时压边处理。

⑸、验收

在一个防水卷材施工段施工完毕后,及时报请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验收不合格,立即对不合格部位进行修补,达到要求且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2顶板防水施工方法

明挖结构顶板采用2.0mm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由于本段明挖结构顶板有种植要求,需在防水涂料层上加抗根系刺穿层,抗根系刺穿层以选用1.5mm厚塑料防水板。

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采用涂刷法施工,与聚氨酯防水涂料配套使用的产品包括聚氨酯密封胶和增强层材料,增强层采用30~40g/m2的聚酯无纺布或玻纤网布(16~20目)。

(1)基面处理

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反复收水压实。

混凝土基层表面应基本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坚实,无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部位存在。

基层表面的突出物从根部凿除,并在凿除部位用聚氨酯密封胶刮平压实;当基层表面出现凹坑时,先将凹坑内酥松表面凿除后用高压水冲洗,待槽内干燥后,用聚氨酯密封胶填充压实;当基层上出现大于0.3mm的裂缝时,应骑缝各10cm先涂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立即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防水层。

所有阴角部位均应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做成5×5cm的钝角,所有阳角均应做成1×1cm的钝角,转角范围基层应光滑、平整。

(2)防水层施工顺序及方法

基层处理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先涂聚氨酯专用底涂层(可采用专用稀料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稀释后涂刷,用量约为0.15~0.2kg/m2)。

底涂层实干后,在阴阳角和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mm,宽500mm。

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层。

严禁涂膜防水加强层表面干燥后再粘贴增强层。

变形缝部位先施作1米宽丁基橡胶卷材加强层,然后按照施工缝做法涂刷涂料防水加强层。

涂刷大面的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多道(一般3~5道)涂刷,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

每道涂层实干后,才可进行下道涂膜施工。

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做防水层的保护层,平面保护层采用7cm厚的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层上覆盖一层厚度为4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隔离层。

特殊节点做法见下图:

 

 

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图

(3)注意事项

雨雪天气以及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涂膜防水层不得有露底、开裂、孔洞等缺陷以及脱皮、鼓泡、露胎体和皱皮现象。

涂膜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应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砂眼、脱层等现象。

成膜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涂膜收口部位应与基层粘结牢固,不得出现翘边、空鼓部位,必要时应在收口部位采用防水砂浆覆盖。

刚性保护层完工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破坏防水层;涂层的预留搭接部位应由专人看护。

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的变化(夏季高温环境或冬期低温环境)对防水涂料的配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温度下的成膜速度和质量。

顶板宜采用灰土、粘土或亚粘土回填,厚度不小于60cm,回填土中不得含石块、碎石、灰渣及有机物。

人工夯实每层不大于25cm,机械夯实每层不大于30cm。

夯实时应防止损伤防水层。

只有在回填厚度超过50cm时,才允许采用机械回填碾压。

(4)明挖结构种植顶板防水施工要求

当明挖区间顶板覆土层表面有绿化要求时,应在涂料防水层上表面设置耐根系穿刺层。

耐根系穿刺层采用1.5mm厚的塑料防水板(PVC或EVA,可按照“地下结构主要施工方法与防水材料选择表”选用),采用空铺法施工。

塑料防水板材耐根系穿刺层的设置范围应超出种植顶板边缘以外的5m,设置塑料防水板耐根系穿刺层的范围内不再另外设置隔离层。

6.3施工缝防水处理

1).施工缝防水方案的选定应根据结构防水设防等级和不同部位确定,采用下表的防水方案。

全包防水段施工缝防水方案

施工方法

防水等级

环向施工缝

纵向施工缝

明挖结构

二级设防

钢边橡胶止水带(平蹼式)

双道止水胶

2)一般技术要求

①、环向施工缝的留设以结构施工步序为准,区间结构环向施工缝设置间距宜不大于10米。

墙体纵向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②、施工缝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等,否则应予以清除。

.

③、环向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④、纵向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涂水泥浆或界面剂,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⑤环向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涂刷界面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施工缝做法见下图:

6.4变形缝防水处理

变形缝防水方案的选定应根据结构防水设防等级和不同部位确定,宜采用下表的防水方案。

施工方法

顶板变形缝

侧墙、底板变形缝

明挖结构

迎水面嵌缝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背水面嵌缝

外贴式止水带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背水面嵌缝

结构施工时,在顶板、侧墙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预留凹槽,凹槽内设置不锈钢板接水盒,便于对渗漏水及时引排。

变形缝做法见下图:

6.5格构柱防水处理

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格构柱桩头及格构柱在穿越主体结构底板过程中,为了确保底板防水质量,都要进行防水处理;格构柱防水主要应用止水环与腻子型止水胶条及密封胶相互配合进行防水。

格构柱防水处理如下图:

6.6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钢边橡胶止水带包括施工缝和变形缝用两种止水带,其中变形缝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必须为中孔型,施工缝用止水带为平蹼型。

止水带宽度均为35cm,橡胶厚度10mm,钢板为镀锌钢板,厚度1mm。

1)止水带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间距40cm。

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伏、扭曲影响止水效果。

2)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均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孔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止水带下部的气泡顺利排出。

3)止水带对接接头应采用现场热硫化接头。

4)止水带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均不得小于15cm。

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两者距离误差不得大于1cm。

止水带与接缝表面应垂直,误差不得大于15°。

5)浇筑和振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和振捣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

避免止水带出现扭曲或倒伏。

6)止水带部位的模板应安装定位准确、牢固,避免跑模、胀模等影响止水带定位的准确性。

7)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咬合密实,这是止水带发挥止水作用的关键,应确实做好。

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6.7外贴式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1)明挖结构外贴式止水带材质为橡胶类,与防水层密贴设置,可采用1.2mm厚双面粘丁基橡胶卷材与防水层粘结。

2)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误差不得大于10mm。

3)止水带安装完毕后,不得出现翘边、过大的空鼓等部位,以免灌注混凝土时止水带出现过大的扭曲、移位。

4)转角部位的止水带齿条容易出现倒伏,应采用转角预制件或采取其它防止齿条倒伏的措施。

5)止水带表面严禁施做混凝土保护层,应确保止水带齿条与结构现浇混凝土咬合密实;浇筑混凝土时,平面设置的止水带表面不得有泥污、堆积杂物等,否则必须清理干净。

以免影响止水带与现浇混凝土咬合的密实性。

6.8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要求

遇水膨胀止水胶均指聚氨酯遇水膨胀止水胶,为非定型产品,采用专用注胶枪挤出后粘贴在施工缝表面,固化成型后的断面尺寸为(8~10)×(18~20)mm。

1)施工缝表面必须坚实、相对平整,不得有蜂窝、起砂等部位,否则应予以清除。

2)止水胶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

3)止水胶挤出应连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

4)挤出成形后,固化期内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止水胶固化前不得浇筑混凝土。

5)止水胶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中间不得有空鼓、脱离等现象。

6)止水胶接头部位采用对接法连接,对接应密实,不得出现脱开部位。

7)在止水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对止水胶进行覆盖保护。

8)止水胶一旦出现破损部位或提前膨胀的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粘贴止水胶;

6.9密封胶

变形缝背水面以及楼板变形缝上表面采用密封胶进行嵌缝处理时,应采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胶。

1)嵌缝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嵌缝深度除掉变形缝内一定深度的衬垫板,并将缝内表面混凝土面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混凝土表面干净、干燥、坚实,无油污、灰尘、起皮、砂粒等杂物。

变形缝衬垫板表面无堆积杂物。

2)缝内变形缝衬垫板表面应设置隔离膜,隔离膜可采用0.2~0.3mm厚的PE薄膜,隔离膜应定位准确,避免覆盖接缝两侧混凝土基面。

3)注胶应连续、饱满、均匀、密实。

与接缝两侧混凝土面密实粘贴,任何部位均不得出现空鼓、气泡、与两侧基层脱离现象。

4)密缝胶表面应平整,不得突出接缝混凝土表面。

5)嵌缝完毕后,密封胶未固化前,应做好保护工作。

6.10防水砼施工方法

1、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需注意:

(1)做好基坑的排水和降水工作,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侵入正在灌筑混凝土的基坑内,避免带水作业或带浆作业。

(2)模板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并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吸水性小,以钢模板为宜。

(3)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和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需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应有止水措施。

(4)混凝土搅拌要均匀,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14±2cm)。

混凝土捣固要密实。

灌注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超过2m,否则应采取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入模。

分层浇筑时,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

(5)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6)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用有效措施降低原材料温度(如遮凉棚),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养生时间不得少于14天,尤其不能在阳光下曝晒,要有防晒措施,在养护期间要求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雨天灌注混凝土应有遮雨措施。

(7)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安装模板及支架,严禁堆放重物;明挖区间的侧墙拆模时间不得少于3d。

拆模前应沿施工缝进行浇水养护,拆模后,应采用涂刷养护剂的方法养护。

涂刷时必须便拆模边涂刷,不得延误涂刷时间和漏刷。

2、地下结构防水应遵循以结构自防水为主的原则,而混凝土的抗裂比防渗更为重要,控制混凝土裂缝开展是结构自防水混凝土设计与施工的主要问题。

地下结构控制混凝土裂缝开展的综合措施为: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满足强度、密实性、耐久性、抗渗等级和泵送混凝土的和易性(即塌落度及其损失)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以及采用双掺技术(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加上高效减水剂),并按设计强度、抗渗标号通过实验确定最佳配合比。

另外,水灰比是对抗渗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明挖车站主体结构中,必须限制水胶比的最大限值为0.45。

(2)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应尽量利用夜间施工,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视环境温度尽量降低至25℃以下为最好)。

(3)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加强保温养护,为了防止混凝土冷却时降温过快,造成过大的温差,就需要在冷却过程中采用保温养护,控制散热过程并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然变化,采用信息化施工,每隔2小时量测一次温度,根据量测的温度指导养护和拆模。

(4)正确的养护措施会降低混凝土的干燥速率,延缓表层水分损失,尤其是早期头几个小时和浇注当天的养护。

模板外侧应保持湿润,木模宜浇水,钢模则可外辅保水的覆盖层,规定的保水养护时间应为10天,在车站出入口和进风口应加以围蔽,尽可能防止干燥空气流入。

混凝土的整个养护时间应大于14天。

(5)区间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收水加盖湿草包养护不少于14天,能做到蓄水养护则最理想。

并且要及时施做防水层和回填覆土,顶板的底层面要注意保温养护。

七、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取得上岗证的工作人员;

2、施工质量控制采取自检→互检→项目部内部验收→监理检方式,实行层层验收机制;

3、现场工程师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艺的书面交底,并负责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监督;

4、在防水施工期间所有进入防水作业区的人员不得穿带钉子和铁掌的鞋子,以免破坏防水层。

5、铺设好的防水层应特点注意加以保护,应注意结构钢筋运输、绑扎过程中可能对防水层产生的损伤,对局部钢筋接头进行焊接时采用石棉隔挡等施工措施对防水层进行保护,当发现其有损坏时应及时修补。

对于合成高分子冷自粘防水层破损处,采用原材对破损处通过自粘进行修补,覆盖破损处的自粘直线长度不得小于20cm;对于聚氨酯涂膜防水层破损处,应增大面积对破损处设置加强层、增强层,重新涂膜施工。

6、刚性保护层完工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破坏防水层,防水层预留搭接部位应由专人看护。

7、雨雪天气以及五级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8、根据施工环境的温度变化对防水卷材或涂料配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条件的施工质量。

八、安全措施

1.参加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口罩、手套、帆布脚盖等劳保用品,进行劳动保护。

2.配备好消防、灭火设备,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并按现场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3、雨季施工,准备一定数量的遮雨材料(雨布、塑料薄膜等),雨量过大时暂停施工,并及时遮盖表面,雨过后及时做好处理工作。

4、各施工操作人员相互配合,防止事故发生。

5、施工时材料工具分开放置,并设置专人看管。

6、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1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1名。

九、应急措施

在基坑作业中,要针对以下事故做好预防工作:

(1)内撑失稳,围护结构向内凸出

在坡顶卸载,坑内停止一切作业,在坑内增设支撑、添加轴力。

在实行爆破作业时,药量不宜过多,孔深不宜太深,减少对围护结构和钢支撑的稳定性威胁。

(2)边坡失稳

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规定坡度放坡,做好降水、排水和边坡保护的设计和施工;其次在坑内和坡顶要做好排水沟、集水井,将渗透水、地面水、雨水排出场地外,并每天进行巡查,防止截水沟出现裂缝,浸泡基坑和边坡;边坡处的土方开挖速度要放慢,严禁坡脚掏土和超挖;严格控制地面荷载,严禁在坡顶堆土,堆材料设备等。

事故出现后,首先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快降低坑外地下水位,进行坡顶卸载,将大型设备迅速远离基坑边缘,并进行未滑坡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的继续扩大;其次在坡脚堆筑砂石袋,或在未滑部位施打钢板桩、钢管、木桩等以挡土。

⑶基底隆起

采取分段开挖,分段施工垫层、底板,土方挖到标高时应减少暴露时间,最好随即浇灌混凝土垫层、底板,加快基坑底板封底的施工进度,防止坑内浸水。

当发现由于基坑土回弹变形过大,将危及围护结构安全时,一方面立即停止基坑内土方开挖,同时在坑底加压重材料(如堆砂袋、钢支撑),再在坑内加强深井降水减压,使土体失水固结。

⑷渗流破坏

当不严重时,宜放慢开挖速度,使地下水平稳下降,水力坡度逐渐减小,直到接近或小于临界水力坡度;当出现较严重流砂时,立即停止挖土,同时针对性的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增设止水帷幕或在坑外加设井点降水)。

⑸周围地面沉降

立即停止减少坑外水压力增设的降水井抽水,在围护结构外围的适当位置实施压力注浆进行有效隔水,同时认真检查基坑钢支撑状况后,再继续进行基坑降水和下一步的土方开挖施工。

⑹有毒有害气体中毒

当出现作业人员头晕、呕吐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将其他人员全部撤离基坑,将伤员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严重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待监测气体浓度降低后方可继续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