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055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docx

亢村镇党委政府5年工作总结

2006-2010年亢村镇党委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3月15日

2006年以来,亢村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发展主题,抢抓发展机遇,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

下面,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向大家作以报告:

一、强力实施引资、项目“双带动”战略,工业化进程持续发展

1、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五年来,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工业强镇的主要抓手,先后多次赴广东、北京、深圳、山西、郑州等地洽谈项目。

2006年以来,全镇新上、扩建2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118个,其中工业项目64个、农业项目28个、服务业项目3个、基础设施项目23个,累计完成投资6.9亿元,引进县外资金3.7亿元。

2010年投资15亿元的国红风力发电项目落户亢村,彻底改变了亢村无重大项目的历史,5家企业实现了出口创汇。

宏达数控、新封热力、谢人实业、豫通环保等一批大中型企业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曙光冶金、勤富木业、新乡风机、珑燕阀门等几个成长型企业成为民营企业的后起之秀,全镇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2、经济运行持续良好。

截止2010年底,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7.4亿元、16.8亿元、2.7亿元,较2005年均番了三翻;亢村产业集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7亿元、16.2亿元、2.16亿元;限额企业由5家增至13家,工业实现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5.8亿元、14.9亿元、2.04亿元;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人均现金收入5266元,较2006年人均增收1962元;财政收入427万元,较2006年增长了33%,通过增收节支,职工工资按时发放。

3、亢村产业集聚区建设有效推进。

亢村产业集聚区2005年底经市政府确立,2006年以来,镇党委先后成立了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设立了招商办、规划建设办、企业服务办。

总体发展规划由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2009年7月份完成规划设计,总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详规已由中国城市设计研究院2010年4月份完成,总规正在评审。

依托亢村产业基础,确立了机械精密加工、新能源装备的主导产业定位。

投资平台,获嘉县亢村产业集聚区伟业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份完成注册的全部手续,注册资本500万元。

五年来,依据“五纵七横”路网规划格局,先后投资1650万元竣工了“四路三桥”工程,投资3500万元的11万伏变电站项目及投资500万元的集聚区专用高压线路配套设备建设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新入驻园区千万元以上企业、项目12个,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的总体建设初具规模。

二、完善基础,加大投入,副中心城市建设快速推进

镇党委、政府依托亢村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以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全力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

1、新型社区建设推进有力。

根据亢村镇2009---2020年总体规划,我镇23个行政村共整合为亢村社区、王官营社区、郭堤社区、夹河社区4个社区,目前,我们已经启动了亢村和王官营两个社区。

亢村社区以薄口公路为主轴,建设西区和东区,西区规划面积308亩,住宅448户,截止2010年底,总投资完成5000余万元,共启动住宅140户,已建成住宅90户,入住15户,完善了社区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完成了规划设计和招投标程序。

东区规划面积317亩,积极引进了新乡市福禄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福禄锦绣新城多层住宅项目,总投资2亿元,规划用地246亩,目前土地征用已完成,标准化小学和幼儿园及卫生医疗站项目正在洽谈中。

2010年,我镇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进乡镇,亢村社区被纳入市级示范性社区。

王官营社区,属拆旧建新型社区,已建成并入住224户,正在积极申报市级旧村改造示范社区,完善和提升社区整体规划,加大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

2、副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

一是路网基础设施逐步加强,投资310万元的迎宾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拆除违规建筑10处;投资110万元的亢村社区中央大道,完成了道路硬化、人行道面包砖铺设及亮化工程;投资170万元完成了吉庆路东段和西段工程,投资40万元完成了西段人行道彩砖铺设和路灯安装;投资200万元的北环路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已就绪,3家养殖场已拆迁到位,道路基础正在施工。

二是全市乡镇第一、也是唯一的联通公司投资180余万元全长1278米的弱电入地项目已基本完工;投资200万元完成了8个村35公里的通讯光缆入地埋设工程。

三是投资470万元完成镇区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1.5万人的饮水问题。

四是各村先后投资900余万元修建道路,基本实现了镇村通、村村通、路路通。

五是全镇投资300余万元扩建校舍,采取BOT模式积极引进湖南长沙机电商会投资1000万元开发建设寄宿制学校餐厅和公寓楼项目,教育资源整合迈出了新步伐。

卫生院先后投资800万元修建了病房楼、住院部,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文教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3、强化措施,严格管理,城镇基础承载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以镇区南北、东西大街为重点,以道路交通、环境卫生为切入点,狠抓镇区形象转变。

共拆除违章建筑10处,取缔镇区沙石场3家、洗车点9家,对沿街200余家商户统一了广告牌规格。

二是镇政府、镇一中及卫生院等20多家镇直部门共投资近120余万元对标志性建筑物和重点场所进行了美化、亮化;获嘉二中西院墙以及原砂石场旧址规划建设两道高标准的的党建、廉政文化墙。

三是严格加强镇区建房管理。

出台了《亢村镇人民政府关于制止违法建设的若干规定》,经镇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禁止在镇区和被整合村庄新建、翻建房屋,镇党委政府通过广泛宣传加强巡查,劝阻和制止违规建房、旧房翻新18起,有效的维护了城镇规划的权威性。

五年来,全镇新开商业门面100家,不断优化商品结构,进一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需要,现已基本形成覆盖周边乡镇的商贸中心。

医疗、教育、餐饮、休闲、娱乐、电力、供排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整个镇区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周边群众纷纷聚集迁住,城镇化发展趋势良好。

三、夯实基础,突显特色,农业和农村工作稳步发展

1、稳定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工作稳步推进。

五年来,我镇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5.4万亩,优质水稻达4.2万亩。

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乡镇。

一是全镇农业合作社达17家,新乡市天行农业专业合作社从北京林科院引进优质果树品种,大力发展高效农业350亩。

二是以专家讲座、现场指导、疑难解答等形式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95次,受训群众1.5万人次,科学规划万亩高产示范方5个,推广新农药面积2.2万亩,测土配方肥面积4.3万亩,光灿有限公司培育的水稻新品种“光灿1号”获得省审定通过。

三是新上规模养殖场48个,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镇春、秋季畜禽防疫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四是充分发挥科技能手和植树大户在土地流转上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镇土地流转工作有序管理,流转面积4600亩。

2007年被表彰为省级科普工作示范乡镇,2008年,荣获河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

2、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重点,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连续3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900万元硬化河道、修桥打井,清淤排河,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防汛抗旱工作有序进行,植树造林50余万株,林权制度改革和农用水制度改革得到进一步规范,通过水利协会与引黄部门的沟通协调,灌区3.3万亩水稻用水得到保证。

四、强化基础,完善措施,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

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健康、稳定的良性轨道,基本完成了人口计划和五项工作指标。

为提升计生服务水平,投资90余万元新建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位居省市前列,满足了技术服务需求。

争取国债资金39万元新建了计生乡所,并先后投入50万元对全镇村室进行整治,新建高标准村室10个,完成文化大院建设4个,该项工作得到了市、县领导的充分认可,全县村室建设现场会在亢村召开。

五年来,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计生工作在全县明显晋位。

五、强根固本,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通过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讲、树、促”、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到教育活动,使全镇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公仆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经济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二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的标准要求,亢西村、东刘村、夹河等7个村先后投资50多万元整修村室建设,亢南村3名非公企业主党员自发组织成立了“子亢”教育基金协会,全镇已有6个村先后成立了党员活动基金会,由党员捐资,用睦救助贫困人员和弱势群体。

2008年完成了村两委换届工作,使一批思想好、素质高、懂经济、会管理,愿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中青年人走上领导岗位。

三是强化党委自身建设和党员干部管理。

坚持中心组周一集中学习和机关干部周五集中学习制度,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到楼村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县纪委、县检察院领导和先进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代表等典型人物来我镇作专题报告等形式,激励党员干部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爱岗敬业的工作激情。

全镇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依法办事能力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

六、维护稳定,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始终坚持定期排查问题和突发性问题及时汇报解决制度,确保问题解决在基层,全镇大局稳定,经济发展环境和谐。

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四无”乡镇。

二是便民服务中心运行有效。

设置的8个服务窗口和29个便民服务分站,受到了群众的好评,2007-2009年连续3年被市政府授予“先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三是加强低保优抚工作,投资40万元新建亢村敬老院,在全镇实现了老有所居,老有所养。

23个村的农民最低生活保证金和五保户供养资金逐年全部发放到位。

2008年全镇向汶川灾区捐款达42万元,位于全县第一。

四是“两免一补”工作全部发放到位;亢村镇一中升学率连续10年位列全县第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尊师重教先进乡镇”;合作医疗全镇参合率年年达到99.9%以上,位居全县前列。

五是民族综教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连续6年荣获市级“民族宗教工作先进乡镇”,2008年被省民族宗教局授予“四争创活动先进乡镇”。

六是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镇没有加重农民负担现象发生。

七是大力弘扬社会美德,全镇民风淳朴,乡风和谐,亢西村投资70余万元新建的老年人俱乐部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亢南村投资30万元的镇文化中心站已开工建设,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分别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和文体娱乐活动,2009年60周年国庆之际,镇里组织了大型的文艺汇演,观众达2000余人,受到了群众好评。

八是刘伶墓、飞龙寺、夏言渡河词碑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九是武装、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工作在全县保持先进,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亢村镇连年被县委授予“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乡镇”、“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和“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全镇呈现出和谐发展,全民参与、共谋共建亢村的良好发展态势。

总之,五年来,我们沿着既定的目标,克难攻坚,开拓创新,有力促进了全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但工作中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镇财政形势十分严峻,保工资、保运转、谋发展,需要在增收节支上进一步加强。

二是党员干部的思想需要进一步统一,干大事创大业意识需要增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是亢村的整体发展步伐正在加快,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解决。

未来五年,我们要借助平原新区和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大势,强力推进亢村赶超发展,跨越崛起。

整体发展思路: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获嘉县域副中心城市“一条主线”;突出工业化、城镇化“两项重点”(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平台,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以城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工业强镇、商贸富镇、城建靓镇“三大目标”;发扬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创先争优、廉洁高效的“亢村精神”,内提素质,外塑形象,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推动亢村赶超发展,跨越崛起。

整体发展规划:

依托紧邻平原新区的发展优势,围绕工业化、城镇化“两项重点”,规划建设“一城三区”,“一城”即:

建设获嘉县域副中心城市,“三区”即:

以薄口公路为主轴,吉庆路北部,以亢村社区为切入点建设新镇区,打造呼应平原新区的生活宜居区和短时休闲渡假基地;吉庆路南部至京广铁路线,以开发改造老城区为切入点,打造呼应平原新区的综合功能服务区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京广铁路线南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切入点,打造呼应平原新区的配套产业制造区、仓储物流区和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打造南部工业区、中部商贸区、北部生活宜居区,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的获嘉县域副中心城市。

整体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镇力争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镇区人口膨胀到2.5万人,城镇化率超过50%;镇区建成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副中心城市建设初具规模。

一、建设发展平台,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1、强力推进亢村产业集聚区建设。

完成总体发展规划评审和环评编制工作;完成集聚区内基础电网和“五纵七横”基础路网建设;完成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筹建;要围绕新能源装备专业园、机械精密加工专业园、风机专业园和阀门专业园,谋划一批潜力型的企业项目入驻园区,走出一条集聚效益突出,经济效益明显的集群、集约发展之路。

2、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要打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在全镇营造尊商、敬商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的让利于商,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借助投资商破解城镇发展资金不足难题,实现“你发财,我发展”的建设局面。

要依托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财政增收储备后劲。

二、推进重点镇建设,倾力提升副中心城市发展水平

未来五年,我们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拉大城镇框架,集聚镇区人口,膨胀镇区规模,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1、要强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以BT模式,运用政策融纳资金,围绕“一城、二环、三路、四升级”的路网建设目标,拉大城镇框架。

“一城”即倾力打造获嘉县域副中心城市;“二环”即要积极争取省交通厅道路建设资金,完成东环、西环两条道路建设的立项;“三路”即要投资800万元完成北环路、小康路、健康路三条道路的开通建设任务;“四升级”即要投资300万元完成社区中央大道、吉庆路、丰华路、迎宾大道四条道路的绿化、亮化升级等后序工作,为拉大城镇框架、膨胀城镇规模奠定厚重基础。

到2015年,镇区规划面积要达到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

同时要整合全镇教育、卫生、文化等资源,着力改善民生,实现城镇化和民生事业的协调发展。

2、要全力推进新区建设,打造北部生活宜居区。

以亢村社区为切入点,推进西区和东区建设,把福禄锦绣新城项目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工程”,完成246亩的多层住宅开发,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同时要研究和探讨同平原新区和大郑州的对接,打造呼应中原经济区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短时休闲渡假区。

3、稳步探讨老镇区开发,打造中部商贸区。

积极推进“城建靓镇”总体目标,在道路、绿化、照明、卫生等主干道整治的基础上,推进旧城改造开发项目的进展。

要推进商业街开发,谋划建设大型的商贸中心,实施天燃气进驻亢村工程,把改善居住条件和发展商业贸易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城镇品味和基础功能,构建集服务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贸中心,全力提升城镇基础承载能力。

(三)凝心聚力,共谋共建,推动亢村跨越发展

未来五年,亢村镇党委、政府将围绕“工业化、城镇化”两项重点,依托涉农企业和品牌农业,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要围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计划生育、信访稳定、民族宗教工作,保持全镇大局和谐稳定。

要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凝聚干部力量,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常怀包容之心,树立面对现实不抱怨、自我加压不放弃、埋头苦干不浮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实干创业精神,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凝聚你我力量共谋共建亢村,为全面实现亢村跨越崛起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