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0616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入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入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入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医入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医入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医入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医入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医入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医入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医入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医入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入门.docx

《中医入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入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入门.docx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

中医史略

上古人民,偶有疾病,即祈祷鬼神,或假手卜祝,巫医不分。

神农有本草经,已知用药之理。

黄帝与岐伯君臣问答,称黄帝内经,即灵枢素问各九卷,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是也。

商代有伊尹发明汤液。

周代分医祝二职,周礼所载,有食医疾医疡医之别。

列国时中医渐兴盛,如左传载秦医缓视晋景公疾,辨及膏肓之间,谓针药所不及。

又秦医和视晋平公疾,谓疾为蛊。

战国时有扁鹊,姓秦名越人,得长桑君之传,能言病之所在,如辩虢太子之尸厥,又论齐桓公之疾,言病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扁鹊去,桓公果死,著有难经八十一章。

汉代医道更盛,张机字仲景,官居长沙太守,著有伤寒杂病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以上二书为中医方书之祖,所谓非此方不能治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所投为效如桴鼓之相应。

后汉外科有华陀字元化,手术独精,能用麻醉药,剖破皮肉,割取疾垢,合缝敷药,旋即全愈。

五代时,晋有王叔和名照,著有脉经、脉诀、脉赋等书,葛洪字稚川著有肘后方。

梁有陶弘景字通明,著有木草经疏,肘后百一方等书。

隋代巢元方著有诸病源候论,现行世者为巢代病源。

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及千金翼方。

王焘著有外台秘要及外台要略等书。

宋代庞安时字安常,著有伤寒总病论,及难经辩等书。

朱肱号无求子著有活人书。

许叔微字可之著有翼伤寒论,及辩类等书。

韩祇和著有伤寒微旨。

陈言字无择著有三因方。

王袞撰有愽济方。

严用和字子礼著有济生方,又敇撰圣济生总录,可谓集验方之大成。

成无己著有注解伤寒论。

.

金代刘完素字守贞河间人,著有元机原病式,专主降火。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著有兰室秘藏、辩惑论、脾胃论,后世合刻名为东垣十书,专重脾胃。

元代张从正字子和,著有儒门事亲,专主攻破。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著有金匮钩元,谓阴常不足,专主滋阴。

以上刘、李、张、朱,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家。

明代戴思恭字原礼,著有症治要诀、症治类元、类症用药等书。

徐用诚字彦纯著有本草发挥、玉机微义等书。

以上均法朱丹溪,为养阴派。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著有家居医录,张介宾号景岳,著有类经质疑录、古方八阵、新方八阵等书。

赵献可号养葵,著有医贯大旨,以上均属温补派。

李时珍号濒湖,著有本草纲目及脉诀等书。

王肯堂字宇泰,著有症治准绳。

李中梓号士才,著有医宗必读、病机沙篆、诊家正眼、本草通元等书。

柯琴字韵伯,著有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等书。

倪维德著有元机起微。

吴有性号又可,著有温疫论。

清代黄载坤著有灵素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等书。

傅山字青主著有男科女科等书。

喻昌字嘉言,著有伤寒论尚论、寓意草、医门法律等书。

张志聪号隐菴,注解内经及伤寒论金匮要略,并著侣山堂类辨等书。

高世栻字士宗,著医学真传并注释伤寒论等书。

张璐字路玉号石顽,著有张氏医通。

叶桂号天士,著有临症指南。

薛雪字生白,著有医经原旨。

章楠字虚谷著有医门棒喝。

徐大椿字灵胎号洄溪,著有神农本草经百种、难经经释、伤寒类方、慎疾芻言、医贯砭、医学源流论、兰台轨范等书。

徐彬字忠可,著伤寒方发明、金匮要略论注等书。

尤怡字在泾,著有贯珠集及心典医学读书记等书。

吴瑭字鞠通,著有温病条辨。

陈念祖字修园,著有伤寒金匮浅注等书十余种。

见修园全集。

王清任字勳臣,著有医林改错。

王士雄字孟英,著有温热经纬霍乱论等书。

陆渊雷著有伤寒论今释及金匮要略今释。

以上先贤,对于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各有发挥,均能阐明经旨。

第一章

中医诊断撮要

诊断学即为推究疾病之起因与转变,探查既往之病历,望视神色之枯润,闻听语声之清浊强弱,问询疾病之部位与全身之症状加以切按其脉搏之变化,以判断疾病之表、里、阴、阳、虚、实、寒、热,中医谓之四诊,即望、闻、问、切也。

四诊在医疗上非常重要,若诊断不明,审病识症不清则不能处方用药。

望  诊

望诊时须观察病人之面部及五官。

凡五脏六腑之病症,皆显现于病人之面部及五官,盖有于内必形于外。

如面色红为火,色青为风,色黄为湿,色黑为痛。

又青色属肝,病属寒痛,面青白者为寒,面唇俱青者为寒极。

小儿环唇及鼻旁色青、并见抽畜者险症也。

凡面现青色者,均属危症。

黄色属脾,色黄而明泽者为湿热,色黄而晦暗者为湿寒,全身皮肤及白睛亦黄者为黄疸病,萎黄多虚,若黄而不枯亦不润泽者为病将愈也。

红色属心,如面赤身热或谵语者为实热,黄赤者为风热;久病体虚,午后两颧微红而潮热者,为阴虚之热或肺痨。

色白属肺,为肺虚血少,其阳虚而身寒者,面必色白;贫血脱血者,面色亦白。

凡色白皆属气虚血少或寒症,绝无实热症。

色黑属肾,微黑者为水寒,青黑者为痛,肾亏者面色多黑或环眼有黑晕一圈。

肾病重者,颜额皆见黑暗,系肾精伤损,而精神亦萎顿不振也。

所谓脏腑之病症,均能显现面者、各有其部位,如印堂(又名关中)在两眉之中间,是肺之部位。

山根(又名玉宫)在两眼之间,是心之部位。

鼻柱(又名年寿、直下)即鼻梁,是肺之部位。

准头(又名明堂面王)即鼻尖,是脾之部位。

两颧骨是肾之部位。

方上在准头之两旁,为胃之部位。

中央在两颧之下为大肠部位。

准头以下之两旁为小肠之部位。

准头之下俗称人中,为膀胱子宫之部位。

三焦无部位,上焦附于肺,中焦附于肝,下焦附于膀胱。

望 气 色

望诊时尚须观察气色。

气与色宜分别看,其显然见于皮肤之外者为色,隐然含于皮肤之内者为气。

如内外光泽气色融合者则无病,反之则为病。

内经云:

“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

有色无气,不病将至。

有气无色,虽困无凶”。

喻嘉言曰:

“色者神之旗也。

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

神者五谷之精气,有形可见者为精,无形可见者为神,精神气色寄于五脏之中,流露于面目之间,故望其气色而知其病之新、久、轻、重与生死也”。

内经云:

“赤帛裹朱,不欲如赭。

白如鹅羽,不欲如盐。

青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

黄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

黑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又云: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

经文虽如此论,而人面之白黑绝无如羽如漆之理。

古人之言,亦不可拘执,以意会之,求其光明润泽而已。

望全身各部位

目青:

深青主肝实热,淡青主肝虚热。

目赤:

深红主心实热,淡红主心虚热。

目黄:

主脾实热,又主黄疸。

戴眼:

戴眼者,两眼上视之谓,为脑部炎热,神经紧张之见症,危症也。

目睡露睛:

主脾胃虚弱已级。

目无精光:

主肾虚精亏。

鼻旁青色:

险症,小儿兼见抽搐者极危。

鼻下赤烂:

主肝热及肺疳。

鼻如烟筒:

主热伤肺脏,危症。

鼻  扇:

鼻孔弛张,多为重症,若气急兼鼻扇者危。

山根青脉:

山根见有青筋脉之小儿,必体弱多病。

唇  青:

主感受风寒,或惊风伤脾。

唇  赤:

内热盛或发惊,若兼气粗为热盛。

唇  黄:

主脾热腹胀或下痢。

唇  白:

吐泻交作,或吐或泻,主脾虚,或贫血。

唇  黑:

主病凶危,小儿急惊风有此现象必死。

齿  枯:

齿如枯骨,久病或肾亏者见之。

齘  齿:

睡眠中齿牙相摩作声,小儿胃有积滞时多见之。

撮  口:

口唇收缩,每于小儿惊风抽搐发作时常见之属危症。

气 微弱:

呼吸低微,主诸虚不足,即正气固衰,邪气亦衰也,多见于病愈而正气未复之时,或见于失血症。

气  粗:

呼吸有力,阳明实热症多见之,病标在肺,病本在胃。

气  短:

呼吸气短虚症也,与气微弱不同,微弱者气不足以息,言不足以听,状态自然。

短者气若有所窒语若不能续,状态免强,微病为病退之时,气短为病进之症侯。

气  喘:

其症在肺、胃,其因多在胃、肾,务须注意兼症。

肩  息:

气道窒塞,体力微弱,故吸气时即出全力,而牵动其肩,名为肩息。

病灶在肺,病源在肾,所谓肾不纳气也。

哮喘病剧烈时,往往见之。

指  甲:

指甲色白者贫血,色紫者郁血,色黄者黄疸也。

手脚抽搐:

小儿惊风常有之症状,极危。

痫症及妇女肝郁亦有此症。

脚  踡:

脚伸者病轻,脚踡者病重。

其少腹右边剧痛,而右脚踡不能伸者为肠痈(阑尾炎)。

身  轻:

能自转侧多为阳症,易治。

身  重:

不能转侧多属阴症湿症较为难治。

半身不遂:

偏左或偏右,半身不能遂意运动为中风专有之症。

多寐失眠:

多寐即嗜睡,失眠即不寐。

神经身体疲劳则多寐,神经兴奋则失眠,均有虚实之别,须详为审查施治。

自汗盗汗:

醒时出汗曰自汗,多属阳虚亦有实症;寝时出汗曰盗汗为阴虚。

循衣摸床:

精神错乱,与两手撮空相同,极危症。

舌  诊

六经(参阅第二章伤寒论六经纲要)各脏腑经络无不通于舌,一切病情之深浅,表、里、虚、实、寒、热未有不显现于舌者。

在其他诊断中,有真假难以辨别时,以舌诊可作最后之诊断,所谓舍脉从舌也。

故舌诊于诊断上亦占重要地位。

舌苔应分别观察,舌为舌之本质,苔为舌上之污腻。

察舌以知原气之盛衰,察苔以知病之深浅。

疾病时之舌质舌苔,有所变化。

舌苔有变化,其病易治;舌质有变化,其病难治。

常人亦有舌苔,而一日之内,变化无常,谓之活苔而非病象。

望舌之法为察苔之厚薄与燥润,以及苔之各色,舌质之红淡与紫绛。

苔薄病轻,苔厚病重,燥则津伤,润则湿滞。

病人之舌苔,有白有黄,有灰有黑,红为热,淡为虚,紫绛属热在血分或属阴虚。

由于苔色厚薄枯润,以及舌质颜色之不同,即可探究病情之虚、实、表、里、寒、热。

其中亦颇精微,若分缕晰,种类繁多,其精详可参阅敖氏金镜录及方书之舌诊。

舌与各脏腑所应之部位

一曰舌尖,以应心肺之疾。

二曰舌中央,以应脾胃之疾。

三曰舌根,以应肾与大肠。

四曰舌旁,以应肝胆。

五曰舌边,以应三焦与两胁。

以全部论之,舌根部统应于下焦,舌中部统应于中焦,舌尖统应于上焦。

心热则舌尖必红,脾胃湿则舌中腻,肾寒则舌根滑白,肝胆湿热则舌旁黄腻,三焦蕴火或湿温伏邪,舌苔纵白而舌边必红绛。

舌见青色为肝胆病,舌见黄色为脾胃病,舌见赤色为心与小肠病,舌见白色为肺与大肠病,舌见黑色为肾与膀胱病。

其病舌先干而后润者,为病轻、病退之兆;若先润而后干枯者,为病重病进之兆。

白 舌 苔

白色舌苔,表、里、虚、实、寒、热皆有之。

苔白而薄,为外感风寒。

苔白薄而滑,为寒邪表,又属半表半里。

薄白而干者,为肺津已伤,白厚燥干者,是胃燥热而肺津伤也。

枯白而润者,为脱血中寒。

淡白而润者,内有寒湿。

舌质淡白而苔白者,为飱泄。

淡白舌中央赤者,为阴虚。

舌白嫩滑,刮之明净者,里虚寒也。

黄 舌 苔

黄色舌苔,表里实热症有之。

表里虚寒症则无此苔,风火暑燥皆有黄苔,而伤寒邪在太阳少阳时均无黄苔。

纯黄无白为离表入里,如有一分白苔,即有一分表症。

其黄白倶见者,为表里两感也。

如表症传里,由白苔转为微黄,渐则深黄,继则干黄焦黄,甚则黑黄而起芒刺,口渴谵语,此为胃腑热甚,津液渐枯也。

总之黄苔未有不挟热者。

红 舌 苔

淡红舌中无苔,红而娇嫩者,为痨症骨蒸,阴液虚极。

淡红全舌无苔者,气血俱虚。

舌色深红者,气血热也。

鲜红无苔干而不润者,阴虚火盛。

色灼红无苔而胶干者,阴虚水枯也。

淡红无色,心脾气血素虚也。

若干枯不润泽,为胃中津液已亡也。

绛 舌 苔

邪热传于血分,舌色必绛,绛者深红色也。

舌心绛而干者,胃热也。

舌尖绛而独干者,心火也。

舌绛干枯者,阴涸也。

舌绛而滑者,为虚热。

舌绛而干燥者,为实热。

舌绛而起刺者,为热盛。

绛而光嫩者,为阴液不足。

舌中舌尖干绛者,为液干火盛。

凡绛舌为水枯火炎,阴虚已极,绛舌者均非轻症也。

黑 舌 苔

黑色舌苔,寒、热、虚、实皆有之,均属于里而无表症。

凡苔色黑者,多非善症。

而黑苔多由白苔变黄,由黄变黑,亦有直中三阴由灰而转黑者。

苔黑而润者,为寒。

苔黑而燥者,为热极。

苔黑舌赤或舌心黑而无苔垢,口不渴者,为阴虚。

舌黑燥裂起刺,湿之不润,神昏谵语者,为热极伤津。

凡黑色舌苔虚寒实热俱有之,惟须以津液之枯润,烦渴引饮与否,垢腻之有无,舌质之淡赤以辨之。

危症及不治症之舌苔

舌枯白而干燥或罅裂者,危症。

干黄苔下之后反大热而喘且脉疾者,死。

黄苔中央通黑者,为胃燥热毒最甚,恶寒甚者,死不治。

舌本无苔,独见舌头黑燥,为心火自焚,危症不治。

舌遍黑苔而燥,为火极似水,脉有结代者,死不治。

舌根尖俱黑而中白,虽无凶症势在不治。

舌中黑边白厚者,危症。

舌本质黑者,危症。

舌干黑而短,过后其热不止者,危不治。

舌边灰而中淡紫,时时咬舌尖者,危不治。

舌紫色如去油膜之猪腰者,为肾绝,死不治。

舌紫色而干裂者,为热极,危症。

舌尖青蓝无苔者,为气血亏极,寿命难延。

舌赤而紫为阳为热,燥黑者,为热极,难治。

舌根灰色而舌尖黄者,难治。

闻  诊

闻诊有二义,一为耳闻其声音,一为鼻闻其气味,闻其声音以察疾病与正气之盛衰,闻其气味以验病症之寒热。

凡热症其气味多秽浊,寒症其气味多腥酸。

口中臭秽为胃热,大便酸臭为肠热,大便生腥为寒症,小便臭浊为膀胱湿热,小便黄臭为热郁,咯痰腥秽为肺热。

气衰言微者气虚,气盛言厉者为实,好言者为热,懒语者为寒。

新病闻呃逆者为火逆,久病闻呃逆者为胃绝。

出言迟懒,先轻后重者,中气内伤也。

出言壮厉,先重后轻者,外感邪盛也。

言语首尾不相顾者为神昏,狂言怒骂者为实热,大声疾呼,衣被不敛,恕骂不避亲疏者疯狂也。

谵语神昏,口渴唇焦,口气酸秽,肠胃热滞也。

呻吟声重,头痛鼻塞或鼻气灼热者,为外感风寒或风热表邪也。

言微难复,气不相续者,气伤也。

语声如自室中出者,内中湿盛也。

声音暴哑者为风痰伏火,或由暴怒叫喊所致。

久病声音嘶哑身体嬴瘦者为虚痨危殆,难治之症。

呻吟难以转身行动者,为腰痛病也。

言嘶声重者,为内火外寒。

时时长吁叹气者,为有郁结。

经云:

“肺主声,其病邪入本脏者为哭而声促,入肝为呼而声急,入心为喜而声雄,入脾为歌而声漫,入肾为呻而声低微”。

古有闻声诗云:

肝恕声呼心喜笑,脾为思念发为歌,

       肺金忧虑形为哭,肾主呻吟恐亦多。

问  诊

问诊为四诊中最为切实可靠者,因病人之痛苦,有绝非以望闻切可得知者,必病人详述其苦痛之部位以及其所有感觉等,再参以望闻切,方能彻底了解疾病之情况。

如问病之起自何时,则可知病之新久。

问头身寒热,何处苦痛,有汗无汗,口渴与否,则可知病属内伤外感,虚实寒热。

若初起头痛发热恶寒者,即为外感。

若初起即心腹作痛及泄痢等症,则为内伤。

恶寒者自觉寒冷可畏,故又谓之畏寒,然亦有真假虚实之不同。

如卫气不固之恶寒,惟遇寒时始显畏怕之状,此为真虚症。

若热被寒郁之恶寒,虽在夏月亦复重棉,此为假者实症。

发热亦有真假虚实之分,如壮热引饮,大便燥小便短赤,语言壮厉,脉数而实,此为真实症。

若热有起伏,燥渴而不欲饮,便虽秘而溲清长,语言低微,脉脬大细弱,此为假者虚症也。

口渴引饮为热,口渴而不欲饮者,为湿热或阴虚。

喜热饮为内寒,喜冷饮为内热,又在五味中,喜甘者脾弱,喜酸者肝虚,喜苦者心热,余可类推

足冷为阴症,足暖为阳症。

又身体发热恶寒者伤寒,为表症。

发热恶热口渴者,为温病,为里症。

头痛有阴虚阳虚之分,阴虚头痛发作无时,阳虚头痛恶寒呕吐或头眩。

胸腹中无痛者病不在内,暴痛者为外感,久痛者为内伤,有按之痛减者为虚,其因痛而拒按者为实,又食积惑瘀血气滞,均有拒按者,又宜详审。

胸胁胀满者,为少阳经病,又有因外感病,下后而胸胁满者,为结胸症。

耳鸣者,耳中自作响,气虚肾亏及暴怒痰饮者,多见此症。

然亦有虚实,实症者以手按之响甚,虚症者以手按之则不响或微响。

问惊悸否,惊者因受外界之刺激而惊恐者,悸者无外界之影响而自发之惊恐也。

惊悸者多为心烦不宁或心神不安,应亦依其虚实而施治也。

十 问 (节录医家四要)

一问寒热二问汗:

问其寒热多少,以审阴阳,细辨真假。

问其汗之有无,以辨风寒,以别虚实。

三问头身四问便:

问其头痛为邪盛,不痛为正虚,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问其身之部位,以审经络,又以身重痛为邪甚,软弱为正虚。

问其小便赤白多少,大便秘溏,清谷,清水,以辨寒热虚实。

五问饮食六问胸:

问饮食者,以察胃气之强弱。

问胸者,连及胃口而言也。

浊气上升则胸满,痛为胸结,不痛而胀,连心下者为痞气。

七聋八渴俱当辨:

问聋者伤寒以辨其在少阳与厥阴,杂病以聋为重,不聋为轻也。

问渴者,以寒热虚实俱有渴,大抵以口中和,索水不欲饮者,为寒。

口中热引饮不休者,为热。

大渴谵语不大便者,为实。

时欲饮水,饮亦不多,二便(大便、小便)通利者,为虚。

九问旧病十问因:

问旧病者,以知其有夙病与否,问其致病之因,以为用药之准。

再兼服药参机变:

表里寒热补泻之中,自有神机变化之妙。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妇女以经血为主,问其有无迟速,以探病情,兼察有孕与否。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小儿欲作痘疹,与外感同,宜辨其手食指,足胫、耳后筋色为据。

切  诊

切诊寸关尺之部位

手腕之高骨处定为关,关前至鱼际(大指下之白肉有鱼际穴)约为一寸,因名为寸。

自关后至尺泽(肘弯有尺泽穴)约为一尺,因名为尺。

高骨位于尺寸之间,因名为关。

以中指按定关部,前指为寸部,后指为尺部,此寸关尺三部之诊法也。

如下图。

寸 关 尺 部 位 图

 

切脉分配各脏腑

关于切脉所分配之各脏腑,内经及各先贤于寸关尺之部位大同而小异。

考内经与王叔和、李濒湖、张景岳诸贤,对于大小肠所配之部位各有不同,如李氏将小肠列于左尺,将大肠列于右尺。

而张氏则反之。

王叔和以小肠列于左寸,大肠列于右寸,取心与小肠及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之义也。

内经云,左右两尺列于肾与腹中。

并未指明大小肠之部位。

各说纷纭,莫衷一是。

余以为内经尺部只列肾与腹中,虽未将大小肠明确分配,似形含混,臆其尺部均可候大小肠也。

夫脉只血管一条而以寸关尺分配五脏六腑,于意义上颇为费解,而于临床上每多有据,缘以古人所称某脏某腑之病,只就某种症候群之代表而言,并非专指某脏某腑之实质而言也,故无须过于穿鉴。

普遍之分配,左寸配心,左关配肝胆,左尺配肾膀胱小肠,右寸配肺,右关配脾胃,右尺配肾膀胱大肠。

脉之常变

体瘦之人,气居于表,六脉常带浮洪。

肥胖之人,气敛于中,六脉常带沉数。

性急之人,脉行似数。

性缓之人,脉行如迟。

少壮之脉多大,老年之人多虚。

身高者下指时宜疏,身短者下指要密。

北方之人,每见强实。

南方之人,每多柔弱。

婴儿之脉常七至,酒后之脉多数,饭后之脉多洪,远行之脉必疾,久饥之脉必空。

女子两尺常旺于寸,右手之脉常大,男子两寸常旺于尺,左手之脉常大。

又有反关脉,脉在关后,必反其手诊之始得,此为脉之常变,切脉时应留意之。

诊脉三要

滑伯仁曰,诊脉之要有三:

一曰举,二曰按,三曰寻。

轻手得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毛之间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

重手按之,脉附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

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阴阳相适,中和之应,脾胃之候也。

若浮中沉三部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现,则阴阳伏匿之脉也。

五脏之平脉

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脾脉缓大而敦,肝脉弦长而和,肾脉沉软而滑。

脉之生死

王叔和曰:

“寸脉虽无,尺犹不绝,谓脉尚有根而无妨。

若尺脉已败,如树木之根已腐,虽叶绿枝青,何能持久。

六脉浮候属肺,沉候属肾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