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0864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docx

01管道架空光缆线路勘查设计注意事项

一.勘查前的准备

勘查工作是工程设计最重要的环节,勘察测量后的资料是设计的重要依据,勘查前必须认真准备,确保勘查工作能有序、顺利的进行:

(1)了解规划部门的设想,征求规划部门对工程设计的意见。

(2)在1:

50000地图上确定路由的大致走向,可确定多种路由方案供选用。

(3)确定参加勘查组的人员组成,明确人员分工。

(4)制定勘查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5)准备勘查用的图纸、表格、地图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6)准备勘查工具,一般准备的工具仪器有望远镜、照相机、指北针、地轮、皮尺(30m或50m)、钢卷尺及文具等,并通知建设单位准备(或自备)少量标杆(2m)。

(7)同建设单位商定勘查时间,提出建设单位应配合的工作内容及要求。

(8)其他需要准备事项。

二.实地勘查

1.粗勘

(9)按照1:

50000地图上预定的几条路由方案,分别进行勘查。

(10)向有关单位收集相关资料:

(A)向建设单位了解与工程有关的资料

(a)现有长途干线通信网的结构情况及其发展规划设想。

(b)现有省内本地网的结构及其发展规划设想。

(c)其他部门进网的需求。

(B)向公路部门了解与工程有关的资料

(a)现有的公路分布及其发展规划设想。

(b)现有的公路改造整治计划安排。

(C)向水利部门了解与工程有关的资料

(a)现有的河流、水库分布及其整治计划安排。

(b)规划新建河道、新修水库的计划安排。

(c)光缆过河附近的现有和规划的码头、水闸、拦河坝情况。

(D)向水文部门了解与工程有关的资料

(a)主要河流的历年最高洪水位。

(b)主要河流的洪水前后河床断面变化情况。

(c)主要河流有无冰凌灾害。

(E)向气象部门了解工程沿线的资料

(a)各市县的最近10年雷暴日数。

(b)各地区的冻土深度及封冻解冻时间。

(F)向地质部门了解与工程有关的资料

(a)泥石流、山体滑坡、塌方地区分布。

(b)地下矿产的分布。

(c)地震及地质结构变化地段分布。

(G)向石油、化工、煤炭、冶金等部门了解与工程有关的资料

(a)现有和规划中的油田、煤矿、铁矿等的分布及开采计划安排。

(b)现有和规划中的输油输气管道情况。

(c)现有和规划中的专用铁路、公路情况.

(d)矿区采空区的沉陷深度及范围。

(H)向电力部门了解与工程有关的资料

(a)现有和规划中的输电线路及其分布情况,发电厂、变电站分布情况。

(b)现有的输电线路、发电厂、变电站扩建改建计划安排。

(I)向铁道部门了解与工程有关的资料

(a)现有和规划中的铁道或电气化铁道的分布情况。

(b)现有的铁道或电气化铁道扩建改建计划安排。

(c)电气化铁道对通信线路的影响防护措施。

(J)向航运部门了解与工程有关的资料

(a)通航河流的船只种类、夜航能力、抛锚区域。

(b)河道、航道有关疏浚计划安排

(11)现场核对向各单位调查了解到的资料内容,核实现场地形、地物、建筑设施等的实际情况,随时修改初拟路由中地形不稳固和受外单位建设有影响的地段,并随时注意发现新的路由方案,进行现场查勘比较,选择出最佳路由方案位置。

光缆线路路由选定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维护方便,且技术上可行为原则,主要有:

(A)光缆线路选择安全稳定的路由,尽量避免矿区和水网不稳定地带;

(B)路由尽量沿靠主要公路,以便于施工和维护;

(C)顺路取直,不宜走“S”弯,避开公路用地,路旁设施,绿化带和规划改道地段;

(D)尽量少翻山岭,通过山区时选择地势变化不剧烈,土石方工作量少的地方;

(E)避开陡峭、沟壑、滑坡、泥石流以及水害、水土流失的地段;

(F)不宜通过森林、果园、茶林、苗圃及其他经济林场;

(G)路由通过较大河流时,尽量利用稳固的桥梁敷设光缆,万不得已才穿越河流敷设水底光缆;

(H)不宜在水库下游通过,不宜穿越大的工业区和矿区;

(I)对于偏远的郊县、城镇,建设光缆传输难度较大或引起工程建设投资过大的基站,考虑用微波传输进入市区某个基站,然后通过光缆引入移动交换中心。

(12)根据勘查的现场资料和建设单位的建设需求,初步确定光缆的敷设方式和芯数,不同地段采用的光缆敷设方式如表2.1.1-1:

表二.1.1-1不同地段的敷设方式

敷设

方式

适用地段

直埋

光缆线路在郊外一般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只有在现场环境条件不能采用直埋方式,或影响线路安全、施工费用过大和维护条件差等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他敷设方式。

国外在敷设郊外光缆时,多采用硬塑料管管道敷设。

管道

光缆线路进入市区,应采用管道敷设方式,并利用市话管道。

目前无市话管道资源利用的,可根据长途、市话光(电)缆发展情况,考虑合建电信管道。

架空

光缆线路遇到有下列情况,可采取架空架设方式:

1.市区无法直埋又无市话管道,而且暂时又无条件建设管道时,以架空架设作为短期过渡。

2.山区个别地段地形特别复杂,大片石质,埋设十分困难的地段。

3.水网地区路由无法避让,直埋敷设十分困难的地段。

4.过河沟、峡谷埋设特别困难地段。

5.省内二级光缆线路路由上已有杆路可资利用架挂地段。

超重负荷区及最低气温低于-30°C地区,不宜采用架空光缆线路

桥上

光缆线路跨越河流的固定桥梁和道路的立交桥等,桥的结构中已预留有电信管道、沟槽或允许架挂时,可在桥上的管道、沟槽或支架上敷设光缆。

水底

光缆线路穿越江河、湖泊、海峡等,无桥梁、隧道可资利用时,可敷设水底光缆。

(13)将收集的资料和实地查勘获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研究工程建设方案的可行性,选定重点地区的路由走向方案。

(14)整理粗勘的收集的资料,通建设单位共同商定勘查的结论,选择一个最优的路由方案,进行下一步的详细勘查。

2.详勘

根据与建设单位共同商定的最优路由方案进行详细勘查。

2.1.架空杆路

2.1.1.架空杆路的条件

(15)道路规划未定,或受条件限制不宜在地下敷设光(电)缆;

(16)同一路由上光缆数量一般不超过2条,最多不得超过4条;

(17)用户位置和用户数变化较大,今后线路需作调整;

(18)由于投资或器材的限制,有急需通信线路;

(19)临时性的线路,用后需要撤除的场合。

2.1.2.杆路路由的选择

2.1.2.1.路由选择原则

杆路路由既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又要适应用户业务需要保证使用安全。

具体勘测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20)杆路路由及走向必须符合城市建设规划要求,顺应街道形状自然取直、拉平;

(21)通信杆路与电力杆路一般分设在街道的两侧,避免往返穿插,确保安全可靠,符合传输要求,便于施工及维护;

(22)杆路应与城市其他设施及建筑物保持规定的隔距;

(23)杆路应尽量减少跨越仓库、厂房、民房,不得在显目的地方穿越广场、风景旅游区及城市预留建筑的空地;

(24)杆路的任何部分不得妨碍必须显露的公用信号、标志以及公共建筑物的视线;

(25)杆路在城市中应避免用长杆档或飞线过河,尽量在桥梁上支架或采用介入电缆从桥上通过;

(26)杆路路由的建筑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节省材料、减少投资。

2.1.2.2.杆路路由应避开的场合

(27)有严重腐蚀的气体或排放污染液体的地段;

(28)发电厂、变电站、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及飞机场边缘;

(29)开山炸石、爆破采矿等安全禁区;

(30)地质松软、悬崖峭壁和易塌方的陡坡以及易遭洪水冲刷、坍塌的河岸或沼泽地;

(31)规划将来建造房屋、修建铁路、公路及开挖或加宽河道的地方。

2.1.3.电杆位置的勘定

2.1.3.1.电杆位置勘定的具体要求

电杆位置应根据已定的杆路路由,结合地形、地物等实际情况来勘定:

(32)电杆位置必须能保证线路安全畅通;

(33)电杆位置不应妨碍交通和行人安全;

(34)电杆位置不得影响主要建筑物的立面美观和市容;

(35)电杆位置不得过于靠近机关、工厂、消防单位和公共场所及居民住宅的门口两侧,不应靠近窗户,不影响各种宣传橱窗等设施;

(36)电杆位置应便于引上、引入、施工和维护;

(37)角杆、终端杆和分线杆应考虑有无设立拉线或撑杆的地方;

(38)在街道路口或分线处,电杆的位置应考虑线路转弯、引接或分支等措施能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如不宜立杆时,可将前后杆距适当调整,或采取其他线路建筑方式;

(39)在道路、桥梁下坡拐弯处,常发生车祸的地方不应设立电杆。

2.1.3.2.杆间距离

杆间距离应根据线路负荷、气象条件、线路交叉制式、用户下线以及地形、地物和今后通信发展、扩容、改建等因素确定。

(40)正常市话杆路的基本杆距见表2.2.2-1。

表二.2.1-1正常情况下基本杆距

杆路类别

市区杆距(米)

郊区杆距(米)

电缆杆路

35~40

40~45

明线杆路

35~40

45~50

注:

①郊区不包括工业区的边缘、林区和矿区等,其明线杆路杆距为45~50米;厂区内杆距为35~45米。

②如明线与电缆同杆架设,则按电缆杆路的杆距标准考虑。

(41)引入用户的线路,如杆距超过35米时,一般应加设电杆,但如果第一个支点很坚固,且易于维护,其杆距可允许到40米。

(42)市区内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时,对无冰和轻负荷区杆路其杆距可增至50米;在中、重负荷区时,按40~45米考虑。

(43)电缆杆路与其他低压电力线、电车线同杆架设时,应服从电车线路的杆距。

(44)杆距在轻负荷区超过60米,中负荷区超过55米,重负荷区超过50米时,应按长杆档或飞线建筑标准架设。

2.1.3.3.杆路与其他建筑设施的隔距

(45)杆路与其他建筑设施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2.2.1-2的规定。

表二.2.1-1杆路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序号

其他设施名称

最小水平净距(米)

说明

1

消防栓

1.0

指消防栓与电杆间的净距

2

地下管线

0.5~1.0

包括通信管线与电杆间的净距

3

火车钢轨

1*(1/3)H

H为地面上电杆的高度(米)

4

公路

不小于1H

H为地面上电杆的高度(米)

5

人行道边石

0.5

6

市区树木

1.25

指最边导线(包括电缆)与树枝间最小水平净距

7

郊区树木

2.0

8

架空线路

1H

H为地面上电杆的高度(米)

9

房屋建筑

2.0

指导线与房屋建筑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10

霓虹灯及其铁架

1.6

指导线与灯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11

桥梁支架上最内侧导线

0.5

指最内侧导线距桥梁最突出部分

(46)架空电缆及架空明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表2.2.1-3的规定。

表二.2.1-2架空电缆及架空明线架设高度

序号

架设与跨越地点

与线路方向平行时架设高度(米)

与线路方向交越时架设高度(米)

条件

1

市内街道

4.5

5.5

最低线条到地面

2

市内里弄胡同

4.0

5.0

最低线条到地面

3

铁路

3.0

7.0

最低线条到轨面

4

公路

3.0

5.5

最低线条到路面

5

土路(大车道)

3.0

4.5

最低线条到路面

6

房屋建筑物

2.0

0.6

最低线条到屋脊(尖顶房)

1.5

最低线条到屋顶(平顶房)

7

通航河流

1.0

最低线条到最高水位时桅梢顶

8

不通航河流

2.0

最低线条到最高水位时的水面

9

市区/郊区树木

1.0

最低线条到树梢间垂直距离

10

其他通信导线

0.6

一杆路最低线条到另一杆路最高线条间垂直距离

11

农业耕作机械

0.6

最低线条距机械最高点距离

12

高杆农作物

1.5

最低线条距最高农作物顶距离

13

其他一般地形距地面的距离

3.0

个别特殊困难的山坡容许不小于2.5米

(47)架空电缆及架空明线线条与其他电气设施交越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表2.2.2-4的要求。

表二.2.1-3架空电缆及架空明线线条与其他电气设施交越时的最小垂直净距

序号

其他电气设施名称

与架空电力线最小垂直净距(米)

最小水平净距(米)

说明

有防雷保护装置

无防雷保护装置

1

1kV以下电力线

1.25

1.25

1.0

2

1~10kV以下电力线

2.0

4.0

2.0

3

35~110kV以下电力线

3.0

5.0

4.0

4

154~220kV以下电力线

4.0

6.0

6.5

5

供电线接户线

0.6

6

有轨及无轨电车滑接线

1.25

最高线条到滑接线

7

与电力线交叉,由交叉点至最近一根电力杆的距离

尽量靠近但应不小于7米

交叉角宜不小于30度

2.1.3.4.合杆设线

市话线路与其他线路同杆架设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48)与电力杆同杆架设时,只允许与10kV以下(不包括二线一地式电力线)的电力线同杆架设。

电力线在上,架空电缆在下;1~10kV时,净距不小于2.5米;1kV时,净距不小于1.5米。

(49)市话电缆与供电线及无轨电车线(750V以下的直流电)可以组成三合一电杆,供电线最高层,电车线居中,市话电缆在最低层。

(50)市话明线与广播线如一定要同杆架设时,广播线应在上层,净距不小于1.2米。

(51)市话明线与长途载波明线同杆架设时,长途线在上,净距不小于1.2米;如达不到净距要求,市话线应采用长途线路程式,并按长途线路交叉制式进行交叉设计。

(52)市话架空电缆与长途12路载波明线同杆架设时,只允许在长途增音站的一侧合杆,不得在两侧同时合杆,市话电缆在下,净距不小于0.6米。

2.1.4.杆路建筑

2.1.4.1.电杆埋深

(53)普通电杆埋深

电杆埋深主要根据杆路负荷、电杆品种、电杆长度、气象条件和土壤性质等情况来确定,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轻、中负荷区电杆一般埋深可按表2.2.1-5规定。

表二.2.1-1轻、中负荷区电杆一般埋深

杆长(m)

电杆埋深(m)

普通土

硬土

水田、松土

石质

水泥杆

木杆

水泥杆

木杆

水泥杆

木杆

水泥杆

木杆

6.0

1.2

1.2

1.0

1.0

1.3

1.3

0.8

0.8

6.5

1.2

1.3

1.0

1.1

1.3

1.4

0.8

0.8

7.0

1.3

1.4

1.2

1.2

1.4

1.5

1.0

0.9

7.5

1.3

1.5

1.2

1.3

1.4

1.6

1.0

0.9

8.0

1.5

1.5

1.4

1.3

1.6

1.6

1.2

1.0

8.5

1.5

1.6

1.4

1.4

1.6

1.7

1.3

1.0

9.0

1.6

1.6

1.5

1.4

1.7

1.7

1.5

1.1

10.0

1.7

1.7

1.6

1.5

1.8

1.8

1.6

1.1

11.0

1.8

1.7

1.8

1.6

1.9

1.8

1.8

1.2

12.0

2.0

1.8

1.9

1.6

2.1

2.0

1.9

1.2

注:

①重负荷区电杆埋深按上表增加0.1~0.2m;

②比上表更松软的土壤,电杆根部若不采用加固措施,其埋深可增加0.1m;

③12米以上特种电杆的埋深,应按特殊设计;

④普通土系按土壤耐压强度0.2Mpa计算;

⑤石质系按坚石、碎石或覆有30cm厚土的半石坑;

⑥杆位地面上如有临时堆积的浮土时,应从浮土下边缘作为计算深度的起点。

(54)撑杆的埋深

撑杆的埋深在普通土系松土地带位1.0m;硬土和石质地带为0.6m。

(55)高拉桩杆的埋深

①装有副拉线时,一般普通土地区埋深为1.2m;石质地区为0.8m。

②不装有副拉线时,高拉桩杆的埋深与被拉电杆埋深相同。

2.1.4.2.电杆加固

(56)电杆加固原则

①作为转角杆、终端杆或引上杆时;

②跨越铁路、公路、河流、广场及其他障碍物的跨越杆;

③穿越输电线的两端电杆;

④电杆前后方向受力不平衡,前后电缆或明线线条数量不等,电缆递减点,或不同线径的导线连接处的电杆;

⑤电杆上有较多的电缆或明线分支时;

⑥电杆前后杆距相差较大时;

⑦地形急剧变化和土质松软地带的电杆;

⑧对较长距离的直线路由杆路中的适当中间杆上安装防风、防凌拉线等装置时。

(57)电杆加固措施

①装设各种拉线或撑杆;

②在电杆根部装设固定,如木杆采用固根横木,水泥杆采用卡盘、底盘等;

③采用特种型电杆,如A型杆、H型杆等;

④电杆防腐处理。

2.1.4.3.拉线装置设计

(58)拉线种类及其使用条件

a:

角杆拉线。

用于线路转弯处的电杆,其作用在于抵消转弯杆内角杆两边线条或电缆吊线的水平张力。

张力与缆线的程式、数量和角深大小有关。

具体见下图。

b:

顶头拉线。

又称中断拉线,顺向拉线也可归入此类;用于终端电杆、前后两杆档距离较大的电杆、前后负荷相差较大的电杆和十字转弯电杆。

具体见下图。

c:

抗风拉线。

又称双方拉线,用于直线杆路上每隔一定距离的电杆两侧,作用是抗御风暴袭击,以保杆路平稳。

具体见下图。

d:

防凌拉线。

又称四方拉线,用于直线杆路上每隔一定距离的电杆两侧除装设双方拉线外,又在电杆前后方向各装设一条顺线拉线,作用是除起双方拉线作用外,以防止由于冰凌或风暴引起断线而导杆。

具体见下图。

e:

跨越杆拉线。

又称三方拉线,用于跨越铁路、河流等处地跨越杆上。

作用为抵消跨越档的不平衡张力,并保持电杆两侧平稳,有T型和Y型两种,具体如下图。

f:

平衡拉线。

用于建筑在坡度变化较大的杆路上,呈仰角的采用平衡拉线,俯角的采用撑杆。

具体如下图。

g:

高杆拉线。

由于街道及其他建筑物等障碍的限制,不能直接装设落地拉线时,为跨越障碍物采用高桩拉线。

具体如下图。

h:

吊线拉线。

杆路中由于地形限制,不便设置正规落地拉线时(如线路负荷小,角深不大,电杆高度又较低),可采用特殊结构的拉线,见下图。

i:

杆间拉线。

在杆路直线路由上,由于相邻杆档线路负荷不同,或杆距不等,或因地形受到限制不能设置落地拉线或临时拉线时,采用杆间拉线,以抵消线路不平衡张力,具体见下图。

j:

地桩拉线。

在有较严重化学腐蚀地区,采用木桩埋入地下以防止拉线地锚被腐蚀,具体见下图。

k:

V形拉线。

对负荷过大、电杆甚高,承受张力很强的电杆,采用V形拉线,见下图。

(59)拉线程式选择

①制作拉线用的材料

一般都用七股镀锌钢绞线制作,常用的主要有7/2.2、7/2.6和7/3.0三种规格。

这三种拉线的拉断力是:

7/2.2为31920N;7/2.6为44640N;7/3.0为59400N。

②架空电缆杆路拉线程式选择

A:

架空电缆杆路拉线程式选择基本要求

主要考虑因素是杆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制作拉线用的钢绞线允许最大拉断力。

一般可按以下基本要求:

a:

线路转角小于30°时,拉线与电缆吊线程式相同;

b:

线路转角在30°~60°时,拉线应比电缆吊线程式加以一级;

c:

线路转角大于60°时,需装设两条拉线,拉线应比电缆吊线程式加以一级;

d:

中间杆由于前后负荷或杆距不等,拉线应与张力大的一侧电缆吊线程式相同;

e:

高桩拉线一般与吊线程式相同,如转角小于10°且负荷较小的角杆,其程式可比电缆吊线程式减小一级。

B:

角深与转角角度的换算关系见下图

C:

架空电缆杆路拉线程式的选择

a:

一般按表2.2.2-6选择。

表二.2.1-1架空电缆角杆拉线程式选择

电缆吊线架设情况

吊线程式

角深(米)

拉线程式

单层单条

7/2.2

>0~7

7/2.2

7/2.2

>7~15

7/2.2

7/2.6

>0~7

7/2.2

7/2.6

>7~15

7/2.6

7/3.0

>0~7

7/2.6

7/3.0

>7~15

7/3.0

单层双条

7/2.2

>0~7

2×7/2.2或7/3.0

7/2.2

>7~15

2×7/2.2

7/2.6

>0~7

2×7/2.6

7/2.6

>7~15

2×7/2.2或7/3.0

7/3.0

>0~7

2×7/2.6

7/3.0

>7~15

2×7/3.0

b:

长途杆路计算角深时,杆侧取50米,市话杆路取30米;角深大于15米时,应按两条终端拉线设计;双层吊线情况时,可按表2.2.1-6两种吊线情况综合使用。

c:

抗风拉线按角深>0~7的拉线程式选用。

d:

防凌拉线按角深>7~15的拉线程式选用。

③架空明线杆路拉线程式选择不再赘述,详见《电信工程设计手册NO.6下册》第857~858页。

(60)拉线长度计算

拉线长度主要决定于拉线的距高比,在相同线路负荷条件下,拉线所承受应力与其距/高成反比,故在装拉线时,尽量使距高比接近于1,最小不得小于0.75。

①拉线总长度

拉线总长度=拉线长度+拉线上把附加长度+拉线中把附加长度+适当消耗量

距高比为1时,拉线长度每条加40cm,距高比为2/3时,拉线长度每条加20cm,再减去地锚出土长度,加下把附加长度,即得到拉线实际总长度。

②拉线总长度计算所需参考数据

a:

拉线上把和中把附加长度见表2.2.1-7~2.2.1-8。

表二.2.1-2拉线在电杆上的上把附加长度(单位:

cm)

电杆程式及装拉线处的杆径

钢绞线拉线上把附加长度

4.0mm径钢线绞合拉线上把附加长度

采用三眼双槽夹板或U形卡子固定法

采用3.0mm径钢线另缠法

7/2.0~7/2.6

7/3.0

7/2.0~7/2.6

7/3.0

3股

4~6股

7~9股

木杆

12

150

170

155

165

70

80

90

14

165

185

170

180

78

88

98

16

180

200

185

195

85

95

105

18

190

210

195

205

92

102

112

20

205

225

210

220

100

110

120

水泥杆

51

71

56

66

35

45

55

表二.2.1-3拉线的中把附加长度(单位:

cm)

钢绞线拉线中把附加长度

4.0mm径钢线绞合拉线中把附加长度

采用三眼双槽夹板或U形卡子固定法

采用3.0mm径钢线另缠法

7/2.0~7/2.6

7/3.0

7/2.0~7/2.6

7/3.0

部分股数

51

71

56

66

54

b:

一般拉线地锚出土长度为60cm(特殊情况为80cm);地锚铁柄出土长度一般为20~30cm左右。

c:

拉线长度计算参考数据详见《电信工程设计手册NO.6下册》第859页。

2.1.4.4.撑杆装置

不能设置拉线时,采用撑杆来代替。

设置在应设拉线的反方向。

撑杆分一般撑杆、引留撑杆和地撑杆三种。

一般撑杆:

广泛用于因地形、地势所限无法或不便设置拉线的地方。

原理是以撑带拉;

引留撑杆:

因地形、地势所限无法或不便设置双方拉线的地方,安装与一般撑杆相同。

2.1.4.5.电杆防雷

(61)电杆需装设避雷线的情况

①市话线路装有20对以上的分线设备或装有交接箱、PCM再生中继器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