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1138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docx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标技术部分

“总部统一组织监控,省公司具体实施”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2015年

第一批其他服务类

投标文件

(技术)

招标编号:

171560

分标编号:

1

包号:

44

包名称: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

封装号:

2

投标人:

(盖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

地址:

郑州市高新区翠竹街1号11幢二楼

联系人:

杨佳

联系方式:

2

2015年2月1日

一、工程介绍

1工程名称

2电压等级

3线路部分概况

3.1 线路长度

3.2 导线、地线及光缆规格

3.3 接入系统方案

3.4 回路数

3.5 气象条件

4工程计划工期

二、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1路径比选及推荐方案

2气象条件选择

3杆塔规划及杆塔型式选择

4基础型式

5机电部分

6绝缘配合、金具、防雷

7主要交叉跨越

8工程投资概算合理性及控制造价措施

9专题研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建议

10环保及综合效益

11工程现场协调经验和能力

12设计创优情况

 

三、附图

0135千伏柳逻线路径示意图

0235千伏柳逻线杆塔一览图

0335千伏柳逻线基础一览图

0435千伏柳孔线路径示意图

0535千伏柳孔线杆塔一览图

0635千伏柳孔线基础一览图

 

一、工程介绍

1工程名称:

商丘宁陵柳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

2电压等级:

35kV

3线路部分概况:

3.1 线路长度:

3.1.135kV柳逻线线路工程

线路起于110千伏柳河变,止于35千伏逻岗变,线路路径全长10.18km,其中架空10km,电缆2*0.11+0.07km。

3.1.235kV柳孔线线路工程

线路起于110kV柳河变,止于35kV孔集变,线路路径长:

10.84km,双回线路4.26km,单回线路6.52km,电缆线路2*0.06km。

3.2 导线、地线及光缆规格:

导线型号:

JL/G1A-185/30钢芯铝绞线

光缆型号:

OPPC-24B1-185/30相线复合光缆

电缆型号:

ZC-YJLV22-26/35kV-3×400mm²

地线型号:

GJ-35镀锌钢绞线。

沿线地形及交通情况:

线路经过地带全部为平原,交通情况好。

3.3 接入系统方案

3.3.135kV柳逻线线路工程

本工程由110kV柳河变35kV东数第三出线间隔出线,单回架空线路至35kV逻岗变电站东侧,使用电缆进线至变电站南数第二个间隔。

3.3.235kV柳孔线线路工程

本工程由110kV柳河变35kV出线间隔出线两回(东数第一间隔至35kV孔集变和天瑞变,东数第三出线间隔至35kV赵村变),利用35kV天瑞水泥单回线路路径新建双回35kV线路,至110kV石桥至35kV柳河、35kV赵村至35kV柳河双回线路,并沿该线路向南至时洼村(断开原向北侧线路),后向东分歧一回架空至35kV孔集变西双回路终端塔,采用架空线路进行至35kV孔集变南数第二间隔,并利用原双回线路35kV赵村至35kV柳河单侧线路至赵村变(110kV石桥变侧不跳通)。

3.4 回路数:

35kV柳逻线线路工程为单回路;35kV柳孔线线路工程部分为单回路,部分为双回路。

3.5 气象条件: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结合气象台站的资料,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选取如下:

最大风速取28m/s(离地面10米高30年一遇10秒平均最大风速);导地线覆冰厚度取10mm;年雷暴日数为25雷暴日/年。

气象条件组合见表设计气象条件表。

设计气象条件表

计算条件

气温(℃)

风速(m/s)

覆冰(mm)

备注

最高气温

+40

0

0

最低气温

-20

0

0

最大风速

-5

28

0

最大覆冰

-5

10

10

安装情况

-10

10

0

带电作业

+15

10

0

年平均气温

+10

0

0

内过电压

+10

15

0

外过电压

+15

10

0

年平均雷暴日

25.0

冰的密度(g/cm³)

0.9

4工程计划工期

初步设计提交时间:

发中标通知书后30天。

施工图交付时间:

满足甲方要求

二、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1路径比选及推荐方案

1.135kV柳逻线线路工程

本工程是由110kV柳河变电站配出至35kV逻岗变电站,本线路共设计两个方案,推选方案一:

方案一(推选方案)本方案由110kV柳河变出线单回35kV线路,在110kV柳河变西南方向在郭仪宾南侧架设单回35kV架空线路,至苗庄村东侧小河西新建1基转角塔,向左转17°再架设架空线路至西翟庄西侧新建1基转角塔,向右转角12°再架设架空线路跨越连霍高速后在连霍高速南侧新建1基转角塔,向右转角55°后架设架空线路至35kV逻岗变东侧35kV阳逻线转角塔处,并将35kV阳逻线转角塔拆除新建1基双回路35kV终端塔,由于35kV逻岗变外侧进线方向已有建筑物,没有架空进线通道,本线路工程以及原有线路架空进线均改为使用电缆进线至35kV逻岗变进线门架。

方案二本方案由110kV柳河变出线单回,沿国道G310向西架设单回35kV架空线路至裴庄西北处新建转角塔1基,左转43°向西南方向架设架空线路至乔庄北并新建1基转角塔,再左转16°向西南方向架设至王楼南,新建1基转角塔,向左转角17°后架设架空线路跨越连霍高速后至连霍高速南侧新建1基转角塔,向右转角55°架设架空线路至35kV逻岗变东侧35kV阳逻线转角塔处,并将该35kV阳逻线拆除新建1基双回路终端塔,由于35kV逻岗变外侧进线方向已有建筑物,没有架空进线通道,本线路工程以及原有线路架空进线均改为使用电缆进线至35kV逻岗变35kV进线门架。

1.235kV柳孔线线路工程

本工程是由110kV变电站出线至35kV孔集变电站,本线路工程共设计两个方案,推选方案一:

方案一(推选方案)本方案由110kV变电站出线双回35kV线路,在110kV柳河变南侧新建1基双回终端塔,沿天瑞水泥35kV线路通道架设双回35kV架空线路至火食店东侧T接塔,并将该段单回35kV线路拆除,将天瑞水泥35kV单回线路与新建双回35kV线路在110kV柳河变站外T接;再向南将原双回35kV线路拆除并新建双回35kV线路至时洼村西南侧新建1基耐张塔,在该耐张塔向南与双回35kV线路联接向35kV赵村变提供备用电源,向东分歧单回线路在时洼村南侧架空线路至时洼村东北侧,新建1基转角塔,至侯楼西南侧,新建1基转角塔左转3°向东架设架空线路,至35kV孔集变电站西侧双回35kV终端塔然后采用架空线路至35kV孔集变门架。

方案二本方案由110kV变电站出线双回35kV线路,在110kV柳河变南侧新建1基双回终端塔,沿天瑞水泥35kV线路通道架设双回35kV架空线路至火食店东侧T接塔,并将该段单回35kV线路拆除,将天瑞水泥35kV单回线路与新建双回35kV线路在110kV柳河变站外T接;向南将双回35kV线路拆除并新建双回35kV线路至火食店南侧新建1基耐张塔,在该耐张塔向南与双回35kV线路联接向赵村变提供备用电源,向东分歧单回线路在时洼村北侧架设架空线路至时洼村东北侧,新建1基转角塔,右转48°向东南方向架设架空线路至侯楼西南侧,新建1基转角塔左转40°向东架设架空线路,至35kV孔集变电站西侧双回35kV终端塔然后采用架空线路至35kV孔集变门架。

2气象条件选择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结合气象台站的资料,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选取如下:

最大风速取28m/s(离地面10米高30年一遇10秒平均最大风速);导地线覆冰厚度取10mm;年雷暴日数为25雷暴日/年。

气象条件组合见表设计气象条件表。

设计气象条件表

计算条件

气温(℃)

风速(m/s)

覆冰(mm)

备注

最高气温

+40

0

0

最低气温

-20

0

0

最大风速

-5

28

0

最大覆冰

-5

10

10

安装情况

-10

10

0

带电作业

+15

10

0

年平均气温

+10

0

0

内过电压

+10

15

0

外过电压

+15

10

0

年平均雷暴日

25.0

冰的密度(g/cm³)

0.9

3杆塔规划及杆塔型式选择:

3.135kV柳逻线线路工程共用杆塔70基,见下表。

35kV柳逻线线路工程杆塔一览表

塔型

序号

杆塔形式

呼高(m)

基数

导线排

列方式

导线间距离(m)

备注

水平

垂直

铁塔

1

35B12-J1-12

12

4

三角

0.5

3.4

2

35B12-J3-12

12

1

三角

0

3.8

3

35B12-J4-12

12

1

三角

0.4

4.4

4

35B12-Z3-24

24

2

三角

0.55

4.4

5

35B15-SJ4-12

12

1

三角

0.5

5.4

水泥杆

1

35ZM1-18

14.25

2

水平

2.75

0

2

35A06-Z1-21

24

38

三角

0.2

2.2

3

35A06-Z3-21

36

21

三角

0.2

2.2

合计

3.235kV柳孔线线路工程共用杆塔61基,见下表。

35kV柳孔线线路工程杆塔一览表

塔型

序号

杆塔形式

呼高(m)

基数

导线排

列方式

导线间距离(m)

备注

水平

垂直

铁塔

1

35B12-J1-12

12

3

垂直

0.5

3.4

2

35B15-SZ2-18

18

13

垂直

0.4

6.0

3

35B15-SJ1-12

12

1

垂直

0.5

5.4

4

35B15-SJ3-12

12

1

垂直

0.5

5.4

5

35B15-SJ4-12

12

3

垂直

0.5

5.4

水泥杆

1

35A06-Z1-21

14.8

25

垂直

0.2

2.2

2

35A06-Z3-21

13.75

15

垂直

0.2

2.2

合计

铁塔型式详见“杆塔一览图”。

4基础型式选择:

4.1工程地质特点

本线路所经地区地质资料及参数参考相近的综合地质资料。

本线路所经地形为平原地带,地面下0∽2.5m土壤层为新近堆积黄土,可塑状态为中等压缩。

容重r=12Kn/m³,上拔角α=15°,倾覆抗剪角β=15°,承载力标准值80-100kPa。

4.2全线铁塔基础采用现浇阶梯式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的设置原则:

直线塔为四个大小相同的现浇混凝土基础,转角塔基础有大小之分,大基础放在转角的外侧,小基础放在转角的内侧,现浇浇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20混凝土强度。

4.3钢材:

钢材系Q235和Q345。

其强度、物理特性指标必须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颁技术规范。

防腐:

所有铁构件(底脚螺栓和其他混凝土预埋件除外)均采用热镀锌防腐。

砼材料:

现浇砼标号为C20,水泥采用32.5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采用天然中、粗砂,石子采用人工碎石,其粒径2-4cm。

5机电部分:

5.1导线选型

5.1.135kV柳逻线线路工程

35kV柳逻线线路工程架空线路导线选型,逻岗变的变电容量为10+5MVA,按照经济电流密度计算(j=1.15)得导线截面为215平方毫米,LGJ-185/30型钢芯铝绞线截面为210.93平方毫米接近经济电流密度导线截面。

35kV柳孔线线路工程架空线路两根导线采用LGJ-185/30钢芯铝绞线、另一根导线选择OPPC-24B1-185/30相线复合光纤,LGJ-185/30钢芯铝绞线安全系数取2.5,其计算拉断力为64320N,其最大使用张力25728N,平均运行张力不大于破坏拉断力的25%(16080N),LGJ-185/30机械物理特性见表;OPPC-24B1-185/30相线复合光纤,安全系数取2.5,其计算拉断力为64400N,其最大使用张力为25760N,平均运行张力不大于破坏拉断力的25%(16100N),其机械物理特性见表,35kV逻岗变电站进线采用电缆进线,电缆型号采用ZC-YJLV22-26/35kV-3×400mm²,其机械物理特性见表。

LGJ-185/30机械物理特性表

项目

参数

导线型号

LGJ-185/30

计算截面mm2

210.93

外径mm

18.88

拉断力KN

64.32

计算重量kg/km

732.6

弹性系数N/mm2

76000

线膨胀系数1/℃

18.9×10-6

OPPC-24B1-185/30机械物理特性表

项目

参数

导线型号

OPPC-24B1-185/30

计算截面mm2

208.48

外径mm

19

拉断力KN

64.4

计算重量kg/km

711

弹性系数N/mm2

712000

线膨胀系数1/℃

19.7×10-6

ZC-YJV22-26/35kV-3×400mm²机械物理特性表

电缆型号

ZC-YJV22-26/35kV-3×400mm²

标称截面(mm2)

400

导体直径(mm)

23.8

绝缘厚度(mm)

10.8

近似外径(mm)

136

近似重量(kg/km)

32036

5.1.235kV柳孔线线路工程

35kV柳孔线线路工程架空线路导线选型,孔集变的变电容量为6.3+远期6.3MVA,按照经济电流密度计算(j=1.15)得导线截面为180.74平方毫米,LGJ-185/30型钢芯铝绞线截面为210.93平方毫米大于经济电流密度导线截面。

本线路工程架空线路导线选型,其中两相选择LGJ-185/30型钢芯铝绞线,另外一相选择OPPC-24B1-185/30相线复合光纤,LGJ-185/30钢芯铝绞线安全系数取2.5,其计算拉断力为64320N,其最大使用张力25728N,平均运行张力不大于破坏拉断力的25%(16080N),LGJ-185/30机械物理特性见表;OPPC-24B1-185/30相线复合光纤,安全系数取2.5,其计算拉断力为64400N,其最大使用张力为25760N,平均运行张力不大于破坏拉断力的25%(16100N),其机械物理特性见表。

5.2地线选型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规定,本工程避雷线采用GJ-35型钢绞线,安全系数取3,其最大使用张力15733N,平均运行张力不大于破坏拉断力的25%(11800N),地线机械物理特性见表。

地线机械物理特性表

项目

参数

地线型号

GJ-35

截面mm2

37.17

外径mm

7.8

破断力总和KN

47.2

重量kg/km

295.1

弹性系数N/mm2

181400

线膨胀系数1/℃

11.5×10-6

5.3导线的换位

本工程线路的长度不超过100km,根据规程规定不需要换位。

5.4通讯光缆

35kV柳逻线线路工程由110kV柳河变至35kV逻岗变沿架空线路架设1根OPPC-24B1-185/30相线复合光纤;35kV柳孔线线路工程由110kV柳河变至35kV孔集变沿双回线路架设2根OPPC-24B1-185/30相线复合光纤,其中1根沿新建单回线路采用1根OPPC-24B1-185/30相线复合光纤架设至35kV孔集变,另1根与原双回线路ADSS-12B1接通利用原光纤通道至110kV石桥变。

5.5导线、地线和光缆防振

本工程线路所选路径通过地区,均为开阔地区,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规定,本工程导地线均采取防振措施,LGJ-185/30采用FR-3型,GJ-35采用FG-35型,OPPC-24B1-180/30相线复合光缆防振由厂家提供。

6绝缘配合、金具、防雷接地:

6.1绝缘配合及金具选择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2007年版的《河南电网外绝缘污秽等级分布图》划分,线路所经过地区为d级污秽区。

绝缘子泄漏比距为3.1cm/kV(额定电压下)。

6.2绝缘子的选择

本线路工程采用悬垂串、跳线串采用FXBW4-35/70kN级合成绝缘子,耐张串采用FXBW4-35/70kN级合成绝缘子,在重要交叉跨越处采用双联悬垂串。

FXBW4-35/70kN级合成绝缘子主要尺寸及机电性能见表。

绝缘子主要尺寸及机电性能表

绝缘子型号

盘径

(mm)

泄漏

距离

(mm)

高度

(mm)

工频电压(有效值kV)

抗张

负荷

(KN)

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峰值、kV)

重量

(kg)

干闪

湿闪

击穿

FXBW4-35/7

95

70

230

3.2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规定,绝缘子机械强度安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绝缘子的机械安全系数

类型

安全系数

运行工况

断线工况

断联工况

合成绝缘子

3

1.8

1.5

6.3空气间隙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规定:

35kV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钉的最小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钉的最小间隙

工作状态

最小空气间隙(米)

相应风速(米/秒)

雷电过电压

0.45

10

内部过电压

0.25

15

运行电压

0.1

28

带电检修

0.6

10

备注

操作部位还应加人体活动范围30--50厘米

6.4金具的选择

本工程金具按照原电力工业部《电力金具产品样本》(2001年第二版)进行选型,部分金具按行业标准选用,导线的耐张线夹及接续管采用液压金具。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规定各种金具的强度安全系数满足下表的规定。

金具的机械安全系数

类型

安全系数

运行工况

断线工况

断联工况

金具

2.5

1.5

1.5

6.5防雷及接地

6.5.1防雷设计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规定,110kV柳河变至35kV逻岗变架设1根地线,所选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25°,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距符合S≥0.012L+1米(计算条件为15℃,无冰、无风),依据规程35kV架空线路进出线段架设地线长度为1.367km+1.8km=3.167km。

110kV柳河变至35kV孔集变线路工程,在110kV柳河变出站双回线路架设双地线,在35kV孔集变进站单回线路架设单根地线,依据规程35kV架空线路进出线段架设地线长度为1.954km+2.263km=4.217km。

6.5.2接地装置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规定。

本工程所有杆塔应接地,每基杆塔不连地线工频接地电阻按不大于15Ω设计,详见接地装置图。

工频接地电阻允许值

土壤电阻率(欧.米)

100以下

100-50

0-2000

土壤接地电阻(欧姆)

10

15

20

25

7主要交叉跨越:

35kV柳逻线线路工程主要交叉跨越见表7-1;

表7-1交叉跨越表

序号

交叉跨越物名称

处数

备注

1

河、沟

3

2

高速公路

1

跨越连霍高速

3

公路

1

乡道

4

乡村道路

17

生产路、土路

5

220kV线路

4

6

110kV线路

1

7

10kV线路

1

35kV柳孔线线路工程主要交叉跨越见表7-2;

表7-2交叉跨越表

序号

交叉跨越物名称

处数

备注

1

河、沟

3

2

公路

1

210省道

3

乡村道路

13

生产路、土路

4

110kV线路

2

5

10kV线路

8

6

低压及通讯线

14

8工程投资概算合理性及控制造价措施

工程投资概算合理性

工程投资概算合理性应按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不但要从设计阶段就考虑线路各组成部分的一次投资成本,而且要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及降低运行损耗、维护费用的要求,使输电线路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在满足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前提下实现最优,而全寿命周期成本也是这些理念的唯一量化指标。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全寿命期内的功能匹配、寿命协调和费用平衡。

在输电线路工程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设备退役中注重系统优化、全局优化及费用优化,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和多赢。

设计运用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和方法,在路径选择、导地线选型、绝缘子串及金具选择,杆塔和基础设计等方面积极采用多方案比选。

路径优化:

在采用卫星照片,GPS定位系统等先进勘测手段,对给定的路径方案作详细的外业收资调查,进一步优化路径,力争使线路路径达到最优。

工程控制造价措施:

⑴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工程项目建设实践证明工程造价控制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

在设计中,我们采用典型设计中的相关典型方案,将国网公司的“三通一标”“两型三新”等指标贯穿于设计全过程,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客观全面地评价设计,改进设计,优化设计,提高综合设计水平,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并通过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技术经济的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⑵控制工程造价的技术措施

制造价的原则:

根据工程建设规模,采用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方案,严格遵照各设计阶段审批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按照我院工程限额设计管理规定,精心制定设计原则;在工程投标阶段认真开展限额设计,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优化线路路径长度、铁塔钢材量、基础土方和钢材量,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静态投资受控,为业主实施工程静态控制动态管理创造条件。

在投标设计中采取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技术措施:

结合本工程情况和特点,按照本次投标要求,我院组织本工程设计人员及院内有关专家对可研路径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优化出新的投标路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进一步比选和优化,部分复杂地段应用卫星照片,GPS定位系统等先进勘测手段进行选线,并对所选路径方案作详细的外业收资调查,进一步优化、细化设计方案,加强院内设计评审,提高综合设计水平,降低工程造价。

综合分析、推荐出最佳的路径方案,力争使线路路径达到最优。

结合规划要求,选线时尽量避开村边、河、渠、沟岔以及田间的防风固沙林带,尽量避让民房,减少拆迁量。

对需要砍树的地方,进行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