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1726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x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

******公司

地震地质灾害处置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编制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

《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2009】22号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家电监会第4号令

《******公司总体预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坚持一保人身、二保场房、三保设备的原则。

依托政府、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地质灾害风险来源、特性分析

3.1.1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1.2滑坡和崩塌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

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

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

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

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

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3.1.3崩塌可转化为滑坡:

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

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

3.1.4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

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

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

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

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3.2地质灾害可能导致紧急情况的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山体崩塌、滑坡与泥石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可能对公司主体电网,各种运行设备及生产建筑物和办公设施造成一定损坏;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

4事件分级

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4.1Ι级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4.1.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4.1.2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4.2Ⅱ级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4.2.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4.2.2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4.3Ⅲ级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4.3.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4.3.2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4.4Ⅳ级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4.4.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4.4.2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和六个应急处置工作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5.1.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总经理

副组长:

生产副总经理、

5.1.2应急管理办公室

主任:

安监科主任

5.1.3应急处置工作组

(1)危险源控制抢险救援组

组长:

生技部主任

(2)安全保卫组

组长:

人事部主任

(3)交通医疗后勤保障组:

组长:

办公室主任

(4)新闻发布对外工作组:

组长:

办公副室主任

(5)技术保障物资供应组

组长:

工程项目部经理

(6)善后处理组:

组长:

财务室主任

5.2职责

5.2.1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公司有关重大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度,执行上级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关于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的重大部署;

(2)监督应急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协调各部门职责的划分,并监督各部门、专业应急预案的编写、学习、演练和修订完善;

(3)负责总体指挥协调各类不安全和不稳定突发事件的处理,负责出现危急事件时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预案的终结;

(4)部署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及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5)及时向政府部门及上级公司管理部门报告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处理情况;

(6)负责监督、指导各职能机构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相关部门或人员落实考核;

(7)签发审核论证后的应急预案。

5.2.2应急办公室职责

(1)应急办公室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负责应急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2)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较大突发事件;

(3)负责传达政府、行业及公司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4)组织落实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出的各项措施、要求,监督各单位的落实;

(5)组织制定公司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典型预案库,指导公司系统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

(6)监督检查各单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日常应急准备工作、组织演练的情况;指导、协调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7)危急事件处理完毕后,认真分析危急事件发生原因,总结危急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

(8)对公司系统较大突发事件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9)指导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5.2.3工作组主要职责

5.2.3.1危险源控制抢险救援组:

按照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抢险救援时首先抢救受伤人员,然后按其职责开展其它救援处置工作。

(1)运行应急小组负责事故运行方式调整和安全措施落实;

(2)电气专业应急小组负责各公司电气设备、端子箱、保护室、控制箱、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应急处理;

(3)公用系统应急小组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危急事件处理;

5.2.3.2安全保卫组

(1)维持现场秩序、现场警戒,划定警戒区域,负责监督应急情况处理时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防止救援时人身事故的发生;

(2)控制现场人员,无关人员不准出入现场,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疏散时的人身安全,做好安置、维持现场秩序、安全警戒装置的设置工作;

(3)负责抢险现场安全隔离措施的检查,并督促相关部门执行到位;

(4)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5.2.3.3交通医疗后勤保障组:

5.2.3.3.1车辆管理部门负责:

(1)平时加强车辆维护、检查,确保应急抢险救援时所需车辆正常使用;

(2)应急时提供紧急救护辆,提供应急救援抢险和应急物资、设备设施运送所需车辆。

5.2.3.3.2通讯部门负责:

(1)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载波通信、应急呼叫通信等通讯设施完好;

(2)应急时确保生产调度和现场应急通信畅通。

5.2.3.3.3医疗保障组:

(1)接警后及时赶赴事发地,对受伤人员采取现场紧急救治,及时抢救伤员生命安全;

(2)及时联系阜新市120急救中心或阜新市中心医院,将伤员转送医院进行治疗;

(3)做好日常相关医疗药品和器材的维护和贮备工作。

(4)做好食物、卫生、环境方面的防范工作,防止灾后发生疫情,做好生活区异常情况的处理。

5.2.3.4新闻发布对外工作组:

(1)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将突发事件情况汇总,根据领导小组的决定做好对外新闻发布工作;

(2)根据领导小组的决定对突发事件情况向政府新闻主管部门、上级单位进行报告;

(3)负责新闻媒体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接待工作。

5.2.3.5技术保障物资供应组:

(1)全面提供应急救援时的技术支持;

(2)掌握本公司各设备、器材、工具等专业技术。

(3)掌握本公司各设备、设施、建筑在事故灾难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方法。

(4)按照公司要求做好各类危急事件相应物资贮备和供给工作;

(5)应急时,负责应急物资、各种器材、设备的供给;

(6)负责与其他外部部门进行沟通联络,并及时做好应急物资的补给工作。

5.2.3.6善后处理组:

(1)负责伤亡员工家属接待、安抚、慰问和补偿等善后工作。

(2)负责人员伤亡、设备、财产损失统计理赔工作。

(3)负责事故、灾难调查、处理、报告填写和上报工作。

6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6.1.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1)综合工程部负责组织职能部门定期对公司地质的稳定性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与市地震、水文、气象等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做好地质灾害预报。

(2)综合工程部是地质险情监测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险情监测的业务管理与监督检查,同时向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及时反馈信息并接受指导。

6.1.2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

6.1.2.1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方法

(1)埋桩法:

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

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

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

(2)埋钉法:

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

这种方法对于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

(3)上漆法:

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存在扩大。

(4)贴片法:

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

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能获得具体数据,但是可以直接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

6.1.2.2风险监测信息收集渠道

(1)山体滑坡多发生在坡度较陡,高差较大的地方,有些地方人难以攀登,监测难度较大,因此,宜采用简易观测(日常巡回检查)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内容包括地形地貌监测、变形监测等。

变形观测主要是对边坡在水平与垂向方向上变化速度与变化量方面的观测,此项工作由公司综合工程部具体负责实施,每月末进行一次观测。

(2)公司生产技术部,每月初负责对公司地质进行巡视检查。

检查小组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巡视检查结束后要作好记录。

在日常巡查中,应重点观察斜坡坡脚附近湿地是否增多且范围扩大,坡脚附近土、石是否挤紧并出现大量膨胀裂缝,斜坡下部上拱、斜坡中部是否出现纵横裂缝,斜坡上部是否出现弧形裂缝有下沉现象,斜坡上缘是否土石零星下落。

6.2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

(1)观测人员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生产技术部部长汇报。

(2)生产技术部部长会同值长、专工一起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若预测有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应告知应急办公室,汇报预测情况。

应急办公室根据事件危急程度决定是否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6.3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3.1预警分级

预报等级按国家统一标准划分为4级:

(1)Ⅳ级:

提醒级,可能性小;

(2)Ⅲ级:

注意级,可能性较大;

(3)Ⅱ级:

预警级,可能性大;

(4)Ⅰ级:

警报级,可能性很大。

6.3.2预警发布程序

(1)预报Ⅳ-Ⅲ级信息,经总经理签批后,由应急办公室在公司局域网发布。

(2)发布Ⅱ-Ⅰ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后,公司应及时向总经理报告。

6.3.3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1)Ⅳ级预警发布后,防汛值班人员到岗、到位,密切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雨情。

隐患点有关情况至少24小时上报综合工程部一次。

(2)Ⅲ级预警发布后,防汛值班人员到岗、到位,观测值班人员密切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雨情。

实施不间断监测,提醒灾害易发地点的员工高度注意。

(3)Ⅱ级预警发布后,应急领导小组和各单位相关负责人、抢险队伍到岗、到位,做好预案启动准备。

启动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区生产人员,开展应急调查,调查结论应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发生的可能性、继续诱发因素;受威胁的厂房、设备。

(4)Ⅰ级预警发布后,立即启动预案,紧急疏散灾害易发地点的员工和说服周边居民,各抢险队伍到隐患点附近安全区域待命,准备抢险。

6.4预警结束

当监测数据恢复正常时,观测人员将相关情况核实后汇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组长签批后由应急办公室宣布预警结束。

7信息报告

7.1应急值班电话

应急办公室联系电话:

7.1.1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后,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1小时立即报上级主管单位、电监局,并根据灾情进展,随时续报,直至调查结束;特大型地质灾害由上级公司委托公司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

委托公司进行调查处理的,最终形成的应急调查报告尽快上报上级公司。

7.2速报内容

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

对已造成后果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在本预案中将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4级:

8.1.1Ⅳ级响应:

应对小型地质灾害。

8.1.2Ⅲ级响应:

应对中型地质灾害。

8.1.3Ⅱ级响应:

应对大型地质灾害。

8.1.4Ⅰ级响应:

应对特大型地质灾害。

8.2响应程序

8.2.1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

(1)Ⅳ级响应启动:

出现暴雨、特大暴雨,部分边坡出现滑移迹象,局部有松动多数地裂缝有发展迹象,或高边坡监测测值明显异常,经初步分析认为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时。

(2)Ⅲ级响应启动:

持续暴雨或持续降雨,高边坡外观检查发现有较明显裂缝或不均匀沉降,测值变化趋势呈持续增大时。

(3)Ⅱ级响应启动:

持续暴雨,大部分边坡有明显形成区域性滑坡或泥石流的条件,部分地裂缝有明显发展迹象,或测值变化趋势急剧增大,继续滑坡或坍塌的趋势不能确定,可能导致公司主体风机、输电线路受损、员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4)Ⅰ级响应启动:

持续暴雨或特大暴雨,整体边坡变化明显迅速,形成大面积滑坡或泥石流条件,地裂缝发展迅速,可能导致生产办公楼垮塌、员工伤亡和主变压器被掩埋、公司整体功能破坏,停电与系统解列等。

8.2.2响应启动:

(1)Ⅰ级响应:

由上级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响应,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开始运作,领导小组应急处置工作组全部到位。

(2)Ⅱ级响应:

由上级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响应,公司应急指领导小组开始运作,领导小组应急处置工作组全部到位。

(3)Ⅲ级响应:

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响应,应急领导小组开始运作,领导小组应急处置工作组全部到位。

(4)Ⅳ级响应: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响应,应急领导小组开始运作,领导小组应急处置工作组全部到位。

8.2.3响应行动

当确认灾害灾情发生时,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成立现场领导小组,召开应急会议,调动参与应急处置的各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专业处置”的要求和预案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有效地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8.3应急处置

8.3.1先期处置

(1)对是否转移群众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出决策;

(2)及时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3)加强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导致的二次人员伤亡。

8.3.2应急处置

(1)小范围滑坡一旦发生后,要认真对待,根据滑坡的部位,在认为安全、技术有保障的前提下,维护班负责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及时将塌方清理,加固未塌地段,防止塌方范围的蔓延,在处理方法上,应按“小塌清、先支后清”以及“治塌先治水”的原则快速进行。

“小塌清、先支后清”即塌方体积小,且塌方范围内已进行临时构件支撑,可由两端或一段先上后下逐步清除坍渣,同时做好排水工作。

(2)由公司负责设置临时围栏、悬挂警示标示牌,领导小组通知综合工程部联系政府抢险组织。

(3)观测人员险情监测,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

(6)组织员工和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7)做好速报工作,并根据灾情进展,随时续报,直至调查结束。

(8)大型以上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在政府和上级应急机构未介入之前,由本单位地质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现场负责具体指挥和处置。

8.3.3扩大应急响应

现场领导小组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应立即向市防汛办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

8.4应急结束

8.4.1突发地质灾害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危害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

8.4.2Ⅲ-Ⅳ级中、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后,应急办公室主任负责宣布应急结束。

8.4.3Ⅱ级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由本单位应急办公室报请上级主管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批准后,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应急结束。

8.4.4Ⅰ级特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由本单位应急办公室报请上级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批准后,公司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应急结束。

9后期处置

9.1作出应急结束决定后,应急办公室应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参与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各相关部门,同时通过广播向全厂员工发布应急结束信息。

9.2因抢险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险情、灾害应急期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9.3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办公室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财务部根据评估情况办理保险和理赔事宜。

9.4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9.5总结本次应急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和建议,并下发至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必要时修改本预案。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10.1.1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参加自然灾害救援的义务。

10.1.2生产系统人员是地质灾害抢险的重要力量。

10.1.3各应急处置工作组应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抢险需要。

10.1.4必要时由公司防汛办向市政府办请求支援。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本预案应急处置所需车辆由总经部负责调配,各部门全力配合;现场处置所需药品、食品由综合工程部负责供给。

序号

处理事项

资源名称数量

物资存放

地点

人员配备

数量

1

现场操作

10、35、110KV验电器各1支

运行工具室

值长1人

操作人员3人

10、35、110KV操作杆各1支

绝缘手套2双

运行工具室

绝缘靴2双

工具袋(操作用工具)

对讲机4台

应急灯(手电筒)

紧急使用钥匙1串,防误解锁钥匙1片

中控室

2

弧门检查或操作

对讲机2台

应急灯2个

弧门值班室

弧门船闸值班人员2人

3

厂内、厂区排水泵检查

厂内渗漏水泵、厂区排水泵、厂区渗漏排水泵、仓库备用防洪泵

厂内、变压器场、仓库

维护分部5人

6

柴油发电机柴油准备

1200公升

厂区柴油机房

大坝柴油机房

维护人员2人

7

对讲机充电

充电器8个

运行值班室、弧门值班室

运行值班室、弧门值班人员

10.3通信与信息

应急预案启动期间网络通讯班要安排专人值班,加强网络维护工作,确保网络安全,保障信息能在网络及时发布,同时要切实做好通讯线路和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通讯系统无异常。

10.4经费

本预案所需应急专项经费由财务部向发电公司申报,紧急状态下应就近筹措资金确保应急专用物资及时到位。

10.5其他

10.5.1各应急保障组及各行政机构每年及时上报材料设备计划,配备足够的人员及保障物资与设备。

10.5.2综合工程部及时做好宣传、安抚、食品、饮用水供应及疾病防疫工作。

10.5.3生产人员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况下要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10.5.4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

11培训和演练

为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人员能及时、正确应对,应加强员工教育,提高员工对危急事件的认识、分析、判断、处理的能力,力求险情发生后在预案实施过程中各级人员各尽其责迅速投入到抢险工作中去,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小影响和损失。

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观测、维护人员熟悉本预案内容,每年由公司综合工程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的员工对本预案进行学习。

演练要求:

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12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12.1.1滑坡

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2.1.2崩塌

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12.1.3泥石流

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识别:

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12.1.3地面塌陷

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12.2预案备案

本预案报上级主管单位、市电监局、市政府有关单位备案。

12.3预案修订

本预案应适时进行修订,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

12.4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安保部制定、归口并负责解释。

12.5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下发之日起开始实施,原相关预案同时废止。

13附件

13.1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

13.1.1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24小时值班电话:

13.2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抢险救援机构联系方式

***县安委会办公室:

13.3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流程

 

事故单位

13.4应急处置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