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8350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docx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与地震灾害应急措施汇编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1.1编制目的和原则为保证在出现破坏性地震时,抢险救灾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特制订本预案。

本预案结合水利行业历年防汛保安的经验和特点,进一步明确了地震发生时,小浪底建管局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电厂)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成员职责、通讯保障的原则、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有效地控制或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展,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提供基础保障。

1.2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小浪底建管局应急救援总预案》制订本地震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1)电厂对本预案实施协调管理,本预案纳入电厂应急管理体系。

(2)本预案的实施充分依赖于电厂。

(3)电厂的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本预案的实施,当电厂区域内地震或受到地震威胁时,必须按照本预案的要求组织消除或减轻地震损害。

1.4义务

(1)电厂有关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在地震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参与地震应急反应行动。

 

(2)电厂有关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在地震应急救援中提供便利条件。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2.1地震应急指挥机构建立水力发电厂地震应急组织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地震应急反应。

2.1.1地震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

水力发电厂厂长。

副总指挥:

水力发电厂副厂长、总工程师。

指挥部成员:

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运行调度分厂、发电维护分厂、水工分厂、厂办公室、生产保障部、财务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地震应急指挥部的日常事务由地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

2.1.2地震应急技术保障组地震应急反应指挥部下设的包括安全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技术保障组。

安全管理人员对保障地震应急反应人员安全提供指导;生产技术人员对地震应急反应采用的专业技术提供指导。

地震应急技术保障组对地震应急反应行动及时提供专业咨询,对地震事故处理总结提供参考意见,对未来的震后恢复行动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

2.1.3地震应急处置组由运行调度分厂、发电维护分厂、水工分厂、水电供应部等成员单位组成。

地震事故发生后根据地震应急反应指挥部的决策,具体组织地震应急反应行动。

2.1.4地震应急后勤保障组由厂办公室、生产保障部等成员单位组成。

地震事故发生后根据地震应急反应指挥部的要求,安排好地震反应行动的车船服务、物资供应、医疗救助、膳食供应等事项。

2.1.5地震环境监测组由运行调度分厂、发电维护分厂、水工分厂、水电供应部等成员单位组成。

地震事故发生后根据地震应急反应指挥部的要求,对地震进行监测、监视。

2.2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2.2.1应急指挥部

(1)组织实施电厂应急预案,组织预案的修订。

(2)接收并组织执行上级指挥部的指令。

(3)地震事故发生后迅速组成地震应急反应现场指挥部,对地震应急进行现场指挥。

(4)制定应急反应对策,并组织指挥实施。

(5)组织地震应急培训和应急反应演习。

(6)负责组成电厂地震应急组织,建立电厂地震应急后勤保障支持系统。

(7)批准本辖区地震应急经费预算,并多渠道筹集所需资金。

2.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在地震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地震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接受地震事故报告,迅速作出评估,发布报警和通报,按程序启动应急反应预案。

(3)负责编制地震应急反应年度工作计划、培训计划并组织应急演习。

(4)检查辖区地震应急反应队伍的设置、设备的配备。

2.2.3地震应急指挥部成员的职责

(1)安全监察部·在地震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地震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接受地震事故报告,迅速作出评估,发布报警和通报,按程序启动应急反应预案。

·负责编制地震应急反应年度工作计划、培训计划并组织应急演习。

·检查辖区地震应急反应队伍的设置、设备的配备。

(2)生产技术部·组织地震应急技术保障组的工作。

·检查辖区地震监测系统运行管理状况。

·对震后恢复行动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

(3)运行调度分厂·负责对所属生产区域情况的日常巡检工作。

·负责对发供电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和操作,如启停发电机组、隔离故障点等。

(4)发电维护分厂·负责对所属生产区域情况的巡视检查工作。

·负责对所属发供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抢修处理工作。

·组织自有的应急反应队伍参加震后应急反应行动。

·协助核实地震损害情况。

·协助后勤服务进行应急设备维修。

(5)水工分厂·负责对所属生产区域情况的巡视检查工作。

·负责对所属地震监测震情信息报送工作。

·负责对所属水工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抢险处理工作。

·组织自有的应急反应队伍参加震后应急反应行动。

·协助核实地震损害情况。

(6)水电供应部·负责对所属生产区域情况的巡视检查工作。

·负责对所属供水供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抢险处理工作。

·组织自有的应急反应队伍参加震后应急反应行动。

·协助核实地震损害情况。

(7)厂办公室·负责地震应急行动的车船服务、医疗救助、膳食供应等事项。

·协调转移事故中可能发生的伤亡人员。

·完成地震应急指挥部交办的事务。

(8)生产保障部·负责地震应急物资的采购、保管和供应。

·协助核实地震损害情况。

(9)其他有关部门·由地震应急指挥部根据当时情况对其他有关部门提出协助要求,在其职责范围内提供必要的帮助。

3地震的预防与预警3.1地震风险监视的手段地震应急反应系统中监视、监测系统以地震测报系统监视为主。

(1)各生产部门对所属生产区域情况进行巡视检查。

(2)水工分厂对所属区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报告。

3.2地震监视、监测任务承担部门地震监视任务主要由有地震监视职责的运行调度分厂、发电维护分厂、水工分厂和水电供应部按照国家地震监测规范和标准对所属生产区域进行监视和检查。

地震监测任务主要由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枢纽安全监测部门利用枢纽地震测报网络,按照国家地震监测规范和标准对生产区域地震情况进行监视、监测和检查,并将有关监测信息报告水工分厂。

3.3地震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水工分厂收到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枢纽安全监测部门监测到的震情有关信息后,应尽快分析有关资料和信息,在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迅速形成具体的应急监测方案并通报有关部门付诸实施,同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地震应急指挥部。

3.3.1监测目的

(1)确认地震监测信息。

(2)测定地震发展趋势为地震应急反应决策者提供信息。

(3)为震后应急反应和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3.3.2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及方法监测点的数量、密度及具体方法依据地震监测有关要求确定。

3.3.3监测时段分为三个时段,震前和临震监测为应急反应对策提供依据,地震结束后的监测则主要为震后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3.3.4监视监测重点部位和内容见相关支持性文件8.13.3.5样品保存及监测方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3.3.6监测结果包括文字报告、有关图集、监测数据汇编、相集、录像。

4信息报告

(1)由地震应急指挥部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发布,所有对外发布的信息均需先由总指挥认可。

(2)参加应急行动的其他部门或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每隔四小时向地震应急指挥部报告行动进展情况,必要时应随时报告。

(3)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擅自发布地震信息。

5地震应急响应地震应急反应是地震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地震发生后的全过程。

地震事故的应急反应由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反应过程主要包括地震应急反应启动、评估地震风险、优化应急方案、调配应急资源、按事故等级采取应急反应行动。

5.1地震应急反应启动当应急反应指挥部接到小浪底水利枢纽及其反调节水库以及周边地区发生5.0级及以上地震报告时,由地震应急反应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地震应急反应启动。

5.2地震事故报告发生地震事故应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按照应急反应报告程序要求报告。

各部门和个人发现地震后均有义务立即向地震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采取必要和可能的措施防止危害扩大。

严禁谎报和不实报告。

各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地震应急指挥部报告。

地震应急反应报告程序图如下:

 

发现人室主任(值长)厂领导安全监察部安全监督处分厂(部门)负责人局领导局办公室

报告时应通报如下基本情况:

(1)地震发生的所属单位及地点。

(2)造成破坏的区域、设备、数量以及现状等。

(3)报告人姓名、单位、电话或联系方式。

5.3地震事故的初始评估地震应急指挥部接到地震报告后,除要求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对地震的现场情况继续报告和做出补充报告外,还要立即对地震事故进行初始评估,通过初始评估,尽快确定报警(通报)部门和采取应急反应措施。

初始评估的主要内容有:

(1)根据地震发生的表现等,评估地震的可能规模,初步预测地震的扩展趋向。

(2)对地震引发溃坝、垮塌、倒塔、触电、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3)评估地震对人身安全构成的威胁,收集受灾情况。

(4)评估地震对周围易受损害资源可能造成的影响。

5.4地震事故报警地震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设立应急指挥办公室协调指挥工作。

指挥部应及时发出地震事故警报,警报的主要部门如下。

(1)应急反应队伍、监测监视部门。

(2)局应急指挥部。

5.5进一步评估4.5.1地震事故进一步评估的信息来源

(1)监视监测系统对地震信息的报告。

(2)接受报警或通报单位和个人的反馈意见。

(3)其它途径提供的地震破坏信息。

4.5.2进一步评估的内容

(1)根据尽可能准确的地震信息资料,预测地震发展趋势,评价不同程度地震影响的范围。

(2)结合监测结果,在重点防护部位图上了解地震对主要敏感部位的威胁,包括:

威胁可能性、威胁范围、优先保护顺序等。

(3)根据地震风险、应急设备和人员分布等情况,评估本地区应急反应的人力、设备、器材是否能满足应急反应的需要,是否需要其他地区的支持,以便进一步确定地震应急反应行动方案。

5.6临震应急处置在地震发生后,为能使厂内各级部门尽快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抗震抢险方案能够快速有效的制订,并迅速得以实施,指挥部可按照汛期制订的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的有关内容,作为地震应急行动预案参考执行。

地震应急指挥部按以下要求做出应急处置措施:

(1)通知厂各部门及指挥部人员立即上岗,并根据预案中各自的职责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水工分厂应加强与地震测报部门的沟通,及时报告地震震情。

(2)划定警戒线,对危险区域进行管制。

(3)紧急疏散现场人员,抢救受伤人员和被困人员。

(4)部署对水库、大坝、地下厂房等关键部位进行严密的监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范垮塌、倒塔、触电、水淹厂房、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5)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制定抗震抢险应急方案,保障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6)组织抢修损坏的发电、供电、供水、金属结构等设备设施。

(7)及时向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我厂的抗震救灾情况,并请上级部门及时协调存在的问题。

(8)尽一切力量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6应急保障6.1地震应急队伍保障6.1.1地震应急队伍的建设

(1)根据小浪底水利枢纽及其反调节水库段黄河水域地震应急处置的需要,有必要建立电厂地震应急队伍,并纳入电厂应急管理体系,在应急反应时协调行动。

应急队伍建立的原则是人员精干、设备优良、功能齐全、反应迅速、布局合理。

(2)加强辖区内各单位应急队伍的建设。

将从事生产作业的作业人员组织起来,作为兼职的应急队伍,除承担自身的应急处置任务之外,也作为本辖区地震应急力量的组成部分,服从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3)应急指挥部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技术水平和能力,并在地震事故处理和演习中不断加强各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各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4)在严重破坏地震应急反应作业中,从具有地震应急反应能力的其他部门如军队、公安消防、水利工程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得到人力物力支援,动员社会的救援力量。

6.1.2地震应急反应队伍管理

(1)应急反应队伍平时应24小时加强值班,保持信息畅通,一旦接到应急指挥部的指令,要能够迅速赶到事故现场。

(2)提高应急反应人员的素质,定期进行演习和必要的技术培训,掌握应急设备的性能,熟练使用设备。

(3)保证地震应急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6.2地震应急设备保障6.2.1地震应急反应系统及设备库配备地震应急设备的配置规模应根据电厂应急工作要求、历年突发性地震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本地区地震敏感区和易受损资源分布等情况,确定地震应急队伍的规模和配备的设备种类、数量,并根据需要和可能及时作出调整。

按照统一配置,集中调用的原则进行配置和使用。

6.2.2地震应急反应设备管理

(1)所有应急设备的调用由地震应急指挥部统一调用或授权调用。

(2)区域间的应急反应协作所涉及的应急设备的调用由上一级地震应急指挥部统一调用或授权调用。

(3)应急设备应专库专用,集中存放,以便能迅速调用。

(4)地震应急设备主要由生产保障部负责购置、保管。

(5)所购置的应急反应设备由指挥部统一管理,调派使用。

(6)发电维护分厂负责应急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6.3地震应急通讯保障

(1)地震应急现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系统主要由运行调度分厂、发电维护分厂负责维护保障。

(2)地震应急现场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局相关通信管理部门负责维护保障。

6.4地震应急车辆保障地震应急现场车辆保障由局车辆管理部门负责提供。

7培训和演练7.1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由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两部分组成。

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应侧重于设备、设施等的使用和操作,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应理论和操作并重,其管理和反应对策经验的获得可通过理论培训和模拟演习中获得。

7.2定期演习和考核7.2.1演习组织地震应急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应定期组织地震应急反应演习,检验应急预案的各个环节是否能快速、协调、有效地实施,提高地震应急反应系统的实战能力。

7.2.2演习计划每三年组织一次全面系统的演习,以检验整个地震应急反应环节的有效性。

每18个月组织一次片区范围地震演习。

每年组织1-2次对系统某些环节的演习。

7.2.3演习目标

(1)使参与应急反应的各成员单位熟悉、掌握和深刻理解各自的职责。

(2)保持应急反应各有关环节快速、协调、有效地运作。

(3)检查设备的可用性和性能。

(4)考核各级应急反应人员对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熟悉掌握程度。

并及时发现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7.2.4考核内容

(1)本预案中规定的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2)相关地震次生灾害的应急防治状况。

(3)应急反应联系人名单。

(4)应急主管部门以及合作单位的交通、通讯、应急设备的状况。

(5)相关应急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不同类型地震事故的处置措施。

7.2.5演习记录主办演习的各成员单位应对演习情况予以记录,并报地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8附则8.1相关支持性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区域地震监视、监测重点部位和要求。

8.1.1坝基大坝基础检查应注意其稳定性、渗漏、管涌和变形等。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两岸坝肩区:

绕渗、管涌、裂缝,滑坡和崩塌堆积。

(2)下游坝脚:

集中渗流、渗漏水水质、管涌、沉陷、坝基淘刷。

(3)坝体与岸坡交接处:

坝体与岩体接合处错动、脱离。

(4)灌浆及基础排水廊道:

排水量变化,浑浊度、水质。

(5)其他异常现象。

8.1.2坝体

(一)混凝土坝混凝土坝检查应注意沉陷、坝体渗漏、渗透和场压力等。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坝顶:

坝面及防浪墙裂缝、错动、坝体位移、相邻两坝段之间不均匀位移、沉陷变形、伸缩缝开合情况、止水破坏或失效。

(2)上游面:

裂缝、膨胀、伸缩缝开合。

(3)下游面:

松软、脱落、裂缝、露筋。

(4)廊道:

裂缝、漏水、伸缩缝开合情况。

(5)排水系统:

排水通畅情况、排水量变化。

(6)观测设备:

仪器工作状况。

(7)其他异常现象。

(二)土石坝土石坝检查应注意其振动液化、坝坡不稳定、过量渗流,固体材料与可溶性物质的流失和坝坡冲刷等。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坝顶:

位移、沉降、裂缝。

(2)上游面:

护面破坏、滑坡、裂缝、鼓胀或凹凸、沉陷、冲刷、堆积。

(3)下游面及坝趾区:

位移、滑坡、裂缝、泉水、渗水坑、水点、湿斑、下陷区、渗水颜色、管涌。

(4)土石坝与混凝土结构物或其他建筑物接头、界面工作状况与缺陷。

(5)观测设备、仪器工作状况。

(6)其他异常现象。

8.1.3泄洪设施应对进水口,闸门及控制设备、过水部分和下游消能设施等各组成部分分项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一)开敞式溢洪道

(1)进水渠:

进口附近库岸塌方、滑坡,渠道边坡稳定,护坡混凝土裂缝、沉陷。

(2)消能设施(包括消力池、鼻坎、护坦):

堆积物、裂缝、沉陷、位移、接缝破坏、下游基础淘蚀。

(3)下游河床及岸坡:

冲刷、变形;危及坝基的淘刷。

(4)其他异常现象。

(二)泄洪隧洞或管道

(1)进水口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闸门门槽和通气孔破损情况。

(2)隧洞、竖井:

混凝土衬砌剥落、裂缝、漏水;围岩崩塌、掉块、淤积。

(3)混凝土管道:

裂缝、鼓胀、扭变;漏水及混凝土破坏情况。

(4)其他异常现象。

(三)闸门及控制设备

(1)闸门、阀门:

变形、裂纹、螺(铆)钉松动,焊缝开裂;钢丝绳断裂。

(2)控制设备:

变形、裂纹、螺(铆)钉松动、焊缝开裂;电、油、气、水系统故障;操作运行情况。

(3)备用电源:

容量、燃料油量;防火、排气及保卫措施;自动化系统故障。

(4)其他异常现象。

8.1.4引水发电系统

(1)进水口:

进水塔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损情况和其他异常现象。

(2)引水系统:

混凝土隧洞、竖井、管道:

混凝土衬砌剥落、裂缝、漏水;围岩崩塌、掉块、淤积;排水孔堵塞。

调压井:

混凝土衬砌裂缝和剥落、漏水以及围岩崩塌、掉块。

压力钢管:

裂缝、鼓胀、扭变;漏水及钢衬损坏。

其他异常现象。

(3)发电厂房厂房基础:

裂缝,滑坡、沉陷、集中渗流;沉陷,基础冲刷、淘刷和岩石挤压错动情况。

混凝土:

裂缝、漏水;厂房与岩体接合处错动、脱离;(4)发电设备:

变形、裂纹、螺(铆)钉松动、焊缝开裂;电、油、气、水系统故障;操作运行情况。

其他异常现象。

8.1.5边坡工程边坡和近坝区堆积体边坡:

坡体开裂、松动、错台、滑移、塌方、脱离、滚石,涌水、渗水。

其他异常现象。

8.1.6道路交通道路交通系指坝区为观测大坝和事故处理所必需的主要交通干道。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公路:

路面情况;路基及上方边坡稳定情况;排水沟破损情况。

(2)桥梁:

地基情况;支承结构情况;桥墩冲刷;混凝土破坏;桥面情况。

(3)其他异常情况。

8.1.7水库水库包括库区和库盆。

水库检查应注意水库渗漏、塌方、库边冲刷、断层活动以及冲击引起的水面波动等现象,尤应注意近坝库区的这些现象。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水库:

库水流失和新的泉水。

(2)库区:

附近地区渗水坑;公路及建筑物的沉陷;与大坝在同一地质构造上的其它建筑物的反应。

(3)库盆(有条件时,在水库低水位时检查):

表面塌陷;渗水坑;原地面剥蚀;淤积。

(4)塌方与滑坡:

库区滑坡体规模,方位及对水库的影响和发展情况;坝区及上坝公路附近的塌方,滑坡体。

8.2应急预案修订每年进行一次小修订,每3至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

8.3主要修订内容地震应急预案因下列情况需定期修订,使其符合实际和更加完善:

(1)由于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及发展,需对应急管理要求作相应调整。

(2)通过日常地震演习和实际地震事故的应急反应行动取得的经验等,对预案进行完善修订。

(3)根据应急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报废等情况进行修订。

8.4制定与发布本预案由安全监察部组织制定,报经电厂批准后发布,并须报小浪底建管局安全监督处备案。

9 附件9.1应急救援人员联系方式,见附件19.2厂外应急救援机构小浪底咨询(工程)有限公司设有测量部,负责枢纽安全监测工作,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布枢纽安全监测信息;设有专业人员和工程机械,能够完成水工设施的工程抢险工作。

小浪底建管局综合服务中心设有车队和通讯队,能够提供应急交通车辆和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区通讯设备故障处理。

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区公安局设有消防科,配有专业消防设备及专职消防队员。

小浪底建管局综合服务中心设有职工医务室,有专业医务人员可以参加人身伤亡事故的救援。

9.3地震应急抢险物资储备清单防汛抢险正常物资储备即可作为地震应急抢险物资。

砂石料、工程机械由小浪底咨询(工程)公司提供。

救援物资清单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定额数库存数状况1汽油发电机5KW台11良好2柴油发电机10KW台11良好3电缆YZ3×4+1米500500良好4碘钨灯支1010良好5手电筒支3030良好6应急灯个2020良好7救生衣件100151良好8安全带条20266条旧的9安全帽个5050良好10帆布手套双100100良好11彩条雨布平米11201120良好12编织袋条700764良好13棕绳公斤100110良好148#铁丝公斤300300新购15铁丝网片米160160新购16网套套2020新购17110水钻ZIZ--110 

¢1101.4kw台11良好18手动式冲击钻台1119小型千斤顶5T

(1)2T

(1)台22良好20手动葫芦0.5--1吨台22良好21小型移动式空压机排气量1.8m3/分,0.5MPa台11良好22胶管φ19*4B*20m-GB/TH86-92米4040良好23手风钻YO-18凿岩机台11良好24镐把2020良好25钢钎特大5个、大5个中3个中扁头2个,小扁头2个小尖头3个个2020良好26锤子大5个中5个小5个个1515良好27电锤21C-FG-26台22良好28电锤博士GBH5-38台11良好29小型水泵RW4020BR-V台22良好30小型水泵RW2120BB-V台22良好31小型水泵RW4020BR-V台22良好32小型水泵RW40201BR-V台22良好33小型水泵RW4021BR-V台22良好34潜水电泵WQK25--17-3台11良好35潜污电泵WQK12--50-5.5台12良好36潜水给水泵QxG-300-5.5-7.5台44良好37电炉个5538军用胶鞋双202039雨鞋双5030 40雨裤、雨衣套504 41军大衣件505042军用水壶个202043圆头钢锹把100101良好44草袋条3003009.4主要生产区域疏散示意图地下厂房疏散示意图,见附件4。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

在地震来临前做好对策预案,加固建筑物,并向群众进行宣传,使其在思想和知识上有所准备。

在地震发生阶段,人们主要根据平时的防震知识和实际情况,寻找安全地方紧急避震。

同时要注意观察附近的情况,是否有人遇难和负伤待救。

负伤待救者也应做好自救或尽快寻求救援。

在震后自救阶段,短时间内救援力量难以到达灾区,这时是最困难的时期。

在此阶段自救是主要方式,人们应了解自救的注意事项,并且预防强余震。

大震后3个小时,救援力量一般可到达灾区,有组织的救灾活动即可全面展开。

但此时也应注意强余震和续发性大震的防御。

防震措施的重点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有条不紊地进行防震救灾。

要做好以下准备。

(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震前白防,是指有中、短期地震预报背景的地区,根据临震前所发现的宏观异常,采取简易有效的防震抗震措施的举动。

另外,震前的物质准备也是很重要的。

主要有高能量食品、水、急救箱等,放在震时紧急躲避处,以争取足够的等待外援时间。

(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做到畅通无阻。

(4)加固室内器具。

(5)落实防火措施,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

(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震谣传。

(二)震时应急

(1)瞬时抉择,珍惜12s自救机会。

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并受其害的主要有两种地震波,即专业人员常说的P波(纵波)和S波(横波)。

每种类型以不同的传播方式和速度运动。

P波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