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1948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今天怎样当教师.docx

今天怎样当教师

今天怎样当教师

2004-09-1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做客强国论坛

  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

不承认这一点,把我们的教师队伍说得一塌糊涂,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我向来不赞成这样的说法。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关系、利益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开放的环境下,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激荡,也使得我们的教师队伍在思想道德素质、组织文化等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新问题。

我们的师德状况和师德建设工作,在诸多方面不适应新的要求,这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一些教师师德观念不是特别强,或者淡漠了,不讲师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甚至也有一些严重的失德行为,也影响到教师的声誉,尽管这绝不代表教师队伍的主流,绝不代表教师的整体形象。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

  这几年来,围绕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主要抓了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抓编制工作,2001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共同颁布了编制标准,主要推动各地的编制核定工作;第二个方面,抓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到现在已经基本建立。

在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当中,进一步建立公开招聘制度,把好入口关;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要进一步强化激励竞争和有效约束的制度,规范管理,建立起长期激励有效的自我约束的制度。

第三个方面,人事制度改革要大力推进教师的交流。

现在教师队伍,特别是对中小学来看,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

--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

人民教师要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主持人]:

各位网友,周末好,我是人民日报记者温红彦。

今天我们请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同志和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同志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座谈。

  [管培俊]: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很高兴来到人民网的强国论坛跟网友们见面,一起讨论有关教师节的话题。

教师节刚过,作为为教师工作服务的职能部门,我们感觉到教师节也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所以我跟吕司长代表教育部教师工作相关部门向全国广大教师、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

  [主持人]:

昨天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庆祝第20个教师节暨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非常振奋人心。

会上表彰了一批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我想请问一下吕司长,优秀教师奖励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呢?

全国现在大约有多少位教师,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比如学历水平是什么样的?

  [吕玉刚]:

我是昨天亲临了庆祝表彰大会,也被当时的气氛所感染,我也亲眼目睹了参加表彰大会的模范教师对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大会上的讲话的高度评价,非常受鼓舞。

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是1985年《教师法》正式颁布之后建立起来的,目前和人事部共同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

这个表彰奖励制度分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事部和教育部定期表彰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第二层次是教育部单独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和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

自1986年到目前为止,包括昨天正式表彰的这批模范教师,一共开展了八次全国性表彰奖励工作。

目前有4.6万人受到了这两个层次的表彰,其中第一个层次有6600多人。

今年的教师表彰工作,还有一个特点,为了贯彻中央八号文件的精神,今年在遴选出的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当中,还遴选了两百名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一百名中小学德育课教师和一百名中小学德育优秀工作者,教师表彰制度的实施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励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事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大学、中学、小学,专业教师一千一百五十多万人,小学阶段五百七十万人,中学阶段四百五十万人,职教是五十五万人,普通高校七十二万人。

目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有了显著提高,分别达到了98%、92%、76%;在高等学校,我们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教授已经达到了七万人,副教授达到了21.6万人,还有两院院士523人,占全国院士总数38.7%,高校成为了我国高层次的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

  [主持人]:

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全国的报纸、广播电视都作了宣传报道。

有的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个主题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我想,这既是对人民教师的充分肯定,又对人民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请管司长进一步给我们阐释一下。

  [管培俊]:

好的。

在9月9日召开的全国师德论坛上,教育部周济部长做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广大人民教师社会地位和丰功伟绩,充分阐述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样一个教师节的主题。

我理解“光荣的人民教师”的含义是这样的,首先,人民教师的职业是光荣的、伟大的职业,是一个崇高的、神圣的职业,全社会都要尊敬教师,都要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劳动创造。

第二,教师要有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要珍惜人民教师这样一个光荣的称号,要自重、自警、自励、自强。

人民教师的含义,正如周济部长所说:

第一是为人民服务,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教师才是人民教师;第二是要让人民满意,只有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才是真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样一个崇高的称号。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师德建设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主持人]:

谢谢。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管司长您认为我国教师队伍现在还存在哪些不太适应的方面呢?

  [管培俊]:

作为负责教师工作的一个职能部门,我们是为教师工作服务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这条战线工作,我自己也是一个学生家长,跟教师直接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

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教师队伍主流是非常好的,是一支好的教师队伍。

当然,随着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开放条件下多元文化的相互作用,教师队伍的建设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果说在新的形势下教师队伍有不适应的地方,我觉得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观念不适应。

当然这个不适应是相对来讲的,相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从更高的、新的要求这样一个角度来说的不适应。

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要热爱学生,要尊重学生,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等,树立这样新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思想基础。

  第二,知识结构不适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需要教师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才能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而且一次性的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终身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吸取新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

  第三,教育教学能力不适应。

在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对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了解国际上教育发展的新动态,了解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要与课程整合,与教学结合,并且在教育教学当中有效运用,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才能是生动的、活泼的。

也才能有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

  最后,在师德建设方面。

刚才讲到,我们的教师队伍是一支非常好的队伍,长期以来,我们一千万教师队伍支撑着世界上最大的基础教育,为基础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

不承认这一点,把我们的教师队伍说得一塌糊涂,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我向来不赞成这样的说法。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关系、利益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开放的环境下,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激荡,也使得我们的教师队伍在思想道德素质、组织文化等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新问题。

我们的师德状况和师德建设工作,在诸多方面不适应新的要求,这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一些教师师德观念不是特别强,或者淡漠了,不讲师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甚至也有一些严重的失德行为,也影响到教师的声誉,尽管这绝不代表教师队伍的主流,绝不代表教师的整体形象。

  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要创新师德教育的观念、制度、方法、手段,使得我们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新的要求。

  [主持人]:

管司长,刚才您谈到不适应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师德建设方面的不适应,所以这次教师节的主题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师节前一天也召开了全国师德论坛,这是非常适时的。

由此我想到,全世界所有的节日当中,以职业的名义而设立的节日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教师节,一个是护士节,仿佛是暗合了人类对完整生命的两大追求,一个是追求健康的身体,一个是追求健全的心智。

护士是拯救肉体,教师是构建灵魂,所以说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育部举办师德论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

您刚才说,应该加强师德教育,改进师德的方法和手段,能不能具体说一下,在现代社会,在新的形势下,师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应该怎么加强,怎么提高?

师德建设重在制度创新也需要社会氛围

  [管培俊]: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市场经济环境和开放的社会条件下,师德建设的任务非常紧迫,非常艰巨,也非常复杂。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的师德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需要进行理论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工作层面的创新、管理的创新,要有相关的配套政策,还要有制度化的环境,还要有很好的社会氛围,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师德建设不仅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情,也不仅是教师自身的努力,还要有社会公众的支持。

我也特别希望社会对教师能够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关爱。

呼吁全社会尊重教师、爱护教师,创造师德教育的好的环境。

但从教育行政部门自身来说,首先要抓好自己的工作,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地加强师德建设,改进工作。

师德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就是按照“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样一个主题,实现“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的目标来加强师德的建设。

  具体的说,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加强师德教育。

进一步完善、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我们时代的要求,要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不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来的教条,而也是公众对教师的要求。

人民大众对教师的要求,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是是一种客观的、内在的要求。

包括:

要求新时期的人民教师要进一步树立爱国爱教的崇高的职业理想,志向高远、爱祖国,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献身;要求我们广大的教师要依法执教、敬业爱岗,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坚于职守,敬业奉献;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关爱学生,以人为本,这是师德规范的核心,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的深远的影响;要求广大教师终身学习、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

在一个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教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各级各类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典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典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增长自己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

  其次,坚持底线原则要求。

师德教育的第二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有一种底线的要求,所谓底线要求就是根据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针对某一个时期教育工作需要,公众的反映,抓住师德建设工作当中突出的现实问题,提出阶段性师德底线要求。

当然,对此一举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教师是一种光荣的、崇高的职业,有一些具体的禁行性规定要求不一定符合教师的身份。

但是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许多教师赞成这样一个做法,一个阶段提出一些阶段性的要求,比如说不准体罚学生、不准在教学计划之外增加作业负担等几不准的要求,使得教师有所遵循,使得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地明确具体的要求是什么,通过可操作的、具体化的要求,逐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不断提高促进教师的师德水平。

事实上不少地方就是这样做的。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更带根本性。

一些不合规范的很多事情并非当事人有意所为,而是我们制度不明确,没有一个边界,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制度建设非常重要。

说到底,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第四,要加强管理。

管理也是教育,必须要严格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职业也是这样的,要有职业道德规范,要有底线的要求,要有基本的制度,还要加强管理,我想这是广大教师、家长的共同心愿。

任何一个敬业爱岗的教师都不希望教师队伍疏于管理。

这是我们的行业规范,有了很强的行业规范,做到行业自律,不断提高师德的水平,我们教师职业才能在公众当中有威信,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地位,得到人民的信任。

  [主持人]:

刚才听您谈的这些话使我很受启发,我理解,教师承担的社会角色,有着与生俱来的道德责任,也自然有一种人格的、行为的榜样力量。

教师加强师德建设,或者在道德上对教师提出要求,不管是底线要求还是最高要求,这种要求对于教师的自我成长也是一个内在的需要。

我们很早就提出来师德的理念要以人为本,请管司长再进一步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以人为本”最基本的内涵是什么?

  [管培俊]:

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育领域应当是两层含义:

一、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在教师队伍建设当中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真正把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周济部长在全国师德论坛讲了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

这是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的观念。

二、而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中心,一切教育教学工作要围绕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我觉得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含义。

  [主持人]:

我也感觉以人为本,它实实在在影响教师的信念、心境、情感和态度,过去我们常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比喻教师,对于当代社会,这个比喻在理解上是否有新的内涵,教师是否应当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管培俊]: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用红烛和春蚕来比喻教师,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美好的诗句来表达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美,对教师职业的崇敬、爱戴与感激之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感觉到仅仅是这样的赞美还缺少点什么,教师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要得到能量补充,自身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教师也是人,也需要得到关注,这是一种现代的理念。

如此说来,我们用红烛和春蚕来比喻教师,就似乎显得不够了。

我的看法很简单,这是一个苹果的两个面。

应该就是把这两个方面种意思结合起来。

一方面我们要大力褒奖和支持既要对教师职业的崇高伟大、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给予弘扬师德,另一方面同时社会要把教师看成正常人,是一个普通劳动者,教师是社会的一个职业群体,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教师付出一定的劳动,他应该从社会方面得到相应份额的报酬。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不断的提高,这是既是教师的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期望。

  [主持人]:

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内涵。

  [吕玉刚]:

刚才管司长说的有两个意思,一是教师本身要有红烛精神,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素质,同时全社会也给予教师更多的关心、支持、理解、帮助,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86万“社会人”有资格进入教师队伍

  [主持人]:

刚才两位司长讲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一个是加强师德建设,一个是加强教师教育。

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

请问吕司长,在加强教育的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们这些年做得怎么样?

我知道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已经实施三年了,你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执行情况,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还有哪些新的举措?

  [吕玉刚]:

在教师队队伍建设上,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提高,一手抓改革,提高主要抓老师的师德建设和素质提高,改革主要是抓人事制度改革。

这几年来,围绕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抓了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抓编制核定工作,2001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共同颁布了编制标准,主要推动各地的编制核定工作,目前大部分省已经编制核定到县;第二个方面,抓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现在面向教师内部的认定工作都已经完成了,面向社会的认定工作,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开始,现在面向社会认定的有86万人。

从教师准入制度来讲,现在已经建立了只有取得教师资格才能进入教师队伍的制度。

第三是在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当中,进一步建立公开招聘制度,把好入口关,这是在招聘环节上要尽快改革的。

除了入口这一关,对现有的教师队伍推行聘任制和合同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激励竞争和有效约束的制度,规范管理,建立起长期激励有效的自我约束的制度。

第四是大力推进教师的交流。

现在教师队伍,特别是中小学的教师交流。

进一步完善政策,建立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去的优惠政策,对农村的老师,在晋升专业职务上有一定的倾斜,同时对城镇教师要有农村任教的经历,从政策上进一步完善。

在交流的组织上,重点推进三个层次的交流,一是在农村县内,将超编学校的教师真正交流到需要教师的农村学校去。

二是省区内,建立城乡之间的教师轮岗、交流、定期支教的制度。

三是跨省区的对口支援制度,支持教师从发达地区到西部贫困地区任教。

当前的改革重点就是把编制标准落实到位,定岗定员工作落实到位。

争取通过退养一批、交流一批、辞退一批、招聘一批,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去

  [主持人]:

谢谢吕司长。

刚才您谈到我国现存的超编和缺编共存的情况,网友们很感兴趣。

我们的谈话大约进行了半个小时,网友的提问非常踊跃,有一个叫“戈壁滩”的网友问:

吕司长,您认为当前教师的总数是多了还是少了?

您怎么看城里学校教师人满为患,农村学校门可罗雀的情况?

  [吕玉刚]:

谢谢这位网友的提问,如果按照编制标准来测算的话,从总体上分析,中小学教师队伍是略超一些。

这有一个历史的过程,首先是这些年来生源有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小学阶段,生源这几年急剧下降。

生源下降了,教师资源自然就多了一些,要消化需要有一个过程。

但是中小学教师超编问题,一是不像有些媒体或者社会上议论的那么严重,我们最近做了一个统计核算,按照各省的核定编制数量,超编的总量比例是1.7%,这和人们想象的超编数量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

第二,超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客观上讲,是超和缺的并存,有的地方是超,但是这个省内某些地区是缺的,有的地方总体上是缺,但是针对某个地方是超的。

在城镇超得相对多一些,但城里的超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教育发展水平也比较高,有的地方在推进小班化教学,自然教师的数量就需要多一些,这些地方编制标准上可能比国家统一的编制标准略宽一些,这也是当地政府从满足人民需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的编制标准,这也是应该予以支持的。

农村中小学的缺编也是现实,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农村缺编的原因,我们也做了分析,有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是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吸引人才比较困难,我们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去的政策机制还不是很完善,有一些地方虽然有了一些政策,但是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就是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存在一些问题,总是希望留在城市,留在条件好的地区,不愿意到农村去。

第三,现在有一些地方因为经济、财力比较困难,“有编不补”,编制是有的,但是没有钱正式招聘一些合格的老师,不得不聘用一些代课老师。

所以我们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按照核定的编制和工资标准全额列入预算,与此同时,要招聘一批合格的教师,到缺编的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任教。

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下一步的改革和政策机制的逐步完善得到解决。

  [主持人]: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怎样当教师”,最后请两位司长在节日里面给全国教师提几点希望吧。

  [管培俊]:

刚才已经讲到的就不重复了。

在全国师德论坛上,许多我们的优秀的教师、新一代教育家,讲了非常好的意见,我们非常深受感动。

在这里我想引述用魏书生老师讲的一句话“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精神家园”作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我想寄语广大的教师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精神家园”,履行我们神圣的职责,追求美好的未来,这个未来包括世界美好的未来、祖国美好的未来,也包括我们自身美好的未来。

因为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也是幸福的职业。

在履行我们神圣职责,为国家效力、大众服务的同时,也使得我们自身得到幸福。

让我们共勉,谢谢各位老师!

  [主持人]:

非常感谢两位司长,我的问题就到这里,下面把时间留给踊跃提问的网友们。

  [千重山]:

东北要对中小学校教师进行精简,是否那里的教师真的就多了,真的不合格?

  [吕玉刚]:

据我了解,黑龙江省已召开了全省的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要精简教师队伍,它是着眼于建立一个有效激励竞争和约束的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在有的省份按照当地的中小学编制标准,确实存在超编的问题,要通过人事制度的改革,逐步地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推进教师的交流,特别是教师要从城镇超编的地方向农村流动,对经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坚决予以辞退。

对于其他超编的分流教师应给予妥善安置。

  [朱火山]:

曾经我写过一篇文章《写在教师节之际》,您有什么看法?

这是真实感受到的,谢谢。

  [管培俊]:

我很乐意回答您的问题,我也拜读了你的《写在教师节之际》,看出你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也有很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非常可贵的。

国家发展,教育发展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不如意的事情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拔发离地,我们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希望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目标。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讨论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在对社会提出了美好愿望的同时,我们每个人自己能做什么,改变这些现实,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对此,我们应当充满信心。

  [晨曦熙]:

吕司长您好:

我想问一下国家鼓励高职教育发展,师资力量为什么跟不上?

是教育人事制度的问题么?

  [吕玉刚]:

这几年我们国家高职发展比较快,师资力量确实有跟不上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有相当一批的高职是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教师的学历水平还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水平;二,高职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是相当高的,特别是一些实习指导教师、专业课教师,这些方面需要下一步进一步调整结构,特别是要注意从一些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吸收一些有实际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答爱玩强坛呦]:

农村执教经历对你目前的管理决策有何影响?

  [吕玉刚]:

中国是个农业人口大国,要了解中国的国情,首先要了解农村。

在农村当过一段时间教师,对从事教育人事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更多地体会到了农村教育的艰难、农村教师的辛苦。

所以,在我们的管理工作当中,应该给予农村教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理解。

教育资源配置不能市场化

  [三剑客]:

你支持“教育产业化”吗?

你怎么看“教育产业化”?

  [管培俊]:

我不赞成教育产业化。

张保庆部长已经作了明确阐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资源的配置要遵循价值规律、市场法则,但是教育总体上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不能由市场自发力量主宰教育,否则我们就难以实现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难以保证教育公平,难以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同样,教师资源配

置和教师教育更不能市场化。

在市场条件下,我们一方面要遵循经济规律,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