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1979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docx

高考复习如何做科技文阅读

如何快速准确解答社科类文章的命题

许多学生做社科类文章的命题准确率非常低,尤其文科学生,常为此着急。

其实,只要能够把握社科类文章的命题特点,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有针对性的适量训练,在短期内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谈谈如何快速准确阅读社科类文章,提高得分率。

高考选择社科类文章有明显特点:

时代感强,内容单一,思路明晰。

平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多读《文史知识》和《科学博览》等杂志,主要是让学生适应选文的风格。

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做历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总结命题规律,明确命题者设置错误项的手段,对学生常见错误的题型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分析,有的放矢,定会事半功倍,快速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备考经验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以抛砖引玉。

一、了解社科类文章设置错误选项的常用手法。

命题者一般从两个层面来拟定错误选项,一是曲解原文信息,二是依据原文信息错误解说或推导。

要辨别命题者设置的错误选项,前提是读懂原文,把握原文信息。

在判断一个选项错误时,一定要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我们做完试题,核对答案的时候,往往对正确的选项持模棱两可的态度,但是我们发现命题者设置的错误选项是非常清楚的。

因此,我们只有忠实于原文,仔细寻找依据,多运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使我们对正确的答案持模棱两可的态度。

要快速排除错误选项,除了读懂原文,仔细寻找依据外,还有重要的一点:

把握社科类文章设置错误选项的常用手法。

(一)曲解内容(命题者错误地陈述或解释文章的信息)

1.定义有误

例:

(2002年全国卷第7题)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答案:

A此题考查的实质是要给“沙尘暴”下定义。

如果明确这一点,只有选择A项,它首先说明“沙尘暴”是“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是“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的结果是“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这些都是解释“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B项是一种描述性的说法,不是准确的解释。

C、D项都只说明了“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也不能算作准确的解释。

2004年的15套高考试题中类似的命题有8道:

2004年全国卷一第7题、2004年浙江卷第7题、2004年辽宁卷第7题、2004年江苏卷第7题、2004年湖北卷第7题、2004年重庆卷第7题、2004年天津卷第7题、2004年夏季北京卷第15题。

2.指代有误

例一:

(2004年北京卷第16题A、B项)A.朊毒体在发生错误交叠时仍保持了正常的功能。

B.朊毒体在记忆存储过程中会发挥好的作用。

A、B项均指代有误。

“这种蛋白质”是指“CPEB”而非指“朊毒体”。

例二:

(2001年全国卷第19题B项)“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

本项指代有误。

本项中“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应指“紫燕跃武”“赤兔月空”二句。

3.张冠李戴

例一:

(2004年重庆卷第9题D项)泰讷的说法不是对技术绝望,而是对人类滥用技术的严厉警告。

本项张冠李戴。

本项陈述对象是“泰讷的说法”,而题干设置的语句是“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陈述对象是“我们”。

例二:

(1998年全国卷第25题C项)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

本项张冠李戴。

判断依据是“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尤其”一词说明后者相对前者的危险更大。

4.偷换概念

例一:

(2004年全国卷三第10题C项)仅仅为了消灭屈指可数的几种害虫、杂草、老鼠等,可见人类研制化学药品是得不偿失。

本项偷换概念。

本项提供的前提是人类使用化学药品的目的,依据原文来看,作者的观点是人类使用化学药品得不偿失,而不是人类研制化学药品得不偿失。

命题者把“人类使用化学药品”偷换成“人类研制化学药品”。

例二:

(2004年北京卷第16题D项)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长期保存这些记忆。

本项偷换概念。

本项的陈述对象是“CPEB合成的蛋白质”而不是“CPEB”本身。

5、是非颠倒

例一:

(2001年春季北京卷A、B项)A.特温戈虽然出色,但还不是一种环保型小汽车。

B.原来的特温戈车的发动机存在一些问题。

此两项均是非颠倒。

A项的判断依据是“绿色和平组织已经构想出一种环保型样车SmILE”、“用于SmILE的双缸发动机是由瑞士温科AG公司为雷诺特温戈这样的小型汽车设计的”,这说明特温戈是一种环保型小汽车。

B项判断依据是“针对这种观点,SmILE设计者说,这种发动机不会比任何一种传统发动机磨损更快,它有一个先进的冷却系统,其平均活塞速度甚至比类似的传统汽车的活塞速度还要低。

不管怎样,目前大多数汽车早在发动机用坏之前就已经报废了”,这说明特温戈车的发动机不存在问题。

例二:

(1998年全国卷第25题D项)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本项是非颠倒。

判断依据是“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6.无中生有

例一:

(2004年上海卷第2题B项)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本项无中生有。

判断依据是“《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是‘以其发行量巨大’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文中没有提及“国际影响深远”这一信息。

例二:

(2004年广东卷第8题D项)这两句话用“黑色金子”比喻咖啡,而用“绿色保健饮料”指代茶,这意味着咖啡比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本项无中生有。

本文没有任何信息可以得出“咖啡比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的结论。

(二)错误推导(命题者依据原文信息解说或推导时故意犯下逻辑错误)

1.把部分说成整体

例一:

(2004年重庆卷第10题C项)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本项以偏概全,不能因部分技术会带来报复效应或副作用而推断出“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例二:

(2004年湖南卷第7题B项)它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

本项以偏概全,中国传统医学界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而“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只是藏医行医的方式。

2.把未然说成已然

例一:

(2000年全国卷第18题D项)制造廉价、高效的紫外线源,来读取光盘上的数据。

本项把未然说成已然,本项所陈述的内容是韦尔奇工作小组正在考虑进行的工作,是韦尔奇将要实验的内容,而不是所做实验的内容。

例二:

(2000年全国卷第20题D项)目前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

本项把未然说成已然,判断依据是“非线性意味着入射光的微小变化会导致透射光的巨大改变。

正是这种性质使光学开关的设计者们兴奋不已”、“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工程师阿塔奇认为,采用一个大小为1升、装满高温铷气的小室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并且更加有效”、“韦尔奇小组的成员卡什已在考虑运用这个原理制造一个廉价、高效的紫外线源”,以上三点说明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目前尚处在设想阶段,还没有付诸实施。

3.把或然说成必然

例一:

(2004年全国卷二第10题D项)除了葛院士的方案,其他各单位所提出的方案都不能使白鹤梁“永见天日”。

本项把或然说成必然,判断这类选项错误,只需找出一个反例即可。

以天津大学的方案为例,此方案存在毁坏石梁的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换一种说法,天津大学的方案有可能使白鹤梁“永见天日”,也有可能使之毁坏。

只要存在使白鹤梁“永见天日”的可能性,就不能说“其他各单位所提出的方案都不能使白鹤梁‘永见天日’”。

例二:

(2004年全国卷三第10题D项)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所以化学药品也将会永无止境地研制下去。

本项把或然说成必然,D项提供的推断前提少了“似乎”一词,前提把或然变成必然,推断的结论也是必然的,前提错误,推断的结论便错误。

4、混淆程度深浅

例一:

(2004年春季安徽、北京卷第10题A项)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根本无济于事。

本项混淆程度深浅,“根本无济于事”与本段内容不符,判断依据是“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只能阻止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例二:

(2002年全国卷第10题A项)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本项混淆程度深浅,本项由“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得出“沙尘暴必将被人类所利用”的结论,这种归纳法在此无法成立。

5.颠倒因果关系

例一:

(1999年全国卷第17题A项)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哺乳动物在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从而具备了冬眠的功能。

本项颠倒因果关系,根据原文第一段的内容可知,在假设的前提成立“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技能”的条件下,得出结论“某些哺乳动物在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

例二:

(1999年全国卷第18题B项)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本项颠倒因果关系,判断依据是“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

6.强拉因果关系

例一:

(2004年全国卷三第10题B项)化学药品和辐射线能够改变生物的根本性质,所以治理环境污染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化学药品和辐射线。

本项强拉因果关系,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例二:

(2004年湖南卷第10题A项)中国传统医药学能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体系,而埃及、罗马、印度的传统医药学因特点相近,已被现代医药体系所取代。

本项强拉因果关系,本选项名为推断,实质是判断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两个因果关系分句的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

二、重视考生答题时常见的错误题型。

以下几种题型是考生常犯错误的。

1.对某一概念最准确解释的判断

此种题型一般要把握对概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对一个概念的明确定义是:

概念=种概念+属概念。

命题者一般在属概念上设置的错误是考生很难做出正误判断的,而“种概念”正是此概念区别于彼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一:

(2004年全国卷第7题)下列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胚胎干细胞即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B.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C.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囊胚中可发育成胎盘、肝、肺、骨胳、皮肤等的全能性细胞。

D.人类胚胎干细胞不仅指人类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答案:

B命题者抓住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三个特点来命题:

一是人类胚胎干细胞位于囊胚中,二是人类胚胎干细胞未分化,三是人类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依据特点一排除A,因为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不是人类胚胎干细胞。

依据特点二排除D,因为成人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

依据特点三排除C,因为人类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而被认为具有全能性,并不能说人类胚胎干细胞就具有全能性。

例二:

(2004年浙江卷第7题)对“过敏反应”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过敏反应是指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最常见的疾病。

B.过敏反应是由个体差异和遗传带来的一种临床最常见的超敏反应,如哮喘病。

C.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D.过敏反应是由异种动物血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青霉素等过敏原诱发的超敏反应。

答案:

C本题要求选择“最准确”的一项。

命题者的命题思路是这样的:

要考生抓住两句话,一是“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超敏反应”,二是“超敏反应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命题者用第二句话中对“超敏反应”的解释部分代替第一句话中的“超敏反应”。

而第二句话正是“过敏反应”这一概念的种概念。

师生备考时除了参考2004年的相关命题外,还可以参考类似试题:

2003年全国卷第7题、2003年春季安徽卷第7题、2002年全国卷第7题、2000年春季北京卷第17题、1998年全国卷第23题、1997年全国卷第20题、1996年全国卷第20题、1993年全国卷第23题。

2.对文中某一语句正确理解的判断

从某一语句出发有两种命题形式:

一是对某一语句本身的正确理解,二是某一语句是为了强调或说明什么。

第一种题型设置关系到“某一语句”本身就是文中的关键句,它的语义是临时的,离开这个语境,就不存在这种语义,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应该把它放在前后文的语境中来解读。

第二种题型设置关系到“某一语句”是为文中的某一语义(文中常常有关键句)服务的,它的出现正是为了说明某一语义(文中常常有关键句),此种题型上海卷中常常出现。

例一:

(2002年全国卷第8题)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答案:

B本选项的错误有两处,一是“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二是“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便形成沙尘暴。

起到平衡生态的作用不等同“保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判断其余选项的正确依据在第二、三段很容易找到。

师生备考时除了参考2004年的相关命题外,还可以参考类似试题:

2003年全国卷第8题、2003年春季安徽卷第9题、2003年春季北京卷第12题、1997年全国卷第21题、1995年全国卷第21题、1994年全国卷第24题。

例二:

(2004年春季安徽、北京卷第7题)第一段里“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一句强调的意思是

A.土壤污染是看不见的,渐进的。

B.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很难治理。

C.土壤污染对生命的危害最直接。

D.土壤污染的治理目前还没有可行办法。

答案:

B本题如果换一种问法――“为什么有的专家说,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

”,就变得太简单了。

抓住后面两分句所阐述的原因――土壤污染一般不易为人们所觉察,土壤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清除――就能迅速得出答案。

2004年的15套高考试题中没有此类题型,师生备考时可以参考类似试题:

2003年春季北京卷第13题、2002年夏季北京卷第12题、1996年全国卷第21题(此题难度较大,平时训练几乎没有学生选择正确)。

3.依据某一结论选择得出结论的原因或依据(证据)的正确判断

此种题型一般以“选择不能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证据)或原因的一项”的形式出现。

正确的答案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但得出结论的原因或依据(证据)一般有明确的表示,而唯一不能作为得出结论的原因或依据(证据)的选项又往往夹杂在陈述原因或依据(证据)之中。

考生必须理清前后的因果关系,尤其要注意那些说明原因或依据(证据)的标志性词语,才能得出正确选项。

例一:

(2004年全国卷二第7题)根据文意,下列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在石梁上刻画的石鱼,记录了1200年以来长江的枯水位。

B.石梁上许多古代诗文碑刻反映了石鱼的出水时间和距离枯水线的尺度。

C.为探索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D.石梁上反映长江水位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

答案:

D考查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题干强调的是“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因”,在文中可以找到“因此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一句,“因此”在因果关系中表示结果,A、B、C三项内容均在“因此”前表原因,D项内容在“因此”后出现,不属于这一因果关系,它是白鹤梁“成为三峡库区唯一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因。

例二:

(2001年全国卷第18题)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A.《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

B.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

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D.《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铜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

答案:

C此项只是叙述一个事实――两汉之间神话里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它与“飞廉铜马”一名没有任何关联,作者叙述此事实是为了引出“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不是神话。

故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

其余三个选项属于可从第三自然段中直接找到。

师生备考时除了参考2004年的相关命题外,还可以参考类似试题:

2003年春季安徽卷第8题、2002年全国卷第9题、2002年春季北京卷第17题、2001年全国卷第17题、2000年全国卷第18题、1999年全国卷第19题、1995年全国卷第22题、1993年全国卷第25题。

4.根据文中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正确判断

此种题型在2000年全国卷中首次出现,2001年的《考试说明》明确了这一考点,以后每年必考。

仔细分析2001年以来的试题,出得成功的并不多,有些选项与其说是推断,倒不如说是对原文内容的概括。

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文材料本身无法设置推断题,尽管设置了这种形式,考生是很容易判断出正误的。

如2002年第10题D项:

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

本项的设置毫无意义,考生一看便知错误。

但是能够经得起推敲,需要考生借助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推理能力来推导的命题,考生是极容易犯错误的。

请看例题。

例一:

(2003年全国卷第10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气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答案:

B“台风将远离日本”在文中不能找出推断依据,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台风可能远离日本,可能偶尔袭击日本,也有可能频繁袭击日本,存在多种可能性,因为除此因素外,还有其他的因素有影响作用。

A的推断依据:

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

C的推断依据:

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D的推断依据:

①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②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C,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C。

(此题很有区分度,是一道好题。

例二:

(2001年全国卷第10题)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答案:

C判断依据:

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

由此无法推断出“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的结论。

《光明日报》撰文的作者引用《三才图会》作为“飞廉铜马”命名的证据。

作者批驳“飞廉铜马”这一命名,采取批驳论据的方法。

作者借用《四库提要》来批驳《三才图会》,可见《四库提要》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故A项正确。

B项表面上是推断,实质是在叙述一个事实,能注解《淮南子》或《楚辞•离骚》的人肯定可以称为“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光明日报》撰文的作者命名“飞廉铜马”,从他的论据看,是希望把“马”与“燕”结合在一起来命名。

本文作者命名“紫燕骝”或“飞燕骝”,也是希望把“马”与“燕”结合在一起来命名。

在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二人是相似的。

故D项正确。

(此题很有区分度,是一道好题。

2004年的15套高考试题中,除北京卷和上海卷外,其它试卷都设置了此种题型。

师生备考时还可以参考类似试题:

2004年春季安徽、北京卷第9题、2003年夏季北京卷第10题、2003年春季安徽卷第10题A项、2002年全国卷第10题、2000年全国卷第20题。

三、安排合理的阅读时间和高效的阅读方法

社科类文章的命题是12分,在考场上本着一分钟得一分的原则,考生花费的时间应该不少于12分钟。

为了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同时又保证后面的题目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考生可安排12―15分钟来解答此题。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反复使用各种阅读方法,最后发现,用三遍阅读法来完成此题准确率较高。

第一遍:

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一般往下看到一个语义陈述完,就应该停止,回到不懂的地方,结合此处的前后语句,读懂后继续读下去,这样反复,读到最后。

读完这一遍,要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

也许有同学认为这样阅读会浪费时间,其实是为后面做题节省时间。

如果第一遍不读懂,在作题的过程中,你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原文中去找信息。

比较尴尬的是碰到自己不喜欢的材料,第一遍没有把握文章内容,每做一题你可能都得把原文再读一遍。

这在考场上是最忌讳的。

因为占用太多的时间,影响后面的答题。

第二遍:

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

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特别注意题干是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选项”,有些考生往往因为审题失误导致失分。

第三遍:

把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每个题目中设置的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在确定选择一个选项的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有时考生虽然排出了三个选项,对剩下的选项仍持有怀疑态度,这在高考命题中很正常,大胆选择,不要迟疑,因为其它三个选项都有明确的排除依据。

往往作为答案的选项,考生一般觉得模棱两可,这不是考生的理解问题,有时候是命题者命题的严谨性问题。

说明:

本文所列举的例题涉及的完整试题,在我们的网站里都可以找到,并且有详细解答。

请进入,点击“试题下载”栏目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