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21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历程 单元测试1.docx

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测试1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章末检测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定向改变

B.对所有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一定不是同步的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原癌基因存在于机体正常细胞中,抑癌基因存在于癌细胞中

【解析】 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但它的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A错。

个体的衰老,个体内的细胞也在大量的衰老;但局部细胞的衰老,个体不一定衰老,B错。

细胞凋亡是细胞内与凋亡相关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所致,C正确。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存在于机体正常细胞中,它们突变后会导致正常细胞向癌细胞转化,D错。

【答案】 C

2.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解析】 分化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并没有改变遗传信息,A错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属于细胞的正常活动,为细胞的编程性死亡,B错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基因突变是在体细胞中发生的,因此不遗传给后代,C错误;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机体代谢旺盛,可以延缓衰老,D正确。

【答案】 D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

B.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C.衰老细胞的形成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与之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上升,A项错误;癌细胞属于畸形分化的细胞,因此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B项正确;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C项错误;细胞的全能性得以体现的标志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发育成完整的个体,所以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细胞没有体现出细胞的全能性,D项错误。

【答案】 B

4.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与分生区细胞相比(  )

A.完全丧失全能性

B.酶的种类和数量完全不同

C.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D.遗传基因的数目减少

【解析】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与分生区细胞相比:

二者都有全能性,只是前者全能性较低,A错;二者含有的酶部分相同,如呼吸酶,B错;由于前者细胞分化程度高,所以二者含有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C正确;二者从遗传物质看一般是相同的,D错。

【答案】 C

5.在体外培养小鼠体细胞时,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

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类细胞之间。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

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

C.丙类细胞内发生着活跃变化:

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核糖体增生

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纺锤体形成,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解析】 由题意知乙细胞是没有进行DNA复制的小鼠体细胞;甲细胞核DNA量为乙细胞的两倍,说明甲细胞为DNA复制完成的小鼠体细胞,丙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类细胞之间,说明丙细胞是正在进行DNA复制的小鼠体细胞。

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错误;乙细胞可能有分裂能力,也可能没有分裂能力,B错误;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S期,正在进行DNA复制,C错误;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小鼠体细胞核DNA不再复制,则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D正确。

【答案】 D

6.培养能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测量其G1期为10h、S期8h、G2期4h,M期2h。

一个细胞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关系如下图所示。

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培养30h,再更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h,结果一个细胞的DNA相对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符合的是(  )

【解析】 横轴DNA含量(0,2)代表G1期,(2,4)代表S期,(4,0)代表G2期和M期。

DNA聚合酶抑制剂抑制DNA聚合酶活性,从而抑制DNA复制,更多细胞停留在G1期要进入S期的临界时期,更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h,绝大部分细胞进入S期,少部分细胞进入G2期,C正确。

【答案】 C

7.下列关于细胞癌变、衰老、凋亡和细胞全能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癌变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所致

B.细胞凋亡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C.衰老细胞酶活性和代谢均下降

D.哺乳动物只有受精卵能完全表达全能性

【解析】 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A错。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出现不同种类的分工,是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凋亡对于发育有着重要意义,B正确。

衰老细胞绝大多数酶活性和相关代谢强度下降,与细胞数量相关的酶活性和相关代谢强度上升,C错。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细胞和体细胞核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完全表达全能性,D错。

【答案】 B

8.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生命历程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  )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蝌蚪发育时尾巴消失的过程没有发生细胞分化

C.浆细胞能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它已经产生了分化

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解析】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不是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种类增多,A项错误;蝌蚪发育时尾巴消失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没有发生细胞分化,B项正确;一般而言,不管细胞分化与否,都能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的产物是mRNA,C项错误;癌细胞属于畸形分化的细胞,能无限增殖,胚胎细胞是能够进行正常分化的细胞,D项错误。

【答案】 B

9.下图是科研人员所研究的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诱导因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故A正确;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有新的蛋白质的合成,故B正确;图中②过程为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是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故C错误;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活动,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故D正确。

【答案】 C

10.生物体的生长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正常生长个体而言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是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之一。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癌细胞无限增殖,细胞周期延长

C.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

D.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无关

【解析】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仍具有全能性,A正确;癌细胞无限增殖,细胞周期变短,B错误;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不等于个体的衰老,C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受细胞内基因调控,D错误。

【答案】 A

11.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

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

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中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

C.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比正常细胞更长

D.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 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抑制DNA分子的复制或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故A正确;原癌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负责调节细胞周期,其数量在正常人体内没有差别,故B错误;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分裂加快,细胞周期将比正常细胞更短,故C错误;细胞癌变不属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质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故D错误。

【答案】 A

12.医生观察某肿瘤患者,其体内病理切片的部分组织结构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是没有分化的细胞,与正常细胞形态相同

B.癌细胞中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C.细胞癌变不仅仅是一个基因的突变

D.细胞①与④染色体数和DNA数都不同

【解析】 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与正常细胞的形态不同,A项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B项错误,C项正确;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④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二者染色体数不同,DNA数相同,D项错误。

【答案】 C

13.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结构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

其中能正确表示中心体之间的距离和着丝点分裂之后两个新着丝点之间距离的曲线分别是(  )

A.a、bB.b、c

C.c、dD.a、c

【解析】 中心体复制后向两极移动,可用a曲线表示,着丝点分裂后,分别向两极移动,着丝点在有丝分裂后期分裂,可用c曲线表示,选D。

【答案】 D

14.医学家发现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无明显差异,但癌细胞在氧充足的条件下主要还是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线粒体可能存在功能障碍

B.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多

C.癌细胞通过增加葡萄糖的摄入使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高于正常细胞

D.切断癌细胞的“糖路”,可达到“饿死”癌细胞的目的

【解析】 根据题意,癌细胞在氧充足的条件下主要还是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推测癌细胞的线粒体可能存在功能障碍,A正确;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无明显差异,则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多,B正确;癌细胞通过增加葡萄糖的摄入使细胞消耗的葡萄糖增多,但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细胞,C错误;切断癌细胞的“糖路”,则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可达到“饿死”癌细胞的目的,D正确。

【答案】 C

15.(双选)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B.癌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D.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增加,导致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解析】 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在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影响下,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A项正确;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B项错误;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C项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使细胞易于扩散和转移,D项错误。

【答案】 AC

16.如图是洋葱根尖结构模式图,关于图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存在细胞周期的主要是区1的细胞

B.DNA转录现象主要发生在区2细胞中

C.区2、3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区3的细胞高度分化,不具细胞全能性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区1为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A项正确;区2为伸长区,区3为成熟区,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洋葱根尖内有完整细胞结构的活细胞都在不停地合成蛋白质,所以区1~区3细胞中均可发生DNA转录现象,B项错误;区2、3细胞的形成,经历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C项错误;区3的细胞已高度分化,但分化的细胞中仍然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仍然具有全能性,D项错误。

【答案】 A

17.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共同特征的是(  )

A.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和功能发生改变

B.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C.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D.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解析】 细胞癌变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细胞分化和衰老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A错误;细胞癌变代谢速率增大,B错误;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C正确;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癌变过程中细胞膜通透性增大,D错误。

【答案】 C

18.高等生物体内时刻都有许多细胞在进行分裂、生长、衰老、凋亡,下列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无丝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

B.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不能再分裂分化

C.有丝分裂间期时间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D.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解析】 无丝分裂中因为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称为无丝分裂,故A正确。

分化了的细胞有的还能继续分化,故B错误。

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较长,占了90%~95%,故C正确。

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故D正确。

【答案】 B

19.如图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周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在1时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细胞在2、3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比均为1:

1

C.细胞在4时期赤道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

D.细胞在5时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复制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5为分裂间期,1为分裂期前期,2为中期,3为后期,4为末期,洋葱细胞中没有中心体,故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故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

2,故B错误;赤道板是细胞中央的平面,不是真实结构,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故C错误;细胞在分裂间期主要的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复制,故D正确。

【答案】 D

2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一定提高

B.细胞分化,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C.细胞癌变,基因发生突变,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D.细胞衰老,细胞体积变小,核体积增大,呼吸速率减慢

【解析】 细胞生长,体积变大,相对表面积变小,因此物质交换效率会降低,故A错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变化,而mRNA和蛋白质发生变化,故B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故C正确;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代谢速率减慢,故D正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9分)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某物质(X)对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与用具:

小鼠肺癌细胞悬浮液、物质X、癌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蒸馏水、活细胞检测仪、细胞培养瓶等(说明:

对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和检测方法不做具体要求)

(1)肺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除保留了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外,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和________。

(2)实验思路:

①取五个大小相同的细胞培养瓶,编号A、B、C、D、E,每组加入等量的肺癌细胞悬浮液和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____。

②在B~E组中依次加入________不同浓度的物质X(浓度分别为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A组则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每组设置三个重复样品。

③以上各组均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检测与数据处理:

分别在24h、48h、72h时取样检测各组存活的细胞数,取________值,求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实验组/对照组×100%)。

(3)实验结果见下图: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2)要探究不同浓度的某物质(X)对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可以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探究。

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某物质(X)溶液浓度,因变量是各组存活的细胞数;因变量只有与初始细胞数对比,才能确定不同浓度的某物质(X)对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其余的对肺癌细胞体外生长有影响的因素,都属于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无关变量要控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

①依题意,在A~E组中,需分别加入等量的肺癌细胞悬浮液和癌细胞培养液并测定初始细胞数。

②在B~E组中依次加入适量且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物质X(浓度分别为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A组则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组设置三个重复样品。

③以上各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④定时取样检测各组存活的细胞数,取平均值,并求各组细胞的存活率。

(3)实验结果曲线图显示:

随着时间的延长、随着物质X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细胞的存活率逐渐减小,说明:

①X物质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②一定范围内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答案】 

(1)无限增殖

(2)①癌细胞培养液 测定初始细胞数 ②适量 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④平均

(3)实验结论:

①X物质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②一定范围内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22.(12分)下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一个细胞核中DNA的相对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物质变化过程发生在乙图的________(填字母),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图乙的曲线获得是选择甲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区细胞为材料。

(3)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甲图中①~④分别是成熟区(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乙图中a+b+c是间期,d是前期+中期+后期,e是末期;丙图是间期染色质复制后进入前期变为染色体的过程。

(1)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丙图中①→②表示染色质复制,发生在乙图的间期中的S期(即b时期),②→③表示染色质变为染色体,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前期。

图乙的曲线获得是选择甲图中的分生区细胞为材料,其他区细胞无分裂能力。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显微观察时间期的细胞数最多。

【答案】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b 前 ③

(3)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

23.(9分)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一般包括解离、________、________、制片等四步。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________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________期,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B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__期;C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__期。

(4)该图中的一些细胞可以转变成伸长区、根冠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

(5)把洋葱根尖细胞放入培养液中培养,最终会长成一株洋葱植株,这个技术叫做_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制作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过程一般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等四步。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分裂旺盛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由于细胞周期中间期最长,所以在同一个视野中看到的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此时细胞内主要发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图中A、B、C、D细胞分别处于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

(4)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细胞分化。

(5)由一个植物细胞培养成一颗植株的技术叫做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1)漂洗 染色 分生

(2)分裂间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前 中

(4)分化

(5)组织培养 细胞的全能性

24.(9分)如图表示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命历程。

请据图回答:

(1)区分细胞①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依据是________。

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箭头和文字简要说明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白细胞发生了癌变,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突变,癌细胞无限增殖过程中直接参与a、b过程的无膜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4)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

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解析】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最典型的区别在于有无细胞壁。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一是由细胞核中的DNA决定;二是受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限制。

(2)c过程是细胞分化,其实质是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其遗传信息流动的过程是DNA→mRNA→蛋白质。

(3)若白细胞发生癌变,其根本原因是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a、b过程为细胞分裂过程,故参与的无膜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其中,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4)由题干信息可知,癌症化疗与“DNA复制”有关,则药物的作用时期为间期。

【答案】 

(1)有无细胞壁 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细胞的增大而增加(或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比例限制了细胞的长大)和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NA→mRNA→蛋白质

(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核糖体、中心体

(4)间

25.(11分)研究者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癌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相应变化如下表所示:

取样时间(小时)

对应变化

0

细胞核开始被标记

3

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

5

细胞X着丝粒开始分裂

6

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