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02212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3.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4.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月下飞天镜”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

图。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尤其是“”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2)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6.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秋夜喜遇王处士①

北场芸藿②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①处士,古代对隐居民间而有德才之人的敬称。

②芸藿:

锄豆,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

(1)“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有人说:

“诗人没有写喜字,而其‘喜’情却从字里行间跃然纸上了。

”请简要分析诗歌是怎样体现诗人的喜悦之情的。

7.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桃花溪①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②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

②矶:

水边突出的岩石。

(1)请分析首句“隐隐飞桥隔野烟”中“隔”字的妙处。

(2)“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诗歌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

试作具体分析。

8.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过苏州

[宋]苏舜钦①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②暮亦行。

【注】①苏舜钦:

字子美,其诗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光景之作。

②区区:

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1)诗的颔联写景,颇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2)“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9.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

(1)颔联中“空”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写饯别?

请作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1)四大名楼:

四大名楼是一种泛称,特指山西永济鹳雀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

(2)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3)古代官职:

属国,是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

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

(4)少数民族:

“胡”是古代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纷纷建立政权。

所以,这一时期习惯上又被称作“五胡十六国”。

(5)古诗常用意象:

蓬草,蓬草因为其枯后根断,随风飘飞,且漂泊无依的特点,在古诗文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大雁,大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绪。

月亮,在古代边塞诗中,无论是征人思乡还是思妇怀远,月亮都被作为是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意象。

1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常说的四大名楼是指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及滕王阁,其中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而闻名。

B.王维的诗句“属国过居延”(《使至塞上》)中的“属国”是典属国的简称,典属国是当时的官职名。

王维借“属国”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C.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树”指的就是汉水南岸的树。

D.“蓬草”在古诗中大多是诗人自叹身世飘零的借喻说法。

如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句就是在感慨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边塞。

参考答案

1.【答案】

(1)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

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

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

白描的手法。

(2)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2.【答案】

(1)此句抒发了诗人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2)(示例)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

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3.【答案】

(1)诗人(自己)

(2)(示例一)“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

“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感。

这两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雄奇。

(示例二)“孤烟”显示在无边的荒漠里,天气晴好,只有一柱烽烟(炊烟)直上云天,景象奇特壮观。

4.【答案】

(1)比喻水中映月

(2)

【答案】_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5.【答案】

(1)喜悦(对西湖美景喜爱)行不足

【答案】

(示例一)“早莺”——初春时飞来的莺,争着飞落到暖树上,表明鸟儿为避春寒而栖于初春的暖枝,体现了季节特征。

(示例二)“新燕”——似曾相识的燕子飞回来了,这是初春的信号,体现了季节特征。

6.【答案】

(1)描写了一幅由溶溶明月、点点流萤所组成的山村秋夜图画。

【答案】诗中选取“北场”“东皋”“秋月”“夜萤”这不同方位的四景对诗人逢友的兴奋心情进行点染,但每种景物又都饱含着诗人喜悦的情愫。

前两句描绘在满载劳动的喜悦中与好友相逢的场景,有喜上加喜的意味蕴含其中。

后两句写天公作美,友人得以团聚,以喜庆之景来烘托遇友之喜,使诗歌境界弥漫着一种欢快的氛围。

7.【答案】“隔”字使飞桥和野烟交相映衬,形成一个完整画面;

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

写出了隔着野烟看桥的朦胧美。

【答案】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

(3)

【答案】_动静结合。

诗中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

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

8.【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写绿杨白鹭悠然自得,写山水脉脉含情,实则反映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

以色彩表现美景,“绿杨白鹭”中“绿”“白”相间,明丽的色彩使人眼前一亮;

写景远近结合,“近水”“远山”的结合,使得画面分外生动。

(2)坦然面对自然和人生的盛衰;

对自身“羁苦”被俗人所轻的自嘲。

9.【答案】

(1)“空”字不仅写出了被送的友人渐行渐远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空虚寂寞的心境。

(2)诗人运用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借助眼前烟水、飞鸟、青山和白等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想象别后友人的情景,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来表达离情别绪。

10.【答案】

(1)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对仗工整,浑然天成。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各具特色。

但本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11.【答案】C 

【解析】C项,“汉阳树”指的是汉水北岸的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