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2222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docx

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与届毕业典礼致辞汇编

2018届毕业典礼感言演讲稿

毕业了!

这三个字,今天终于轮到我说了。

以前,总是在宿舍里看着师姐们收拾行李,总是在校园中目送她们乘车远离,到了XX年的这个时候,终于轮到我了。

XX年的9月我拎着行李,出现在星湖校区的林荫道上,10年的6月,我又打包好行装站在红河校区的大门前。

短短的4年时间,我又做了些什么?

重庆文理学院又给我留下了些什么呢?

还记得99年我刚读中师的时候,我的钢琴老师就是咱们学校的毕业生,XX年的时候,我报考了咱们学校的函授,报名的时候志愿表上填写的是永川师专,可当我念完三年成人函授的时候,毕业证的名字已改成了重庆渝西学院。

辗转几年之后,XX年我又幸运地参加了全国高考,获得成为一名真正大学生的资格,捏着重庆渝西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踏上了4年的求学路。

巧的是,一进校便发现,我的声乐老师竟然和我中师的钢琴老师是同班同学!

而且在我毕业的时候,我的毕业证上印刻着重庆文理学院的大名!

我想这就是缘份吧,注定我今生和重庆文理学院有缘。

两次填报志愿、两次被录取,两次更名、两张出自同一个地方的写着不同名字毕业证书,在一次次的学业开始与结束中我鉴证着一所学校的发展与进步,在我一次次地求学路上是学校给予我成长的动力。

于是“进德修业、博文达礼”八个大字已经深深埋进我的心里。

从XX年的9月,到10年的6月,我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存放在这里。

时间银行会替我们在此时清算一次,我们投入了多少,利息就相应增加。

我们每一次在操场上起跑和跳跃,毕业时我们收获一个强健的体魄;我们每天花一个小时阅读,毕业时我们积淀起厚厚的书籍;我们参加一次次的过级考试,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毕业时回想起来我们都曾经付出;我们和朋友并肩走时不自觉地同时哼唱一首歌,毕业期间当我们在ktv聚会时才发现原来音乐并不仅仅属于学艺术的人。

大学四年我们经历很多,学校附近的体育场我们亲临过亚洲杯女足比赛,我们相约去看周杰伦演唱会,我们甚至还经历了汶川8.0级的地震,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让我们每个人在毕业前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当然我们也经历了激动人心的节日:

奥运的圣火刚刚在我们身边传递,我们有幸在大学毕业前参与这场盛大的节日游行,我们有幸在现场、在电视直播上看见并感受一个国家的盛世!

就这样,我们毕业了……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有快乐也有痛苦。

其实,我知道在坐的很多来到这所学校并不是你们的愿望,也许在你的高考志愿书上填写着更好的名牌大学,也许你只是把我们学校作为二三志愿在对待,甚至还有很多同学仅仅是填写了服从调配便来到了黄瓜山下、卫星湖旁。

也许你会念叨着“其实我的成绩上了另一所高校的分数线的,如果当年不把这所学校填报成第一志愿,说不定我现在……”不管你是带着何种心情来到这所学校,不管你是否愿意去回忆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总之,重庆文理学院几个大字已经深深刻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线上,无需记忆,无法抹去。

我知道很多人都曾抱怨过学校的不是,我也一样。

大一的时候及其不适应,和人家交流的时候后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去审视这所学校,口中叙述的总是:

它们渝西学院如何如何,这学校怎么怎么……大二的时候,我跟一个愤青一样总是在挑学校的毛病,总会对人说:

我们重庆文理学院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非常繁琐的、其它学校没有的规章制度?

可到了大三的时候我的班长唐凯突然有一天问我:

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听见你抱怨了?

是啊,我为什么不再抱怨了?

难道是我麻木了?

习惯?

还是绝望了?

都不是,原因只有一点:

是因为经历大一、大二两年学习地挣扎和痛苦地成长之后我明白了“责任”二字的真正含义。

人的长大似乎就是在一瞬间,就在于一个念头的转变,原来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学校没有名牌大学出名,总是在指责自己的学校这不好那不好,总觉得自己学校不够光鲜亮丽,可每一次当我参加重庆市的各种比赛,与其它知名高校的学生同台竞技,我打败他们之后站在领奖台上总会不自觉的对人家说:

我是重庆文理学院的学生!

就在一次次的重复这句话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学校的名声不是老天爷给的,学校的声誉不是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学校的口碑在于这所学校的学生努力争取的结果,一所学校的成功与否在于这所学校的学生是否愿意为自己的母校贡献力量。

这就是一种责任,与其拿时间去抱怨,不如静下心来思考:

我为母校都做了些什么?

明天我们就该启程,整装出发,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与重庆文理学院4年的握手,此刻是到了我们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今天我的这番感言,是我在学校的最后一次演讲,明天我将以一个重庆文理学院毕业生的身份开始我新的生活。

不回头,不停留,因为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我们还要去恋爱、去工作、去奋斗。

当我们回头的那天一定是满载成功和喜悦回到这里,那个时候,我们相信我的学校会更加的美丽,我们见面的第一句话一定是:

我是重庆文理学院人。

2018届毕业典礼致辞

XX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首先,为你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记忆!

你们真幸运,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们大学的记忆中。

08奥运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金牌数的第一,不仅是开幕式的华丽,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显示;六十年大庆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领袖的挥手,不仅是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仅是女兵的微笑,不仅是队伍的威武整齐,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旗帜的威力;世博会留下的记忆,不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仅是中国馆的宏伟,不仅是异国场馆的浪漫,更是中华的崛起,世界的惊异;你们一定记得某国总统的傲慢与无礼,你们也让他记忆了你们的不屑与蔑视;同学们,伴随着你们大学记忆的一定还有什锦八宝饭;还有一个G2的新词,它将永远成为世界新的记忆。

近几年,国家频发的灾难一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汶川的颤抖,没能抖落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刚毅;玉树的摇动,没能撼动汉藏人民的齐心与合力。

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爱的洗礼;西南的干旱或许使你们一样感受渴与饥,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谐、发展需要科学的道理。

在华中大的这几年,你们会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记忆。

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你报到时的情景历历;你或许记得“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场时的悲壮”,你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你或许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许记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济传奇以及大师离去时同济校园中弥漫的悲痛与凝重气息;你或许记得人文素质讲堂的拥挤,也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你一定记得骑车登上“绝望坡”的喘息与快意;你也许记得青年园中令你陶醉的发香和桂香,眼睛湖畔令你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你或许“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

可是,你是否还记得强磁场和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建立?

是否记得创新研究院和启明学院的耸起?

是否记得为你们领航的党旗?

是否记得人文讲坛上精神矍铄的先生叔子?

是否记得倾听你们诉说的在线的“张妈妈”?

是否记得告诉你们捡起路上树枝的刘玉老师?

是否记得应立新老师为你们修改过的简历,但愿它能成为你们进入职场的最初记忆。

请相信我,日后你们或许会改变今天的某些记忆。

瑜园的梧桐,年年飞絮成“雨”,今天或许让你觉得如淫雨霏霏,使你心情烦躁、郁闷。

日后,你会觉得如果没有梧桐之“雨”,瑜园将缺少滋润,若没有梧桐的遮盖,华中大似乎缺少前辈的庇荫,更少了历史的沉积。

你们一定还记得,学校的排名下降使你们生气,未来或许你会觉得“不为排名所累”更体现华中大的自信与定力。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

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

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我记得你们为烈士寻亲千里,记得你们在公德长征路上的经历;我记得你们在各种社团的骄人成绩;我记得你们时而感到“无语”时而表现的焦虑,记得你们为中国的“常青藤”学校中无华中大一席而灰心丧气;我记得某些同学为“学位门”、为光谷同济医院的选址而愤激;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

“根叔,你为我们做成了什么?

”——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

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我记得,你们都是小青年。

我记得“吉丫头”,那么平凡,却格外美丽;我记得你们中间的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我记得“校歌男”,记得“选修课王子”,同样是可爱的孩子。

我记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频临退学的学生与我聊天时目光中透出的茫然与无助,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他们更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我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

“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但愿华中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

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甚至远离。

请记住,最好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

“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

”也许你会选择“胶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

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

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华中大,你的母校。

“什么是母校?

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多么朴实精辟!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

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被”。

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也许你们很快就会忘记根叔的唠叨与琐细。

尽管你们不喜欢“被”,根叔还是想强加给你们一个“被”:

你们的未来“被”华中大记忆!

阅读提示

“根叔”火了,从校园里火到了校园外。

“导火索”是他在今年6月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关于“记忆”的精彩致辞。

16分钟的演讲,被现场7700多名学子的掌声打断30次。

学生们自豪地说:

我们早就是“根叔”的“粉丝”。

这位“根叔”不是别人,正是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为什么叫“根叔”?

“根叔”是怎样炼成的?

面对疑问,“根叔”的回答简单而谦逊。

喜欢与学生面对面

“有了真诚,就会有一份自信”

“这个致辞,其实只是很小、很普通、很平常的事,相信很多大学校长的致辞也很好,我的只是其中一种风格。

在上海工作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XX级毕业生张春雷,提起“根叔”还是觉得那样亲切:

“李校长一直与学生走得很近,每学年都会举办三次‘校长与学生面对面’的大型交流会,还会不定期地与部分学生进行座谈,他的演讲之所以能如此动人,并不是刻意的,这就是平时最真实的校长。

可是,当上校长后,“根叔”之路并不太好走。

“学生对我曾经有非常尖锐的批评,比如‘学位门’事件。

”李培根所说的“学位门”事件发生在XX年,当时不少华中大本部学生对母校给两个独立学院的部分毕业生颁发相同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表示不满,并演变成校内论坛上激烈的“口水战”。

“根叔”不断在论坛上发帖回应、解释,并与学生举行见面会,终于平息了争议。

学校食堂承诺“不赚学生一分钱”,但XX年下半年华中大食堂饭菜价格上涨,同学们不理解。

“根叔”又举行学生见面会,请后勤集团有关负责人“晒账本”,同时表示要做好对困难学生的补助。

讲的话在情在理,自然赢得学生的理解。

一次次学生见面会,缩短了校长与学生的距离,李培根校长也慢慢变成了同学眼中的“根叔”。

“一个校长敢不敢面对学生,我想首先要有一份真诚,有了真诚,你会有这么一份自信。

”李培根这样解释为什么喜欢跟学生面对面交流。

张春雷对此印象深刻。

XX年,他作为学生记者专访了李培根。

“原定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李校长为了把问题解释清楚,花了两个多小时,把下班时间都耽误了。

交流中我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平等和尊重。

关注特殊的学生

“他们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

这些流行而亲切的话语,一下子填平了“根叔”与学生之间的“代沟”。

华中大软件学院XX级毕业生李勉说:

“‘根叔’的演讲中用到的词语都很时髦,很出乎我们的意料。

在现场时时刻刻都被感动包围着,为自己身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而骄傲和自豪。

他的同学周超说:

“我一直心情澎湃,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每一句话都说到我的心坎里了,没有一点官腔。

结束时,全场同学的情绪达到了高潮,自发站起来齐声呼喊‘根叔、根叔’,场面确实很震撼。

这些“时髦语”都是李培根自己写的吗?

“不仅是我想的,是我写的,而且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到电脑里的。

”李培根引用的那些网络流行语,来自平时的留心。

致辞中提到的每一名学生,都有一段与“根叔”单独接触的经历。

比如“吉丫头”——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XX级工艺设计系黄佳嘉,她创作的系列漫画《我们都是小青年》在网上受到热捧,一些媒体进行了报道。

李培根看到后,在今年3月24日专门把她和一些同专业的学生叫到一起,开了一场交流座谈会。

“吉丫头”清楚地记得,“他始终保持着灿烂的笑容,就像一个邻家大叔,没有一点架子,和蔼可亲,原本还有些紧张的我完全就放松了。

“后来,李校长还为我争取破格保送本校研究生的名额。

我的很多漫画灵感都来自校园生活,特别希望能留下来读研,把漫画真正做好,不让‘根叔’失望。

实际上,不论是成绩优异或有特殊才艺的学生,还是家庭困难或身有残疾的学生,或者网瘾少年,李培根都对他们倾注了格外的关心和关注。

“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他们更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只给自己打70分

“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在毕业致辞中有这样一段话:

“‘根叔,你为我们做了什么?

’——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

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听到这里时,现场许多同学感动得泪流满面。

对于自己到底为学生做了什么,李培根总是避而不谈。

他心里始终装着的,是他还能为学生做什么?

“我希望做得更好。

”李培根说。

对于自己做校长的成绩,他只打70分。

另外30分缺在哪?

他说:

“比如‘以学生为本’,很好讲,但是真正做到很不容易。

只有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深入到广大干部和教师的心中,那才行。

这一点上,我们差距是比较大的。

在这位教授出身的校长心中,最需要他关心的是学生。

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公式其实很简单,“一流的学生加一流的师资”,李培根一直认为,影响学校声誉的最重要因素是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总体表现,而不是经费、课题和论文。

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大学的名片,要给他们持续的、终身的人文关怀,“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他坦陈:

“现在被教育者和教育者的距离越来越大了。

在功利化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尽管有一些教授依然一心做学问,但也有一些教师忙于功利的事情。

不少教师一上完课就走,和学生课外交流得很少。

”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缩短这种距离。

华中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深受触动:

“李校长的毕业致辞在学生和社会中反响很大,是因为他是用心在讲,不是站在官员的立场上讲官话,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心与学生进行对等的互动交流。

学生在他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