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266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酒店业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规章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

检查客房清洁车内的各类布草、客用品、抹布、清洁用品(包括马桶扫、百洁布、胶手套、清洁消毒剂)等是否齐备,然后将客房清洁车和地板清洁用具推至需清洁房门口并紧靠房门。

二、客房清洁操作程序:

1.通风换气:

拉开窗帘,开启空调及排气系统,或开窗通风换气。

2.清出不洁物品:

将客房供客人用的各类布草、盆桶、拖鞋、杯具、冷热开水瓶等撤出,清倒垃圾,清理完毕后洗手。

3.整理床铺:

从客房清洁车取出洁净布草,按顺序换上床单、被套、毛毯、枕套,最后铺上床罩。

4.清洁除尘:

清洁电话:

用干净抹布,从话简到机身电话抹干净,然后用消毒剂对话简进行消毒,或更换新的电话消毒膜。

清洁家具及室内物品:

从房门开始按顺序用另一套干净抹布从高到低将家具内外、窗台、灯具、电器、玻璃窗等抹擦干净。

清洗垃圾桶及烟灰缸:

将垃圾桶及烟灰缸清洗干净、抹干后放回原处。

地面清洁:

吸尘或湿式拖地。

完毕后洗手消毒

5.补充物品:

补充食品、饮料和各类房内客用品。

6.清洗卫生间:

首先换上卫生间清洗专用衣,有条件的酒店最好是设立卫生间清洗专人。

然后按《旅业客房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进行。

7.客房杯具的洗消:

由专人按《旅业客房杯具洗消操作规程》在专用的杯具洗消间内进行。

三、客房空调及排气系统保洁:

1.对空调系统的回风口、出风口和滤网进行定期清洁。

两周内不少于一次保洁,并保持干净。

2.对客房及其卫生间的排气扇进行定期清洁,两周内不少于一次保洁,并保持干净。

四、客房地毯保洁:

对客房内及过道的地毯必须进行定期清洁,应两周不少于一次保洁,并保持干净。

五、注意事项:

1.客房内供客人用的食品、化妆品,必须分别符合《食品卫生法》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

2.在上述各清洗过程中所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空气清新剂及有关用品,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3.清洁过程不同用途的清洁工具、手套、衣物等,应按规定分隔存放,以免交叉污染。

公共场所空调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1.凡设有空调的各类公共场所必须加强空调卫生管理工作,并设专人负责。

2.各类空调场所必须有足够的新风供应,新风量不得低于20m3/人.h,新风口必须设在室外并远离污染源,新风口应定期清洗。

3.空调系统的各处过滤器的滤网必须定期清洗,不得积尘,保持干净完整,清洗的频次视滤网的清洁状况而定。

4.回风口、出风口、排气口等处应定期清洗,保持干净,不得积尘,保持完整不破损。

出风口四周不应有黑烟迹。

5.风机房内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杂物,不能作仓库用或其他用途用。

风机房内不得积水。

6.设立空调系统清洗记录簿和检查记录簿,记录每次清洗及检查的情况。

7.各类空调场所必须重视排气,采用机械排气的,排气扇及入风口应保持清洁干净,不积尘,排气扇应能正常运转。

8.采用集中式空调的单位,必须加强冷却塔卫生管理,应每半年更换冷却水一次。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制度

1.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按卫生要求保管,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2.公共场所必须设有专用公共用具洗消间和洗消设施,并有明显标志。

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3.设有毛巾布草供应的公共场所必须设专用干净布草间(柜)和专用脏布草回收间,干净布草间内应设有带门专用布草柜,布草应分类存放。

4.公共场所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肮脏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5.公共场所应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

6.公共场所的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7.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应符合《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2001)和相应各类场所的相关卫生要求。

8.公共场所内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用具餐具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9.理发、烫发、染发、美容用的化学制剂、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和GB7916-87《化妆品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10.公共场所内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药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公共场所杯具清洗消毒卫生操作规程

1.洗消间内布局必须严格遵守“一冲、二洗、三消毒、四保洁”原则而设立,流程要合理,避免交叉污染。

2.洗消间必须建在清洁、卫生、供水方便,远离厕所和其他有毒有害污染源。

防止有害昆虫的进入,洗消间面积应与洗消用品用具相适应。

3.洗消间必须独立专用,通风换气良好。

并按流程设立前置工作台、洗涤池、过水池、药物消毒池(或消毒柜)、后置工作台、保洁柜。

各池应有明显标志。

各池容积应与洗消量相适应。

工作台面和各池应采用不锈钢或瓷砖,要便于清洗,不易积垢。

前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未清洁杯具,后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清洁后待消毒杯具。

4.杯具保洁柜内壁必须采用瓷砖或易于清洗、不发霉的材料,保洁柜必须带门,柜内不准存放其他物品。

容量应不小于日常用量的2倍。

5.洗消间内四周墙壁应贴瓷砖做墙裙,高度不低于1.8米:

地面应采用防潮、防滑材料,并有一定坡度(不少于3%),易于排水。

6.市区内各类场所的杯具应选用高温消毒方法,市区边缘和郊、县有条件者也应首选高温消毒方法。

7.装载脏杯与干净的容器必须分开使用,且标注清晰,不得混用,并当天清洗消毒。

8.洗消程序

6.1清晰:

清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并注意洗刷杯口。

8.2过水:

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

8.3消毒:

8.3.1洗碗(杯)机洗消:

按洗碗(杯)机的使用方法操作。

8.3.2高温消毒:

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

煮沸、蒸汽消毒应保持100°

C,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远红外线消毒(如远红外线消毒柜)应控制温度100°

C,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8.3.3药物消毒:

在药物消毒池内,将杯具完全浸泡如药液中,药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必须按药物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药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mg/l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当浸泡有效氯含量低于200mg/l,应更换药液或加药使有效氯达到250mg/l。

8.4保管:

8.4.1采用高温消毒:

消毒后的杯具应干爽清洁,可直接放入保洁柜内。

8.4.2采用药物消毒:

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不得超过15分钟)后才放入保洁柜内。

8.4.3消毒柜同时兼作保洁柜:

消毒后可直接留置柜中,但该柜的容量应不少于杯具日常最高用量的2倍。

凡新置入杯具后应立即消毒。

8.4.4保洁柜内的必须每天清洗、消毒:

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每天更换、清洗和消毒。

9.注意事项:

9.1所使用的清洗液和消毒药必须是已取得卫生许可批准文号的合格产品,并在批准的有效期内。

使用单位应保存上述批件的复印件备查。

9.2各类杯具的总数量应不少于设计最大可容量的3倍。

公共场所拖鞋清洗消毒卫生操作规程

一、设置及要求:

1.应设置专用的拖鞋洗消间或区域。

2.设置两个洗消池或洗消桶。

3.备有橡胶手套、消毒药物、水源等。

二、操作程序:

1.清洗:

先用清水或洗洁液清洗拖鞋。

2.过水:

在过水池或过水桶中用清水漂洗拖鞋。

3.消毒:

在药物池或药物桶中,将拖鞋完全浸泡在药液中,药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必须按药物使用说明严格操作。

用含氯消毒药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100-500mg/l,浸泡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用2%戊二醛应浸泡30分钟,2%戊二醛14天更换一次。

三、保管:

从消毒液中取出拖鞋,凉置10至15分钟,待拖鞋干后放置保洁柜或保管箱。

四、注意事项:

1.所使用的清洁液和消毒液必须是已取得卫生许可批准文号的合格产品,并在批准的有效期内。

2.消毒药的浓度和消毒时间一定要达到卫生要求。

使用其他消毒药时,必须按使用说明用。

公共场所卫生间清洁卫生操作规程

一、清洁用具的准备:

应备有:

清洁篮、洗刷用具、座便器毛球、橡胶手套、清洁液、消毒药和抹布等。

1.撤出物品:

将卫生间内垃圾及所有供客人使用的物品(如巾类、易耗品)撤出。

2.洗消洗漱台及洗手盆:

用清洁液由上而下清洁镜面、墙壁;

由清洁液清洗洗漱台台面,用清水冲干净;

用清洁液清洗洗手盆,用清水冲干净;

用有效的消毒水对洗手盆进行消毒。

3.洗消浴缸:

用清洁液由上而下清洗墙壁、浴缸内壁和浴缸外壁;

用同样的顺序用清水冲干净;

用有效的消毒水对浴缸内壁进行消毒。

4.洗消座便器:

用清洁液由上而下清洗水箱、座便器面盖、坐板,然后洗座便器外壁;

按同样顺序用清水冲洗干净;

用清洗液清洁座便器内壁,用座便器毛球洗擦,然后用清水冲洗;

用有效的消毒水依次对座便器面盖、坐板、水箱、座便器外壁、内壁进行消毒。

5.抹干用具:

用一条毛巾由里而外抹洗手盆、洗漱台台面,然后由上而下抹镜面、墙壁。

用另外一条毛巾由里而外抹浴缸,然后而上而下抹墙壁及浴缸外壁。

用第三条毛巾依次抹座便器坐板、面盖、水箱座便器上缘和外壁。

最后用第三条毛巾抹干地面。

6.补充物品:

先补充巾类,后补充易耗品。

三、注意事项和要求:

1.清洗洗手盆、浴缸和座便器用的用具应分别存放,不能混淆。

2.清洗座便器所戴的橡胶手套必须与清洁其他用具时所的橡胶手套不同。

两对手套必须用不同颜色区分。

3.所有抹布用后必须马上更换,不能用作下一卫生间的抹布。

4.消毒药的浓度和消毒时间一定要达到卫生要求,使用含氯消毒药时,有效氯应达200mg/l,作用时间不少于5分钟,或有效氯达300mg/l,作用时间不少于2分钟。

5.所有消毒药和清洁液必须是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有效卫生许可证的产品。

公共场所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个人需防止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如发生健康危害事故启动紧急应急预案。

加强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和疫情报告。

做好突发危害事件的报告,最大限度的控制健康危害事故的发生,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是事故报告责任人,其他人员也有义务报告。

一、报告范围:

1.微小气候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3.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4.意外事故处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

二、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事故报告责任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不明原因的疾病时,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及报告制度

当公共场所发生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如:

1.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加强室内外环境的保洁,客房做到通风换气,加强环境卫生及客房的空气消毒;

2.传染病流行期间,对于在我店就住的客人发现不明原因发烧;

一、发生以上突发事件时,应及时通知部门负责人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到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做简单有效的应急处理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应急解决措施;

二、在24小时内由酒店具体分管负责人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做好事后处理工作。

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制度

1.严格按客房清扫程序、卫生间清扫消毒程序做好日常的卫生保洁工作。

2.各岗点对照所排列出的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卫生定期认真的完成任务。

3.定期对客用服务设施进行消毒,如电话机等。

4.每周必须对卫生间的排气扇进行清洁消毒。

5.每月对空调过滤网进行清洁消毒。

6.如遇空气传播性疾病爆发流行时,空调通风系统应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卫生检查考核奖惩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店的卫生质量及管理,特制定卫生检查考核制度,具体方案如下:

1.各岗位卫生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的。

2.向岗位每天未按卫生标准保洁,出现卫生死角。

3.未严格按照公共用品(具)清洗消毒、更换程序与制度操作。

4.违反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的。

5.工作场所卫生较差,物品摆放不整齐,工作橱柜内有私人物品及杂物。

6.用品、物品存放保管不当,有过期变质现象的。

7.卫生检查期限整改不到位的。

8.未按上述条款执行以及相关卫生制度执行操作,给酒店造成严重后果的。

注:

如有违反严格依照《员工手册》上所定分值,由人事部当月进行经济处罚。

后果严重的给于记过处分或辞退。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

1.本店所有员工上岗必须持有健康证。

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现象。

2.在岗从业人员每年必须定期检查一次,健康合格后方可继续工作。

不合格者应立即调离本岗位。

3.员工上岗之前必须经过卫生知识培训。

4.培训过后考试合格者方能上岗录用。

5.无故缺席培训或考试者不予录用。

6.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上岗前应严格按岗位要求着装。

7.上岗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有色指甲油、佩戴饰物。

8.严禁将私人物品带入工作场所。

9.上述条款不得违反,一经发现,给予严肃考核。

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有专人负责,专人、专柜保管。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每年进行一次系统整理。

3.卫生监督部门的检查笔录、意见书等相关材料及本单位日常检查记录、奖惩意见等及时归档。

档案内容:

经营单位食品卫生申请基础资料、单位卫生机构、卫生区域划分、各项卫生制度、各种监督检查记录、个人健康检查、禁忌调离通知书、卫生知识培训、用品消毒自检记录、检验报告、用品出入库登记、奖惩登记等。

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

1.必须设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洗衣房,足够容量清洗消毒、烘干等专用设施,并且标志明显。

2.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涤消毒用品,有专业洗涤技术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从事清洗消毒工作。

3.客人使用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洗衣房后必须洗涤程序严格清洗,采取热力消毒或其它方法进行严格消毒。

4.需清洗消毒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洗衣房后分类进行洗涤消毒,对有皮肤病病人等使用后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配备专人及专用洗涤设施进行清洗消毒。

洗涤消毒完成后经检验合格放入清洁的保洁袋内进行保洁运输。

5.进入洗衣房清洗消毒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做好清洗消毒记录。

6.洗衣房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出入登记制度。

并做好洗衣房日常卫生保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7.加强洗衣房洗涤消毒等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出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洗涤消毒效果。

布草间卫生管理制度

1.必须设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布草间,有清洁专用保洁设施,并且标志明显。

2.配备足够数量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有利于正常周转使用和严格清洗消毒。

3.客人使用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后,必须严格清洗,采取热力消毒或其它方法进行严格消毒。

本店无清洗消毒条件的必须与有资质的洗涤公司签订洗涤协议,确保洗涤消毒效果。

4.经清洗消毒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布草间过程中包装严密,确保不被污染。

进入布草间后经检验合格放入清洁的保洁柜内进行保洁。

5.保存时间较长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6.清洗消毒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做好清洗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7.布草间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出入登记制度,先进先出。

并做好布草间日常卫生保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卫生用品索证、验收制度

1.专人负责采购,采购人员要有相应的经历、资历及较强的责任心。

2.客用化妆品索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近期检验报告复印件。

3.购买消毒产品,应向供货方索取国产或进口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4.客用化妆品、消毒产品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采购设立专人验收并造册登记,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