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351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邓课后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

6、毛泽东思想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基础;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

8、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9、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是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等世界情况的变化所要求的;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出现新的情况等国内情况变化所要求的;

(3)是党的执政方位和党的队伍等党自身情况变化所要求。

10、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3)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1、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12、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进步;

(2)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即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3)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性发展,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想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思考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惧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2)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三个基本观点;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检验标准和目的。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

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它们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2)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

5、为什么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这是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

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1) 

原因

①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大力弘扬与时惧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②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是前提,把握规律性是核心,富于创造性是目的。

(2)理解理论创新应该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它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它方面的创新。

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脱出来,从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行而上学中解脱出来。

并非所有的新观点都是理论创新。

②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思考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个对象;

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在抗战时期还包括部分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

它既不是一般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前途: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什么?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就新在其领导阶级,五·

四运动以前,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阶级主要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

五·

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正式走上了中国革命的舞台。

尽管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依然参加并在很大程度上领导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但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资产阶级了,而是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国无产阶级,其革命的理论和主张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的支持,成为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使得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方法。

五·

四运动以前,指导中国革命的主要是中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物。

但事实证明,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无法使中国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中国的革命走向胜利。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敏锐地发现这一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指导作用,尤其是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从实践上也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可行性,使得中国无产阶级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自觉地走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来领导中国的革命。

从此,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取代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成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再也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4)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纲领之一。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国民党鼓吹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毛泽东认为,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造成了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强大的封建经济的并存局面,近代的若干工商业发达的大中城市和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城市中无产阶级力量比较强大,但反革命的力量更加强大;

而农村革命的力量比较弱小,但反革命的力量更弱小,使得中国的农村成为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地。

一方面,中国民主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且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

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

另一方面,农民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是工人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80%,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加之连年军阀混战,生活极其困苦,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

(2)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没有形成统一地资本主义经济。

自然经济的特点就是其自身的封闭性,对外的交流相对较少,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

加之帝国主义采取的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和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造成了中国实际上的分裂状态。

这种分裂状态就给予了中国革命力量一个生存发展的空间。

这个生存发展的空间主要是农村和山区,这也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民主革命必须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

(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可能条件。

(2)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长期存在的地方,一般是国民革命时期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地方,如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省。

这些地方都曾经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工农群众的组织,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这里的群众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也有一定的斗争经验。

(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拥有相当规模的正规军队,才能对付各种类型的反革命军队,才能造成革命根据地的长期割据发展的局面。

(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不错误。

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6.“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三者互为一体、不可分割。

(1)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只有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和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保障土地革命的成果,确保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

(2)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

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农民阶级,参加红军和革命战争,农村根据地才能得到巩固和扩大。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工农武装割据"

的战略阵地。

革命根据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可靠依托,只有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适应了中国的国情,在敌强我弱的形式之下,否定了照搬外国的城市中心论,肯定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7.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怎样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

在落后的农村环境和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情况下,怎样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军队的无产阶级先进性质;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农村为中心,是先占领城市后夺取农村还是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等,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不仅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也为与中国国情类似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这条理论涉及到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重心问题、革命军队建设及其战略策略问题、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等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

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因此,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产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在反对“左”和右的错误,主要是“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形成的。

它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勇于坚持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和求真务实的态度。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和探索真理,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2)实践意义

①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实践证明: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它告诉我们:

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不能教条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而应该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大地主资产阶级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完成反帝反封的艰巨任务,就必须从国情出发,照顾农民、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主要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必须同这些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此外,统一战线中还包括民族资产阶级以及特定情况下的大资产阶级。

(2)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用革命的暴力反抗反革命的暴力。

中国的社会特点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由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3)党的建设十分重要。

中国共产党是掌握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处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大多数,因而党的建设十分重要。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要在党内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

9.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行革命的饿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继20世纪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是三种:

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与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以上两种矛盾集中表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上,而解决这个矛盾就必然要使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因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是什么?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已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指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3.为什么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道路?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实行三个步骤;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4.“四马分肥”指什么?

国家所得税;

企业公积金;

工人福利费;

资方红利各占四分之一。

5.“和平赎买”指什么?

(1)和平,就是不用暴力;

(2)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6.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现实可能性是什么?

(1)我国已经拥有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定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4)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7.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8.为什么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2)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4)在社会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5)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