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4223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docx

各种急救常识之欧阳科创编

心肺复苏常识

时间:

2021.02.05

创作:

欧阳科

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搏停止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它是每个人及每个家庭在面对各种急症所必须采取并积极帮助解决的急迫措施,也可称之为是救命的千钧一发。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急症的发生都不是在医院内,而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场所中。

所以,我们要学会家庭急救护理的第一步,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方法。

成人心肺复苏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开放气道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第一步。

首先查看病人口中有无食物、呕吐物、假牙等异物(如图1),然后置病人为侧卧位或平卧,将头部侧向一边(如图2)。

图1图2

急救者一手固定舌头前端使其勿向后倾,若有异物可用另一手的末指或中指深入其口中,将这些异物清除干净。

2.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用人工方法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地进入或排出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常用的有口对口、口对鼻两种人工呼吸法,其中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为病人供应所需氧气的最简单、快速而效的方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急救者用颈部抬高法保持病人的气道通畅,同时用压前额的那只手的拇指、示指捏紧病人的鼻孔,以防止吹气时气体从鼻孔逸出(如图3)。

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用自己的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口外部,形成一个封闭腔,然后用力吹气,使胸廓扩张。

吹气完毕,急救者的头稍抬起并侧转换气,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和肺依靠其弹力自行回缩,排出肺内二氧化碳。

按以上步骤反复进行。

吹气频率为成为14—16次/分、儿童18—20次/分、婴幼儿30—40次/分。

图3

3.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循环就是通过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使胸腔内压力增加,间接压左右心室,使血液流入大动脉,建立起血液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胸外心脏按压。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病人必须平躺在一硬平面上。

目前大多数家庭都睡软床或席梦思床,而在软床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是徒劳的。

急救时,若病人正在床上,来不及将病人抬到地面上,应迅速找寻一大而硬实、平面的东西垫在病人胸部下。

使病人的头略低于胸部,双下肢平放或稍抬高,解开上衣,急救者跪在病人右侧。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

先以右手的中指、示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

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

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如图4):

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

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图4

人心肺复苏方法之一:

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15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行2次人工呼吸。

人心肺复苏方法之二:

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产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

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

两人可以数着1、2、3、4、5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5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1次。

骨折急救常识

骨折中最常见的是四肢某一部位的骨折。

如果摔倒或受其它外伤以后,四肢的某个部位疼痛剧烈、发生畸形或活动受限,就要想到可能是发生了骨折。

尤其是老年人,四肢受外伤更容易发生骨折。

家里万一出现了骨折病人,应做紧急处理,然后送医院抢救。

急救措施

1.骨折发生后,应当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

如果不固定,让骨折部位乱动,有可能操作神经血管,造成麻痹。

但是,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淤血。

2.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如图5),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

松紧要适度。

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

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图5)

3.皮肤有破口的开放性骨折,由于出血严重,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在纱布外面再用夹板。

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并在止血带上标明止血的时间。

4.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

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铸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当用夹板、绷带固定后,每隔30分钟用手指插进去查看一下,以确认是否松紧适当。

外伤出血急救常识

人体受到外伤之后,往往首先看到出血。

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的7-8%(男占8%,女占7%)。

一个体重50公斤的男性,血液约为4000毫升。

失血总量达总血量的20%时,出现头晕头昏、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肤色苍白、出冷汗及尿量减少等症状。

当外伤大出血时,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40%就会引起生命危险。

因此,止血是救护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必须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

  一、外伤出血的分类及判断:

1、内出血:

一是吐血、咯血、便血、尿血,从而判断相关内脏有无出血;

二是出现全身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脉搏快弱、以昏迷、呕吐、及胸、腹部有无肿痛,从而判断肝、脾、胃及脑颅内等重要脏器有无出血。

2、外出血:

分为三种。

A:

动脉出血:

血液呈鲜红色以喷射状流出,失血量多,危害性大,若不立即止血,要危及生命。

B:

静脉出血:

血液呈暗红色以非喷射状流出,如不及时止血,时间长,失血量大,也会危及生命。

C:

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呈水珠状渗出,颜色从鲜红变暗红、失血量少。

多能自动凝固止血。

二、止血法:

1.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端),用力压向骨方,以达到止血目的(如图6)。

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外伤出血,是临时止血的措施。

(1)头顶部出血:

在伤侧耳前,对准耳屏上前方1.5cm处,用拇指压迫颞动脉。

(2)颜面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伤侧下颌骨与咬肌前缘交界处的面动脉。

图6

(3)鼻出血:

用拇指和食指压迫鼻唇沟与鼻翼相交的端点处。

(4)头面部、颈部出血:

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上。

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

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时间也不能太长,以免引起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及生命。

(5)肩、腋部出血:

用拇指或用四指拼拢压迫同侧锁骨上窝,向下对准第一肋骨,压住锁骨下动脉。

(6)上臂出血:

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

(7)前臂出血:

抬高患肢,压迫肘窝处肱动脉末端。

(8)手掌出血:

抬高患肢,压迫手腕部的尺、桡动脉。

(9)手指出血:

抬高患肢,用食指、拇指分别压迫手指掌侧的两侧指动脉。

(10)大腿出血: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用双手拇指或肘部压迫股动脉。

(11)足部出血: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的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消毒的纱布,棉花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压力达到止

血的目的(如图7)。

此法应用普遍,效果也佳。

图7

3.屈肢加垫止血法: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蝈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绷带或领带等作8字形固定(如图8)。

但有骨折、骨裂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4.绞紧止血法:

用三角巾折成带状或用布条作止血带,在肢体出血点上方绕患肢打一个活结,活结朝上,避开中段,取一根小棒或代用物穿在带形外侧绞紧,绞棒的另一端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如图9)。

图8图9

5、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的止血带是长1米左右的橡皮管。

方法:

掌心向上,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留出五寸,一手拉紧,绕肢全一圈半,中、食两指将止血带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如图10)。

图10

三、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1、快-动作快、抢时间;

2、准-看准出血点,准确上好止血带;

3、垫-垫上垫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

4、上-扎在伤口上方,禁止扎在上臂中段。

5、适-松紧适宜。

脉搏停跳且指甲盖不变色,橡皮带变色足够。

6、标-加上红色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7、放-每隔一小时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不超过三分钟,并用指压法代替止血。

触电急救常识

一、怎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一)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源。

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和平开关只能控制一根线,有可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到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拉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

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

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二)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快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断电。

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3.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二、触电事故怎样对症急救?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

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对于需要救治的触电者,大体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经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

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2.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心脏跳动和呼吸,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

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微弱,或发生痉挛,应随时准备好当心脏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立即作进一步的抢救。

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并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地进行,能等候医生的到来。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如果现场仅一个人抢救,则应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应交替进行,每次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

而且吹气和挤压的速度都应比双人操作的速度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抢救效果。

三、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

(一)脱离电源

当发现有人触电,不要惊慌,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

注意:

救护人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防止发生救护人触电事故。

脱离电源的方法。

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果断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和措施:

1.如果开关或按钮距离触电地点很近,应迅速拉开开关,切断电源。

并应准备充足照明,以便进行抢救。

2.如果开关距离触电地点很远,可用绝缘手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刀、铁锹等把电线切断。

(如图11)

注意:

应切断电源侧(即来电侧)的电线,且切断的电线不可触及人体。

图11

3.当导线搭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杆或其它带有绝缘柄(手握绝缘柄)工具,迅速将电线挑开。

注意:

千万不能使用任何金属棒或湿的东西去挑电线,以免救护人触电。

4.如果触电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紧缠在身上时,救护人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围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严格绝缘包裹,然后用这一只手拉触电人的衣服,把他拉离带电体。

注意:

千万不要用两只手、不要触及触电人的皮肤、不可拉他的脚,且只适应低压触电,绝不能用于高压触电的抢救。

5.如果人在较高处触电,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电源后触电人从高处摔下。

(二)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开,严密监视,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触电者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开,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秒的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禁止摆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坚持就地正确抢救,并尽快联系医院进行抢救。

3.呼吸、心跳情况判断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断伤员呼吸情况。

看:

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

耳贴近伤员的口,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

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的结果,即无呼吸又无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溺水急救常识

溺水是指被水淹的人由于呼吸道遇水刺激发生痉挛,收缩梗阻,造成窒息和缺氧,需要紧急抢救。

  应急要点:

◆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轻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

  ◆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

  ◆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

倒水方法:

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

(如图12)

图12

◆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

  专家提示:

◆因溺水者呼吸、心跳在短期恢复后还有可能再次停止,所以千万不要放弃人工呼吸,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可采取报警求助的方式。

◆意识丧失者,应置于侧卧位,并注意为溺水者保暖。

  ◆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眼部异物急救常识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办法:

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

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

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

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

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亮警报:

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擦伤与拉伤急救

一、擦伤

  

(一)擦伤的起因 

  擦伤是在跑、跳等活动时摔倒或在冲击作用下与硬物相摩擦而形成的皮肤表面的创伤。

擦伤时往往有出血或局部组织液渗出,局部有较轻的红、肿、痛、热等表现。

 

  

(二)擦伤的后果 

  擦伤是外伤中最轻的一种,但由于擦伤造成的伤口大都浅而胜,伤面较大而又不规则,引起感染的机会较多。

因此,要认真处理伤口,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感染,使伤口久久不能愈合。

 

  (三)擦伤的治疗 

  因此,我们在急救时,对小面积擦伤可用2%红汞或l%龙胆紫药水涂抹,一般没有必要包扎,但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洁,局部不要浸水,防止发生细菌感染。

对大面积擦伤,要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创面上有泥土、煤渣、沙粒等嵌入皮肤时,要用消过毒的毛刷轻轻刷出,待创面清洁后,用凡上林纱条覆盖,再以绷带包扎。

关节附近的擦伤无论大小,最好都要包扎或用纱布覆盖,因为关节经常在活动,难免使伤口不发生污染。

 

  二、拉伤 

  

(一)拉伤的起因 

  拉伤主要指肌肉、韧带的撕裂伤,多发生在四肢关节部位,是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因为突然用力,或受外力过度牵拉而发生的损伤。

发生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或者活动的姿态及动作不正确所致。

 

  

(二)拉伤的后果 

  拉伤后局部会出现充血肿胀和疼痛,活动受到限制。

同时,拉伤处往往还会有一最大压痛点,肌肉痉挛、紧张、发硬;如果动作需要主动收缩和被动拉长,疼痛还会加重。

如果严重拉伤,肌纤维发生部分或全部断裂,可引起非常明显的肿胀,皮下出现大片的淤血,颜色乌青,收缩和伸长等动作均受到阻碍。

 

  (三)拉伤的治疗 

  我们在救护时,处理拉伤的方法最好是休息、消肿和止痛。

初拉伤时,往往有出血或者少量渗血,所以要抬高患肢,局部冷敷。

若拉伤程度不大,停止渗血后既可利用温热疗法(如敷热水袋),以促进消肿和吸收,但每次持续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温度不能太高,以免再出血或加重渗出及水肿。

刺伤和切伤急救

(一)刺伤和切伤的起因 

 凡是伤口由尖细物插入引起的,叫刺伤;用锐利物切开引起的,叫切伤;两种伤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破损。

     

(二)刺伤和切伤的后果 

对这些受伤人员的急救,首先要注意止血,即用消毒的纱布垫敷在伤口上,用手指压迫一段时间,直到止住出血为止。

有时伤口较大、较深,常会伤及小动脉,故压迫局部良久仍出血不止,这时需要根据解剖部位压迫动脉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如上臂和肩部止血可压迫锁骨上窝;下肢止血需要用手掌用到压住腹股沟等就可以了。

 

  (三)刺伤和切伤的治疗 

  压迫止血的目的在于为送医院争取时间,减少大出血对机体的危害。

所以,在压迫止血的同时,应抓紧时间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工作。

 

  除先注意止血外,还要注意保持创面的清洁。

如果伤口不大,出血已止住,应使用消过毒的生理盐水清洗局部,亦便于医生作缝合手术;如果伤口暴露时间太长,又有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现象时,在医生处理前,应以消毒纱布覆盖伤口并暂时包扎。

中暑的急救方法

一、定义及概述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所致疾病。

我国南京市1994年高温期间救治的中暑病人达3000余例。

南京市1988、1994、1995年热浪袭击期间分别发生重症中暑411、103、49例,病死率分别为30.2%、7.8%、6.1%。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1991年~1995年期间共院前救治987例重症中暑病人,其中73.2%发生在7月份。

中暑分为3型:

(一)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上以高热、无汗、昏迷为主要症状。

(二)热痉挛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

(三)热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二、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

(一)人体适宜的外界温度是20~25℃,相对湿度为40%~60%,通过以下方式散热:

(二)辐射是散热最好途径。

气温15~25℃时,辐射散热约占60%,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及足部。

温度33℃时,辐射散热降至零。

(三)传导与对流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质分子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

水传导较空气快240倍。

(四)蒸发

每蒸发lg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热量。

通常室温(15~25℃)下,人体散热分别依靠辐射(60%)、蒸发(25%)、对流(12%)、传导(3%)来进行。

三、病因及诱因

(一)病因在高温(室温>35℃)或在强热辐射下从事长时间劳动,如无足够防暑降温措施,可发生中暑;在气温不太高而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动也可中暑。

(二)诱因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最近有过发热、穿紧身不透风衣裤、水土不服,及甲亢、糟尿病、心血管病、广泛皮肤损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震颤麻痹、智能低下者、应用阿托品等常为中暑诱因。

此外,长期大剂量服用氰丙嗪的精神病患者在高温季节易中暑。

四、发病机制

机体由于种种原因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

(一)热射病

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原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生理性散热达到热平衡,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

起初,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以增加心输出量和呼吸频率、扩张皮肤血管等加快散热;以后,体内热进一步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使体内热进一步蓄积,体温骤升,引起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为临床特征的热射病。

实验证明,体温>42℃时蛋白质可变性;体温>50℃时,数分钟后所有细胞均死亡。

尸检发现脑、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肺、肝、肾等有病理改变;胸膜、腹膜、小肠等有散在出血点。

(二)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使水和盐丢失过多,如仅补充大量水而补盐不足造成低钠、低氯血症,导致肌肉痉挛,并可引起疼痛。

高温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汗中含氯化钠约0.3%~0.5%,大量出汗后仅饮不合盐的饮料,可致失盐>失水,从而引起热痉挛。

(三)热衰竭

可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也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从而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休克症状。

五、临床表现

(一)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强体力劳动后。

患者常先大量出汗后突然出现阵发性四肢及腹壁肌肉甚至肠平滑肌痉挛和疼痛。

有低钠、低氯血症和肌酸尿症。

(二)热衰竭常发生在未适应高温作业的新工人和体弱者。

常无高热。

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偏低。

可有晕厥、抽搐。

重者出现循环衰竭。

可有低钠、低钾血症。

(三)热射病典型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

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肝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比例增多,出现蛋白尿和管型尿,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增高,血pH降低。

可有各种心律失常,ST段压低及T波改变。

太阳辐射引起的热射病称日射病。

六、诊断

(一)鉴别诊断热射病要与乙型脑炎、胸膜炎、中毒性痢疾、中毒性肺炎等发热性疾病相鉴别。

热痉挛伴腹痛要与各种急腹症相鉴别。

热衰竭要与消化道出血、异位妊娠、低血糖等相鉴别。

(二)诊断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将中暑分为以下3级:

1.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3种类型。

七、急救处理

(一)先兆与轻症中暑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或电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以增加辐射散热。

给予清凉含盐饮料;可选服仁丹、十滴水、开胸顺气丸、藿香正气片等,用一心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等穴;体温高者给予冷敷或酒精擦浴。

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含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2000mL。

经上述处理后30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二)重症中暑

1.热痉挛在补足体液情况下,仍有四肢肌肉抽搐和痉挛性疼痛,可缓慢静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0.5g

2.热衰竭快速静脉滴注含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3000mL如血压仍未回升,可适当加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使血压维持在12kPa以上。

时间:

2021.02.05

创作:

欧阳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