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4234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docx

高考地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人口城市与交通最新整理

2017年高考地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人口、城市与交通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高考地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人口、城市与交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高考地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6人口、城市与交通的全部内容。

专题06人口、城市与交通

【考向解读】

1.人口问题和几种人口统计图表。

2.城市化进程示意图(“S”曲线)的应用。

3.联系实际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

5.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6.运用城市平面图,评价城市规划的合理性.

7.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8.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如铁路、管道等沿线的地理特征分析。

9.要结合问题,学会全面分析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要考虑有利影响,又要考虑不利影响,同时还要对交通线连接的区域进行分析.

【命题热点突破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与迁移

(1)人口增长(时间变化特点、空间分布特点)→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政策、文化背景、婚育观念等).

(2)人口增长的“三率”(关系、特点及变化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特征、区分方法)→人口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解决措施.

(3)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特点(数量变化、方向变化)→影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4)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影响(对地理环境、对城市化、对就业结构)→影响评价(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2.易错提醒

(1)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2)一个地区人口总数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期,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的减少.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仍然很大。

(3)注意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联系与区别:

生育率是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岁~49岁)人数之比;出生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生育率水平高,出生率水平也高。

(4)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应该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但并没有具体的数值标准。

(5)除人口自然增长外,人口的数量变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入和迁出)。

(6)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

人口迁移不仅强调空间迁移,而且强调时间限度,而人口流动主要强调人口的空间移动.人口迁移无论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7)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重要标准:

跨越行政区域界线的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一般指一年以上)。

(8)在判读人口统计图时,要注意纵横坐标上的数值,不要采取粗略估算的方法。

特别是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会得出完全错误的数据。

(9)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及将来面临的重大人口问题.

(10)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不只表示年龄构成,还能表示性别构成。

(11)发展中国家也会出现老龄化现象,如中国。

(12)人口数量的多或少,增长速度的快或慢,并不一定会导致人口问题.只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出现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的范畴很广,除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速度的不协调外,人口年龄结构失调、人口性别结构失调也属于人口问题。

(13)我国的人口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基数大,我国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很多,这是最大的问题;二是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由于一直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少年儿童所占比重降低,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这也给未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压力.

(14)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一定都是社会经济因素.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例如,海湾战争导致大量战争难民迁移;撒哈拉沙漠的扩张导致环境难民迁移;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吸引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等。

但就全球范围看,影响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1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是利弊共存.

人口迁移会给迁入地(如城市)带来社会治安、交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对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影响也较大,可提供大量劳动力,繁荣服务业、商业等第三产业。

例1、(2016•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5题。

5。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答案】D

【变式探究】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完成3~4题。

3.图中数据显示(  )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

C.农村劳动力以15~19岁年龄段为主

D.农村的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4.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是(  )

A.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

C.交通条件改善

D.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答案】3.D 4.B 

【命题热点突破二】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

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其可直观地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进而可分析该地区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判读时,可关注以下几点:

①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的差异.

②定类型.人口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甲图);b.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乙图);c。

老年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丙图).

③析变化。

a.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如上图)。

其变化主要是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而转变.

b.异常变化

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下图①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下图②处)。

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下图③处)。

可能是战争中大量男性死亡导致的,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2)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2。

5%)

高(>2.5%)

低(〈1。

0%)

传统型

高(〉2.5%)

低(<1。

5%)

高(>1.0%)

现代型

低(<2.0%)

低(<1.5%)

低(<1。

0%)

(3)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

①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

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

时间差异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

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

地域差异

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年龄差异

青壮年人群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群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群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性别差异

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

文化差异

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②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达,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

③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

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了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例2、(2015•福建卷)图

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B。

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

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A.a方案较合理B。

b方案较合理C。

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

【答案】7。

D8.B

【变式探究】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5~6题。

5.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不明显的城市是(  )

A.aB.bC.cD.d

6.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城市的养老服务应该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B.b城市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C.c城市劳动力不足,容易出现“用工荒”

D.d城市要注意发展一些需女工较多的轻工业,以平衡男女比例

【答案】5.C 6.C 

【命题热点突破三】城市化和城市体系

1.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含义、标志)→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进程(特点、地区差异)→城市化问题(表现、危害)→解决措施。

(3)城市等级→服务功能(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服务级别)→城市体系。

2.易错提醒

(1)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不一定有明确的界线。

(2)同一级别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地区城镇服务范围大。

(3)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其自身外,还包括周围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4)城市道路网的判断一般根据该城市所在的国家进行:

欧洲的城市一般为环行放射式,我国的城市多为方格-环行-放射式。

(5)注意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

前者主要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6)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7)逆城市化不是城市的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8)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出现的.

例3、(2016•新课标Ⅰ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

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

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

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

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

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

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

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4.A5。

B6.D

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技术创新、市场扩展和产品升级不是兰斯塔德空间规划实施产生的直接影响。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这样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而不会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也不会降低人口密度,对促进城市竞争没有影响。

【变式探究】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频繁问题,我国打造海绵型城市(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

下图中城市绿地建设,符合海绵型城市要求的是(  )

【答案】A 

【变式探究】图1为“印度半岛某地区城市等级体系图”,图2为“a城市略图”。

读图完成2~3题。

 

2.有关图1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4个城市等级

B.a城市的服务范围大于c

城市

C.b城市的服务种类少于c城市

D.a等级城市空间距离小于b等级城市

3.a城市拟规划布局合理的是(  )

A.甲——高级住宅区

B.乙——工业区

C.丙——化工厂

D.丁—-自来水厂

【答案】2.B 3。

A 

【命题热点突破四】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和区位特点).

(2)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影响因素(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2.易错提醒

(1)注意区别城市的地域形态与城市的基本形态:

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2)注意区别城市的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3)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4)城市功能分区是相对的,而不绝对的。

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确的界线,在某种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

如商业区中也会有住宅用地、行政用地等,只是住宅和行政等用地相对于商业用地所占比重较小。

(5)并不是所有城市都有中心商务区.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会形成中心商务区,这里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的总部,可以提供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

(6)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根据市场最优原则,商业中心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7)有些工厂可以布局在城市内部。

如纺织厂、印刷厂、食品厂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基本没有污染的企业,可以布局在城市内部。

(8)卫生防护带是为避免和减轻噪声、烟尘、爆炸、火灾和大气污染对城市居住区的危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居住区与工厂、仓库、铁路、机场间设置的隔离地带.卫生防护带内,一般植树造林,形成防护林带。

3.方法技巧

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判读方法

城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判断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时可通过下表进行分析。

面积

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距市中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形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人口变化

商业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夜晚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人口数量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最小

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分布趋势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在市中心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所占比例大

例4、(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

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6。

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7.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答案】6.C7.A

【变式探究】下图示意“某时期武汉市长江两岸城区商品房均价与住宅土地均价剖面图”。

据此回答1~2题.

1.城区型经济适用房的位置首先应选建在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2.某知名奢侈品拟抢滩武汉,其首选的地方可能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1.A 2。

B 

【解析】第1题,经适房一般选建在土地价格较低的区域,对比图中四点,甲地的地价最低,是理想地区.故选A。

第2题,影响知名奢侈品选址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流动量,图中乙地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均较高,是人口流动量最大、最繁华的地段。

故选B。

【变式探究】下图是“世界某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  )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4.该城市可能盛行(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偏北风

5.下列关于图示城市的空间形态及其优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团块状 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组团状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条带状 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D.放射状 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答案】3.A 4.C 5.B 

【命题热点突破五】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交通运输

(1)选择合适的方式

(2)交通便利

(3)交通通达性→商业网点的分布、密度、变化

2.易错提醒

(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而不是只考虑速度、运量、运价等因素中的某一个.但有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其中的某一个,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

(2)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

虽然河运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海运地位依然非常稳固,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水运地位在下降.

(3)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与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舶和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方式,又是运输工具。

(4)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主要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来分析:

如合理布局铁路网;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6)交通条件只是影响聚落形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聚落形态的形成还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例5、(2016•江苏卷)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16年5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图17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与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江苏省现有铁路网存在的明显不足是、,这种不足对江苏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4分)

(2)规划在建铁路中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的有(填序号)。

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工程建设需要克服的有、。

(3分)

(3)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淮安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2分)

(4)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

(4分)

【答案】

(1)部分铁路标准低布局不合理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2)②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路基地质条件较差

(3)多条铁路交汇,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密切了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4)促进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苏北与苏中、苏南生产要素的交流

促进南北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2)可以从图中读出规划在建铁路②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主要通过江淮平原,这一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布,不利于铁路的路基建设。

(3)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多条铁路在淮安交会,故淮安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从而铁路网的建成密切了淮安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4)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的积极意义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和人员流动等方面回答。

【考点】交通运输

【变式探究】武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为350千米,投入运营时列车时速达200公里以上,从长沙到广州由以前的9小时缩短至3小时。

据此回答1~2题。

1.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反映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是(  )

A.现代化和自动化B.高速化和专业化

C.大型化和专业化D.高速化和大型化

2.有关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产生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轻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B.促进湘、赣、粤三省经济发展

C.实现武广铁路通道客货分线运输

D.推动“泛珠三角"战略实施

【答案】1.B 2。

B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城市发展总体趋势出发,大连中心城区初步设计规划了多条轨道交通线路。

据火车网2013年5月16日报道,大连地铁1、2号线和规划中的4号线有望在南关岭交会。

下图为“大连地铁线路规划图”(部分).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前,住在大连南关岭的人世代为农.这里矿产丰富,他们除种地外,还开采矿石;因为南关岭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开发区很近,不少本地人办起了企业。

80年代后,随着大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在1983年城镇户口占有率已达到97%,户籍人口约10万,工业企业众多。

(1)说明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

 

(2)分析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利用方式的变化。

 

(3)分析大连地铁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

 

【答案】

(1)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均将有大幅提高.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

南关岭地区通车前,其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分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通车后,南关岭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分为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

(3)随着交通的发展,大连地区的社会经济将加快发展,人口和城区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随着城市周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转变为分散;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扩散,也促进市内商业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高考真题解读】

(2016•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5题。

5。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答案】D

(2016•上海卷)(十)人口地理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