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4923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docx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

2020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课练习题(含答案)

1.1.运动和位置(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我们可以用和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2.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3.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相对于车厢里的座椅来说,他是的;相对于马路一侧的树木来说,他是的。

二、选择题

1.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它是运动的。

A.地而上的建筑物

B.与它一起并排飞行的伙伴

教材第3页图

C.它口中叼着的小虫

2.下列关于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先确定一个中心点,才能描述该物体所处的位置

B.如教材第3页所示,两人静止不动时.用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

C.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时,要选定一个中心点(某个建筑物),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时候,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则得出的结论是()

A.相同的B.不同的C.无法确定的

4.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站立中心前止不动,小红在小明西北方向

B.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美在小明1米处

C.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丽在小明东南方向2米外

三、判断题

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主要是看该物体有没有动。

()

2.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

()

3.在运动会上,奔跑的学生相对于坐在看台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

5.如教材第3页图所示,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才能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另一个同学所处的位置。

()

四、巧妙简答区

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速度相同、并排行驶的两辆汽车,怎样判断它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手抓子弹”的奥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在蠕动着,他抓来一看,令他大吃一惊,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在这段文字中,飞行员可以“手抓子弹”的原因是和

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

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参考答案:

一、1.方向距离2.参照物3.静止运动

二、1.A2.B3.B4.C

三、×√√√√

四、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确定合适的参照物,如果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就说明该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说明该物体是运动的。

2.如果道路旁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以其中任何一辆汽车

3.为参照物,那么另外一辆汽车都是静止的。

五、子弹飞行员

 

1.2.各种各样的运动(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旋转的指尖陀螺的运动形式是,上下往复运动的钢尺的运动形式是

,荡着的秋千的运动形式是。

2.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

等。

二、选择题

1.荡着的秋千的运动形式是()。

A.摆动B.振动C.滚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碟的运动形式是平移和转动

B.在地上旋转的陀螺的运动形式只有转动

C.火车车轮的运动形式包含平移和滚动

3.关于指尖陀螺上某个圆点的运动形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围绕中心点做圆周运动

B.围绕中心点往复摆动

C.做直线平移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钢尺一头平按在桌边,拨动另一头,则另一头上的某点呈弧线上下往复运动

B.在地上滚动的玻璃球,其表面上的某点的运动形式只有滚动

C.行进中的玩具汽车上的某点的运动形式是平移

三、判断题

1.钟摆、秋千、汽车雨刮器运动时的轨迹都是弧线。

()

2.观察运动中的玻璃球,可以发现它的运动形式是滚动。

()

3.同一个物体可能含多种运动形式。

()

4.物体平移时的轨迹是弧线,摆动时的轨迹是直线。

()

四、简答题

是不是每个物体都只有一种运动形式?

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

 

五、连线题

下面这些缓慢运动的物体,你能正确选择方法来判断它们的生长或运动?

指甲的生长

水位的上升过一段时间观察一次

月亮的移动利用周围物体来判断

小苗的生长

参考答案:

一、1.转动振动摆动2.摆动转动振动滚动平移

二、1.A2.B3.A4.B

三、√√√×

四、不是。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车轮是滚动,其他部分是平移。

五、

指甲的生长

水位的上升过一段时间观察一次

月亮的移动利用周围物体来判断

小苗的生长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

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

,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

2.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和

二、选择题

1.推铅球时,铅球离开手的运动是()。

A.曲线运动B.直线运动C.不确定的运动

2.下列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A.运动的过山车

B.无大风时,苹果从树上落下

C.老鹰在天空中盘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走路时只有直线运动这一种运动形式

B.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转动和振动两种形式

C.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4.根据教材第8页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直线轨道中击球,蓝色球的运动路线是直线

B.在直线轨道中击球,蓝色球在做曲线运动

C.在曲线轨道中击球.蓝色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三、判断题

1.跳高运动是直线运动。

()。

2.从树上掉落的桃子是做曲线运动。

()。

3.无风时,下落的雨滴是做直线运动。

()。

4.直上直下的电梯的运动路线是直线。

()。

四、简答题

1.在笔直的高速路上行驶的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2.分别举出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例子。

 

参考答案:

一、1.直线曲线2.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二、1.A2.B3.C4.B

三、××√√

四、1.在笔直的高速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2.做直线运动的:

直上直下的电梯,无大风时,苹果从树上落下。

做曲线运动的:

过山车,天空中盘旋的老鹰。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能是或。

2.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的情况有:

也许会在斜坡上,

也许会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还有可能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下去。

3.车轮滚动时摩擦力,滑动时摩擦力。

(填“大”或“小”)

二、选择题

1.下列物体利用了斜面的是()。

A.转椅B.跷跷板C.滑滑梯

2.如果将斜面的一端逐渐变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物体在斜面上会运动得更快

B.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改变

C.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变

3.下列说法错误是()。

A.立方体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B.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滚动

C.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三、判断题

1.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只与其形状有关。

()

2.在玩滑滑梯时,小朋友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

3.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大,物体在上面运动得越快。

()

4.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只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情况。

()

四、简答题

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分别是怎样的?

举例说明。

 

2.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斜坡?

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

一、1.滚动滑动2.不动滚动滑动3.小大

二、1.C2.C3.C

三、×√√×

四、1.滚动或滑动。

立方体木块在斜面上是滑动,小六棱柱、小球在斜面上是滚动。

2.家里的雨棚有斜坡,这样下雨时雨水就会顺着斜坡流下去;雨伞也有斜坡,和雨棚的作用是一样的;很多台阶旁修建的无障碍设施就是斜坡,专门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上下。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说明物体运动得越。

2.在同一条轨道上,要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用,并记录下来。

至少测量用次。

二、选择题

1.在比较同一条轨道上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时,需要4位同学担当不同的角色来分工合作,其中不包括()。

A.操作员、记录员B.计时员、发令员C.监督员、质检员

2.斑马、大象、黑熊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分别是8秒、12秒、10秒,那么运

动得最慢的是()。

A.斑马B.大象C.黑熊

3.在体育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跑完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分30秒和3分50秒,那么()。

A.甲同学运动得快

B.乙同学运动得快

C.甲、乙两个同学运动得一样快

4.关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多的物体运动得越快

B.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少的物体运动得越慢

C.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快,所用的时间多的物体运动得慢

三、判断题

1.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用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而且只需测量1次。

()

2.在相同距离内,可以通过比较物体运动所用时间的多少来确定其快慢。

()

3.兔子、斑马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分别是9秒和8秒,那么兔子运动得更快一些。

()

4.可以用秒表测量物体运动所花的时间。

()

四、简答题

怎样在相同的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参考答案:

一、1.少快2.秒表时间3

二、1.C2.B3.A4.C

三、×√×√

四、在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短,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反之,说明物体运动得越慢。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的大小。

2.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通过的距离

,运动得越慢。

二、选择题

1.喷气式客机、汽车、快艇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900千米、120千米、100千米。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喷气式客机运动得最快B.汽车运动得最快

C.快艇运动得最快

2.在做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位同学都必须沿着直线行走

B.出发时间、出发地点、所经历的时间都可以不同

C.大家都走10秒,然后测量距离

3.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运动了10千米,乙车运动了15千米,则运动得快的是()。

A.甲车B.乙车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所花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大

三、判断题

1.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越慢。

()

2.我们讨论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时,离不开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

()

3.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进行排序时,可以按照物体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多少来排列。

()

4.测量走路的快慢时,两位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可以一个沿直线走,一个沿曲线走。

()

四、简答题

1.如果已经知道了不同物体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怎样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2.6种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

喷气式客机900千米,汽车120千米,快艇100千米,轮船45千米,自行车15千米,高速列车300千米。

请将6种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参考答案:

一、1.速度2.距离越快越短

二、1.A2.B3.C4.C

三、×√√×

四、1.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运动得越快;运动的距离越短,运动得越慢。

2.运动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喷气式客机、高速列车、汽车、快艇、轮船、自行车。

 

1.7.我们的“过山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要有轨道和轨道。

2.“过山车”轨道的总长应在米以上。

轨道的长度可以用

和来测量。

二、选择题

1.在“过山车”设计要求中,()要有变化。

A.轨道的总长

B.轨道的坡度

C.轨道所用的材料

2.小明制作的“过山车”只有直线轨道,没有曲线轨道。

则他的“过山车”()设计要求。

A.符合B.不符合C.不确定是否符合

3.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不可以用()。

A.软尺B.细绳C.直尺

4.下列制作完成的“过山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A.小球没有滚完全部轨道,有脱轨现象发生

B.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并经过了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C.轨道的总长在2米以上

三、判断题

1.制作“过山车”前,要仔细阅读设计要求。

()

2.没有设计图,我们照样可以制作“过山车”。

()

3.根据设计要求,“过山车”轨道的坡度可以不发生变化。

()

4.根据制作的“过山车”的设计图,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

四、简答题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直线曲线2.2软尺细绳

二、1.B2.B3.C4.A

三、√×××

四、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1.8.测试“过山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可以利用、、细绳等工具,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2.以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可以用判断方向,用

测量距离。

二、选择题

1.下列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快慢的方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不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长,它的速度就大

B.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长,它的速度就大

C.小球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少,它的速度就大

2.描述“过山车”上小球的位置时,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

B.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

C.可以用直尺测量距离

3.下列描述“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高处滚落,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小球从高处滑落,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小球从高处滚落,只经历了曲线运动

三、判断题

1.我们可以通过改进“过山车”来让小球运动得更快。

()

2.“过山车”做好后,我们可以用小球代替“小车”观察它。

()

3.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只需说明小球距离起点有多远就行了。

()

4.只利用秒表、细绳,就可以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

四、简答题

1.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

 

2.怎样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的快慢?

 

参考答案:

一、1.秒表软尺2.起点方向盘软尺

二、1.A2.C3.A

三、√√××

四、1.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应该尽可能地抬高轨道起点处的位置并减少曲线轨道。

2.利用软尺、细绳测量小球通过的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所用的时间。

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大,小球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少,它的速度也就越大。

3.1.仰望天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上有黑子,上有环形山。

(选填“太阳”或“月球”)

2.太阳和月球的大小,看上去。

但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比

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要得多。

3.我们生活在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

4.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____________,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太阳和月球的相同之处的有()

A.都是球体B.都是红色的C.实际大小相同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绕太阳转B.月球绕地球转C.太阳绕地球转

3.通过圆纸筒观察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时,大圆纸片移动到()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A.比小圆纸片更远的距离B.和小圆纸片一样远的距离

C.比小圆纸片更近的距离

4.太阳和月球的共同点是()。

A.都有黑子B.都有环形山C.都是球体

5.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比()。

A.更远B.更近C.不确定

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火山B.环形山C.海洋

三、判断题

1.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

()

2.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

3.太阳和月球的实际大小并不一样。

()

4.晚上仰望天空,有时可以看到太阳。

()

5.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是因为月球本身会发光。

()

6.我们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宇宙的边缘。

()

7.月球上昼夜温差非常大。

()

8.太阳和月球离地球一样远。

()

9.太阳和月球都能对地球产生影响。

()

四、简答题

为什么太阳和月球的大小看上去差不多呢?

 

五、训练题

请你把太阳和月球的比较的结果记在维恩图里。

 

参考答案:

一、1.太阳月球2.差不多远

3.地球太阳月球4.恒星

二、1.A2.C3.A4.C5.A6.B

三、√√√×××√×√

四、当一个距离我们比较远的物体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大,我们看到的该物体越小。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5000万千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8万千米,虽然太阳的体积更大,但由于太阳距离我们地球太过遥远,导致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在我们看来是差不多的。

五、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的仪器。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的规律。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4.太阳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二、选择题

1.傍晚,小明看到操场上的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是朝向()的。

A.西方B.南方C.东方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

A.长--短--长B.短--长--短C.长--短--短

3.关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位置最高时物体的影子最短

B.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太阳位置的高低无关

C.太阳位置最低时物体的影子最长

4.古代人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A.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

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物体的影子永远不会消失

5.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长5米,过一会再测量,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

A.上午B.中午C.下午

6.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总是出现在()的一面。

A.迎光B.背光C.侧光

三、判断题

1.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正午时分最长。

()

2.太阳初升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朝向东方的。

()

3.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可循。

()

4.除了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来确定方向,我们还可以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

()

5.制作简易的日晷,需要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准方向。

()

四、简答题

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五、观察实验题。

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

他们及时记录下了影子的长度(125厘米),并且每隔3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

测量时,他们发现影子在12:

00最短。

下面是他们测量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

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时间(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25

100

77

57

40

25

40

57

77

1.该小组是在一天中的9:

30开始测量的,由上面的数据表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_________结束测量的。

2.由上面的数据表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这时竹竿影子的长度大约为_________厘米。

3.由上面的数据表可知,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的长度逐渐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时间2.影子3.太阳位置相反4.短长

二、1.C2.A3.B4.A5.A6.B

三、×××√√

四、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正北方向,下午影子在向东方移动。

同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中午影子最短。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的,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上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下午影子逐渐由短变长。

五、

1.13:

30

2.100(答案不唯一)根据中午前后影子的变化长度相近这一规律,第10次(14:

00)测量应该与第2次(10:

00)测量的影子长度相近。

3.变短

3.3.影子的秘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

2.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又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3.我们可以利用和做模拟影子变化的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和来让影子发生变化。

4.生活中,手影游戏主要是改变影子的特点。

5.、和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6.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遮挡物的。

7.改变和间的距离能改变影子的大小。

二、选择题

1.利用手电简和木圆柱模拟影子变化的实验中,手电简和木圆柱分别模拟的是()。

A.光源和挡光物B.挡光物和光源C.光源和影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下物体的影子会有变化

B.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

C.月光下物体的影子不会有变化

3.为了使手电筒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选择的做法不包括()。

A.改变手电简的照射角度

B.改变物体的摆放

C.打开或关闭手电简光源

4.下面()不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A.屏B.遮挡物C.电源

5.下面不是光源的物体是()。

A.蜡烛B.月亮C.台灯

6.下列关于光源、遮挡物、屏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光源位于遮挡物和屏之间

B.遮挡物位于光源和屏之间

C.屏位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

7.物体的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A.向光B.背光C.无法确定

三、判断题

1.没有光照也可以产生影子。

()

2.产生影子只要有光源就可以了。

()

3.我们可以选用透明物体来产生影子。

()

4.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不会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

()

5.改变物体的摆放方式可能会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

()

6.从不同侧面照射同一物体得到的影子都一样。

()

7.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