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110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优秀教案人教部编版1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

我的心爱之物人教部编版

我的心爱之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明确写作对象。

2.掌握描述物品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3.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重点:

学会审题,掌握通过外形、颜色、功能等方面介绍物品的方法,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

把它呈现给大家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要想把自己的心爱之物介绍给大家,就得掌握一些描述的方法。

现在,老师先给大家做一些提示:

1.它的样子:

形状、颜色、数量、光泽、质地

如玩具熊:

它是棕色的,胖胖的,两只眼睛圆圆的,好像会说话的样子。

它坐在沙发的角落里,静静地注视着我们,那样子可爱极了。

2.它的特点:

特点就是这件事物不同于其他的地方,每种物品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比如外形、用途等,所以,如果要想让自己的物品与众不同,就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

3.你和它之间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

你和心爱之物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

比如,你的小闹钟,有一次,你赖床的时候,它硬是把你叫起来,所以,你上课就没有迟到。

从此以后,你就再也不赖床了。

4.你对它的感情:

选择这件物品,一定是你“心爱”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感情写进去。

三、小游戏

一个人说一件物品,另外一个人猜。

四、写作提纲:

第一步:

起一个好听的题目。

第二步:

点出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

第三步:

描写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等。

第四步:

写出你和它之间的趣事或有意义的事。

第五步:

结尾,点题。

五、范文

我的心爱之物——字典

我有一个心爱之物,那就是字典!

这本字典是我姐姐送给我的。

它已经伴随我4年了,我一直把它保护得很好,每天都会去关照它一下!

我的字典外观可漂亮了!

字典的封面大部分是红色;左右两侧有绿、黄、蓝三种颜色组成的,上面还印着四个白色的大字:

“新华字典”。

这本字典长13厘米;宽约9厘米;厚3厘米。

字典的价钱约12元,可它的价值远远高于它的价钱。

这本字典虽然这么小,可是它的作用可大了!

有的时候,我遇到的字只知道拼音,可不知道它的写法,我就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里寻出它的芳踪;有时候看到不会读的字,我就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找到它的倩影。

不仅如此,我还能在字典里查出数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很多方面的知识。

啊,别看字典这么小,它的肚子里藏了这么多东西,真是让人既惊讶,又佩服!

字典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我的老师不就像它一样吗?

看,老师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让我们随意获取;老师就像甘甜的清泉,滋润着我们。

我喜爱字典,更喜爱我的老师。

这就是我的好伙伴——字典,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希望这本字典能永远陪伴我!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

我的心儿怦怦跳人教(部编版)

习作:

我的心儿怦怦跳

课题

我的心儿怦怦跳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心跳的事去写习作。

2.要写清事情的经过,有条理地叙述。

3.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4.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5.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

重点

1.围绕自己心跳的事去写习作。

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教学

难点

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创设情境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心跳的事,你的心心跳的事是什么事?

参加运动会,登上领奖台,心儿怦怦跳;进行社会实践,第一次采访他人,心儿怦怦跳;进入考场,遇到难题时,心儿怦怦跳;犯了错误,害怕被人发现时,心儿怦怦跳……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我的心儿怦怦跳”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儿怦怦跳”吧。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对象及材料。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审题指导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

我的心儿怦怦跳)

《运动会上领奖的那一刻》,心儿怦怦跳;《第一次采访》,心儿怦怦跳;《紧张的考试》,心儿怦怦跳;《野外遇险》,心儿怦怦跳……

认真读一读,打开写作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确定选材的范围,必须多读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请你以“心儿怦怦跳”为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

心跳的过程(详写))

三、组织材料。

1.想想自己心跳的是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是激动,还是害怕。

按要求准备。

(板书:

心跳的事)

要求:

(1)说一说是什么事。

(2)说一说你的心跳的原因。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

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3.互相借鉴习作素材,积累运用。

四、突破难点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心跳、心跳过程。

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

描写心跳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心跳的过程;详细介绍过程中,你的心理活动,你的想法,动作表现,什么后果,获得什么样的感受。

(板书:

获得的感受)

五、动笔练习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

审题指导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设计意图:

设计“突破难点”这一环节,除了有利于学生写作之外,还能锻炼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写的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

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范文指导,让学生对比自己的写作,从而进行修改,提高自己的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六、小结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儿怦怦跳”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跳的事的时候,要抓住心跳来写,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心跳的事

我的心儿怦怦跳心跳的过程(详写)

获得的感受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缺点: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汇报”“练笔”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3.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教学课题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习作例文,进一步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认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2、学会并掌握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为自主习作提供写作指导。

3、掌握正确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事物的变化。

4、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能够有重点地对事物或场景进行观察。

难点:

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1、回顾导入、引入学习

1、师: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呢?

预设发言:

生1:

我从《搭船的鸟》这一课认识了漂亮可爱、捕鱼本领高强的翠鸟。

师:

对,翠鸟不仅色彩鲜艳、样子美丽,而且还有高超的捕鱼本领,难怪你喜欢它。

生2:

我从《搭船的鸟》及《金色的草地》这两课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动物、植物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师:

是的,人只有与动植物、自然之间和谐共处,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复习“交流平台”,重温“观察”的重要性

(1)师出示课件

①师:

在《搭船的鸟》中作者因为留心观察而认识了漂亮可爱、捕鱼本领高强的翠鸟。

在《金色的草地》中,作者因为留心观察而发现草地的奇妙变化。

那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新的发现。

②师:

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

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师:

那你们又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只有深入细致地持续观察才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是啊,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即细致的观察。

这个单元有一个很重要的学习任务——课件出示教材63页单元“提示”中的话: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2、探究交流,感知观察方法

(一)过渡引入:

好的文章总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更来源于对生活中事物的认真观察和细心品悟。

老师这里有两篇美文想分享给大家,一篇是写动物的有趣文章《我家的小狗》,另一篇是经典美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真读一读《我家的小狗》这篇,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致观察写小狗的。

(二)学习《我家的小狗》

1、自由朗读《我家的小狗》,说说:

你觉得“王子”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板书:

淘气、可爱、勇敢)

2、围绕“王子”的淘气可爱,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展开描写的?

请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答案。

生交流:

文章主要写了“王子”的可爱样子,跟“我”学习的情形以及同火车赛跑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表现小狗的淘气可爱。

(板书:

三个方面)

3、细读例文,理解“王子”的“淘气、可爱”

(1)学生自由读文。

思考“王子”的“淘气、可爱、勇敢”表现在哪些地方?

找出相关的句子,边读边作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汇报,师生讨论交流。

   

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王子”的“可爱”呢?

  

师根据回答,出示第一段并相机标红句子:

是我们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

它跑得特别快,我总也追不上它,不过”王子“很乖,它总是在前面等着我。

这一自然段中,作者除了介绍了“王子”的外形,还有什么呢?

——生接答:

性格。

(板书:

外形、性格)

学生读句子,教师相机出示第二段和图片(狗学认字的样子)  

(适时标注重点词语:

“连一个字母也没学会”“挺爱上课的”“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

当学生讲到“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时

师可适时引导:

从这一句话,你还可以看出什么?

(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小狗学其他字没有兴趣,只是学习“狗”字才最认真、最有兴致,而且,作者不仅观察得仔细,还认真揣摩“王子”的想法,使“王子”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

 谁能把“王子”的这种可爱的样子用朗读表达出来呢?

  

“挺爱上课”本来是用来形容小孩子的词,这里却用在了狗的身上,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这句话我们该怎么读呢?

试一试,读出你的喜爱来。

 ②.从哪又能看出狗很“淘气、勇敢”呢?

  

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狗和火车赛跑的图片)  

(学生交流:

预设:

“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感觉这样的“王子”像个小朋友一样不服输,输了比赛还会沮丧发脾气,很有意思。

师:

小狗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所以作者抓住它叫声、动作、神态的变化,来表现出它的淘气可爱。

(板书:

行为的变化)

师:

如果只客观地描写“王子”的动作、叫声等,去掉作者对小狗想法的揣摩,你们觉得读起来怎么样呢?

是的,可能会减少许多的趣味,也让“王子”的一举一动失去明确的用意。

让我们读起来有点犯糊涂。

当然,作者之所以能看懂“王子”的一举一动,还是源于他对“王子”的细致观察、耐心陪伴以及浓浓的喜爱。

  

想一想,“王子”还有可能和什么赛跑呢?

4、总结写法

教师引导思考:

作者为什么能把小狗写得这么可爱、有趣呢?

师总结:

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是因为作者对小狗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作者不仅观察了小狗的外形,还观察了小狗行为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还用心去揣摩。

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动物的方法。

5、课堂练笔

(1)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抓住特点去写,写出它的行为的变化,观察要仔细。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①要抓住动物的特点来写,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②把事情的变化写清楚。

(2)学生动笔写。

(3)写后集体评议

①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篇习作好

在哪里?

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有何借鉴之处?

你对习作有何建议?

②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第二课时

一、猜谜引题,趣味导入

1、出示第一则谜语:

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

相机出示谜底:

草莓。

(因为羊把草吃没了)

接着出示第二则谜语:

又来了一群狼,再打一水果。

相机出示谜底:

杨梅(羊被狼吃光了)

老师话锋一转:

“你们可真厉害呀,全都猜出来了!

说到杨梅,是南方的一种水果,由于它色鲜、味美,很多人都喜欢吃杨梅。

有一位名叫王鲁彦的作家,他的故乡盛产杨梅,他也特别喜爱杨梅,就特地写了一篇赞美杨梅的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板书课题),要求学生书空。

齐读课题。

2、抓文眼

师:

从题目看,你觉得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是什么?

”学生很准确地找到了“爱”这个词。

师:

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杨梅的?

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呢?

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文章,思考问题:

围绕着“爱”,作者描写了杨梅的哪些方面?

预设交流结果:

颜色、味道、形状,教师相机板书

2、师:

这些都是写杨梅果的,课文还写了什么呢?

(杨梅树)那文中是怎么描写杨梅树的(板书:

杨梅树),谁给大家读一读?

(相机出示第二段)指名读,师趁机总结:

这一段写的是杨梅树。

(出示杨梅树图片)

三、品词析句、理解内容

1、默读第二段,思考:

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作者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并用笔把这些词语画出来。

学生交流

预设:

(1)根据回答“贪婪”“吮吸”“甘露”,相机标红“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老师相机正音,强调“吮”的字音,师在黑板的右侧板书音节“shǔn”

教师和学生讨论:

吮吸一词常用来形容小孩子喝奶的动作,在这里是指谁吮吸什么?

(是杨梅树吮吸春天的甘露)

教师启发学生:

“作者为什么用吮吸来形容杨梅树呢?

”(因为作者很喜爱杨梅树)

关于“甘露”一词,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这里指春天的雨水。

教师适时告诉学生,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这种写法表达作者对杨梅树的喜爱。

教师继续追问:

“这一段还有运用拟人或者类似的修辞方法吗?

(2)根据回答再适时标示“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这也是拟人。

(3)“细雨如丝”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4)找准这些词句之后,教师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提示要重读关键词和关键句子。

师评:

“大家读得很有感情,真是太棒了,如果声音再

放开一些,就更令人陶醉了!

”(再次齐读,有所提升)

(5)教师总结:

“作者准确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板书)表达了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那么,他又是如何描写杨梅果,表达对杨梅果的喜爱之情呢?

我们继续往后学习。

2、体会对杨梅的喜爱

自主研读4-6自然段,并完成表格,体会作者是如何按照“形状、颜色、味道”的顺序来写杨梅的?

(出示表格)

学生自读,然后完成表格内容。

可与同桌交流答案。

交流填写内容、出示答案

(1)外形:

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教师适时强调:

对,杨梅表皮长有小刺,这是它的外形特点,不管描写什么水果都要抓住特点来写。

教师追问:

如果现在描写的是香蕉的外形,还能写小刺吗?

(不能,应该写香蕉像弯弯的小船,它的外皮很光滑)

老师:

如果来描写西瓜的外形呢?

(应该写西瓜很大很圆)西瓜像什么?

(皮球、橄榄球等)

老师:

那葡萄呢?

(像水晶球,像宝石等)

教师总结:

同学们很聪明,你们在刚才的描述中不仅抓住了水果外形的特点,还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让你们的表达更准确,这就是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

说着教师板书:

抓特点  比喻

(2)颜色:

淡红、深红、黑色、新鲜红嫩、鲜红

①理清层次:

师:

哪是表皮的颜色?

(生答:

淡红、深红、黑色)哪些是果肉的颜色?

(新鲜红嫩)汁水的颜色?

(鲜红)

②梳理顺序:

教师再采取引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按顺序描写颜色的变化的,如下:

师:

杨梅先是(    )

生:

淡红的,

师:

随后变成(   )

生:

深红

师:

最后几乎变成(    )

生:

黑的了。

师:

它不是真的

生:

变黑,

师:

因为

生:

太红了,

师:

所以

生:

像黑的。

师: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

生:

新鲜红嫩的果肉,

师:

嘴唇(chún)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

生:

鲜红的汁(zhī)水。

师总结:

第五自然段从杨梅果的外表写起,先用上“先是---随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描写表皮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这就是写作顺序。

(板书:

按顺序由外到内)

③学生根据自己事先对喜爱的水果的观察,用上“先---随后---最后”说一句话。

    (3)味道:

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①师:

为了具体说明自己爱吃杨梅,作者写了一个具体的事例,请找出来读一读。

指名读2-4句话。

②教师:

我们去掉事例,再读一下第一句话吧(全班读)有什么感觉?

(这样写感觉不到作者很喜爱吃杨梅,减少了说服力。

师:

那加上事例再齐读。

感受有变化吗?

(这回就具体地体会到作者真的很爱吃杨梅。

③师:

你们也举一个例子说说自己爱吃的某样水果。

预设

生1:

很小的时候因为吃香蕉吃多了拉肚子。

生2:

自己很爱吃草莓,妈妈买了两兜都被自己吃光了。

④教师小结:

作者在这一自然段中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自

己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的事例加以证明。

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运用事例来表达情感。

(板书:

先总说,再举例)

3、回顾全文

从课文内容、情感升华、写作方法进行总结:

①围绕“爱杨梅”,课文的主要写了杨梅树和杨梅,而写杨梅的时候依次写了它的形、色、味。

(根据板书回顾)

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但题目为什么要加上“故乡”呢?

(杨梅树长在故乡,作者爱杨梅就是爱故乡,从而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③作者在表达方法上抓住杨梅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描写,生动、准确、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对杨梅的深深的喜爱之情。

(根据板书回顾)

 

4、读写结合、仿写练习

1、过渡:

如果把课文题目改成《我爱吃杨梅》,那么,课文中哪些材料可以不要?

”(可以删掉写杨梅树的第二段,只需要写杨梅果的那三个自然段。

2、(教师又擦掉“杨梅”二字,课题就变成了“我爱吃---  ”)

师:

就以“我爱吃---”为题,写一种自己爱吃的水果吧。

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说清楚,让大家一看就明白为什么这样水果能深深地吸引你,好吗?

3、学生动笔写。

4、写后集体评议。

(1)请小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你对小作者有什么建议?

(2)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5、课后作业

1、找到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分享

2、删除与习作无关的内容,补上需要增加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谈话导入:

前两次课我们阅读了《我家的小狗》与《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文章,大家对文中的”王子”和杨梅一定记忆犹新吧?

其实,能够让文中所描写的事物如此生动形象,少不了文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世界永远是五彩缤纷的,需要我们用心观察和品悟。

同学们,你觉得你生活的世界美丽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美丽的事物,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相信你一定有了更多有趣的发现,对吗?

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出示课题: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二、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1.师:

当然,我们不可能写下整个世界的模样,出示题目,请自由朗读文题,看看今天我们要写什么呢?

2.这次习作写什么?

(相机板书副标题:

一种事物、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的?

(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

(一种或一处)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学生认真回顾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情况,从中聚焦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想一想自己都是如何观察的,又观察了事物(或场景)的哪些方面?

课件适时出示教材中的三幅插图(大树、上学路上的情景、课堂上的场景),引导学生有所启发,准确进行回顾整理。

2.将整理好的观察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师深入到小组间了解他们的交流情况,适时予以点拨指导,引导他们注意将自己对事物特点的了解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清楚。

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然后针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再予以询问、质疑。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

生:

我认真观察了我家小区里的一棵桂花树,一开始我只是闻到了香味,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后来我认真寻找观察,才发现香味原来是桂花树散发出来的。

师:

老师不是很明白,这段时间已经过了桂花开放的时间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

刚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问妈妈,她告诉我这是“月桂”,一年会开很多次花,只是香味淡一些罢了。

师:

你通过认真观察、询问等方式有了新的发现,增长了知识,不错!

4、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再次提醒他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真观察,又要运用到多种方式(看、听、摸、闻),同时,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段发生的变化(课件出示要求:

(1)观察时要细致一些。

(2)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3)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引导学生再次根据本单元学到的几篇文章简单理解要求的意思:

预设:

《我爱故乡的杨梅》描写杨梅时,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

用眼睛去观察它的大小、颜色、外表的刺;用舌尖去碰触,感觉到细腻而柔软;味道是那鲜嫩多汁、酸甜可口。

《我家的小狗》作者捕捉到了小狗的淘气可爱,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选取的两件事,也是主要描写它行为的变化,而非静态地描摩“王子”,“王子”的一举一动让人忍俊不禁。

《搭船的鸟》一文中,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最后是从翠鸟的外形、捕鱼时的动作两个方面来展开描写,突出了它颜色鲜艳、动作敏捷的特点。

《金色的草地》本文写的是生活在乡下的两个小朋友在窗前草地上玩耍时,无意间发现草地在不同时间里会变色,并通过进一步观察和思考,了解变色原因的故事。

师:

要写好任何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细致认真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观察并不意味着只用眼睛看,你们可以用鼻子闻、用手去触摸、用舌头品尝、甚至充分调动你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去不断完善你的观察结果,如果事物本身在变化,你的观察也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你随物动,因为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