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124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docx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课程理念,依据2011版《课标》水平四,设计和实施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学过程。

让学生结合前几次课不同类型的教材学习,目的是过度本次课的学习领域,掌握循序渐进的技能技巧学习方法。

以发展学生协调性、平衡性、上肢力量为目标,坚持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为本。

二、教材分析

水平四“有人扶持手倒立”技巧教学与竞技体操中的技巧运动有很大区别。

从目的上看:

“有人扶持手倒立”技巧教学是以发展上肢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平衡能力、自控能力、应用能力,兼顾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而不是以追求竞赛和表演为目的。

从内容上看:

“有人扶持手倒立”技巧教学是以掌握有人扶持手倒立平衡为主的技巧动作,并配以一人或一人以上扶持的保护帮助动作等。

从练习形式上看:

“有人扶持手倒立”技巧教学是有人扶手倒立练习为主,为提高练习实效与兴趣兴趣,前期做仰卧、俯撑、侧撑等静力练习和跪撑俯卧撑、俯卧撑等动力练习等。

从场地器械上看:

“有人扶持手倒立”技巧练习,主要是单个动作练习。

而竞技体操中的技巧单人动作必须在规定的场地内,特制的技巧比赛板或垫子上进行;双人以上项目则规定在12米×12米的地毯或比赛板上进行。

学校技巧教材具有明显的健身性、教育性、实用性、普及性等特点。

三、学情分析、教学策略与手段

有人扶持手倒立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是他们以前很少接触类似的训练,对这项技能一无所知;二是对很多农村学生来说,虽然其模仿力与表现欲较强,但主动性、积极性明显不足。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有效的锻炼,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先后设计了一系列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辅助练习:

“俯撑、侧撑”等静力练习和“推小车”、“跪撑俯卧撑”、“俯卧撑”等动力练习,同时,也增加了上肢力量;指导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提前练习,让其在课堂上做老师的小助手,从而激发出其他学生的表现欲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本学段的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我保护意识。

为此,还要加强学生学练过程中的安全指导。

四、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有人扶持手倒立完整技术动作、练习保护帮助的方法,体验改变体位的平衡感。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身体平衡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通过相互的保护与帮助,培养同学间合作互助的学练品质与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与建立相互信任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顶肩、蹬地摆腿、直身;难点:

完成动作连贯、协调,建立倒立平衡。

六、场地器材:

体操垫20块,扩音器1台,哨子1把。

七、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分组教学法等。

八、教学流程:

有人扶持手倒立教案

教学内容

体操——有人扶持手倒立

1.初步掌握有人扶持手倒立完整技术动作、练习保护帮助的方法,体验改变体位的平衡感。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身体平衡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通过相互的保护与帮助,培养同学间合作互助的学练品质与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与建立相互信任的学习氛围。

 重点

顶肩、蹬地摆腿、直身

 难点

完成动作连贯、协调,建立倒立平衡(重难点与教学目标要严格对应起来)

场地器材

体操垫20块,扩音器1台,哨子1把。

安全与保护帮助

课前责任与安全教育,练习时及时提醒

过程

学习内容

师生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设计

 

 

 

 

 

 

 

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二、师生互动

 

A头部运动

B振臂运动

C双人压肩

D直臂扩胸

E后踢腿

 

 

 

 

 

 

 

 

1.组织调动,慢跑热身

 

5.站姿练习:

提踵、上举臂、夹臀、并膝、稍看手。

 

1.做好心理准备,精神饱满进入课堂

2.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4.身体舒展,动作到位

 

 

 

 

 

 

 

 

 

 

 

 

 

 

 

 

 

 

 

 

学习有人扶持手倒立

一、保护帮助

 

 

 

 

 

 

 

 

 

 

 

 

 

 

 

 

二、分解动作

1.动作要点:

A撑地时,两手与肩同宽,五指分开稍屈。

B摆腿时,右腿向后上摆,左腿蹬地后向右腿并拢。

C倒立时,含胸、顶肩、立腰、夹臀、稍抬头。

 

 

 

三、完整动作

1.动作做法:

由右腿站立,左腿前举,两臂上举姿势开始,上体前倾,屈髋,左腿向前一步下落屈膝,两手前下撑地,接着右腿向后上摆,左腿蹬地后向右腿并拢,身体伸直成手倒立。

2.动作规格:

蹬地摆腿协调、连贯,倒立充分伸直,使上、下肢、躯干保持在一条垂线上。

 

 

 

 

 

四、自选辅助练习

 

五、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蹬地、摆腿不充分,肩顶不住。

采用教学建议①、③、⑥练习。

2.倒立伸不直,重心不稳。

采用教学建议②、④、⑤、⑥练习。

 3.倒立向前倒。

采用教学建议②、④练习。

 

 

 

 

 

1.教师选提前指导过的内向学生做助手完成保护帮助练习示范、讲解

2.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保护者位于前方,前后分腿站立,上体前屈,两手扶练习者髋侧上提,并前腿屈膝顶其肩部,帮助顶肩摆倒立,成倒立后,膝部撤回,换两手扶腿。

帮助稳定倒立。

‚当初步完成后,保护者可站于侧方,扶腿帮助调节身体重心⑤

 

 

1.教师依次讲解示范手撑地做小幅度蹬地、摆腿重复练习、双杠挂腿倒立、抬小车直至倒立、蹬地摆腿练习几个分解动作

2.分组进行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集体讲解示范或个别纠正

3.启发学生自查、互评、互帮、互比活动

 

 

 

1.归纳总结学生反馈讨论的结果:

撑地→蹬摆→紧腰→并腿,教师进行完整示范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组数和次数?

3.按学生层次分组练习组数和次数?

4.教师巡回指导、发现个别问题进行小组个别纠正,普遍问题集体纠正。

 

 

 

 

 

 

 

 

 

 

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易犯错误动作进行讲解、示范或纠正

 

 

 

 

 

分组在小组长的领导下互相保护帮助练习动作:

站位、手法、用力等动作

 

 

 

 

 

 

 

 

 

 

 

 

模仿教师动作练习或者在保护帮助下练习

1.分组进行不同分解动作的学习组数和次数?

2.讨论动作中存在的问题,还不懂者咨询老师

3.分组展示练习的动作组数和次数?

4.学习老师对动作的评价,结合自己的动作为自己做出评价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对一轮流进行练习和保护帮助

2.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的水平,自由选择练习内容

3.要求组内积极讨论,互相帮助、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练习中体验平衡时身体的感觉

 

 

 

互相观察同伴动作发现问题,提出进行讨论,互相纠错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恢复身心

 

 

 

 

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

30%—35%  平均心率:

120—140次/分钟

 九、有人扶持手倒立技巧评价有

人扶持手倒立技巧评价表

动作质量

学习态度与行为

综合能力评价

蹬地摆腿充分,倒立时身体伸直,姿态好,动作完成协调、连贯、轻松。

蹬摆腿较充分,身体伸直,姿态较好,完成动作较轻松、连贯、协调。

蹬摆腿较充分,身体伸直,姿态较好,完成动作较轻松、连贯、协调。

不会蹬摆腿,倒立伸不直,姿态差,完成动作困难。

主动参与,积极努力克服困难,刻苦练习,战胜自我,勇敢顽强,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积极思考,自信心强,责任心强。

较积极主动参与练习,较刻苦努力,较勇敢顽强,能注意团结协作,纪律较好,有自信心,战胜困难,责任心较强。

参与练习不够积极主动,怕苦怕累,胆怯,缺乏自信心,不能战胜自我,纪律较差,团结协作精神较差,责任心不强。

 

会讲解动作要点,会保护与帮助,会自编自练,会分析纠正错误,会协作交流,会结合生活实际应用。

会小组和自我评价。

讲解基本清楚,保护与帮助基本正确,初步掌握自编自练的方法,能初步分析纠正错误,能协作交流,能结合生活实际应用,初步掌握小组和自我评价的方法。

不会讲解要点,不会保护帮助,不会自编自练,不会分析纠正错误,不会协作交流,不会实际应用,不会自我和小组评价。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中,若我们把计算教学的目标仅局限于计算本身,计算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培养计算能力,提高计算技能的层面,那显然是不够的。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义务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教学(全册60课时,计算内容占27课时)。

面对这么多的计算课时,我们怎么上?

案例呈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走进文本: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这样情景图:

 

从编写意图看,教材提供“班级开联欢会,布置会场需要摆花”的现实生活题材,旨在通过例1的图片,从“没有剩余的摆花活动中”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抽象出除法算式并理解除法的意义,再通过摆花盆的操作活动,抽象出整除的除法竖式意义及写法,使学生体会到在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意义。

再通过例2的图片,从“有剩余的摆花活动中”类推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了解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对除法竖式知道多少了?

为了使了解的情况更具有代表性,课前分别从两班找来优、良、中学生各两名进行初步了解。

1、你会算吗?

15÷5=(   )

『全部答对』

2、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一名优生能写出除法竖式,其余11名均不能。

经了解,会写的学生看姐姐写过。

3、出示竖式

告诉学生这就是“15÷5”的除法竖式。

『全部学生均能指出竖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但对被除数15下面的“15”表示不理解。

4、摆一摆:

提供15根小棒,要求5根一组,问你能摆几组?

『期望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商和除数的乘积”部分。

但操作后,仍有学生对用“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乘积”不甚理解。

他们认为要分的数是被除数15,分完的也是15,数字的相同,部分学生对从被除数15中再减去15存在着理解困难。

据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绝大部分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写法所知甚少,除法竖式中被除数下面的部分,即“商和除数的乘积”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自我思考:

怎么突破这一难点呢?

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情景引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运用,对学生而言没有任何难度可言。

教学除法竖式,也可采用让学生尝试写写除法竖式,结合动手操作理解除法的竖式各部分含义,从对学生的初步了解中可以肯定的是,因被除数15和分出的15数字相同,被除数“15”和分完的“15”在孩子的眼中有着相同的含义,学生无法避免会出现不理解的现象。

也许在老师一次又一次强化讲解中,学生可以记住这一事实,但实际存在的不理解我们怎么应对呢?

再研文本:

再次钻研教材中,我把例1、例2结合起来,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启发了我,

在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中,学生能非常清楚的感知到“20”即分出去的数,也就是“除数和商的乘积”,“余数”即不能继续分的数。

二次思考:

学生对整除的除法竖式中“除数和商的乘积”可能存在不甚理解的现象,但学生可从有余数除法竖式中,教学中结合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被除数中减去分掉的数”,也就是“除数和商的乘积”,得到“余数”。

教学中就可反其道而行之,先教学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和写法,再借助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和意义,突破整除除法竖式中遇到的困难。

据此我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有余数除法算式和竖式的读写以及竖式每一步的意义。

3、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余数”的认识和理解。

4、能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余数的含义及除法竖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

教学程序: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把例1、例2的图片蕴含的内容相融合,只出示例1图:

光明小学三

(1)班的孩子准备开联欢会了。

1、                           你从图上能发现什么信息?

『搬15盆花布置教室。

2、提出问题:

由你来摆放这些花,你想用几盆花摆一组呢?

『问题的开放性、答案的自由性,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2盆、3盆、4盆、5盆……放一组均可。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用几盆花摆放一组的想法很多,且能自然表述出自己摆放的方式。

二、                         操作实践中认识余数,形成算式。

1、                           用你手中的圆片代替花盆,摆一摆。

2盆一组,可以摆7组,还剩1盆;

3盆一组,可以摆5组,刚好摆完;

4盆一组,可以摆3组,还剩3盆;

5盆一组,可以摆3组;

6盆一组,可以摆2组,还剩3盆;

……

『操作活动中,可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出摆的结果,有的可以刚好摆完,有的还有剩余。

自然引出余数。

不同的摆放形式,使得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状态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2、                           学习“余数”。

问:

为什么有的刚好摆完?

有的还有剩余呢?

『剩下的不够摆一组。

3、                           写算式:

你能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结果吗?

『从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

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写法,很多学生写出这样的形式:

15÷2=7余1。

4、                           分类并整理算式,规范除法算式的读写。

『学生自然将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分成两类,为下面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做好铺垫。

同时规范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三、                         竖式教学,探究意义。

1、                           想一想,除法竖式怎么写?

指几生说一说。

『通过课前对学生的初步了解,绝大部分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写法不清楚,让他们尝试着说一说,再出示规范的除法竖式,可在直观演示中加深他们对除法竖式的认识。

2、                           提取有余数除法算式,并出示其竖式,探究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

以15÷2=7(组)……1(盆)为例。

(1)提问:

你能指出除法竖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吗?

『结合刚才的操作活动,看着有余数除法算式,绝大部分学生能清楚表述出:

15是被除数,2是除数,7是商,1是余数。

(2)仔细的看一看,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经过上一环节,学生能清楚的看出,竖式和横式除了共有各部分名称和写法不同外,竖式中多了一个数,即14。

14表示什么意义呢?

(3)研究竖式中被除数下面的数的意义。

『大部分学生能明确的指出,14就是2盆一组,从15盆花中分出的数。

至此,难点虽然有所突破,但目标还未完全达成。

(4)再次观察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分掉的数和谁有关系?

有什么样的关系?

『有生指出:

15减去14就得到余数1。

也有生发现:

14实际是7和2的乘积。

然后通过同桌中的交流加深有余数除法竖式的认识和理解。

(5)如果没有圆片,你怎么试商?

『学生脱口而出说想乘法口诀二七十四。

为什么这么想?

因为14比被除数15小。

继续追问:

为什么不想“二六十二”?

生说:

商6的话,还剩下3盆没摆,2盆一组,还可以再摆一组。

小结在:

试商时,我们想乘法口诀,试的商和除数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

3、                           探究整除的除法竖式的意义。

提取:

15÷3=5(组)

(1)你能写出这个除法竖式吗?

怎么写?

『经过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写出15÷5=3的除法竖式。

(2)探究整除除法竖式的意义。

同桌互相说一说,竖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经过有余数除法竖式的研究,学生不仅能顺利指出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对于被除数15下面的那个15,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是分出的15个,也是除数5和商3的乘积。

(3)没有圆片,怎么想出商5?

『学生几乎都能说出:

想口诀“三五十五”。

4、                           小结。

四、                   实践运用。

1、                           基本练习:

『出示“做一做”中的题目,巩固所学的竖式书写,强化学生对除数竖式意义的理解。

2、                           解决简单除法问题。

出示:

『教学情景的创设更加完整丰满,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更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3、                           比一比:

要求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用竖式计算。

(有余数和没有余数的各一个。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再一次发挥,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的除法竖式。

写算式的过程中,实际也是有余数的除法和整除的除法进一步思考的过程。

4、提高:

24÷(      )=(      )

        24÷(       )=(       )......(       )

『开放题的设计,全员参与中,做到了“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还很好的总结了本节课,学生在填写答案的过程中,很自然的要思考余数、除数之间的关系,为下节课学习“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探讨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学中虽然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学,但教材却赋予它新的内涵,学生虽然在生活中“余数”有一些感性的认知和体验,但却缺乏清晰的认识和用数学方式思考的过程。

教学中在突出意义的理解,也不能放松指导除法计算的基础知识——试商。

开放的数学问题。

经过多次文本的研讨和课前对学生简单的调查了解,更清楚的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教材提供生活场景,提出了开放性问题“由你摆,你想每组摆几盆花?

”从而满足更多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注重观察、操作活动。

接下来的操作环节,不仅满足了学生进一步的心里需求,而且更为直观的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要学的新知点之一——余数,也就是分不完的数,剩下的数,不够再分的数……结合现实情景,学生直观认识“余数”后,自然引出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教学。

规范的读写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尝试说一说后,出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结合横式和操作活动,在重点“理解除法竖式意义的”基础上,观察并逐步认识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这样层层递进,不断强化了学生感观表象,更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在互相交流、比较、分析中思考和归纳,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

重视在比较、观察中发现问题间的本质。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知识点,它不可能由学生自行探索、尝试、发现得出。

老师直接出示的有余数除法竖式模型,如何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知?

教学中通过摆圆片的过程、观察横式、比较横式、竖式的异同之处,抓住教学重点的同时,顺利击破难点,为学生理解整除的除法竖式意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视开放性、发展性的练习设计。

比一比的练习活动,即照顾的全体学生学习的个性学习需求,又使学习内容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学生自写有余数和整除的除法算式各一道,看似简单,但事实上学生出的一道题,就需要判断是否符合“有没有余数”这一条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多种符合条件的除法算式,在竖式计算中进一步强化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凸现了教学重难点。

最后出示的“24÷(      )=(      );24÷(       )=(       )......(       )”题目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答案的不唯一,能更加促使学生自我探索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