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470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

2014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青岛版)

课题:

第一单元《分数乘整数》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会正确计算分数乘整数(重、难点)。

2、我会用类推法解决数学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

(1)对下列分数进行约分。

====我约分的的依据是()。

(2)下列各题怎样列式?

6个11是多少?

15个90是多少?

整数乘法就是求()。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2―3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

有简便算法吗?

二、合作探究1、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列式为:

()怎样计算×5呢?

我的算法是()。

思考:

×5就是求()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2、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列式为:

()怎样计算×6呢?

我的算法是()。

思考:

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是什么?

()和()相乘,()不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先()再计算,比较简便。

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检测1、直接说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温馨提示:

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要养成先约分再计算的习惯哦!

×4=×6=28×=2、对比练习。

(1)12×=12+=

(2)×6=+6=3、解决问题。

(1)的3倍是多少?

(2)一袋果冻重千克,6袋重多少千克?

(3)一只蚕宝宝一天大约吃千克的桑叶,10只蚕宝宝一天大约能吃多少千克桑叶?

课题:

第一单元《一个数乘分数》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计算一个数乘分数(重、难点)。

2、我会在合作探究中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8×=32×=3×=×5=

(2)你能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吗?

(          )2、我会预习自学课本第6―7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做什么?

(2)分数乘分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二、合作探究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王芳2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列式为()。

×2,也就是求()是多少。

(2)小时能织多少米?

列式为()。

×就是求()。

(3)小时能织多少米?

列式为()。

×就是求()。

思考:

一个数乘分数可以看做求()。

2、计算。

××我发现:

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      ),分母相乘的积(      )。

3、计算×思考:

怎样计算一个数乘分数呢?

计算时先要干什么比较简便?

最后的结果要写成什么分数?

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

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1、计算下列各题。

×=             ×=

6×=            ×=2、填空。

(1)8×表示(  )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

(2)×表示( )的(  )是多少

3、列出算式并计算。

(1)吨的是多少?

  

(2)6米的是多少?

4、小美慢跑,每分钟跑千米,4分钟跑多少千米?

课题:

第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重、难点)。

2、我能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

(1)说出下列算式的意义。

×43××8

(2)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把()看作单位“1”。

(3)黑兔只数的等于白兔,把()看作单位“1”。

(4)苹果有48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48×表示()。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10―11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怎样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1、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赛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了总数的,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1)要求:

请用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列式解答:

2、二班男生制作了12件,女生做的是男生的,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画图分析:

列式解答:

思考:

怎样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关键是什么?

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

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1、开动脑筋填一填。

(1)甲数占乙数的,把()看作单位“1”;乙数等于甲数的,把()看作单位“1”;

(2)六年级一班有45名同学,其中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列式:

2、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合唱队有76人,舞蹈队的人数是合唱队的,舞蹈队有多少人?

(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再解答)

(2)一只陆龟每分钟爬行5米,蜗牛爬行的速度是陆龟的,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3)两个修路队合修一条长210千米的路,第一队修了全长的,第二队修了全长的,第一队修了多少千米?

课题:

第一单元《用分数乘法解决稍复杂的问题――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

1、我会求稍复杂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重、难点)。

2、我会全力以赴挑战困难,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想一想,填一填。

(1)一袋大米25千克,吃了一部分后,还剩,题中把()看作单位“1”,求还剩多少千克大米就是求()的()是多少。

列式为:

()。

(2)在长跑比赛中,第二名的速度是第一名的,第三名的速度是第二名的,求第二名的速度时,把()看作单位“1”,求第三名的速度时,把()看作单位“1”。

2、我会预习

(1)自学课本第13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

通过预习,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1)请用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红沙包:

绿沙包:

黄沙包:

(2)思考:

要求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需要先求什么?

要点提示:

正确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是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关键。

(3)你能整理出综合算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

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1、我会填:

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那么()人数×=()人数2、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的。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要求:

请用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

3、小华有课外书120本,小平课外书的本数是小华的,小兰课外书的本数是小平的,小兰有课外书多少本?

4、张强收集废旧电池180节,陈明收集的废旧电池是张强的,小亮收集的废旧电池是张强的,小亮收集废旧电池多少节?

课题:

第一单元《倒数》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

1、我能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重、难点)。

2、我知道了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辨证思想。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先算一算,再找找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

这个算式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做题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预习自学课本第16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是倒数吗?

二、合作探究1、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

2、试着求出列数的倒数吗。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4的倒数是()。

思考:

1的倒数是多少?

0有倒数吗?

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检测1、填空。

(1)因为×=1,所以()和()互为()。

(2)因为×9=1,所以()和()互为()。

(3)10的倒数是()2、写出下列数的倒数。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9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25的倒数是()。

课题:

第二单元《可能性》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

1、我能够借助实验,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我能列出简单实验发生的所有结果,并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

请你来判断:

一定(√)不可能(×)可能(○)

(1)地球绕着太阳转。

()

(2)吃饭时,人用右手拿筷子。

()(3)今天是星期五,明天就是星期六。

()(4)向上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19-20页,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试着把信息和问题有条理的说给小组同学。

(2)按照信息窗要求,自己尝试完成摸球游戏。

(3)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

猜想与哪些因素有关?

(4)思考:

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甲袋。

按照规则进行摸球。

完成后,针对结果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内得到的结论是:

2、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乙袋。

按照规则进行摸球。

组长分工,组员分别完成摸球和统计等工作。

完成后,针对结果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内得到的结论是:

3、根据上面的活动经验,猜想并讨论任意摸丙袋内的球,结果会怎样?

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内得到的结论是:

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选用文字介绍、表格、教具演示等方式进行。

强调注意倾听,有不同意见的可做上记号,补充质疑。

2、汇报时,可以提出本组疑问或者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

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1、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在每个口袋里都任意摸一个球,可能会怎样?

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摸到黑球的摸到白球的摸到黑球和白球的摸到的一定可能性大可能性大可能性相等是黑球

2、在盒中放黄、白两种颜色的6个小球,要求任意摸一次,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大。

盒中可以放几个黄球?

3、完成课本21页1、2、3题。

课题:

第三单元《分数除以整数》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重、难点)。

2.我能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

(1)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8回顾:

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XKb1.Com

(2)填空。

的34是(),的是()。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计算。

(3)列式计算。

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8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计算。

2.我会预习。

带着下面的问题自学课本第23―24页。

(1)从情境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红点问题:

要求“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也就是求()。

列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馨提示:

除了课本上提供的三种解题方法,你还可以把你想到的不同的方法写在课本上。

)(3)绿点问题:

要求“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也就是求()。

列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5)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各题。

÷2=÷2=2.在组内交流总结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有哪些?

3.思考:

哪种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哪种计算方法使用比较普遍?

4.计算分数除以整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

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1.完成课本第24页的1―3题(直接完成在课本上)。

2.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后再计算,完成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2=×7=

÷5=÷2=÷7=

我的发现:

3.解决实际问题。

某公路队修一条公路,8天修了全长的,平均每天修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4.想一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课题:

第三单元《一个数除以分数》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算理(重、难点)。

2.我能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

(1)填空。

里面有()个,1里面有()个,3里面有()个。

(2)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3)口算(说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3=÷6=(4)列式计算。

有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有8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2块,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计算。

2.我会预习。

带着下面的问题自学课本第27―28页。

(1)从情境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红点问题1:

要求“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

”也就是求()。

列式为:

红点问题2:

要求“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大书信袋?

”也就是求()。

列式为:

红点问题3:

要求“米布可以做几条裙子?

”也就是求()。

列式为:

(3)思考:

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

(4)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先独立完成下面各题,然后在组内交流思考过程。

3÷3÷÷

2.在组内交流总结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有哪些?

3.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

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1.填空。

10÷=10×()=()10÷=10()()=()÷=○()()=()()÷=()()=()()2.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3.完成课本第29页的第3题(将完整的解题过程写在下面,并进行对比)。

(1)

(2)

课题:

第三单元《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

1、我能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

会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掌握用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的方法。

2、我能进一步熟悉分数除法的意义,提高解答含有分数的简易方程的技能,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找单位“1”,并写出等量关系。

(1)故事书的67等于连环画的本数。

这里是把()的数量看作单位“1”。

()的数量×67=()的数量

(2)甲数的34相当于乙数。

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

()×34=()(3)大熊猫的寿命约20年,相当于猩猩的25。

这里是把()的寿命看作单位“1”。

()的寿命×25=()的寿命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31―32页,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试着把信息和问题有条理的说给小组同学。

(2)问题1中把()的数量看作单位“1”。

()的数量占计划的25。

试着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1:

问题1的等量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问题2中把()的人数看作单位“1”。

()的人数是第一小组人数的34。

试着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2:

问题2的等量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思考:

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内讨论交流,解决困难。

都不会的由小组长记录,在全班交流时提出)二、合作探究1、你能用列方程的方法把问题1、2的解决过程写下来吗?

(问题1):

(问题2):

2、在解决问题1、问题2的过程中,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吗?

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题目,应注意什么?

(组长负责,可通过提问等方法,使人人过关)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强调注意倾听,有不同意见的可做上记号,补充质疑。

)2、汇报时,可以提出本组疑问或者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

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1、完成32页1、2题。

2、人的手指骨共有28块,占手骨的1427。

人的手骨共有多少块?

3、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金鱼寿命可达30年,相当于鳗鱼的611。

鳗鱼的寿命是多少年?

课题:

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通过练习,能提高自己观察、类推的分析能力和灵活计算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

A.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25×24÷5

(2)7.2+1.8-3(3)28+63÷9-17×5(4)3.2÷[(1.6+0.7)×2.5]B.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填空。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后算()。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后算()。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后算(),最后算()。

2、我会预习。

思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吗?

自学课本第36页,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试着把信息和问题有条理的说给小组同学。

(2)想一想,要解决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这个问题,应该先求(),再求()。

(3)思考:

通过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1、你能把问题1的解决过程写下来吗?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2、在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中,对比一下分步与综合算式,你发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强调注意倾听,有不同意见的可做上记号,补充质疑。

)2、汇报时,可以提出本组疑问或者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

可以从知识性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1、计算下面各题,写出计算过程。

67÷2415÷23

12×58×25512÷34÷56

4×14÷3256÷56×67

2、小林骑自行车去郊游。

去时平均每小时行12千米,23小时到达。

原路返回时只用了12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用10米长的彩绸做小旗,平均每面小旗用彩绸18米,这些小旗的45用来装饰教室,装饰教室的小旗有多少面?

4、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长910米,宽45米,里面盛有925立方米的水。

水深多少米?

课题:

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重点)。

2.我能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难点)。

3.我能体会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

用最简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12÷17=13÷26=15÷29=21÷42=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40―41页前两个红点问题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做比?

比怎样读?

怎样写?

比有几种书写形式?

(2)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3)什么叫做比值?

怎样求比值?

比值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二、合作探究1.你能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并求出它们的比值吗?

7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