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572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7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docx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夷陵区黄花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16年)

前言

苗木花卉产业是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也是城乡绿化美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效生态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生态工程建设,给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夷陵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优势凸显、群众积极性正在快速提高的基础上,为充分利用我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苗木花卉产业建设成为我区林业和农村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推进“四区”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区,促进夷陵区苗木花卉产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起步早、基础好、区位优势明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成效显著,尤其是军田坝村已有10家苗木花卉企业落户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了贡献。

夷陵区黄花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根据黄花乡政府、区林业局的要求和安排,在乡长王覃、副局长何克洲同志的带领下,组织由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和黄花乡林业站、国土资源所、军田坝村、杨家畈村、姜家畈村及宜昌金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专班,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农民产业发展意愿,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1.1规划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绿化造林和生态环境建设,把国土绿化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6月25日作出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9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该赋予林业重要的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应该赋予林业首要的地位”。

近年来各地在城市绿化美化、绿色通道绿化工程、绿色家园建设、村镇环境整治以及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也促进了绿化苗木产业的迅猛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绿化苗木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

巨大的市场需求为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生产规模和产量产值迅速增长,市场发育日渐成熟。

苗木花卉产业作为现代朝阳产业和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促进农业发展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

在国家倡导和支持下,我国苗木花卉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1400万亩,成为世界第一大苗木花卉生产国。

当前,国内外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国际上,苗木花卉生产逐渐向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苗木花卉在这些地区的产业主体地位正在逐步树立;在国内,除云南、广东、浙江、福建等传统苗木花卉产区外,许多省市和地区也都看好苗木花卉产业前景,纷纷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将苗木花卉业作为特色农业产业或地方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晰。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苗木花卉发展,省委常委张昌尔同志和副省长赵斌同志对发展苗木花卉产业都有明确的指示。

张昌尔常委指出“林业转变发展方式,要高度重视良种选育,抓好苗木花卉产业发展”。

副省长赵斌同志专门批示:

“我省有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将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是必要的”。

目前,全省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68.5万亩,苗圃8504个,年生产合格苗木55亿株,盆栽植物2.4亿盆,盆景116万盆,兰花1002万兜,初步形成了两条沿107和207国道的百公里苗木花卉长廊,以及鄂南、鄂中、鄂北三大片特色苗木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苗木花卉专业乡镇、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科技产业园区。

苗木花卉行业管理、良种良苗培育、质量监测和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立,交易市场、信息平台、营销网络、行业协会以及合作组织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健全和逐步完善之中。

夷陵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村土地面积宽,农业人口多,农业生产投入大,效益低,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产销一体化的新型生产模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黄花苗木花卉基地建设,是实现苗木花卉产业由区域性小产业向全区农业重要产业提升的战略思路,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绿化美化环境的重要举措。

1.2规划的必要性

苗木花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总称,是特殊商品,由园林绿化苗木、草坪植物、鲜切花、干花、切叶、盆载植物、盆景(包括树庄盆景和山水盆景)、工业用花卉、食用花卉、药用花卉等组成。

苗木花卉产业既是一项高效农业产业,也是一项有益于绿化环境、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具有极其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新兴产业,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产业之一。

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可以有效利用国土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物种资源,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安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苗木花卉产业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花卉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开发苗木花卉产业,增加苗木花卉的种植面积,将会促进林业产业的扩大和发展,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丰富农村经济来源渠道,解决农民的短期经济来源,改善农民种植业的结构,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还极大地改善环境、美化环境、提升土地的潜在价值。

在我国苗木花卉产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夷陵区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经过多年努力,苗木花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各类资金纷纷进入苗木花卉产业领域,从业企业迅速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和档次明显提升,产业正在由低质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产业内部积蓄的潜能蓄势待发。

仔细审视夷陵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城市发展规划,可以看出苗木花卉产业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然而,夷陵区目前的苗木花卉产业基础仍很薄弱,产业发展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还有许多瓶颈性难题需要解决。

面对难以多得的发展机遇、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能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夷陵区的苗木花卉产业如何才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因此,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高屋建瓴地制定一个系统的发展规划来统领今后一个时期夷陵区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夷陵区黄花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6年),将进一步明确夷陵区苗木花卉产业今后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目标,确定产业布局,提出重点建设项目,为宏观指导夷陵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和战略决策提供一个重要的科学依据。

1.3项目区规划背景

夷陵区黄花乡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优势凸显,经济效益显著,村民积极性空前高涨。

因此,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并于2012年6月5日,由乡长王覃组织有关人员到军田坝、姜家畈、杨家畈等村进行调研,主持召开现场专题会议,就黄花乡苗木花卉基地建设有关事宜进行了专题部署和安排。

会议指出,黄花乡将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将苗木花卉产业培植为该乡的新兴产业,以军田坝、姜家畈、杨家畈三个村为主抓,建成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全力推进全乡苗木花卉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会议决定,一是成立黄花乡苗木花卉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乡农办牵头,农技、林业、国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各部门要相互配合,为黄花乡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建设规划提供相关资料,特别是要与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二是军田坝村要总结推广现有苗木花卉基地的建设经验,在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建设上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着力打造苗木花卉专业村;三是林业部门要研究、分析省内外近三年苗木花卉市场价格行情,为今后苗木花卉保护价和风险基金运作提供科学参考。

苗木花卉销售以企业定单销售为主体,乡镇可探索成立苗木花卉销售公司,为开拓苗木花卉市场搭建必要的销售平台和建立新的机制;四是农技中心、林业站要成立技术指导服务小组,村组要培育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全方位,多层次做好苗木花卉技术服务工作;五是其他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本部门的优势,服务好黄花乡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建设。

第二章苗木花卉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2.1国内外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趋势

2.1.1市场供需现状

2009年,全世界18个苗木花卉主要生产国的种植面积总和超过1000万亩,产值超过216亿美元,盆花超过127亿美元。

发达国家年人均花卉消费额超过30美元,其中超过100美元的国家有8个。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各地城市绿化力度不断加强,苗木花卉需求稳定上升;各地生态环境意识增强,也凸现出苗木花卉产业的市场前景;城镇、街道、公路、庭园绿化的增多,扩大了苗木的销售空间,种苗花卉生产量和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城市屋顶绿化政策的出台、国家建设及一大批林业新项目的上马,也拉动了苗木的内需;绿化种苗、盆景花卉呈多品种发展趋势,新品种受到市场青睐,城市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的要求提高,绿化市场越来越要求树木品种的多样化。

在这一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和新品种引进速度明显加快,因此苗木花卉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1.2销售市场

苗木花卉产业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一个比较成熟的产业。

在欧洲市场,形成了世界5大销售市场,即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

随着城市化水平和人们对审美要求的提高,园艺产品已经不是简单地用于绿化,而是更多地要求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社会的发展,苗木花卉销售方式趋于多样化,逐渐从零售转向超市、园艺中心及其它销售方式;花卉产销中心也正在逐步转向具有比较优势(气候、劳动力成本等)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产销相分离的局面,产业集聚不断发展,已形成了种苗、成品、加工、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相衔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苗木花卉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我国苗木花卉销售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特别是近几年花卉销售流通环节投入增加,市场建设步伐加快,以批发市场、花店相配套,产、销区兼顾,高中低档结合的苗木花卉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2.1.3生产格局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苗木花卉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苗木花卉生产的经营主体过去主要是以国营苗圃为主,现在则转向国有、集体、个体共同参与,而且社会参与苗木生产的比例不断提高。

大量民间资本的投入成为促进苗木花卉产业生产格局改变、树种和品种更新、生产技术革新的最大动力。

民营企业迅速成长是近年来苗木花卉业最大的亮点,资产上亿元,面积上万亩的大型民营园林绿化苗木企业崛起,与原有的国有和集体苗圃,农民个体苗圃构成三足鼎立之势,改变了以往的苗木花卉生产格局。

民营企业在引导市场,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等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

苗木花卉市场的竞争已演化为规模和技术的竞争。

近年来,苗木花卉生产领域出现了几个资产上亿、规模上万亩的大型私营园林苗木花卉生产企业,他们在资本运作、品种选育、市场开发、园林绿化苗木销售以及“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的扩张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

使我国的苗木花卉行业出现“资本+技术”的企业运营模式,跳出了以往个体苗圃的“低投入、低产出”发展套路。

为园林绿化苗木行业势必要面临的资源整合、规范市场、有序竞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由于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绿化种苗产业,不仅大大促进了绿化种苗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而且还推动了绿化种苗产业的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2.2市场前景分析

苗木花卉产业,市场前景看好。

大规格苗木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彩叶树种保持旺销势头。

城市绿地中以各色灌木组成的绿化色带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当前,金叶女贞、杜鹃、紫叶小檗、扶芳藤等苗木产销两旺,一些新引进的彩叶新品种前景十分广阔,如红叶石楠、金叶小檗和常绿六道木等品种。

由于这些品种具有优良的观赏效果和适应性,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市场宠儿。

此外,乔木彩叶的开发也不能忽视,乔木是组成城市绿化景观的主体,前一个时期人们过多地注重了常绿树种的生产,近年来,在江、浙、沪一带,无患子、枫香、七叶树、伯乐树等具有明显季相变化的大规格苗木仍比较紧缺。

(1)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带动苗木花卉市场。

近年来,国家相继投入上千亿资金,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工程、万里绿色通道工程以及林业六大工程等重大项目,这些生态工程的建设,关系到我国人居环境质量,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而生态建设的主要载体就是造林,这样就给绿化造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空间,给苗木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2)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化种苗需求稳步增加。

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的非公共绿地的发展将会远远高于公共绿地的增长,城市绿地总量将迅速扩大,绿化种苗需要量仍将十分旺盛。

城市绿化美化是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的重点工作之一,它为我们绿化苗木花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道路绿化、城市森林建设种苗需求迅速增长。

200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下发后,各省(市、区)绿色通道建设发展迅速,绿色通道和城市森林建设也方兴未艾,成为绿化苗木花卉市场需求的又一新的增长点。

另外,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也是绿化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又一潜在市场。

2.3发展的优势条件与潜力

(1)政策优势。

各地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苗木花卉产业,把发展苗木花卉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产业、现代林业的支撑产业、惠及百姓的富民产业来抓。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央提出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双增”目标,全国要在10年内新增森林6亿亩,如考虑到成活率、保存率,就必须新造林8.9亿亩,甚至10亿亩。

要实现这样一个战略目标,一是要保证种苗在量上的有效供给,二是要不断提高林木种苗质量,提高造林的良种使用率。

2010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把生物发展与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七个产业作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今后加快推进。

从湖北省来看,省委“生态立省”战略中提出“到2020年,全省森林面积达1.1亿亩以上”,10年时间全省至少以年均造林400万亩的速度推进,再加上环“一江两山”景观工程、森林城市和绿色家园等重点工作的推进,使得未来一段时间,湖北省对高标准、高质量的林木种苗需求旺盛。

要实现省委提出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保证林木种苗的有效供给,这不仅仅是市场供给的问题,而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从宜昌市来看,要建设国家森林城市,要打造百亿木本油料产业种苗是关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苗发展,2010年5月,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全市种苗工作,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能把种苗产业作为一个附属产业、配套产业,要把种苗产业作为一个基础产业、重要产业来认识,来规划,来发展;要放眼全国苗木花卉发展,突出宜昌特色,开发乡土品种,运用现代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发展;要将苗木花卉产业建设成全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年综合产值过50亿元的产业;要建成全省最大的木本油料种苗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脱毒容器壮苗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企业,鄂西渝东最大的苗木花卉交易中心、全国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全国一流的市级林木种苗管理站。

(2)区位优势。

夷陵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

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北和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道。

更重要的是夷陵区是葛洲坝水库、三峡水库大坝所在地,是极其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即将实施的“三峡后续规划”、“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和正在实施的“石漠化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工程急需大量的绿化苗木。

(3)技术优势。

夷陵区苗木花卉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探索已拥有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的苗木花卉专业人才、行家能手,苗木花卉生产正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ATP生根粉、“911”生根粉、容器育苗、全光照喷雾、组织培养等育苗新技术、新手段开始推广和应用;市林科所、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华怡木本油脂公司等建立了大型苗木花卉组培工厂。

各种苗木花卉良种的引进选育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仅核桃良种就引进了20多个。

第三章基地建设条件与产业发展现状

3.1基地建设条件

3.1.1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状况

苗木花卉基地位于夷陵区黄花乡,涉及军田坝、杨家畈、姜家畈三个村,地处宜昌城区与西北山区的结合部,坐落于黄花集镇以东,基地中心位置距黄花乡政府所在地2km,项目区(军田坝、杨家畈、姜家畈村)有14个村民小组,2403户,7771人,现有企业39家,其中村办企业21家,民营企业18家;2011年总产值189098万元,财政收入2681.58万元,人平纯收入6325元。

电视普及率达100%,电话入户率达100%(包括移动电话)。

自来水入户率达100%,98%的农户拥有楼房,“一池三改”完成了95%以上,4km水泥主干道纵贯项目区,40000mU型沟渠横竖成网。

表3-1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

项目

土地总面积

农户数

农业人口

农业劳动力

耕地

粮食总产量

粮食亩产

农民人均收入

旱田

单位

kg/亩

元/人.年

黄花乡

433095

10935

33185

19305

53996

27164

503

7284

项目区

59835

2403

7771

4830

11675

4763

405

6326

军田坝村

26490

941

2985

1980

4658

1928

413

6764

杨家畈村

14880

640

2070

1500

2870

1113

387

6155

姜家畈村

18465

822

2716

1350

4147

1722

415

6060

3.1.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59835亩,林地面积43322.3亩,有林地面积43256.3亩,灌木林地面积6619.2亩;森林覆盖率73.9%,林木绿化率79.7%;项目区有耕地面积11675亩,其中50%的耕地都已定植了柑桔,累计发展柑桔面积达到了12088亩,基本上改变了以往以粮为主的状况,已经逐步呈现出以柑桔发展为主导的优势产业。

项目区苗木花卉基地1698亩,2006年军田坝村成立了花卉苗木协会,带动了几十余户村民从事花卉苗木的繁育和种植,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实现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与村民致富就业的双赢局面。

3.1.3地形、地貌情况

项目区是典型的丘陵地带,海拔120~421米,基地位于河谷地带,东高西低,地形宽阔,地势平坦,相对高差不大。

3.1.4气候条件

项目区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为16.9°C,极端最低气温-7°C,≥10°C以上的年平均积温为5154°C,年平均无霜期272天、降雨量1167mm、日照时数为1500h。

3.1.5土壤条件

基地土壤为黄棕沙质壤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透水透气性能好,土壤酸碱度(PH值)5.5~6.5之间,耕作层达50cm以上,适宜经济林木和苗木花卉的生长。

3.1.6水利设施条件

项目区官验河、东风灌溉渠穿境而过,同时建有新桥水库,农田建有U型渠水利设施40000m,基地上游到新桥水库没有水源污染源。

官验河两岸建有堡坎,河道整治工程已启动,防洪、排涝设施条件好。

3.1.7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区位于省级公路线上,近年来,项目区重点加强公路等设施建设,从黄花集镇到长岭岗建材工业园区3.8km、从官验河四桥至新背路徐家坡段6km的主干道已扩宽硬化,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这条主干公路的扩宽建设,使项目区面貌大为改观,直接提升了项目区新农村建设的形象。

3.1.8环境保护条件

项目区周围植被较好,生态未遭受破坏,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项目区为宜昌建材工业基地,附近有东湖水泥厂、大同水泥厂和光大页岩陶粒制品公司等三家企业,在生产中有少量灰尘污染,但基地采取温室大棚设施,对苗木不会造成影响。

因此,该项目区适宜进行苗木繁育。

3.2项目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2.1产业发展现状

项目区域黄花乡现有苗木花卉企业12家,苗圃基地生产面积2245.7亩;项目区军田坝村现有苗木花卉企业10家,其中有两家没注册,注册资金达3148万元以上。

苗木、苗圃基地生产面积1698亩,其中:

绿化苗木面积1034亩,小水果面积664亩。

绿化树种有桂花、银杏、香樟、栾树、玉兰、红叶石楠、榨木、紫玉兰等;主要盆景植物有中华蚊母、金弹子等;小水果树种主要是柑桔。

年销售收入达740万元,年缴税额在40万元以上。

苗圃生产面积在100亩以上的企业4家,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2家。

详见表3-2。

3.2.2产业发展基础

项目区在以宜昌金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苗木花卉企业带动下,涌现出一批苗木花卉龙头企业、专业大户。

苗木花卉行业管理、优质苗木培育、质量监测和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立,交易市场、信息平台、营销网络、行业协会以及合作组织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健全和逐步完善之中。

特别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

苗木花卉生产规模稳步扩大,区域布局初步形成,苗木花卉品种日趋增多,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

宜昌金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始建于1985年,2003年被评为国家特色林木种苗基地,公司是专门从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具备园林绿化企业正式贰级资质的企业。

经营地点在宜昌市夷陵区科学研究所院内,注册资金2000万元,年营业额800万元以上。

现有职工104人,均具备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有高级工程师5名(含两名园林高级工程师),工程师17名,助理工程师10名,会计师1名,助理会计师1名;经济师2名,助理经济师1名。

公司通过招投标从设计到施工的工程,均得到了市园林主管部门及区人大、区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04年公司承接了襄樊市邓城大道绿化工程、宜昌世纪欧洲城一期绿化景观工程、远安县污水处理厂绿化工程、夷陵区黄金卡工业园区绿化项目等,总造价845万元。

2005年公司承接了夷陵区国税小区绿化工程、宜昌市国税大楼庭院绿化工程、夷陵区地税局庭院绿化工程、远安民政园绿化工程、夷陵区山水云间小区绿化工程、宜昌世纪欧洲城二期绿化景观工程等,总造价868万元。

2006年公司承接了宜昌市地税局庭院绿化工程、宜昌万佳城市花园绿化景观工程、夷陵区政务信息中心广场景观工程、宜昌无石山庄别墅住宅小区绿化景观工程,总造价2800万元。

施工质量优良,整体效果创出了宜昌环境建设的新高.

公司现有苗木基地326亩,其中园林苗木、花卉、桩景、特大树苗面积100亩、45万株,经济林苗木100亩、年出圃银杏等经济林苗135万株。

基地分别分布黄花乡军田坝村160亩,林科所40亩,生产苗木种类216个,各类大中型盆景2500盆,其中澳大利亚凤尾铁25株,该树种在湖北仅此一家。

表3-2项目区苗木花卉基地调查情况统计表

序号

企业名称

生产地点

生产面积(亩)

苗木花卉类型

注册资金(万元)

销售收入(万元)

缴税总额(万元)

1698

3148

740

42.8

1

宜昌华美地园林绿化公司

军田坝

 43

园林绿化苗、花卉、一般造林苗木

100

200

11.5

2

宜昌绿色农业科技开发公司

军田坝

702

小水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