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777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docx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概述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

一、单选题

1、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和申报主体是当地政府,当地气象部门负责()

A提供技术支撑B组织实施C定期考核评估D初审和推荐

2、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目的是()

A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B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C服务三农D完善为农气象服务机制体制

3、《“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中指出,建立和完善气象服务示范区定期考核评估机制,以()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考核,对考核评估不合格的示范区撤销其称号,予以摘牌,并取消所有相关支持政策。

A2B3C4D5

4、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要求具有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田土地面积要求在()亩以上。

A30B50C80D100

5、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应开展“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要与()%以上重点服务对象建立“直通式”联系,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信息村屯覆盖率达()%以上。

A95、90B90、90C95、95D90、95

6、乡镇应制定、修订、完善当地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分灾种应急预案,并在()备案。

A县级气象主管部门B乡镇所属县级政府

C市级气象主管部门D当地乡镇政府

7、《“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中指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应处于国家、省、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或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新一轮()工程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范围内。

A菜篮子B特色农业C城市聚集群D粮棉油

8、《“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中指出,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在接收到有关县或乡(镇)提交的认定申请后,要参照示范区的创建标准,对示范区的有关条件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报()进行复审和认定。

A县级气象部门B市级气象部门C省级气象部门D中国气象局

9、“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和申报工作应以()为主体,当地气象部门为创建和申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A当地政府B当地农业部门C当地财政部门D上级气象部门

10、《“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中,下列哪项不是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的“十有”标准?

()

A有专业人员B有服务方案C有直通服务D有信息服务站

11、《“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中,下列哪项不是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的“八有”标准?

()

A有直通服务B有领导机构C有信息员队伍D有信息服务站

12、《“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中指出,()负责对认定的示范区运行进行动态跟踪考核评估。

A县气象局B地市气象局C省(区、市)气象局D中国气象局

13、《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牧业:

暴风雪灾害预报:

未来24小时内,出现()级以上大风,瞬时风速()m/s,并伴随()以上降雪天气时,发布暴风雪牧用天气预报。

A5,≥11,中雪B5,≥11,小雪

C6,≥12,中雪D6,≥12,小雪

14、《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冬小麦霜后挽救可以用()这一农业气象适用技术。

A浇水法B镇压C增施磷钾肥D连片熏烟法

15、《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的风速和风向、雨量传感器高度为()。

A150cmB200cmC250cmD300cm

16、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的水稻示范田的选择应结合当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区等进行。

示范田块要求种植稳定,面积在()亩以上,所在区域水稻大面积连片种植。

A30B50C80D100

17、《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夏玉米发育期及密度、高度和生长状况等实景监测设备的传感器(相机)安装高度一般为()m。

A1B2C3D5

18、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示范田块中应根据服务的需要建立以()的农业气象实时监测系统,可进行农田小气候、作物生长发育等观测。

A自动观测为主、人工观测为辅B自动观测为主

C人工观测为主、自动观测为辅D人工观测为主

19、《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在水稻气象灾害危害程度达()以上,及时进行灾情调查,结合前期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开展水稻气象灾害影响评价分析,为当地政府和水稻种植部门灾后救治和恢复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A轻度B中度C重度D极其严重

20、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示范田块中自动气象观测仪器设备布局一般要求距田埂或田边()米以上,避免农田边界效应影响。

A10B8C4D2

21、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要开展作物种植气候区划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为作物合理生产布局提供决策服务,区划空间分辨率要求不低于()。

A10m×10mB20m×20mC50m×50mD100m×100m

21、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冬小麦、夏玉米连作种植水平为中等以上,冬小麦、夏玉米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在当地具有典型性和()。

A代表性B比较性C连续性D稳定性

22、《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霜冻是指在作物生长季节里,夜间土壤和植株表面的温度下降到()以下使植株体内水分形成冰晶,造成作物受害的短时间低温冻害。

A5℃B0℃C-2℃D-5℃

23、《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观测按现行业务规范设置层次和深度,共八层,下列不包括的是()。

A0-10cmB10-20cmC50-60cmD60-70cm

24、《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人员要求,示范县所在地气象局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示范推广等应已初具规模,从事气象为农服务专业人员不少于()人。

A1B2C3D4

25、《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当水稻分蘖期分蘖数达到预计成穗数的()%时,根据农用天气预报,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

A60B70C80D90

26、《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中指出,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预报主要棚室类型内未来()天内的小气候条件。

A3B5C7D10

27、《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牧区雪灾和草地旱灾旗县()%以上发生重灾,或灾害继续加重,面积不断扩大时,发布监测评估信息。

A60B70C80D90

28、《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林果示范园实景监测设备的传感器(相机)根据树体高度,在()的高度处布设,安装位置一般距离冠层外围200cm左右。

A冠层中部挂果量大B冠层顶部挂果量大

C冠层下部挂果量大D冠层顶上100cm

29、《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分层水温监测仪与水质在线仪应安装在选定水域水面中心位置或在盛行风下方离岸()m以上的地点进行观测。

A2B4C5D10

30、《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棉花气象自动监测生长状况时,拍照片时次可根据数据传输通讯条件自行确定,一般要保证天亮后每小时有()次。

A1B2C4D6

31、《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试行)》指出,每个村要在气象灾害()设立警示牌,清楚标明转移路线。

A危险区B风险区C高发区D隐患点

32、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向公众发放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家庭覆盖率达到()%以上。

A80B85C90D95

33、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机制,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与农村有线广播电视体系的有效衔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第一时间有偿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A发布与传播B应急联动C接收和分发D使用和反馈

34、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需申报并完成县级政府领导、气象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共同组织的()。

A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B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

C气象灾害应急网络体系建设D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

35、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的气象信息服务站日常管理一般由()负责。

A气象协理员B气象信息员C气象联络员D气象灾情收集员

36、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的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点日常管理一般由()兼任,负责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等工作。

A气象协理员B气象信息员C气象联络员D气象灾情收集员

37、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的各农业园区()负责园区气象信息传播和农业气象灾情信息的收集反馈。

A气象协理员B气象信息员C气象联络员D气象灾情收集员

38、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在气象灾害()布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和气象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测当地天气状况,能够利用多种渠道向县气象部门进行数据传输,报告灾情。

A危险区B风险区C高发区D隐患点

二、多选题

1、《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适应处于()

A、国家、省、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B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区

C新一轮“菜篮子”工程规划区

D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区

2、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建在下列()灾害的高发重发区。

A台风B暴雨洪涝C雷电D暴雨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4、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目的是()

A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B提高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

C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影响D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5、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应有便捷高效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信息管理、产品分发等()。

A自动化B集约化C规范化D标准化

6、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应及时收集、更新示范区所在县域内重点服务对象信息,这些重点服务对象一般包括()。

A、涉农企业以及政府与有关部门生产决策者B、农民合作社

C、乡镇居民D、专业大户

7、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应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主要包括()

A县域内农业产业结构分布图、各旬、月、季等时间段生育期、关键农事季节、主要农事活动;

B光、温、水历年平均及极端最高、最低气象要素值等气候资源状况;C种养业各生育期、关键农事季节、主要农事活动等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D农事建议。

8、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田块应具备下列条件()。

A具有代表性B种植(养殖)种类稳定

C可进行农田小气候、作物生长发育等观测。

D交通便利,通讯正常、稳定。

土地面积30亩以上。

应在示范田路旁建立电子显示屏1个,显示气象服务信息。

9、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要求在乡镇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站、在村或农业“园区”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点,这些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基本条件是()。

A有固定场所B有设备C有人员D有管理制度E有长效机制

10、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气象信息员队伍主要包括()。

A乡镇气象协理员B所辖各村气象信息员

C各农业园区或农业专业生产企业、各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气象联络员

D所辖各村村支书、村主任

11、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气象信息员主要职责是()。

A主动接收和主动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

B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工作

C气象灾情收集和气象服务需求反馈工作

D开展农村防雷工作

12、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分灾种应急预案,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等内容。

A应急预案启动标准B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C预防与预警机制D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13、编制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地图应开展乡镇辖区内()调查。

A自然环境B乡社会环境

C防灾减灾资源D人文环境

14、中国气象局在接收到各省(区、市)气象部门提交的“百县千乡”认定请示后,要组织专家对示范区的创建条件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并经公示无异议后,授予()或()的称号和牌匾。

A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B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

C为农气象服务示范县D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

15、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指的是()。

A公共气象服务体系B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C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D农村防灾减灾体系

16、“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原则有()。

A需求牵引B政府主导C因地制宜D动态管理E多区合一

17、“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保障措施有()。

A强化组织领导B强化技术支撑C完善投入机制D加大宣传力度

18、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处于()以及暴雨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等高发重发区。

A台风B暴雨洪涝C雷电D冰雹

19、按照“有专业人员、有服务方案、有指标体系、有业务平台、有适用技术、有示范田块、()、有效益评估”的“十有”标准,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的,实现与基层农技推广等系统的对接融入,创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

A有合作机制B有直通服务C有信息反馈D有科普计划

20、按照“有领导机构、有信息员队伍、有信息服务站、有监测预警网络、有科普计划、()”的“八有”标准,以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影响为目的,创建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

A有业务平台B有风险地图C有应急预案D有效益评估

21、《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冬小麦-夏玉米农用天气预报包括()。

A灌溉气象等级预报B喷药(肥)气象等级预报

C夏收夏种气象等级预报D产量预报

22、《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化学药剂可有效防御小麦干热风,但喷洒要避开()天气,一般在上午露水消失后至11时和下午3时以后落日前较为适宜。

A高温B降雨C大风D阴天

23、《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根据水稻主要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开展风险灾害区划三个等级是()。

A5年一遇B10年一遇C20年一遇D50年一遇

24、《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冬小麦-夏玉米示范田块应满足()的基本设施要求,交通需便利,通讯正常、稳定。

A旱能灌B涝能排C土层厚D自动化

25、《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在果树花期冻害防御技术中,主要包括()。

A避B抗C防D补

26、《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冬小麦-夏玉米示范田的选择应结合当地()等进行。

A现代农业示范区B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区

C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等进行D中长期拟建项目区

27、《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试行)》提出,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应急措施。

A灾害性天气警报B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C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D气象灾害影响

28、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所在县政府具有相应防灾减灾领导机构,其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包括以下()。

A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B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所需维持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C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办法和检查制度

D匹配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建设资金

29、每年在气象灾害易发季节到来之前,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开展()等内容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A组织指挥B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

C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D转移安置和灾情上报

30、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至少有1名(),所辖各村至少有1名(),各农业园区或农业专业生产企业、各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至少有1名()。

A气象协理员B气象信息员C气象联络员D气象灾情收集员

31、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A指挥协调与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编制与实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监督评估

B管理乡镇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站、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

C气象协理员和气象信息员的任用、培训和队伍建设和管理

D将气象工作纳入乡镇对行政村工作目标考核

E建立乡镇气象防灾减灾档案,以便查阅

32、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点可设在()。

A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村委会办公场所内

B乡镇或村级办事大厅

C农村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站

D农业技术推广站

33、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示范田冬小麦、夏玉米气象观测以自动观测为主,人工观测为辅,观测内容包括()。

A生长发育实景监测B田间小气候观测

C农情与灾情调查D灾情评估

34、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要按照()的基本条件,在乡镇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站、在村或农业“园区”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点。

A有固定场所B有设备和人员

C有管理制度D有长效机制”

35、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在气象灾害隐患点布设(),可实时监测当地天气状况,能够利用多种渠道向县气象部门进行数据传输,报告灾情。

A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B气象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

C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设施D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设施

三、判断题

1、按照“有领导机构、有信息员队伍、有信息服务站、有监测预警网络、有风险地图、有应急预案、有科普计划、有效益评估”的“八有”标准,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的,实现与基层农技推广等系统的对接融入,创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

(×) 

2、创建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目的是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影响。

(√) 

3、按照“有专业人员、有服务方案、有指标体系、有业务平台、有适用技术、有示范田块、有合作机制、有直通服务、有信息反馈、有效益评估”的“十有”标准,以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影响为目的,创建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

(×) 

4、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创建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的目的。

(√)

5、县气象部门应参照创建标准,依托“三农”服务专项,组织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工作。

(×)

6、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参照创建标准,对示范区的有关条件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报中国气象局进行复审和认定。

(√)

7、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应设置农业气象服务岗位,有2名以上相对固定的兼职农业气象服务人员。

(×)

8、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通过气象信息站、信息员等将农业气象服务向乡村延伸。

(√)

9、坚持气象为农服务不动摇,气象部门要始终把为农业服务作为首要任务。

(√)

10、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

(√)

11、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需要,发布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

(√)

12、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重点是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

13、“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

14、大宗粮棉油作物,是指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种植面积较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农作物。

(√)

15、大农业涵盖农、林、牧、渔以及农产品储运加工业。

其中农业包含大宗(粮棉油作物)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市场导向型农业等。

(√)

16、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明确乡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分管领导,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日常管理。

(√)

17、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成立乡镇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分管领导担任,各村委主任和乡镇气象协理员为领导小组成员。

(√)

18、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第一时间无偿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

19、省级气象部门负责制订气象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认定标准、申报及运行管理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

(×)

20、“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和申报工作应以当地气象部门为主体,当地政府为创建和申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

21、《“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中指出,建立和完善气象服务示范区定期考核评估机制,以3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考核。

(×)

22、市级气象部门在接收到有关县或乡(镇)提交的认定申请后,要参照示范区的创建标准,对示范区的有关条件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报中国气象局进行复审和认定。

(×)

23、省级气象部门组织成立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专家指导组,开展咨询服务、技术指导和评估考核等工作。

(×)

24、《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试行)》提出,气象信息员要宣传农村防雷科普知识,联合当地民政、气象等部门指导农村住宅防雷设施安装,开展雷灾调查。

(√)

25、《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试行)》提出,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根据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应急措施。

(√)

26、为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逐步实现政府主导、自下而上的气象防灾减灾与乡镇自发、自上而下的气象防灾减灾相结合。

中国气象局依托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按照“八有”标准,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

(×)

27、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要在国家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周等时段,组织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印制分发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

28、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要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机制,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与农村有线广播电视体系的有效衔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第一时间有偿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

29、《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试行)》提出成立乡镇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分管领导担任,各村委主任和乡镇气象协理员为领导小组成员。

(×)

30、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的气象信息员要承担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工作。

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传播当地气象部门制作的农用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

31、冬小麦-夏玉米示范田块能满足“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交通便利,电力、通讯条件良好。

(√)

32、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示范地块自动观测仪器布置按照高的仪器设备安置在北面,低的仪器设备安置在南面,确保仪器感应面不受任何障碍物影响。

建议设置观测场围栏。

(×)

33、《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根据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对热量、温度、水分等气候条件的要求,按照适宜、较适宜、一般三个等级划分种植气候区。

(√)

34、《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在夏收夏种主要时段内,根据当前墒情和未来降水预报结果提供是否适宜进行夏收和夏种的气象等级预报服务。

(√)

35、《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指出,示范田冬小麦、夏玉米气象观测以人工观测为主,自动观测为辅。

(×)

36、当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由各行政村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