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84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docx

班组建设及两个体系题库

班组安全建设及“两个体系”建设学习题库

一、填空题

1、健全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

(班组长)、(安全员)和每个员工的安全职责及岗位安全管理事项分工明确。

2、(班组长)是班组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班组安全工作负全责;班组分散作业时,班长应指定每组工作的(安全负责人)。

3、严格班组安全生产定员,班组可设1名(兼职安全员),协助班组长抓好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长不在时,(安全员)有权安排班组有关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4、班组实行(安全互保)制,以图表或文字形式明确互保对象。

互保对象在工作中要互相提醒、监督,保证对方安全作业,形成事实上的(安全互保),履行互保职责。

5、建立班组安全生产绩效奖惩机制。

把企业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以(安全责任书)形式签订到个人,实行岗位(安全绩效)与个人经济收入相对应的分配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6、制定有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班组每个岗位、工种和所操作的机电设备、工具应有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人手一册,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

(3分)

7、危险性较大的临时性工作,班组应提前制定出书面(安全措施),经逐级审查把关并严格落实。

8、实现(安全警示)标准化。

作业区、设备、设施上危害告知和安全警示标志、标识醒目、齐全、整洁、规范统一。

9、实现(作业环境)标准化。

设备清洁完好,无跑、冒、滴、漏;作业环境文明整洁,无垃圾、无油渣、无杂物,物料工具堆放整齐,安全通道畅通。

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上墙。

10、实现(劳动防护)标准化。

上岗前应按规定穿戴好符合国家标准、统一规范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11、实现(生产作业)标准化。

每个岗位制定有规范的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明确每一步操作程序和工作标准;每个员工应熟练掌握生产工序内每项操作,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无冒险蛮干,无违规操作,无违章指挥等现象,杜绝疲劳作业。

12、(特种工种持证)上岗率达100%,不得安排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13、严格落实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

坚持“一班三检”(班前、班中、班后)和班前危险预知制度,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处理。

班前会结合当天工作任务,做好危险点分析,布置安全措施,交待注意事项;班后会总结讲评当班工作和安全情况并做好记录。

14、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活动。

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限期改正,整改情况应记入档案,无能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

15、班组内的机电设备、工具、车辆及工作现场等做到(无隐患),安全防护装置、设施齐全可靠.

16、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17、新上岗、调岗、复岗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率达(100%),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18、定期组织岗位(安全操作技能)训练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熟练掌握事故防范和处置各种故障的技能。

19、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

定期进行班组安全管理总结检查,查找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20、积极参加(“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21、积极开展体现班组特色安全文化活动,培植(安全价值观)和先进理念,增强员工遵章守纪自觉性,落实员工安全权益,班组团队精神。

22、职工在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上互保的对像所承担的责任是平等和一致的,各车间职工入厂后必须签订(《安全互保协议书》),由车间存档备查。

23、作业区同岗位的两名以上(包括两名),职工在安全生产上是当然的(互保对象),作业区的至少两个岗位按照工序或就近原则亦是互保对象,对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负同等的权利和责任,车间职工为单数的,最后一名职工和(所在班组长)互为互保对象。

24、岗位职工按照(作业指导书)和公司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巡检和排除生产设备故障,同时杜绝“三违”行为。

25、职工在需要处理和解决本人负责区域的生产和设备故障的同时必须(有人监护),防止发生因(个人处理能力)上的局限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26、参与临时性的检修和抢修的职工要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工作和不能妨碍该区域作业的其他人的安全健康工作,并做好(自我监护)和监护他人工作。

27、职工在各项工作中要做好(“四不伤害”)工作。

28、特殊作业时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做好(监护)工作。

29、对进入本工作岗位(区域)的外来人员的违章行为要(加以制止)、纠正和劝离现场。

30、凡是发生事故的班组取消(年终先进班组)评选资格。

31、凡是互保对象发生工伤事故,另一方必须承担相应比例(不小于被处罚一方的50%)的经济处罚和相对应的(绩效考核)。

32、对于本岗位互保职工存在的违章行为不予制止的,按《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条款对(双方)执行考核。

33、岗位(区域)职工应对进入属地的外来人员各类违章的行为进行制止,若制止无效的应及时进行举报,经核实后,由所属车间从车间经费中提取资金给予奖励,奖励金额不低于(50元/人)。

34、车间安全班组建设达标率必须达到100%,低于100%的车间,月度安全绩效考核扣(30分),车间主任正副职各罚款(200元),以示警示。

次月起安全经济控制指标降低(50%)执行(待整改达标后恢复)。

35、分厂安全班组建设达标率必须达到90%以上,低于90%的分厂,月度安全绩效考核扣(30分),分厂、部正副职及综合科长各罚款(100元),以示警示。

次月起安全经济控制指标降低(50%)执行(待整改达标后恢复)。

36、依据《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基本标准及考核办法》达到70分为及格,不予奖励;考核达到80分以上为良好,对当班班组奖励(500元),车间奖励(300元),分厂及综合科奖励(300元);达到95分以上为优秀,对当班班组奖励(2000元),车间奖励(1000元),分厂及综合科奖励(1000元)。

年底由公司评审小组评出一个班组参加聊城市选拔活动,并进行最终奖励。

37、2016年6—9月份为实际推动阶段,每月进行一次非正式评审,并由综合科长进行总结汇报,10月份进行最终评审,最终评审纳入考核,11月—12月为整改期。

38、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39、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40、隐患排查与治理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的内容,隐患排查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日常安全检查或安全巡视,隐患排查必须做到(有组织体系)、(有排查标准)、(有排查记录)、(有排查整改方案)、(有整改效果验证)等“五有”要求,二者互为补充。

41、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与要求编制不同专业、不同检查层级的隐患排查标准,隐患排查标准应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逐一制定。

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42、企业应对事故隐患分级治理。

不同层级负责的隐患治理由治理所需的资源配置、权限、管理及技术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每一级均应建立健全隐患治理台账,对隐患清单、隐患治理过程以及隐患治理效果验证均应保持完整记录。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43、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

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44、隐患治理措施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45、隐患排查治理应符合(“闭环管理”),对隐患治理的效果进行验证和跟踪,按照隐患等级明确效果验证责任部门和验证程序要求。

对已按照要求整改的隐患及时销号,对未按期和按要求整改的隐患应督促整改并实施考核。

46、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档案,建立健全各类隐患排查与治理记录。

47、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应明确该项工作的开展主责部门(牵头、督导及考核)、责任部门及相关参与部门应履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

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

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48、风险是指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风险(R)=可能性(L)×后果(C)。

49、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0、危险源的构成:

根源:

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

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

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51、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

52、风险点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

53、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54、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55、风险评估/评价是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56、风险分级是指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我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57、蓝色风险\5级风险:

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

员工应引起注意;蓝色风险\4级风险:

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

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黄色风险\3级风险:

中度(显着)危险,需要控制整改。

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橙色风险\2级风险:

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红色风险\1级风险:

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58、风险管控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59、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应包括:

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

60、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61、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

6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63、风险点识别方法:

建议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64、企业应依次按照工程控制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应急措施等四个逻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精准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问答题

1、班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有哪些

答:

班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有班前会制度、班组长随班工作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班组和各岗位安全评估制度、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事故分析处理制度、安全检查与奖惩制度、班组学习培训制度、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制度、交接班制度、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安全举报制度、员工安全权益维护制度、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和企业认为需要制定的其它相关制度。

2、建有班组安全管理台账的内容有哪些

答:

建有班组安全管理台账主要包括内容涉及本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活动(会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改记录、危险源(点)记录、安全考核记录、交接班记录、员工到岗记录等。

记录事项清楚、字迹工整、内容齐全、保存完好。

3、什么是安全生产互保制

答:

安全生产互保制即职工(包括管理人员安排和布置的参与各种检修、抢修的临时群体之间)在同一岗位或上下工序岗位上处理和解决各类生产、设备故障的同时,必须监护和提醒安全事项,互相保护好各自的人身安全,同时确保所管辖区域的其他人、生产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4、什么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答: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隐患、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

隐患通常指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

在安全生产领域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什么是重大事故隐患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答: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一般原则:

①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企业必须停产停业整顿的

②涉及重大危险源、重要装置的隐患

③涉及多人滞留,暴露10人以上的(管道30人以上)

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⑤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⑥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认定为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

6、什么是隐患排查

答:

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7、什么是隐患治理

答: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8、安全检查表分类有哪些

答:

①按照专业,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

工艺安全检查表、设备安全检查表、电气安全检查表、防火防爆安全检查表、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查表、消防安全检查表、安全连锁与功能、作业行为、职业健康防护安全检查表等。

②按照检查层级,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

公司级安全检查表、车间级安全检查表、班组级安全检查表等。

③按照时间,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

季节性安全检查表、节假日检查表、日常检查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