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148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docx

各种教育案例汇总

【教育案例集】

[案例]:

做错题,罚抄万遍“1+1=2”

昨天,家住宁波鄞州区五乡镇的学生家长吴女士(化名)致电本报称:

在她孩子就读的学校里,班主任老师经常会用一些“奇招”来整治学生,比如,学生违反了校规、班规要交给老师罚款,学生做错了题要罚抄10000遍“1+1=2”,她认为这些做法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也很不合理,她希望本报派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家长反映老师“奇招”治学生

昨天,记者见到了向本报反映情况的吴女士,她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在鄞州区五乡镇逸夫中学初二(五)班就读,一段时间里,孩子经常和她说,老师经常对同学们“罚款”,一些同学因为没做眼保健操,或者没穿校服,都会被班主任处以10元、20元不等的罚款。

据班主任说,学生交的罚款都用来作班费,可同学们在开学的时候都已经交过班费了,所以同学们对老师的说法不信服。

而在近日,她的孩子因为做错了一道数学题,又被班主任罚抄了10000遍“1+1=2”。

吴女士认为,作为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罚款的权力。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在守法方面应当为中小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而学校老师知法违法的做法,将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于罚抄10000遍“1+1=2”这种整治学生的行为,吴女士深感气愤,她说:

“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竟然用罚抄连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的‘1+1=2’,是不是太荒唐了?

”她同时表示,让学生抄10000遍“1+1=2”,几个小时下来,孩子不仅学不到应学的知识,不能纠正学习上的失误,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身心负担,这是一种变相的体罚。

学生诉说被罚抄是一场噩梦

记者随后来到了鄞州区五乡镇逸夫中学,在初二(五)班,记者采访了几位被罚过款的同学,几位同学见到记者要录音时,都胆怯地不敢说话。

后来,男同学小陈(化名)说起了自己被罚的经历,其他几个曾经被罚过款的同学才开始向记者讲诉他们的遭遇。

“我有一次没做眼保健操,数学老师为此罚了我10元钱。

”同学小陈告诉记者,老师罚款都有标准的,比如违反了班规被扣分的,要罚10元钱;如果违反了校规,比如没穿校服,就要罚20元。

同学们说,班里被罚款的同学有6人。

而另外几位同学拿出了自己罚抄10000遍的本子给记者看。

记者看到,3位同学拿出了3个本子,每个本子十多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1+1=2”,并且每个“1+1=2”前面还写明了第多少个。

“我下午5点一下课就开始抄‘1+1=2’10000遍,连饭也没时间吃,最后到了晚上11点才好不容易抄完,手也痛死了,真是一场噩梦呀!

后来几位同学看到记者拿起相机要拍照,都躲在本子后面不敢探出头来,一位同学说要是被老师知道他们在这里“告密”,会更加“倒霉”的。

老师解释不叫罚款叫“捐款”。

随后,记者见到了初二(五)班的班主任老师,这位老师承认对迟到的学生“收过钱”。

但她认为这个不叫“罚款”应该算“捐款”。

她说自己从来没有罚过学生的款,只是少数比较调皮的同学不遵守校规校纪,有的甚至破坏公物,所以只是要求同学自愿地“捐款”出来,给班级作为班费用于班级购买桶装水,她自己一分钱也没拿过。

班里的班长也过来证实,老师确实没有接触过钱,钱都是班长代同学保管的。

对于让学生罚抄“1+1=2”10000遍的说法,该老师也表示都是学生自愿的行为,因为有的题目她虽然讲了很多遍,还是有学生会继续做错,所以她“让学生象征性地罚抄点东西”,“1+1=2”是学生自己选择的,而且10000遍也是同学几次罚抄累计起来的。

校方表态对此事将全面调查。

中午,记者来到了校长室,向逸夫中学钱校长反映了上述情况,钱校长听完后表示震惊:

“学校从未出台过这样的规定,学校又不是执法单位,怎么可以对学生罚款呢?

”他说此前从不知道老师有这样的教育方式,否则早就制止了。

他还一再强调,老师罚学生款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学生要以教育为主,老师没有任何权力罚学生的款,老师不能因为学生在某方面犯了错,就让学生捐钱,以此作为惩罚,这样不但不能教育好学生,而且会造成很坏的影响,让学生认为,只要能出钱就能弥补过失。

对于罚抄“1+1=2”10000遍的问题,钱校长认为“这是不提倡的,因为这罚抄是没有必要的,浪费学生的时间。

”对于班主任老师平时的教学工作,钱校长认为,她工作还是很负责的,去年还是学校的先进工作者,目前出现这样的事情可能是工作方法不当。

他最后表示,截至目前,学校还未接到有关这方面的家长投诉,学校将就此事展开全面调查,一经查实,将会严肃处理,绝不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律师观点。

罚款罚抄都属违法。

“老师对学生罚款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

”浙江导司律师事务所费震宇律师告诉记者,因为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个方面,学校、老师有对学生予以处分(纪律处分)的权力,但却没有对学生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

罚款是行政处罚的一种,只有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才有行政处罚权,老师对学生予以罚款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我国《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同时还规定,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同时罚抄10000遍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因为罚抄是变相的体罚行为,学生罚抄对学生没有任何的促进作用,而是重复地进行同一。

(现代金报,06-4-21)

[案例]:

把赞美送给学生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热情、向上的中学生更是如此。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

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

我班的闫××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

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存在。

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她自己。

那是一个中午,我站在班级门口,看着走廊里来回走动的学生,无意中发现走廊里撒了一些饭菜,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所撒的饭菜。

这时,闫××同学走了过来,告诉大家不要踩了,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拿来清扫工具,将饭菜扫净,又用拖布拖了一遍。

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闫××同学,并尽力赞美了她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闫××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

渐渐地我发现她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尤其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被同学们选班级卫生委员。

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

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案例]:

对“失恋”后一首诗的处理

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写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来数量就不多,况且质量也不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本学期初的一个下午,同学们都在静静地认真自学,只有刘××同学将头抬得很高,注视着另一个同学,我轻轻地走到那们同学的身边,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首诗,我轻声地说了句,可以给老师看看吗?

这位同学很不情愿地将那首诗给了我,尔后两位同学对视了一下,刘××同学趴到桌子上。

用他自己的话说:

“这下可完了,老师一定会在班级公开批评的。

”我走到讲桌前,看了一下诗的内容,沉思了片刻,便将它放到了衣兜里,继续观察同学们的自学情况。

可刘××同学却坐不住了,他时而抬起头偷偷地看着我,好象在等待着老师的批评。

看了几次后,发现我无动于衷,他便开始写作业了。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把刘××请到了无人的电工室,他耷拉着脑袋,用余光看着我,我让他坐下,他却哭了,边哭边说:

“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写这首诗,不该在自习课上传纸条,求老师不要在班级批评我。

”我说:

“老师要想在同学中批评你,就不会把你请到这里来。

”他会心地点了点头。

我说你能不能实话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他想了想后,详细地叙述了他与我班一名女同学友好相处到产生矛盾的经过,原来这首诗是他“失恋”后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而写的。

我因势利导,以诚相待,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

最后我又将这首诗拿出来,对他说:

“老师想和你一起将这首诗改动一下,你看怎样?

”他爽快地回答“行”,我说:

“老师改前两句,你改后两句。

”他点头同意。

我说第一句只需改动一个字,将“天涯何处无芳草”改为“天涯何时无芳草”,第二句改为“何必非要现在找”,紧接着他又改了后两句:

“本来学业就很紧,况且年龄又很小。

”读着这首诗他开心地笑了,笑得那样轻松,笑得那样自信。

随后我又说:

“十年之后,你找不到女朋友,老师帮你找,怎么样?

”他连声说“谢谢老师”。

这次潜隐式教育的尝试,避免和消除了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平复了内心的波澜,学会了情感上的进退自如。

从而使被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

实践告诉我们:

以人为本,用人道主义的观点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爱是一种高于友爱,异于母爱的特殊的爱。

用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处理学生问题,是一种无伤痛有结果的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让我们以人为本,以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热爱之中。

(大连开发区第六中学?

张淑环)

[案例]:

法国:

缩短学习时间

在法国全国中学生调查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提出的49项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学生在校时间不应超过35小时。

目前,法国接受普通教育的中学生平均每周上课32小时。

专家建议应改为28小时。

加上学生在学校和家里做功课的时间,孩子们一周的学习时间也就跟大人的工作时间差不多了。

要求缩短学习时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学校课程混杂、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时太长等问题早就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历时4个月的中学生调查表明,学生们所要求的并不是早点儿离校回家,他们只是希望减少课时,有更多的时间同老师交流,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做作业,或者干脆就在学校呆着。

正如一位校长所说,中学生再也不愿意像在工厂做工一样度过自己的校园生活。

[案例]:

请在以下胡乱涂抹

如果在180天里,你仅仅是想方设法搞笑,让你的学生笑个不停,却什么也不教,你的学生可能会说你是个很好的戏剧演员,但绝不是个好老师。

但是亨利克先生的幽默却实实在在地贯穿于他的教学中。

在他的课堂上,讲课里,考试中,在如何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在几乎所有的内容上,在学习的动机上,在创新、创造力的培养上,在能力的培育上……都打上了他特有的滑稽幽默的烙印。

亨利克先生甚至在他的考试卷上也注入了幽默,想一想,当你面对着试卷,连续不断地写上两个小时,不仅是你的手和脖子麻木了,就连你的大脑说不定也不能正常工作了。

一定有很多同学会感到两个小时的考试就好象是在走山路,前40分钟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看前边——还有座喜马拉雅山在等着你呢。

有什么办法既让考试顺利进行,又不让我们望“山”哀叹呢?

看看亨利克先生是怎么处理的吧。

亨利克先生是个很奇特的家伙。

喜剧的因子融在他的血液里,他的方法竟然是把喜剧的色彩加进考试里,以此来提高我们冲过“喜马拉雅山”的兴致和勇气。

考卷实际分成两个部分:

正卷和附加卷。

正卷是我们应该学的部分。

附加卷呢?

这是一类不难也不容易的试题。

像一切考试的附加题一样,亨利可的试题也是有分值的,从3分到无穷大。

低分值的题都是些小小的玩笑,你可以在一瞥之间完成。

试举几个例子:

“为什么我们把车停在通车的路上,却在停车场上开车?

“请对我的新发型发表评论。

“如果我是一个智者(《阿拉丁》)里从魔瓶里释放出来的智者,他将帮助第一个释放他的人实现三个愿望,什么将是你的这个愿望?

除了3分题,还有一类称之为“无穷大题”。

做这种题能得多少分,只需看亨利克先生是怎么想的了。

“无穷大”的问题都是些很严肃的生活哲理问题,如:

“讨论一下你在我的课堂里学到的一个生活哲理问题。

“你生活的目标是什么?

“谁是你最伟大的榜样?

为什么?

试想一下,当你完成了一道30分的题后,你的脑子就好像一块尽是洞的豆腐,跳到附加卷部分,拣几题幽默的 来答着玩玩,放松一下,然后再去攻另一头“巨兽”你又会像加了油的车,继续上路。

[案例]:

盎然的诗意·深刻的哲理

——哲学教学中巧用诗歌的一次尝试

吴江市中学?

姚敬华

文学作品的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故事构思巧妙精彩,二是作品中语言文字的明快流畅,三是作品中的哲理让人回味悠长。

作为文学作品之一的诗歌,好似人类社会的万花筒,将大千世界、万象人生尽摄其中。

诗歌的语言凝练深刻,富有哲理,这也注定了诗歌必然具有“文以明道”和“文以载道”的功用。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哲学教学中,把诗歌这一文学宝库中的精品“镶嵌”于政治课,可以启迪学生思维,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讲课的韵味和吸引力,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现摘录我在教学高二《思想政治》<上册>第三课第一节中“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的教学片段:

(导入新课:

我用投影仪展示现代诗人艾青的诗《光的赞歌》,并请一学生朗诵。

[学生朗诵]“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

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

统一中有矛盾

前进中有逆转

运动中有阻力

革命中有背叛……

甚至光中也有暗

甚至暗中也有光

不少丑恶与自私

隐藏在光的下面”

[教师提问]“诗中蒙蔽与觉醒、愚弄与聪明、前进与逆转、革命与背叛、光与暗,是否自相矛盾?

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矛盾?

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就能弄清这些问题,也能反过来加深对这首诗的感悟。

……

(在教学进行到“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必须注意几个问题”时,我又通过投影仪展示三段古诗词,让学生分别指出这几段古诗中的哲理,从而加深学生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一哲学判断的理解。

[投影]

(一)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有怀子由》中的: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学生回答]“这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每一件事物都处在自己固有的缺憾之中。

这说明了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

(二)

“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三)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去掉沉繁画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学生回答]“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为进一步检测学生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一原理的掌握情况,我随后又以一个与诗句有关的故事,通过讨 论的形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设问]“我国南北朝诗人王籍曾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然而宋朝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哲学知识来评价一下谁的观点较科学。

[学生回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充分说明了事物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一鸟不鸣山更幽’是只见对立不见统一、夸大对立否认统一的错误观点。

(在课的尾声,我又投影了一首题为《母亲》的诗作为课外作业。

[教师设问]“同学们,这是一首歌颂圣洁无私的母爱的诗,请同学们在感动之余,在灵魂得到洗礼和净化的同时认真思考:

在这首诗里,是怎样体现矛盾的基本含义的?

妈妈的腰弯了

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妈妈的眼花了

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妈妈的皱纹深了

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妈妈老了

她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

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是对“真正的教育”和“真正的人”的无限追问和终极关怀。

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人文精神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诗歌进入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借助思想政治的学科知识来实现人文精神的内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当然,这也要求政治教师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文学素养。

这种素养是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产生兴趣并加以形象化,从而在“乐学”境界轻松获取知识的钥匙。

从教学艺术的角度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巧用诗歌,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使思想政治课充满诗意,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真正溶知识性、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于一炉,把学生带入回味和思考之中。

这样的课,即便是最枯躁、最深奥的理论,学生也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我们也注意到,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自成体系,缺少沟通和渗透,而“3+X”则要求教学内容的兼容性和综合性。

这就迫使我们要有学科渗透、兼容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彻底打破各学科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我封闭状态,要努力创设条件,架起各学科间互相沟通的桥梁,使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相得益彰。

这也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的必然要求,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

当然,诗歌运用于政治课教学,也只是一种补充和辅助形式,从根本上说它不能替代理论的教学。

并且,它也只有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呈现出其独特的教学艺术魅力。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必须遵循针对性、科学性、启发性、思想性的原则,使自己能够在循规蹈矩中挥洒自如,能够“无意于法则而自合于法则”,真正由教学的“必然王国”迈入教学的“自由王国”。

[案例]:

作文教学呼唤真情

松陵镇中心小学?

邓益萍

“哎,快看!

这是邓老师的照片!

”(学生惊喜地)大屏幕上映出了我的一张照片。

邓老师骑着自行车,还带着她的儿子,他们要到哪里去?

看,照片上还有金黄的油菜花,真美呀!

这是什么地方?

……真没想到,我的这张照片竟然引起了同学们如此浓厚的兴趣。

学生议论纷纷,课堂里顿时热闹起来。

我朝学生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关于这张照片的故事吧!

”“是——”学生兴奋而又响亮地回答。

孩子们的眼里充满着期盼的神情。

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优美柔和的音乐,我指着照片动情地说:

照片上可爱的儿子和那一抹亮丽的金黄勾起了我对那年春天的美好回忆。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六年过去了,可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照片里的故事就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

记得那是1996年4月7日,那是个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日子。

下午,我们一家人骑车去费老师家玩,车子骑到梅里村口,坐在车后面的儿子大声说:

“妈妈,快看,油菜花开了,真漂亮。

”我放眼望去,麦苗青青,菜花金黄,桃花红艳。

春风拂面,暖风里带着甜味,散着香气,熏得我这个游人的心都醉了。

“超超,看着爸爸笑一笑!

”照片上留下了这美好的瞬间……

教师讲完后,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第一个上来讲的是我班的开心果——吴晨琪。

这张照片是今年暑假在我阿姨家的荷花池边拍的。

那天下午,我拿着鱼竿去河边钓鱼。

过了一会儿,我姨夫拿着相机过来了,他说:

“琪琪,这儿的荷花挺美的,我帮你拍张照。

”我面向太阳有点刺眼,姨夫给我戴上太阳镜。

你们看,照片上的我是不是很帅?

开心果逗得大家笑了。

“老师,荷花那么美,他应该说上几句。

”小博士朱谢联慢条斯理地说。

“该怎么说呢?

”我顺势问。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红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美极了!

”心直口快的陈述插嘴道。

“谁能比吴晨琪说得更好!

”我激励道。

话音刚落,大嗓门孙葳拿着照片快步走了上来。

这是我在福乐贝尔儿童创意馆门前拍的。

这是两只仿真电动恐龙。

学生情绪高昂,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

真没想到,学生能把照片上的内容讲得那么具体、生动。

为了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我让他们整整说了一堂课,可还意犹未尽!

我就叫他们写下来。

课上完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平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埋怨自己的学生不会说,不会写。

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单调乏味,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话、实话。

为什么这一次作文课上学生能说得这么好,写得这么生动?

莫非小小的照片有什么魔力?

细细想来,这堂作文课较以前的作文课要新奇、真实,有激情。

1.新奇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作文课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实物投影仪将老师、学生的照片投到大屏幕上供大家观看,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件新鲜事儿,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关注照片上的人、物、景。

关于照片的故事更是学生急着想知道的。

因此,当教师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就要认真地听老师讲故事。

此时,教师的讲不光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接下来学生的说作好了铺垫。

学生一想到自己手里的照片也将被放大给大家看,说的欲望就愈加强烈。

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和兴趣。

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

2.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

“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作文课上学生说话写话的载体是照片。

这些照片是孩子们精心挑选的,每一张照片上都定格着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生活。

因此,学生不仅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而且说得写得真实、生动。

3.有激情

作文是一项需要激情,并创造激情的思维活动。

这里的激情,就是一种写作冲动,它是兴趣、信心和期望的合金。

作文课一开始,我就注意情感的投入,带着真挚的情感,配上柔美的音乐,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向学生讲述照片上的故事。

我以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唤起学生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

以至文思泉涌,感情的激流在笔尖奔腾……

作文教学呼唤真情!

[案例]:

“老师不如你”

庙港镇中心小学 潘明英

《蝙蝠和雷达》一文的教学已接近尾声,一位学生正在复述科学家研究的结果: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方向。

”学生们被蝙蝠神奇的超声波所折服,个个入神地听着。

这时,一位男生举手发问:

“老师,你知道吗,什么东西能对付蝙蝠的超声波?

”看着该生那得意的神情就知道是有备而来的。

这时我真正意识到备课时应多花点时间把课文牵扯到的知识查一查,搞清楚,可为时已晚,和在座的其他学生一样,我被问住了。

我一面为学生能主动获取课外知识而高兴,同时也为自己知识的浅陋而惭愧。

此时,学生的表现欲是强烈的,他多么需要老师的肯定,需要老师的表扬。

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更积极地投入探求新知活动,这是对他最好的赏识。

于是我给了他一个赞许的微笑,动情地说:

“为了学好这篇课文,你去课外查了资料,真是个有心人,老师不如你。

向大家介绍介绍,让我们也开开眼界,行吗?

”我的表扬是由衷的。

学生得到了满足,喜形于色,随后滔滔不绝地讲开了,“那是夜蛾。

夜蛾的听觉系统有两个特别灵敏的神经细胞,能侦察到蝙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