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202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5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

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山东 刘秀珍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备考指要】

 

1.战后发达国家建立了较完善的福利制度,刺激了消费增长,缓和了社会矛盾。

我国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加快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自主学习】

 

考点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开端——罗斯福新政

 

(1)新政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

 

(2)新政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20世纪4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

 

①经济理论:

________。

 

②经济政策:

国家________经济,即实行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

 

③作用:

经济发展进入“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以后

 

①经济状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________与通货膨胀并存的“________”现象。

 

②经济政策:

 

a.适当减少________对经济的________。

 

b.________与市场调节相结合,________与私有制并存的“________”。

 

考点2 建立“福利国家”

 

1.“福利国家”制度含义:

在“混合经济”下,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

 

2.“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1)二战结束后,________发展起来。

 

(2)20世纪六七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________。

 

(3)七十年代以后,“福利国家”受挫但继续发展。

 

(4)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________,缩小________。

 

3.对“福利国家”的认识

 

(1)目的:

为了缩小________,减少因贫困引发的________。

 

(2)实质:

国家运用________政策和________,来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

 

(3)作用:

 

①利: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________。

 

②弊:

 

a.政府财政支出过大。

 

b.社会保障措施使劳动者滋长了依赖情绪,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考点3 第三产业的兴起

 

1.第三产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1)_____________的进步。

 

(2)________的发展。

 

(3)________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________。

 

2.第三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1)第三产业的繁荣,是第一、第二产业________提高的结果。

 

(2)第三产业又以其新技术改造第一、第二产业,促进了________的提高。

 

3.第三产业繁荣的影响

 

(1)拓展了________领域,增加了________,扩大了________,行业更为多样化,从而减少了集中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________。

 

考点4“新经济”的出现

 

1.出现的时间:

________。

 

2.含义: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________。

 

3.影响:

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重难突破】

 

一、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1.理论来源和目的:

理论来源是凯恩斯主义;目的是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

 

2.实施与发展

 

(1)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新模式,是凯恩斯主义的第一次成功的应用。

 

(2)二战后,发达国家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3.评价

 

(1)积极方面:

 

①它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在二战后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②联邦政府权威得到加强;

 

③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有利于国家发展,延长垄断资本主义寿命。

 

(2)消极方面:

 

①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②干预过度会加剧了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

(97年金融危机、美2001年经济衰退)③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

 

【迁移应用】

 

1.为防止美国微软公司垄断软件行业,美国联邦政府启动了对微软公司的反垄断调查。

这反映了(   )

 

A.微软公司垄断危害了公众利益         B.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联邦政府对微软公司垄断的不满       D.世界贸易的贸易互惠原则

 

2.1936年,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

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

 

A.纳粹上台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罗斯福政府广泛推行“以工代赈”

 

C.我国曾经采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D.“二战”后广泛进行国际经济合作

 

二、全面认识“福利国家”

 

1.形成原因: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身。

 

2.目的:

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

 

3.内容:

建立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 险、教育在内的福利制度

 

4.形成过程:

 

(1)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2)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5.特点: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6.实质: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7.评价

 

(1)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也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迁移应用】

 

3.对国家福利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②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特有制度  ③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④福利制度也使一些国家开支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

 

1.含义: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

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2.兴起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3)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作用:

 

 

 

(1)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2)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3)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迁移应用】

 

4.第三产业的讯速发展的原因是(   )

 

①科学技术进步  ②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认识

 

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2.根本上讲,资本主义体制的调整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日益社会化之间的固有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3.推动这些变化的原因:

一是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反省;二是罗斯福新政的启示;三是新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的产生。

 

【迁移应用】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   )

 

①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  ②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④资本主义的一种倒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

 

B.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C.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

 

D.这些变化解决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典例剖析】

 

1.20世纪90年在美国出现的知识经济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①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 ②以信息产业为主导  ③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④低污染、低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剖析】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所以应该选D。

 

【答案】D

 

2.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与罗斯福新政不谋而合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

在这一思想影响下,西方国家(   )

 

A.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B.谋求建立区域经济集团

 

C.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D.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剖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也是经济干预。

 

【答案】A

 

3.“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反映了(   )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剖析】A的表述不如B准确和全面,C错在“逐渐消失”,D项国家资本主义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发展的。

 

【答案】B

 

4.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以后,共经历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B.引发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推动了世界大战爆发

 

【剖析】三次调整都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属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案】A

 

5.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不包括(   )

 

A.实行“福利国家”制度              B.第三产业兴起

 

C.不断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D.新经济的出现

 

【剖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7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加强经济干预,70年代经济危机后是减少干预。

 

【答案】C

 

【巩固演练】

 

1.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

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

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2.下列关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B.缓解了社会矛盾

 

C.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扩大了社会消费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

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这是为了 (   )

 

A.促进经济发展,确保一战胜利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4.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

“(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C.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D.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5.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下列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②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④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20世纪80年代后,美英法等国缩小了福利的规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20世纪50~70年代初                    B.21世纪初期

 

C.20世纪70~80年代初                    D.20世纪60~70年代初

 

7.下列关于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不断出现的社会危机是促使资本主义变化的直接原因   ②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③社会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④第三产业发展   ⑤出现了“新经济”  ⑥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⑦这些新变化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8.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曾经在战后广泛受到信奉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头一次遭到了人们的怀疑。

”主要是因为(   )

 

A.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已完全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B.战后经济危机和滞胀状态表明国家干预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减弱

 

C.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9.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人民极端贫困,缓和社会矛盾           B.提高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C.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保障民众利益           D.实行社会主义,消除阶级矛盾

 

10.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物质生产部门,其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 ②促进经济竞争力 ③能够拓展经济活动领域 ④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从战争结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对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长足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意义深远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这些变化是否能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制度固有的矛盾?

为什么?

 

【高考真题】

 

1.(2010·上海卷)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2.(2008·广东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   )

 

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考点1 

 

1.国家干预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2.凯恩斯主义 干预 宏观调控 黄金时期 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 滞胀 国家 干预 政府干预 国有制 混合经济 

 

考点2 

 

1.充分就业 收入均等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

 

2.福利国家 日渐完备 政府公共开支 福利国家规模

 

3.贫富差距 社会问题 社会保障 社会服务开支 社会稳定

 

考点3 

 

1.科学技术 社会生产力 公众生活水平 多样化

 

2.劳动生产率 经济竞争力

 

考点4

 

1.20世纪90年代初

 

2.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 经济增长模式

 

【迁移应用】

 

1.B2.B3.B4.D5.A6.D 

 

【巩固演练】

 

1.D2.C3.D4.D5.A6.A7.B8.B9.A10.D

 

11.

(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不能。

因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只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不能经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

 

【高考真题】

 

1.【解析】B.自由放任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首先可以排除。

社会福利正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的。

这张干预没有减轻负担,反而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

 

2.【解析】A.本题考查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记忆和理解,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排除B、D项,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的,排除C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