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310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docx

新考案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第十五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考点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全国卷】

1.(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cm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荒漠化的背景、危害及治理措施,及考生读图、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主要为就地起沙,故该地区的沙源为当地沙源;由图可知,该地区东北部多河流,故沙源是河流泥沙在湖岸附近沉积产生的。

(2)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由上题可知,该地区的沙源是河流泥沙沉积产生的,且冬春季湖泊水位下降,泥沙出露地表,形成风沙灾害。

第(3)题,解答本题应分别说明对铁路轨道的危害及对运行列车的危害。

对轨道而言会造成轨道掩埋、侵蚀路基等危害;对列车而言,会危及列车的行驶安全。

第(4)题,防风沙的措施主要从阻沙、固沙入手,但青藏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树。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的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干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地方卷】

(2018年海南卷,16~17)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回答2~3题。

2.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解析】本题组考查黄土高原的主要环境问题与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2题,需要抓住黄土高原的核心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3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河流的流量和流速需要达到某一阈值才能完成。

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水源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

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

【答案】2.A 3.D

4.(2017年江苏卷,19~20)(双选)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下图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B.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解析】该题考查荒漠化的危害及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扬尘、沙尘暴天气中沙尘粒径较大,加剧大气污染,同时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答案】BD

(2016年海南卷,16~18)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5~7题。

5.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量较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

【解析】该题组考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背景及治理,并考查考生读图、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5题,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的百分比。

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也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

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的土壤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

第6题,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可知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量也大。

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的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须人为干涉。

【答案】5.C 6.B 7.D

(2015年山东卷,5~6)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8~9题。

8.“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9.“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析】该题组考查荒漠化的过程及治理,考查考生读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8题,“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生态环境退化的过程,自然植被不会改善;“生态裂谷”位于绿洲与荒漠之间,会促成荒漠化,风力侵蚀会加强;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使位于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交错带并没有退化为荒漠,也不会由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第9题,“生态裂谷”的出现是绿洲区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绿洲区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水资源问题,绿洲区有河流流经,可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在荒漠区植树造林,由于缺水,成活率很小;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也不利于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绿洲区可以合理开采地下水。

【答案】8.C 9.D

考点2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全国卷】

1.(2018年全国Ⅰ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自然环境中湿地的变化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考查考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题,由材料可知,当地泥沙沉积较多,使河流下游排水受阻,故推测扎龙湿地地势平坦、开阔;河流排水受阻,未形成堰塞湖,却形成沼泽湿地,说明当地气候比较干旱,蒸发能力强,水分损耗大。

(2)题,在嫩江西移之前,乌裕尔河没有成为内流河,因此该流域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后来乌裕尔河变为内流河,且扎龙湿地面积稳定,则表明降水量等于蒸发量;而降水量一般变化不大,故蒸发量应逐渐增大。

第(3)题,河水不断带来盐分,湿地水分不断蒸发,因此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会不断增加。

第(4)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就其中的一种观点展开合理论述即可。

若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则主要从防止盐分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以及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回答;若不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则主要从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的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止湿地环境变化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

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

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

理由:

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

理由:

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2.(2016年全国Ⅱ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

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

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解析】该题组考查林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考查考生从文字和图中获取信息、推测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1)题,由图例可看出需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回答,20世纪70年代(1976年),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题,结合图示和材料按总体—局部的步骤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准确概括。

由材料“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可知,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减少。

由图中“108国道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可知,修建国道,导致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

读图中“秦岭隧道1999年建成通车,原道路废弃”及材料中“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可知,人类的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使大熊猫栖息地得以恢复与扩展。

第(3)题,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同时该题考查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宗旨是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和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答案】

(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地方卷】

(2018年江苏卷,23~24)“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

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

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据此回答3~4题。

类型

面积比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杨树林

25.0

18.7

18.5

15.6

13.7

杂阔林

44.7

48.4

52.6

53.6

55.8

经济林

20.6

21.5

21.9

22.7

23.4

其他

9.7

11.4

7.0

8.1

7.1

3.(双选)“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

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提高造林存活率

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D.提高林地生产力

4.(双选)“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加B.森林覆盖率降低

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D.木材供需缺口加大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江苏省林业发展及森林的作用。

第3题,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由表可看出,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面积比重上升最显著。

第4题,读表可知,杂阔林面积比重显著上升,经济林面积比重略有上升,杨树林面积比重显著下降。

结合三者的主要功能可知,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和木材供需缺口加大。

【答案】3.AC 4.AD

5.(2018年海南卷,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解析】本题组考查森林的生长环境、作用及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考查考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逆向思维的能力。

(1)题,需关注文字信息中已表明,“小老头树”分布于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且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再结合区域风大(主要是冬春季节)的特征即可。

(2)题,从植被生长不良作为突破口切入即森林的作用逆向思维来分析。

第(3)题,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答案】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

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

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

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2015年天津卷,8~9)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6~7题。

6.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7.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解析】本题组考查了湖泊萎缩的成因及治理,考查考生从文字中获取信息、推测判断的能力。

第6题,从材料中可知,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故湖面面积缩小,芦苇大量死亡,故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

第7题,从材料中可知,该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主要是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故应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答案】6.C 7.B

8.(2015年山东卷,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

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

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

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

图甲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4)指出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解析】该题组考查红杉树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考查考生读图及综合思维的能力。

(1)题,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形类型、地势、地形排列格局、海岸线等方面总结;在图上先找到原生海岸红杉的分布区,再结合等高线数值200m、500m、1000m及疏密情况判断地形特征。

(2)题,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即距海近;多位于纬度30°~40°大陆西岸,受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影响;地势西低东高,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多雾的原因与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寒流有关,寒流经过区域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第(3)题,由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知,杭州夏季降水多于阿克塔;杭州冬季气温比阿克塔低、夏季气温比阿克塔高;结合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可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第(4)题,由材料可知,海岸红杉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具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的特点,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故经济价值高,可为木材加工业提供原料;同时海岸红杉也具有环境效益,为发展旅游、改善环境、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条件。

【答案】

(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2)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3)有利条件:

夏季降水较多。

不利条件:

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4)提供工业原料;发展旅游;开展科学研究;改善环境。

9.(2015年安徽卷,35)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

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解析】该题组考查湿地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考查考生读图、调动运用知识、综合思维的能力。

(1)题,主要是确定干流经过地区。

干流发源于小尤尔都斯盆地东部,向西流经盆地,然后流经大尤尔都斯盆地,再向东南流出本区域。

(2)题,湿地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湿地水的来源、地形、蒸发、冻土等因素考虑。

第(3)题,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应从法律、管理、宣传教育、行为等多角度分析。

加强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同时保护该地区地表植被,保护天鹅栖息地等。

【答案】

(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高频考点

命题特点

备考启示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以统计图表、区域图或文字资料呈现问题情境,结合区域发展进行设问,重点考查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1.从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切入,分析人类活动对某个地理要素产生的破坏,从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

2.注意通过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湿地等问题的研究形成研究问题的思路,并注意对人类活动破坏植物、动物等的破坏类问题的探讨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考点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一、荒漠化

1.认识荒漠化

2.世界荒漠的分布

(1)热带荒漠区: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到大陆西岸地区,平均位置约在南、北纬20°~30°之间。

(2)温带荒漠区:

主要分布在35°N~50°N的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中部,但在南美洲出现在大陆东岸,即阿根廷大西洋沿岸的巴塔哥尼亚荒漠。

3.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

(1)撒哈拉、澳大利亚和西亚等地区的荒漠是在热带沙漠气候的条件下形成,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2)阿塔卡马荒漠和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影响有关。

(3)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

(4)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下形成的,但其形成是由于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带对其的影响,因而降水稀少。

4.荒漠化的危害

5.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措施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地盐碱化

牧区

减少水井的数量,避免牲畜大量无序地增长

干旱的

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二、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产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1)自然因素:

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因素及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因素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

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

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

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

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2)人为因素:

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

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主要措施

具体措施及功能

原则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增加地表的植被覆盖率,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减缓水的流速,从而减少水土流失,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因地制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