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749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docx

《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docx

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

中国民族音乐期末论文

有关中国陕北民歌简述

——以劳动号子为例

 

学生姓名:

孔繁康

学号:

1634010055

专业班级:

16音乐2班

 

2017年6月6日

目录

摘要.................................1

产生背景.............................2

主要特点.............................3

主要分类.............................4

演唱形式.............................8

双重功用.............................11

有关中国陕北民歌简述

——以劳动号子为例

摘要

陕北民歌是我国民歌的一种,广泛的流传在陕北,用陕北方言唱出的一种地方歌曲,是陕北汉族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

一般是用来唱出自己在黄土高原上的心声。

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等。

此论文主要对陕北劳动号子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

陕北民歌;劳动号子;陕北方言;

 

产生背景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

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

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号,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劳动号子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过劳动号子表现出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劳动号子,是与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一种口头即兴创作,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

内容根据劳动特点随意发挥。

劳动号子因各地区生产特点不同、可分许多类型。

如沿海地区和水乡渔村,流行渔民号子,城镇的水旱码头,流行搬运号。

此外,还有开山号子、爬坡号子、插秧号子、榔头号子、入囤号子、夯号、打桩歌、辘轳歌等多种形式。

 

主要特点

劳动号子因各地区生产特点不同、可分许多类型。

如沿海地区和水乡渔村,流行渔民号子,城镇的水旱码头,流行搬运号。

此外,还有开山号子、爬坡号子、插秧号子、榔头号子、入囤号子、夯号、打桩歌、辘轳歌等多种形式。

1音调粗犷有力,常用一领众和、领和交替的演唱形式,从而加强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情感交流,保证行动的一致,提高劳动效率;

2节奏较为固定,号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

3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众合者的唱词多为力量型的衬词。

 

主要分类

号子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

从历年已经采录到的音乐资料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

搬运号子

搬运号子是在以人力直接负担重物的运输劳动中使用的,例如装卸、扛抬、挑担、推车等。

特别是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就直接与劳动的安全和效率相关联。

这时,劳动号子就成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有效的手段。

黑龙江是我国木材蕴藏量最大的省份,林区中需大量的运输劳动,搬运号子也就很多。

这些号子没有固定的唱词,全由领唱人,也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即兴创作。

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有时领与和相交迭,形成多声部的歌唱形式。

工程号子

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

劳动的强度和速度,决定了工程号子的歌唱性和节奏。

当劳动强度较小时,号子的曲调潇洒而豪爽;当劳动强度较大时,号子的曲调就显得粗犷而沉重。

在强度大而节奏紧张的劳动中,号子音乐的节奏快而有力,旋律简单,有时甚至出现单纯的呼号。

曲调的艺术性与劳动强度成反比,这是号子音乐的普遍特点。

硪是砸地基或打桩时使用的一种工具,一般为一块圆形石头或铁饼,劳动号子周围打眼后系几根绳子。

打时数人拉着绳子将硪举起,再砸到地上。

湖南常德的《打硪歌》高亢嘹亮,歌词根据劳动情况即兴编唱,既有指挥劳动的作用,又注意调节每个劳动者的情绪,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农事号子

农事号子在一般的农业劳动,如打麦、舂米、车水、薅草时歌唱。

相对来说,农业号子所伴随的劳动强度不那么大,因此,农事号子的节奏感往往不那么沉重,旋律较优美,歌词内容也更丰富多样些。

船渔号子

船渔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

由于船上劳动种类多样,水路和气候情况多变,因此许多地区往往都形成了适应不同情况的、成系列的渔船号子。

在水上谋生风险很大。

船工们不仅要像其他工种的劳动者那样克服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而且时时面对死亡的威胁。

因此,真正行船时的船工号子是相当惊心动魄的,它们把英雄的各个侧面活生生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一般来说,风平浪静时唱的号子旋律性比较强,常表现出船工们的自信和豪放的性情:

水上号子

水上号子不像陆地号子那样安全,他有一定的惊险,特别是遇到水急浪高时,得拼命进行搏斗。

所以,水上号子有它风平浪静飞悠闲,也有紧张激烈的拼搏。

如闽江的《捎排号子》包括起锚、挂桨、摇橹、捎排等号子,气势磅礴,形式为一人领唱,众人唱和。

陆地号子

有的犁田喊牛号子、吆牛号子、扛树号子、筑墙号子;农村的拉车号子、开山打石号子;闽侯的打夯号子;永泰的拉木号子等。

部分号子或无实词,仅有劳动者的呼号,用以统一劳动节奏,鼓舞劳动热情。

 

演唱形式

号子的歌唱方式,主要是“领、合”式,即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

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但一领众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歌唱方式。

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

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型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型的重复进行。

劳动号子作为民歌的一个主要体裁,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开始从事集体劳动时就已产生,而直到现代社会某种机器取代某种集体劳动才逐渐消失。

数千年来,它伴随着劳动大众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能,创造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同时,号子又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又相碰撞而产生的最早的精神、艺术之花。

因此,它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

劳动号子的种类劳动号子主要有以下几类:

(1)搬运号子,在装卸、扛抬、挑担、推车等劳动中歌唱;

(2)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歌唱;

(3)农事号子,在农业劳动中歌唱,如打麦、舂米、车水、薅草等。

(4)船渔号子,伴随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

律动性:

律动性是劳动号子音乐中的典型节奏形态,也是劳动号子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

劳动动作的不断重复及其节奏感,赋予劳动号子节奏的律动性。

所谓律动性,是指号子音乐中常常出现的某种较固定的、周期反复的节奏型。

这些律动单位不仅时值大致相同,而且常常有相对统一的旋律材料安排。

 

劳动号子的节奏律动型大致有三类:

(1)长律,律动单位的长度一般相当于一个乐句;

(2)平律,律动单位的长度一般相当于一个乐节;

(3)短律,一般一拍为一个律动单位。

一领众和:

一领众和是劳动号子音乐的另一主要特点。

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但一领众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歌唱方式。

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

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

劳动号子歌唱中的一领众和主要有三种类型:

1、交替呼应式;2、重叠式;3、综合式。

 

双重功用

劳动号子的双重功用即实际功用和艺术表现功用。

在劳动中,劳动号子的双重功用表现在:

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

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劳动的强度越大,对劳动号子音乐表现的制约也就越大。

反之,劳动强度较小,劳动号子的歌唱者就可以有较大的余力去斟酌和发挥劳动号子音乐的艺术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