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789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ocx

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010年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国研网行业研究部

发布时间:

2011-03-04

12010年4季度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作为典型的经济周期性行业——钢铁行业景气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高度正相关。

具体来说,当经济强劲复苏和增长时,必然会带动钢铁行业进入较高景气状态;反之当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时,钢铁行业景气度也相应进入下降轨道。

因此,对宏观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钢铁行业发展态势。

1.1.1全球经济持续缓慢复苏

1.1.1.1全球经济增长仍较疲软

2010年4季度,世界经济虽继续缓慢复苏,但增长速度仍然延续着上一季度的疲软之势,各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稳定,增速有加快趋势。

4季度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商务部2011年1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10年第4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环比增长3.2%,高于上一季度2.6%的增速;全年GDP增长2.9%,较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而欧元区经济增长则相对疲软。

欧盟统计局2011年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4季度欧元区生产总值较上一季度增长0.3%,环比增速和上季度持平。

日本经济复苏仍不稳定,日本内阁府2011年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除物价变动因素且经季节调整后,2010年第4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3%,按年率计算下降1.1%,这是日本经济5个季度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新兴市场经济体中,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目前是主导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1年2月14日发布的2010年12月份经济活动综合领先指标(CLIs)显示,除了俄罗斯,其他三个国家2010年下半年都显示了经济从较强扩张势头出现下滑的状况。

1.1.1.2全球钢铁生产略有回升

2010年4季度,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部分主要产钢国建筑业、汽车业等用钢行业生产进一步恢复,钢铁需求略有回升,拉动全球钢铁产出略有增长。

但由于北半球冬季的到来,气候逐步转冷,大多数主要产钢国建筑业生产受到影响,用钢需求逐渐下降,从而对全球钢铁生产再次呈现回落态势。

从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2010年下半年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一直在80%以下水平波动,且呈现出由升转降的态势,10月回升至75.3%,为下半年的最高水平,但11月、12月则逐渐回落,分别为75.2%和73.8%。

整体来看,4季度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较上一季度有所回升,粗钢产量也有所增加。

2010年4季度全球共计生产粗钢348.2百万吨,比上一季度增加8.60百万吨,环比增长2.53%,为年内季度产量次高水平;比上年同期增加2126.8万吨,同比增长6.51%。

图1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

世界钢铁协会,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图22010年1月-12月全球粗钢产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

世界钢铁协会,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1.1.1.3多数产钢区4季度粗钢产量环比增长

从各地区粗钢生产情况看,2010年4季度,除北美、南美、大洋洲地区外,其他地区粗钢季度产量均环比增长。

其中,4季度粗钢产量环比增长最显著的是中东地区,季度环比增幅为10.7%;其次,独联体、欧盟27国、其他欧洲国家、非洲地区粗钢季度产量环比增幅分别为8.3%、7.2%、7.0%和6.0%;最大的产钢区——亚洲地区4季度生产粗钢217.5百万吨,环比仅小幅增长1.5%;而北美地区粗钢季度产量环比减少23.8万吨,降幅为0.9%,南美、大洋洲地区粗钢季度产量环比分别减少4.4万吨和12.4万吨,降幅分别为0.4%和5.8%。

而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南美地区粗钢产量同比有所减少,降幅为1.8%;北美、中东、非洲地区粗钢产量呈两位数增长,亚洲、欧盟27国、独联体粗钢产量同比则分别增长5.6%、6.4%和6.4%。

表12010年4季度主要产钢区粗钢产量环比及同比增减情况

单位:

百万吨,%

国家/地区

2009年4季度

2010年3季度

2010年4季度

同比增幅

环比增幅

世界钢产量

326.9

339.0

348.2

6.5

2.7

亚洲

206.0

214.3

217.5

5.6

1.5

欧盟(27国)

40.5

40.2

43.1

6.4

7.2

独联体(6)

26.6

26.1

28.3

6.4

8.3

北美

24.7

27.9

27.7

12.2

-0.9

南美

11.3

11.1

11.1

-1.8

-0.4

其他欧洲国家

7.8

8.4

9.0

16

7

中东

4.1

4.5

5.0

20.5

10.7

非洲

3.9

4.3

4.5

15.6

6

大洋洲

2.0

2.2

2.0

0.3

-5.8

数据来源:

世界钢铁协会,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1.1.1.4各产钢区2010年粗钢产量均呈两位数增长

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在需求增长的拉动下,2010年全球各地区钢铁生产均较上年明显扩张,粗钢产量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2010年全球共计生产粗钢1413.6百万吨,比上年增加193.9百万吨,增幅为15.9%。

从主要产钢区情况看,2010年,粗钢产量增长最为显著的地区是北美,其产量增幅为35.9%;其次,欧盟27国粗钢产量增长了24.3%;而亚洲、独联体由于2009年钢铁生产相对旺盛,基数较高,从而2010年粗钢产量增幅相对偏低,但也分别增长了13.5%和11.4%。

可以看到,尽管2010年各季度全球粗钢生产处于波动状态,但全年产出水平整体上较上年强劲回升。

表22010年各产钢区粗钢产量及增长情况

单位:

百万吨,%

国家/地区

2010年

2009年

增减量

增幅

世界钢产量

1413.6

1219.7

193.9

15.9%

北美

111.8

82.3

29.5

35.9%

大洋洲

8.1

6.0

2.1

35.5%

欧盟(27)

172.9

139.1

33.8

24.3%

南美

43.8

37.8

6.0

15.7%

非洲

17.2

14.8

2.3

15.5%

其他欧洲国家

33.1

28.8

4.3

14.8%

中东

19.0

16.6

2.4

14.4%

亚洲

881.2

776.3

104.9

13.5%

独联体(6)

108.4

97.4

11.1

11.4%

数据来源:

世界钢铁协会,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1.1.1.4主要产钢国4季度产量环比增减不一

2010年4季度,由于各国工业复苏进程不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钢铁业生产状况,当季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产钢国粗钢产量环比增减出现较大分化。

其中,乌克兰、韩国粗钢产量环比呈两位数增长,增幅分别为23.8%、15.7%;此外,土耳其、德国粗钢产量环比增幅也分别达到7.2%、6.0%;产钢第一大国——中国,粗钢产量环比略微增长0.4%;而印度、美国、巴西粗钢产量环比则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1.8%、2.8%和5.8%。

而同比来看,2010年4季度,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主要产钢国中,仅巴西粗钢产量同比有所下降,降幅为1.5%,其他主要产钢国当季粗钢产量同比均正增长。

其中,土耳其、韩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最为显著,增幅分别为20.6%和20.2%。

当季粗钢产量排名第一、第二位的中国、日本同比则分别增长3.6%和4.0%。

从各国2010年粗钢产出情况看,绝大多数国家产量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地,前十大产钢国粗钢产量均较上年呈两位数增长。

其中,美国、德国由于上年基数相对偏低,加之2010年钢铁生产较快恢复,其2010年钢铁产量增长最为显著,涨幅分别达到38.6%和34.1%;其次,日本、巴西、韩国全年粗钢产量增幅也在20%以上。

图32010年4季度前十大产钢国粗钢产量环比及同比增长速度比较

数据来源:

世界钢铁协会,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表32010年前十大产钢国粗钢产量及增长情况

单位:

百万吨,%

国家

2010年产量

2009年产量

增减量

增幅

中国

626.7

567.8

58.8

10.4

日本

109.6

87.5

22.1

25.2

美国

80.6

58.1

22.5

38.6

俄罗斯

67.0

59.9

7.1

11.8

印度

66.8

56.6

10.2

18.1

韩国

58.5

48.6

9.9

20.3

德国

43.8

32.7

11.1

34.1

乌克兰

33.6

29.8

3.8

12.8

巴西

32.8

26.5

6.3

23.8

土耳其

29.0

25.3

3.7

14.6

数据来源:

世界钢铁协会,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1.1.1.54季度全球钢价继续回落

2010年全球钢价持续处于波动状态。

从4季度钢价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缺乏有效需求的支撑,自10月初起,全球钢价再次出现下跌,直至11月末才止跌企稳,12月份,受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的带动,钢价才略有回升。

但4季度全球平均钢价仍较上一季度略有回落。

据CRU统计数据显示,截止12月末,全球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79.7点,比上一季度末价格指数略微提高0.29点,涨幅为0.2%,比上年同期则提高了29.8点,涨幅达19.9%。

分品种看,12月末,全球扁平材价格指数为168.5点,比上一季度下降了4.86点,降幅为2.8%,比上年同期则提高了27.16点,涨幅为19.2%;长材价格指数为202.3点,比上一季度提高了10.68点,涨幅为5.6%,比上年同期则提高了35.20点,涨幅为21.1%。

从季度平均价格水平看,2010年4季度,全球钢材综合平均价格指数为176.94点,较上一季度下降1.18点,降幅为0.7%,较上年同期则提高了25.74点,同比涨幅为17.0%。

其中,4季度扁平材平均价格指数为166.49点,较上一季度下降了5.98点,环比降幅为3.5%,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3.39点,同比涨幅为16.3%;长材平均价格指数为197.99点,较上一季度提高了8.5点,环比上涨4.5%,较上年同期则提高了30.49%,同比涨幅为18.2%。

可以看到,2010年4季度,欧洲、亚洲部分主要产钢国房地产市场加速复苏,带动了全球长材价格的上涨,而全球工业复苏相对疲软,对扁平材的需求有所下降,导致了扁平材价格下跌。

受扁平材价格下跌的拖累,4季度全球钢材综合平均价格整体上略有下滑。

分地区来看,2010年4季度,全球三大产钢区中仅亚洲地区钢材价格环比回升,北美、欧洲钢材价格均较上一季度有不同程度下跌。

其中,亚洲钢材综合平均价格指数为192.96点,较上一季度提高6.98点,环比增长3.8%;北美、欧洲钢材综合平均价格指数分别为153.73点和172.68点,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了5.25点和11.57点,环比降幅分别为3.3%和6.3%,这两大产钢区钢材综合季度平均价格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图4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全球钢材市场碳钢价格周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

CRU,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1.1.1.62010年全球钢材价格较上年增长明显

从全年钢材价格总体运行情况看,受经济复苏,用钢需求回升,以及铁矿石、焦煤等炼钢原燃料价格上涨多重因素的推动,2010年全球钢材平均价格较上年水平增长明显。

全球钢材综合年平均价格指数为179.79点,比上年提高了22.4%,其中,扁平材、长材年平均价格指数分别为172.46点和194.57点,比上年分别提高了26.3%和16.0%。

2010年全球工业复苏相对强劲,对扁平材价格的拉动作用相对明显。

分地区看,欧洲钢材价格年度涨幅最大,全年平均价格指数为173.76点,较上年提高了26.5%,亚洲、北美钢材年平均价格指数分别为193.16点和162.74点,较上年分别提高了22.4%和18.4%。

图51994年-2010年全球钢材综合、扁平材、长材年平均价格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

CRU,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1.1.2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在国际经济复苏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等多重挑战下,2010年我国政府坚持落实一揽子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措施,并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年国内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国内经济增长由降转升。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了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经济增速回落态势逐季趋缓,并在4季度再次呈现升势,4季度经济增长9.8%,比上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2010年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图62007年1季度-2010年4季度我国累计GDP同比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10年全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78140亿元,比上年增加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19.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41415亿元,增长了24.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6725亿元,增长了19.7%。

分产业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年度投资分别增长18.2%、23.2%和25.6%。

分季度看,4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9%,环比增长11.4%。

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14.8%。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133689亿元,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20865亿元,增长16.1%。

平稳发展的国内经济环境为钢铁业的复苏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市场销售呈现增长,拉动了钢铁下游行业生产扩张,推动其复苏进程,进而有助于带动钢铁需求的回升。

对外贸易增速继续回落。

2010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4.7%,增速比2010年1-9月回落3.2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总额为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总额为13948亿美元,增长38.7%;出口、进口增速分别比2010年1-9月回落了2.7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

进出口相抵后,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

出口贸易增速不断回落,说明我国出口形势仍较低迷,钢材间接出口增长放缓,钢铁总体出口状况不容乐观。

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

2010年1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狭义货币(M1)余额26.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2%;M1、M2增速同比分别回落8.0个百分点和11.2个百分点。

流通中货币(M0)4.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增速同比加快4.9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9万亿元,比上年少增1.6万亿元。

总的来看,市场货币供应量仍较充裕,资金流动性较为宽松,这为钢铁业复苏提供了较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加快了4.7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工业增速回落态势减缓,4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比上一季度略微回落0.2个百分点。

分轻、重工业看,全年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6.5%,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3.6%。

分行业看,2010年,39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38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7.9%,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

2010年,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生产,但即使在此情况下,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仍保持了相对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这无疑为钢铁需求回暖提供了支撑。

1.2钢铁行业政策环境解读

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是2010年我国钢铁业相关政策的两大关键词,4季度新出台的行业政策、措施亦是与此紧密相关。

其一、污染物减排方面,九部门联合发文,单独对二恶英排放控制和防治工作进行部署,钢铁业作为二恶英减排优先重点控制行业,今后将面临严格的二恶英排放和污染防治监管。

其二、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三部门正式联合启动了钢铁项目清理工作,这是对我国钢铁业发展现状的一次全面摸底,将为“十二五”钢铁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第一手资料。

其三、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通过了《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该文件从废钢产业发展角度出发,为推动我国钢铁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建议。

其四、产钢大省河北省为加快本省钢铁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意见。

而在对外贸易方面,2010年4季度针对我国钢铁产品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仍居高不下,但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也有令人欣喜的消息。

1.2.1二恶英污染防治再次提上议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中污染物排放量也不断增加,二恶英就是其中一种。

该物质具有很强生物毒性,且难以降解、可在生物体内蓄积,并能在环境中长期残留,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当今研究发现,产生二恶英的污染源涉及钢铁、再生有色金属和废弃物焚烧等多个领域。

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二恶英排放量随之快速增长,二恶英污染对人民身体健康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构成的威胁日益加大,其污染防治问题更加凸显,也逐渐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

2004年6月25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十次会议审议批准通过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同年11月11日,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

按照公约规定,在公约生效之日起四年内缔约方需分阶段实施,以达到持续减少,并在可行的情况下最终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目标。

之后的2007年4月1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国家实施计划》(NIP),其中对二恶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将钢铁行业确定为二恶英减排优先重点控制行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实施计划》,2010年10月19日,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9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二恶英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可以说这是继2007年之后,相关部门大力推进二恶英污染防治工作的又一重大政策性文件。

《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抓好铁矿石烧结、电弧炉炼钢、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废弃物焚烧等重点行业二恶英污染防治工作;二恶英污染防治要与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统筹推进;并确定了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二恶英污染防治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重点行业二恶英排放强度降低10%,基本控制二恶英排放增长趋势的目标。

为切实削减和控制二恶英排放,《意见》提出要加速淘汰二恶英污染严重、无经济可行性的落后产能;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中,二恶英将作为主要特征污染物逐步纳入有关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中;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并将二恶英削减和控制作为清洁生产的重要内容,二恶英重点排放源企业将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在建立完善二恶英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方面,《意见》提出,将以重点行业二恶英污染防治为主要内容,编制全国重点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环保部门将加强对二恶英重点排放源的监督性监测和监管核查,健全排放源动态监控和数据上报机制;并将逐步建立促进企业主动削减的经济政策体系,引导并加快重污染企业的有序退出。

可以说,这是相关部门首次正式发文,明确提出将二恶英减排纳入到节能减排工作体系,将二恶英排放监管纳入到清洁生产审查和环境评价体系,这也意味着我国二恶英防治工作将逐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钢铁业是二恶英的重要排放源。

有关研究显示,钢铁生产的烧结工序和电炉工序是产生二恶英最主要的两大环节,铁矿石、废钢等生产原料加热后产生的粉尘、烟气中都含有二恶英。

尽管这两大工序中二恶英排放浓度很低,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钢铁生产快速扩张,烧结矿产量急剧增长,废钢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二恶英排放量快速增加。

而我国钢铁企业多建在人口密集地区,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已经不容忽视。

钢铁业有义务也有责任加大二恶英防治力度,主动减排,为构建良好的生存环境做出相应的努力。

但是从目前实际状况看,我国钢铁业对二恶英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制定二恶英排放的行业标准,行业内也缺乏对二恶英排放的系统监测和数据统计,企业对二恶英防治的意识相对薄弱,生产设计中很少专门对二恶英采取减排技术措施。

鉴于此,为提升钢企减排能力,有效控制排放,《意见》从原材料使用、生产预处理、废气净化等方面,对钢铁业烧结、电炉工序中的二恶英污染防治提出了措施建议,并将加快钢铁业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力度。

可以预见,随着《意见》相关要求的逐步落实,钢铁业作为二恶英减排优先重点控制行业,今后将面临更为严格的二恶英排放监管和审查;同时,这也将推进钢铁业二恶英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及推广进程,提升行业污染综合防治能力,并有助于企业增强二恶英减排意识。

此外,为有序推进二恶英污染防治工作,《意见》还提出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二恶英排放总量控制试点工作。

这三大区域中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钢铁生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而随着我国钢铁业逐步向沿江、沿海地区实施战略转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钢铁企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试点工作的开展将强化区域内企业二恶英排放监控及污染治理,这将有助于控制上述区域因钢铁企业聚集度提高带来的二恶英污染风险,并推动更广泛的钢铁企业率先参与减排和污染防治工作,为我国钢铁业二恶英排放控制及污染治理研究奠定基础。

1.2.2钢铁项目清理工作正式启动

2010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其中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清理钢铁建设项目。

该文件要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对2005年以来建设的钢铁项目进行清理;国土资源部牵头组织对在建和已建成的钢铁项目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进行查处;环境保护部牵头组织对未经环评审批或污染超标的项目进行查处。

为贯彻落实该文件精神,2010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清理钢铁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钢铁项目清理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根据《通知》要求,此次钢铁项目清理的范围是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含在建和已建成)的钢铁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的铁矿开发项目和钢铁生产项目);清理内容主要包括产能总体情况,项目核准情况,项目用地情况,以及项目节能环保等情况。

对于各省上报的清理结果,三部门将分类处理并公布清理结果,并研究出台《钢铁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处理意见》。

可以看到,此次钢铁项目清理工作将是对现有钢铁企业生产项目及铁矿石项目进行的一次全面摸底行动。

通过对各地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将能反映出当前我国钢铁总体产能现状及产能的地区分布状况,测评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程度;展现当前我国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进展以及节能环保技术水平;评估我国钢铁业生产铁矿石自给能力。

同时,此次清理行动也将有助于充分曝光我国钢铁建设项目中未批先建、违规建设等行业乱象,反映各地在钢铁落后产能淘汰以及节能减排方面的落实状况。

诚然,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