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819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docx

21年县级公开课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与

 

自己选一幅喜欢的大图放在这张做封面

 

授课内容:

小篮球原地运球

授课年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

授课地点:

**教育学院附属小学

授课时间:

2021年6月16日

水平二(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大洛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福建省义务教育指导意见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贯彻“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基本理念。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意识,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集体练习与合作练习、游戏与比赛等学、练、赛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技术动作、提高球性,并通过多种练习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团结协作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教材篮球原地运球是水平二《小篮球》的主要内容之一,三年级小篮球以原地运球基本技术为主,小篮球能力练习和篮球游戏为辅,篮球原地运球是学习行进间运球,开展小篮球教学活动的基础。

篮球运动的综合性对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抗挫折意识和调节情绪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促进作用。

本单元计划三个课时完成,作为第二次课,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练手段,激发学生对小篮球活动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球体的感知能力。

重点:

1.手指触球部位,按拍时随球与迎球动作。

2.运球同时目视前方。

难点:

手臂护球,手腕手指按拍篮球的动作协调。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男女生身体形态差异不大,具有活泼爱动,善于模仿等特点,对运动技术动作的认知能力很有限,要避免单纯的教授技术动作。

学生在水平一球类活动教学的基础上,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出比较喜爱小篮球活动内容,有的同学还具备了一定的篮球活动基础,部分同学因为身体肥胖动作笨拙、平常缺少运动,各项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差、心理脆弱,怕被同学取笑等因素,会呈现出弱势,针对个体差异情况,本节课采用分层教学,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原有球性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因此,本次课设计了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和比赛,让学生能在参与活动中掌握原地运球技术动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提高篮球活动能力。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具有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不足的特性,因此要精心设计队伍的组织调动,合理的运用口令和示范,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了他们不同的选择内容,

1.准备活动的向上抛球击掌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击掌1-3次;胯下8字绕球,球性不好的学生允许他们改成地面8字滚球。

2.学习提高部分要求左右手练习的内容,左手不能完全控球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二次都使用右手。

“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给他们不同的难度,要求会运球的同学边运球边做游戏,不会的同学可以持球做。

双人运球绕标志碟时,不会双人配合的小组,可以改成一个人的运球绕标志碟。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说出小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名称和动作要点,并能主动参加练习,能够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比赛。

(二)技能目标:

通过学练,85%学生能够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并目视前方。

15%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运球的手型。

(三)体能目标:

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通过辅助性内容(体能训练)的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素质。

(四)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小篮球运动的热情,能够在游戏及比赛中遵守规则,形成勇于克服困难,与同伴友好相处的优秀品质。

五、环境分析

(一)本次课计划安排在室外篮球场进行教学,由于夏天天气炎热,气温较高,还可能伴有大风天气,要特别注意学生背风、背光问题。

(二)在室外教学,其他上课班级的干扰和听课老师的到来可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有所影响。

(三)如遇雨天到室内馆上课,考虑室内的音响可能会造成回声等影响。

室内的场地边界外有多少空间,有无障碍物。

六、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主教材任务层次由易到难,依次是:

先复习第一次课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提出本次的新要求,在运球的同时做手保护球动作并目视前方。

先复习原地左右开立、前后开立的原地运球,再做高运球、低运球,接着边翻标志碟边原地运球,再接着做两人一组的同节奏运球,与两人一组运球与躲闪动作相配合的练习,最后做3个原地运球小游戏,都要求眼不看球才能完成游戏。

七、教学策略

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任务,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本次课采用讲解与示范结合,抓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精讲多练。

练习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各项练习。

针对学生爱动、活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性,在练习上采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灵活变化的组织方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在体能训练方面,采用了游戏与比赛的形式,将多项身体素质的发展练习融于其中,让学生在练中玩,玩中练,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安排2分钟

(二)开始热身部分,安排7分钟

开始热身部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4分钟)与专门性准备活动(3分钟)两大块共4个方面内容。

一般性准备活动设计意图:

肌肉拉伸与热身操为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身体状态,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相互协调,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以适应身体运动的需要,为正式练习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适宜程度做好准备,减轻开始运动时由于内脏器官的不适应所造成的不舒服感觉。

打气筒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心理压力、活跃课程气氛。

学大象走为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使肺通气量及心输出量增加,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降低肌肉粘滞性,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专门性的准备活动做一些熟悉球性的练习。

胯下绕球不会做的学生允许他们用地滚球的方式完成,具体练习顺序为:

1.肌肉拉伸:

(1)抱膝提踵

(2)单侧后勾腿,手臂上举(3)两腿快速踮步,两臂慢摆

2.热身操:

(1)两臂侧平举上下振动

(2)侧平举向前绕环

(3)侧平举向后绕环

(4)前平举立掌屈腕互换

(5)两臂胸前屈肘,手指弹力压

(6)弓步持球前、上、后举

(7)持球扩胸

(8)持球体转体侧

3.打气筒游戏:

游戏方法:

从原地平板支撑开始听信号变为深蹲、半蹲、直立、纵跳。

4.手足并用学大象走绕标志碟2圈

(三)球性练习,时间安排为3分钟

1.左右手胸前拔球

2.向上抛球击掌1-2次

3.弓步胯下绕球

4.地面绕8字滚球(或胯下8字运球)

(四)篮球原地运球,时间安排为8分钟

经过水平一的教学铺垫,学生已经接触过篮球运动,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参加过校外的篮球培训机构,有了一定的球感球性。

先复习再授新。

在水平二本单元第一次课中,已经介绍过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方法,本节课先语言提示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复习两脚左右开立与前后开立运球。

接着强调运球时需要抬头目视前方,养成习惯后方便将来实战观察全场动向,是否有传球机会。

二要强调学生非运球的手必须做出保护球的动作,以防对手抢夺自己的球。

三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所以采用了较多的形式来学习原地运球。

学习听哨声节奏高运球与低运球,初次体会体前双手交换运球与运球过程中翻标志碟,无法完成的学生这两个练习可以只锻炼左手运球。

1-4的练习除了要求学生目视前方,还要求他们必须用一手运球另一只手做护球动作。

接着设计二个需要二人配合的练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每个练习内容有做的好的学生都可以邀请他们展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巡视,发现学生有错误要及时纠正。

这部分内容结束时用问他们还有什么其它的创新运球方法,如果回答不出来,可以再介绍几种,比如:

双手同时运球;一手向上抛物一手运球,运球中转身换手运球。

师问生答的环节是为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只要学生提出是可行的练习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最后设计三个游戏来进行原地运球的教学。

看“手指报数”要求学生目视前方才能完成;“红绿灯”配合交通指挥灯的红黄绿三色,除了让学生养成运球时目视前方的习惯,还必须按三个颜色做出不同的动作,做到令行禁止;“石头剪刀布”锻炼学生脑、眼、手的协调反映能力,要求学生手运球的同时做脚的动作,有部分学生可能完不成,可以让他们做更简单的持球做练习,体现分层教学。

每输一次,输者必须纵跳三次,让学生明白输赢的概念。

具体顺序:

1.复习两脚左右开立运球

2.复习两脚前后开立运球

3.听哨声节奏高运球

4.听哨声节奏低运球

5.体前双手交换运球

6.保持重心,运球10次翻碟1次

7.两人一组,同手互握,另一只手

8.运球两人一组,运球10次做躲闪

9.师问生答,其它原地运球的方法

(五)游戏:

看教师手指报数,时间设计2分30秒

(六)游戏:

“红绿灯”时间设计2分30秒

(七)游戏:

“石头剪刀布”时间设计3分钟

(八)体能训练,时间安排为11分钟

体能训练为4人一小组和8人一组二种,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挑战自我,培养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开发他们的潜能。

学生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才能,会使其对自己做出肯定的评价使其进—步奋发向上。

它可以使学生看到集体的力量、群众的智慧,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1.绕最远标志碟返回往返跑

2.每个标志碟蛇形往返跑

3.每个标志碟绕1圈跑

4.每个球原地拍3次往返跑

5.双人牵手运球绕标志往返跑

6.九宫棋跑

三、恢复整理部分,时间安排为4分钟

(一)上、下肢放松拉伸,时间安排为2分钟

1.肩部拉伸

2.婴儿式拉伸

3.广角式拉伸下肢

4.蝴蝶式

(二)小结与讲评

(三)布置家庭作业

根据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及对原地运球的掌握情况不同,设计不同的家庭作业

(四)整理收拾器材

(五)师生再见,下课

九、教学效果预计

(一)预计85%学生能够了解小篮球原地运球的特点和作用,做到目视前方。

(二)预计本次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最高心率约为160次/分,平均心率约为125次/分,练习密度约为40%。

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预防办法

(一)1.问题:

学生可能携带小刀、铅笔等有危险的物品进入课堂

2.解决方法:

课前检查学生服装与鞋,不带无关物品进入课堂。

若有发现有人携带危险品,须指定统一存放地点代为保管,下课后再取回。

(二)1.问题:

体能训练有分组竞赛,学生可能会摔倒

2.解决方法:

可准备些双氧水、红药水、棉签之类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适当举例;不允许学生在上课时嬉戏打闹,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三)1.问题:

在上课进程中如果发现有半数学生技术动作学习跟不上,

2.解决方法:

可以降低动作难度,体能训练中,随时根据学生情况调整练习的组数。

(四)体能训练中如果有学生身体较差,负荷太大脸色不好时,可以单独让其休息,或者让其减量。

(五)1.问题:

学生在竞赛中遭受失败时垂头丧气,甚至丧失运动的兴趣。

2.解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竞争目标,寻求更有效的竞争方法,以备下一次竞争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取得成功。

(六)1.问题:

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责怪同伴,辱骂对手。

2.解决办法:

提高学生的竞争道德水平。

让学生明白竞争应该有利于社会,有利于集体和他人,同学之间的竞争应有利于共同提高。

做到竞争不忘是非界线,用竞争促进大家追求更高的目标。

(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运球时用手掌拍球,教师示范与指导,让学生体会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控球,掌心不接触球

2.运球动作僵硬,提示学生思考体验以肩为轴,用上臂带动小臂,用手腕、手指柔和地用力按拍篮球,引导学生体验随球与迎球的动作。

3.低头运球,在学生初步学习运球动作后,用提示、游戏等方法逐步使学生抬头看球

十一、场地器材的布置与回收

(一)场地安排:

1.提前清扫的篮球场防止有尘土沙砾打滑摔倒。

2.在地面上贴上定位贴,方便学生站位,节省队伍调动与队列队形调整的时间,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

3.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力气小,只选用了重量轻的标志碟做各种练习,减少器材搬运的时间与安全隐患。

4.三年级队伍调整不如高年级速度快,除了九宫棋,都采用四列体操横队和近似四列横队的队形,减少队形队列变换所需时间,增加学生练习时间。

(二)器材:

1.准备五号充足气篮球50个,球框2个,

2.标志碟50个

3.充足电的大音箱+无线麦+存放音乐的U盘。

任课教师:

**指导老师:

***对象:

三年级人数:

40地点:

**教育学院附属小学

日期

2021.6.16

课次周次

第二课时

班级

三年级

课程

内容

1.小篮球原地运球

2.体能训练

教学重点

1.手指触球部位,按拍时随球与迎球动作。

2.运球同时目视前方。

教学难点

手臂护球,手腕手指按拍篮球的动作协调。

1.认知目标:

90%的学生能够说出小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名称和动作要点。

2.技能目标:

通过学练85%学生能够正确做出原地运球的动作,15%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运球的手型,努力让10%学生能够眼不看球完成左右手交换运球。

3.体能目标:

按统编教科书的要求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等素质,通过体能训练的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4.情感目标:

通过学练激发学生对小篮球运动的热情,能够在游戏及比赛中遵守规则,初步形成勇于克服困难,与同伴友好相处的优秀品质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

步骤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9分

 

9分

一、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目标要求以及教学重难点

4.清点人数

5.安排见习生

6.检查服装与佩带物

7.安全检查安全教育

二、准备活动

1.肌肉拉伸:

(1)抱膝提踵

(2)单侧后勾腿,手臂上举

(3)两腿快速踮步,两臂慢摆

2.热身操:

(1)两臂侧平举上下振动

(2)侧平举向前绕环

(3)侧平举向后绕环

(4)前平举立掌屈腕互换

(5)两臂胸前屈肘,手指弹力压

(6)弓步持球前、上、后举

(7)持球扩胸

(8)持球体转体侧运动

3.打气筒游戏:

游戏方法:

从原地平板支撑开始听信号变为深蹲、半蹲、直立、纵跳。

4.手足并用学大象走绕标志碟2圈

三、球性练习

1.左右手胸前拔球

2.向上抛球击掌1-2次

3.弓步胯下绕球

4.地面绕8字滚球(或胯下8字运球)

组织:

四列横队

教法:

1.简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提出学习要求安全要求。

要求:

1.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

2.见习生随堂听课,注意

安全。

准备活动队形:

四列横队

准备活动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肌肉拉伸的动作要点及要求。

2.统一口令,集中练习。

 

3.教师讲解示范热身操动作方法及要求。

4.教师领做,学生跟练。

5.教师讲解游戏“打气筒”的方法及要求

6.教师指挥学生进行游戏。

7.教师讲解手足走的方法及路线并请学生示范。

8.学生分组练习

9.教师示范球性练习动作并根据学生能力提出分层次练习要求。

10.学生在教师带领下依次完成练习。

“大象走”队形如图8:

 

准备活动要求:

1.明确学习目标注意安全。

2.集中思想,积极参与。

3.跟随音乐,节奏感强。

 

1

 

2×8拍

2×8拍

2×8拍

 

2×8拍

2×8拍

2×8拍

2×8拍

2×8拍

2×8拍

2×8拍

2×8拍

 

1

1

1

1

 

2’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

 

1’20””

15”

15”

15”

15”

 

 

 

 

27

分钟

 

 

27

 

 

27

一、篮球原地运球

(一)动作方法

运球时,两脚左右或前后开立,两膝弯曲,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上体略前倾,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和指根部位触球(掌心不触球),以肩为轴,同时上臂带动肘关节和小臂,通过手腕、手

指用力按拍篮球上部,做出随球与迎球

的动作,目视前方。

见图1

(二)动作要点

手指和指根触球,手腕、手指按拍篮球,伴有随球与迎球的动作。

见图2

(三)原地运球练习

1.复习两脚左右开立运球

2.复习两脚前后开立运球

3.听哨声节奏高运球,见图3

 

4.听哨声节奏低运球,见图4

5.体前双手交换运球

6.保持重心,运球10次翻碟1次

7.两人一组,同手互握,另一只手运球

8.运球两人一组,运球10次做躲闪

9.师问生答,其它原地运球的方法

(四)游戏:

看教师手指报数,见图5

(五)游戏:

“红绿灯”

方法:

教师手持红黄绿三色卡片,学生边运球边看教师出示的卡片颜色做相应的动作。

绿色原地运球,黄色做双手体前交换运球,红色持球在手上做各种躲闪动作。

(六)游戏:

“石头剪刀布”

方法:

运球边用脚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双脚并拢为石头,双脚前后开立为剪刀,双脚左右开立为布。

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每输一次向上纵跳3下。

二、体能训练

(一)绕最远标志碟返回往返跑

(二)每个标志碟蛇形往返跑

(三)每个标志碟绕1圈跑

(四)每个球原地拍3次往返跑

(五)双人牵手运球绕标志往返跑

(六)九宫棋跑

方法:

8人一组,分成在九宫格的两侧,排头学生手持6个标志碟,听哨声出发,每次只能往格中放入一个标志碟,返回后将所有标志碟交给下一个学生,以先完成连成直线或者斜线的“三子棋”样式为获胜队。

见图11:

运球队形:

四列体操横队

原地运球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点并提出练习要求。

2.学生依次完成1-8项内容的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集体或个别纠正错误。

4.师问生答:

其它自创的原地运

 

球方法并示范。

教师引导学生创编原地运球

原地运球要求:

1.积极体验,动思结合。

2.注意安全,小组互助。

3.明确目标,动作规范。

组织:

四列体操横队

原地运球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点并提出练习要求。

2.学生依次完成1-8项内容的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集体或个别纠正错误。

4.师问生答:

其它自创的原地运球方法并示范。

教师引导学生创编原地运球

原地运球要求:

1.积极体验,动思结合。

2.注意安全,小组互助。

3.明确目标,动作规范。

 

游戏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要求。

2.学生依次完成三个游戏的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出现问题当场给予辅导。

4.对每一场游戏的胜利者给予表扬鼓励。

 

游戏要求:

1.细听游戏规则,积极参与。

2.遵守规则,有序竞赛。

3.注意安全,小组互助。

体能训练1-4队形上图6:

练习5组织如下图7:

体能训练要求:

1.细听规则,积极参与

2.遵守规则,有序竞赛。

3.注意安全,小组互助。

体能训练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体能训练的动作方法与动作要点。

2.采用先易后难的设计,学生依次完成各个体能项目的练习

3.提出学练要求后,分组进行学练

4.教师巡视指导,出现问题当场给予辅导。

体能训练学法:

细听动作要求,在教师动作示范引领和提示下仔细观察,认真习练。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30”

30”

1’

 

1’

1’

1’

1’

1’

1’

2’30

 

2’30

 

3’

 

1’

1’

2’

2’

2’

3’

 

 

 

 

 

 

 

4

分钟

一、上、下肢放松拉伸

1.肩部拉伸

站立,左手臂伸直,右手轻轻按压以增加肌肉的伸展,右手重复练习。

2.婴儿式拉伸

跪立,双腿分开,臀部坐向脚后跟,身体向前,双手前伸,试图用额头触地。

3.广角式拉伸下肢

坐在平地上,双腿缓慢伸直打开,不要弯曲膝盖,身体稍向前倾斜

4.蝴蝶式

屈膝坐下来,脚底相对,背部平直,轻轻地将双手放在膝盖上,将臀部和膝盖向下靠近地面。

二、小结与讲评

三、布置家庭作业

四、整理收拾器材

五、师生再见,下课

组织:

四列体操横队

教法:

教师示范,共同练习。

要求:

1.动作正确,呼吸自然。

2.师生统一数秒。

家庭作业:

1.每天运球50次×4组

2.平板支撑10至15秒一组,每天3-4组

3.纵跳15次×4组

 

1

 

1

 

1

 

1

 

 

30”

30”

30”

30”

 

1’

30”

30”

 

场地

器材

5号篮球50个

大音箱1个

标志碟50个

安全

保障

措施

1.课前检查场地

2.加强上、下肢关节的热身活动

3.课中强调安全教育与措施

运动负荷

预计

平均心率

练习密度

125次/分钟

练习密度大,全课密度65%,基本密度60%

课后小结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