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227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

期中检测卷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②剧哉边海民,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

⑥_________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

[刘桢《赠从弟》(其二)]

⑦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⑧杜牧的《泊秦淮》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9分)

假如生命是树,你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契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jí取生活的源泉,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

你要感谢你成长的艰苦环境,正因为你生长在那逆境下,才铸造了你健壮的体魄,让你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才锻炼了你旺盛的精力,让你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才成就了你巨大的潜力,让你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

jí(  )取   铸造(  )   出类拔萃(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2分)

(3)“出类拔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这段文字运用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揭示了生命因环境艰苦而越发精彩的道理。

(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1)~

(2)题。

(4分)

(1)《朝花夕拾》中保姆阿长把《山海经》误读成“____________”,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

更难的是爬荒凉的炮铜岗,可以说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

他告诉我:

“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

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

上述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其中“他”指的是____________。

4.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信中国》,刷爆了朋友圈。

某校八年级(5)班以“书信与阅读”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2分)

材料一:

2019年开年巨制《信中国》悄然走红,它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集中地展现从1921年建党至今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其中内容充满了“发现、感动、震撼、振奋”的力量。

开播以来,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左右。

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信中国》受众调查

材料三:

《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传递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

下面是节选的两封信件片段,让我们以书信的方式领略那些感人的、真实的革命前辈的故事,感受革命者的精气神。

抗战时朱德写给前妻信

读信人:

杨烁

玉珍:

惟两老母均八十,尚在饿饭中,实不忍闻。

望你将南溪书籍全卖及产业卖去一部,接济两母千元以内,至少四百元以上的款,以终余年,望千万办到。

至于你的生活,望你独立自主的过活,切不要依赖我,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年来坚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语。

现时虽编为(革)国民革命军,仍是无薪水,一切工作照旧,也只有这样才能将革命做得成功。

近来转战华北,常处在敌人后方,一月之内二十九日行军作战,即将来亦无宁日。

我这种生活非你们可能处也,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

我虽老已五十二岁,身体尚健,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

万望你们勿以护国军时代看我。

望你独立自主,决不宜来前方,亦不应依赖我。

专此布复。

并望独立。

朱德十一月六号

黄继光《一封家书》

读信人:

杨洋

母亲大人,男於阳历十月二十六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有少些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想咱在过去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不如的奴隶生活,现在虽有少些困难,是能够渡过去的。

要知道有咱们英明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的最前头,为了祖国和家中人的幸福日子,不立功,不下战场!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意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你从材料三的两封家书中读出了革命者怎样的精神?

对和平时代的我们有何启示?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不少受众认为“《信中国》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也有人认为在通信非常发达的今天,书信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和“书信是否有存在价值”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李良旭

①夜色渐浓。

肖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着语文试卷。

肖老师边批改,脸上边露出满意的笑容。

她为学生聪明、认真而感到高兴。

当她批改到王小朋的试卷时,脸色顿时由晴转阴,只见她在试卷上用力打了个叉,由于用力过大,试卷都被戳穿了,殷红的墨水渗透了试卷的背面。

只听见肖老师嘀咕道:

“这王小朋也太笨了,这道题我都讲了三四遍了,他怎么还做错?

”肖老师情不自禁在试卷的下方写上了一行字:

小朋啊,这样一道简单的题你还准备做多少次才能做对?

②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拿着试卷聚精会神看了起来,许多同学还互相对比着试卷。

肖老师下意识往王小朋这边看去,只见王小朋的眼睛紧紧停留在试卷上一动不动,同座位的同学想看下他的试卷,他立刻将试卷合了起来,脸色通红。

③下课了,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王小朋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窗前,他目不转睛地眺望着窗外。

④不知什么时候,肖老师走到他的身边。

肖老师笑道:

“在看什么呢?

⑤王小朋看见是老师,用手指着窗外说道:

“我在看那树枝上的一只蝴蝶。

⑥肖老师顺着王小朋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

肖老师含嗔道:

“这么大了,一只蝴蝶好像也没看过?

⑦王小朋说道:

“看到这只蝴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⑧“什么问题?

”肖老师疑惑地问道。

⑨王小朋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⑩肖老师“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她有些揶揄地说道:

“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

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

B11王小朋自言自语道:

“我在想我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B12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只听到她也喃喃自语道:

“是啊,蝴蝶的翅膀究竟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B13又是一堂活动课,同学们在教室里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互相交流着……这时,肖老师推门进来了。

B14忽然,同学们都停下了手上的事,目光全都投向了黑板,只见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行字: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B15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有的还忍不住笑出声来。

肖老师开口说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B16同学们听了,立刻纷纷议论开来。

有个叫崔子涵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道:

“我看过《动物世界》,上面好像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6次才会飞行。

”另一个叫许静的同学回答道:

“听我奶奶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8次才会飞行。

”又有一个叫李平平的同学说:

“我看过一本科普读物,上面好像说蝴蝶的翅膀要扇动9次才会飞行……”同学们说出各种答案,最多的说蝴蝶要扇动21次翅膀才会飞行。

B17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肖老师心中涌动起一股股暖流。

她感慨万千地说道:

“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蝴蝶要飞翔,必须要反复扇动自己薄如蝉翼的翅膀,才能够自由地飞翔。

同样的道理,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时也需要反复地扇动自己的翅膀,才会避免差错,这是一种阵痛,也是一种必然,任何事欲速则不达。

”说到这里,肖老师看了看王小朋,她发现,王小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腰杆明显地挺直了许多。

B18肖老师最后说道:

“我也曾经反复扇动自己的翅膀才学会了飞翔,就是到现在,我有时对一个问题,也需要反复思考,才会做出正确的答案。

B19同学们会心地笑了。

大家伸出两只手,上下摆动着,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扇动着翅膀……

5.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主要事件

起因

一道简单的题肖老师讲了三四遍,王小朋还是不会做。

经过

(1)

结果

(2)

6.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她有些揶揄地说道:

“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

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指出并说明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的肖老师主要有哪些特点?

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1分)

丁香绕

①楼下小花园里的丁香开了,一波又一波的香,环环绕绕,奔袭而来!

②丁香花的个头极小,很单薄,但它们懂得抱成团,簇拥着,一串串,相扶相携,如此,才有了和别的花朵争芳的勇气和信心。

③道路两旁的花树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唯独它们不守规矩,淘气地向外探着脑袋,闪着不受束缚的、自由的光,像挂在竹篮外面的彩色铃铛。

④虽然淘气,但它们并不做张扬之事,不像桃花和杏花,日本艺伎一样,比着往脸上涂脂抹粉,争分夺秒地献媚,以求春天的恩宠。

只是,妆化得太浓,总显得不健康,萎谢得自然也快,失宠的花瓣蔫吧着,如同用旧了的手帕,百褶丛生,看上去甚至不如一棵草漂亮。

丁香花们却精灵得很,一个个仿佛商量好了一般,有先起床的,有后洗脸刷牙的,反正,都不在同一个时间做同样的事,这样,你就会看到,整树的丁香花此起彼伏地开放,这边的落了,那边的开,所以,它们的花期看上去比桃花和杏花要长许多。

⑤丁香,绝不是什么高贵的名花,是普普通通的属于市侩的花,她们是这个城市里最多的一种花,超市门口,烧烤店前,大排档旁,都能寻到它们的身影,探着头,好奇地打量这个光怪陆离的尘世。

有时候被烧烤店的炭烟熏得黑了眉毛,有时候被大排档里的客人用啤酒浇了头……即便如此,只要一场雨就够了,它们就会让自己变得干净起来,香气也依然纯正。

冬天,它们的花落了,藏起所有的香气,可依然大有用途。

浑身被挂满一串串彩灯,天黑下来,它们就会以另一种方式灿烂着。

⑥每天清晨,伴着一阵阵花香传过来的,还有豆腐脑、果子、煎饼、油炸糕、葱花饼们的香味。

小贩们的吆喝声也各有不同,有的急促,有的低缓,有的一咏三叹,有的荡气回肠,吆喝声对顾客的招揽作用很大,但最重要的,还是你做的吃食味道要好,价格也合理,为人更要热情。

⑦这几个小贩因为都是残疾人,所以受了市里的特殊照顾,给他们开了绿灯,也使得他们有了一个自力更生的营生可做。

每天早上,几个摊位我都尽量光顾到,在“独臂张”的小摊上买一碗豆腐脑,在“哑巴西施”的豆腐摊买块豆腐,在“铁拐李”的小摊上买个葱花饼,在“盲阿婶”的小摊前买碗馄饨……

⑧他们也懂得感恩,知道这份营生来得不易,每天早上忙活完,都不忘把地面收拾干净。

三轮车推走的时候,一点垃圾都没有,这里好像根本没有人卖过东西一样,只剩下吆喝声,留在人、树木和花草的耳膜里。

⑨贫贱、低微,但洁身自好,这一点,他们和丁香很像,都是在拼了命地把香气挤出来,活出一点奔头来。

人世间,每个人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气,但凡你有骨气,活出自己的气势来,都会开成一浪香过一浪的丁香花。

⑩回到家,妻子并不讶异我买来的早餐花样繁多,也没有被葱花饼的香味吸引,而是在我身前身后走了一圈,抽抽鼻子,惊呼道:

“你的身上,怎么有那么多丁香花的香味啊?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一个大男人,掸了我们女人用的香水呢!

10.阅读全文,分析作者笔下的“丁香”有何特点。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他们和丁香很像”中的“他们”与“丁香”有什么共同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试分析文章第④段写桃花、杏花的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的结尾第⑩段能否删去?

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5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四时俱备________________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

(3)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

(4)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文采用仰视、俯观两种视角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描写月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色的澄澈皎洁。

(3分)

18.“一切景语皆情语。

”甲文描绘秀美山川,表达作者沉醉于山水的________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________之情;乙文借溶溶月色,传达了赏月的欣喜、被贬的________及自我排遣的________等种种复杂的心情。

(4分)

三、写作(55分)

19.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懒惰、骄傲……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以《我终于战胜了______________》为题进行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与点拨

1.

(1)①徙倚欲何依 ②寄身于草野 ③仍怜故乡水 ④白云千载空悠悠 ⑤攀条折其荣 ⑥风声一何盛 ⑦潮平两岸阔 ⑧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

(1)汲 zhù cuì 

(2)契而不舍 锲而不舍 (3)形容超出同类 (4)比喻 排比

3.

(1)三哼经 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 

(2)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

4.

(1)75%的受众都是29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23岁以下的成年人占33% 

(2)删掉“左右” (3)革命者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誓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艰苦奋斗的精神。

启示:

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继承革命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积极投身到建设和发展国家的任务中去。

(4)示例:

①阅读给我成长的力量。

比如《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红军长征的经过以及作者在延安见到的红军高级将领的纪实报道。

红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我获得了坚持理想的信念和坚强应对生活磨难的力量。

②书信有存在的价值。

书信就像手工艺品,是写信人精心创造的,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手写书信中的一笔一画、字里行间所浸染的那份深情以及写信的心理享受和收信的期待心情,是任何一种通信工具都无法替代的。

5.

(1)肖老师发现王小朋在琢磨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2)肖老师在和同学们讨论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时帮王小朋树立了信心。

6.愣住:

为王小朋思考“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这一问题而感到惊讶。

沉思: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要如何帮助王小朋才能让他在学习上飞翔。

7.语言描写。

形象地写出了肖老师认为王小朋观察蝴蝶与学习无关,表达了对王小朋的担忧和关心之情。

8.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

明线:

扇动翅膀的蝴蝶。

因为文章主要是围绕“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来展开论述。

暗线:

肖老师对王小朋的态度。

从刚开始肖老师对王小朋做错题的不满和对他观察蝴蝶这一行为的不在意、生气,到后来通过和同学们探讨之后,对王小朋的认可、鼓励。

9.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富有教育智慧,注重教育方式方法。

发试卷时,下意识地观察王小朋,可以看出她关爱学生;面对王小朋“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这一问题时,没有批评他,而是自己陷入沉思,可以看出其尊重学生;面对简单的题讲了三四遍,王小朋还是不会做,肖老师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指责,而是结合王小朋观察“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同学们讨论并帮王小朋树立了学习信心,可以看出她富有教育智慧、注重教育方式方法。

10.

(1)个头小而单薄,抱成团相扶相携;

(2)不受束缚,淘气而不张扬;(3)此起彼伏开放,花期较长;(4)普普通通,香气纯正。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1.这段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