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232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播与文化李岩.docx

传播与文化李岩

《传播与文化》教学大纲

李岩

绪论

本课程探讨的是传播与文化的关系。

这两者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

1、文化作为一种成规、规则(潜规则)没有直观性,我们根据文化的表征(用一个符号代替另一个符号;表示寻找替代的动作表征)知道文化的意义。

2、文化通过传播被人们认识和理解。

传播的方式很多:

传统社会的口耳相传、文字相传;现代社会使用各种电子媒介和通过公共活动等。

3、传播加强了人们的身份认同,同时也促进了多种文化的沟通和联系。

每个人的文化身份决定了不同文化群体或不同地域、族群、宗教、性别文化的差异。

如一条七色彩带,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被视为绚丽夺目的装饰物或用具,而在美国却是同性恋的一种标志。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需要在彼此间的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活动中给予正确的解释,而不是永远的误解。

所以说传播是文化认同和不同文化身份的人们彼此了解和认可的主要路径。

4、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传播信息传播文化,同时它的传播逻辑也是一种文化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在强化和建构文化。

一、课程计划(共七章)

第一章文化概念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的构成

3、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4、文化分析与结论

第二章传播与大众传播

1、传播(Communication)

2、传播、大众媒介、大众传播三者的区别以及大众传播的意义

3、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范畴

4、传播类型

5、人类传播主要形式

6、传播领域的研究架构

第三章传播在社会化过程的作用与影响

1、传播在社会化中的意义

2、传播角色扮演与文化

3、传播实践与社会技能

4、小结

第四章大众传播与社会、个人观念的形成

一、传播与偏见

1、偏见

2、偏见的相关理论

3、刻板印象的形成

4、大众传播与刻板印象的形成

二、传播与歧视

1、歧视形成的原因

2、歧视的类别

3、歧视现象分析

4、反歧视的媒介实践

第五章大众传播媒介与弱势群体

1、弱势群体

2、弱势群体的形成

3、弱势群体的发展与结果

4、弱势群体与传播媒介

5、大众传媒关注“弱势群体”的实践

第六章大众传播与性别文化

1、性别的概念

2、性别的社会意义

1、性别偏见与歧视的存在

4、大众传播中的性别偏见

第七章传播与文化差异、文化共同性

1、全球化与文化差异

1、城乡文化差异

3、地区文化差异

4、阶层差异

5、媒介在文化差异中的正负影响

二、教学目的:

文化作为一种身份和行为规则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同时传播活动在文化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又是随处可见。

因此,对于传播与文化的研究以及对此方面知识了解,是当代知识界普遍关注和积极实践的事情。

学习本课程一是要对文化与传播这两个最普遍和日常实践的概念以及意义获得认识和理解。

二是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提高个人的文化和媒介素质。

三、教学方法与要求

1、教师讲授为主。

分析个案。

2、要求同学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堂讨论准备工作。

四、考试要求:

开卷考试。

五、教材与参考书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纂,李彬译注

关键概念

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

新华出版社

2004年

世界文化报告(1998,200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文化与传播》

黄葳葳著

正中书局出版台北

1999年版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亨廷顿著

新华出版社

1999年版

《文化与个人》

文化研究网站

克莱德·克鲁克洪等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一章文化概念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的构成

3、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4、文化分析与结论

一、文化的定义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到哪里去?

”-高更

这副画和画的题字是人类永恒的问题,也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文化告诉我们是谁?

我们如何被塑造,我们怎样在被塑造后认识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

1、“文化”字源分析

A、作为耕作的土地理解。

文化指发生在土地上耕作、播种、收获的形式。

文化的古意之一:

礼节仪式。

化:

作为后缀,表示某种性质和状态。

根据文化的英语语言学词典的定义,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被解释为耕作土地,包括栽种、培植、收获全过程的每个已经确认的步骤。

B、理解为“公民”(拉丁文公民-civis)。

公民意味着是隶属于某个群体的个人。

强调个人在文化群体中的隶属关系。

任何一个族群、团体、社会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以此证明自己的独特性。

个人成群靠什么?

群体的独特性靠不同与其他群体的装饰或行动方式—暗号、衣着、仪式、言谈······

例如,社会分成不同的群体(或阶层),每个人分别属于这些阶层或者群体。

属于某一个群体的个人,都有一种文化身份,确认你对这个群体的文化认同。

作为公民或者文明的文化所指,强调文化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

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人们的文化差异。

2、人类学术语中的文化

人类学术语中“文化”是指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些方面,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观念、信仰、价值、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各种关系谱系等。

我们人类的所有行动都不是自然行动,自我的行动是一种“格式化”的行动,不是本我的行动。

一种文化是指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

中国社会是可以通过实体直接观察的。

中国文化却要通过观察中国民族的生存方式、应对方式,从中抽离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间接认识。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被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生存式样的系统——是指文化不仅有内容,而且有结构。

例如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内容:

标语口号、行为规范、学术活动、课外活动、外语角······

结构:

是各部分之间相对固定的关系不是各部分或者各要素本身。

“真实”与具体的问题——当代人类学的最大进展是认识到在这个人的世界中,除了人工制品、书籍、单个个人等具体直接观察、证实的物质体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也是真实的。

这些东西在文化的范畴中。

显型式样—

在文字和事实所构成的成品中。

“求是育英”。

浙大玉泉校区矗立的毛主席雕像。

它可以通过耳濡目染的证实直接总结出来。

人们可以从中揭示连贯性的东西。

隐型式样—

是一种二级抽象。

隐型文化由纯粹的形式构成,是一种关系模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单位、人与社会机构、政治关系、人际关系等。

倾向——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的可能。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种倾向,倾向有大范围或者小范围。

如美国文化在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关系时,倾向于个人的利益为先。

如小学生成绩不好,责怪州政府对教育不重视。

由于人类关系的复杂性,即使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裹上文化模式的外衣:

一日三餐与饿了就吃。

前者表现饮食的理性和约定俗成,后者表现饮食的随意性。

前者也表现出一个人的生活样态——有条理等;后者表现一个人不拘小节,或生活无规律等。

人类学意义上,文化有差异,有区别,没有统一标准。

承认文化的多样化。

3、人文主义概念的文化

人文主义的文化概念

首先是有选择性的文化。

从人的各种活动、兴趣和作品中选择一部分把它称作文化。

文化就有了高雅之说。

有一套选择的标准判断什么是精英文化?

什么是大众文化。

这也是美学标准。

这种文化把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具有的模式以及内容排除在外。

其二强调文化的规范性和估价性。

在人文主义看来,根据规范和评估说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有教养,一种社会比另一种社会更有文化。

坚持这种意义有一个信念不能动摇:

人类有普遍的价值。

(普世伦理、哲学原则)否则就会导致种族中心主义。

如果你否定地评价另一种文化,是因为你不认可另一种文化的价值。

同理,另一种被否定的文化也不认可你所肯定的文化的价值。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人类学有关文化多样性的说明提供了关于文化的更多的知识。

尽管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文化,在肯定文化差异的同时,也要倡导人类的共同性,注意到这种共同性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

文化与一个社会认为理想的东西,具有一种特殊的、本质的联系。

这种对各种文化理想的关心,至少是人文主义观点迈出的重要一部。

4、“文化研究”中的文化

“既不是强调其美学也不是强调其人文主义意义,而是政治性。

文化不是被设想为在伟大艺术中所发现的美和形式的审美理想,也不是在更富于人文主义意义上的“人类精神”的声音。

文化不是那种防御污秽的工业物质主义和粗鄙行为的人类精神的审美结果,而是工业社会内包含一切社会经验意义的生活方式。

文化放置在我们的饿日常生活内容和经历中得以考察和认识。

5、文化的价值说

文化作为一种成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差异造成的区别,并不存在优劣之分。

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等。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1)文化定义为复杂的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每个社会成员所需的能力、必须遵守的习惯等。

这时候文化的价值随着群体文化认同,具有的内聚力使得同一群体中的个人之间达成一种默契,本能地维护自己的文化,使得文化因为取向不同,在个人那里有了价值的优劣之区别。

2)习惯以知识多少论文化多少。

由于文化的认同和对文化的熟悉都可以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的多少造成的差异,移置到文化的范畴内,形成了人们以知识多少论文化多少的习惯。

有一则广告展示出爷爷和孙子的差异:

背景—黄土高原。

孙子:

爷爷,山的那边是什么?

爷爷:

是山。

孙子:

山的那边又是什么?

爷爷:

还是山。

孙子:

再那边是什么?

爷爷:

是大海。

孙子:

爷爷,我长大了要去看海。

背景—大海。

孙子(手拿电话):

爷爷,我看到大海了!

从山到海,象征着文化的不同层次。

这些层次的变化是通过背景的变化、

孙子的服装变化体现出来的。

山与海的对比,对襟土布褂与西服的对比,

意味着孙子从山中走了出来。

而走出大山的合法渠道就是求学。

如果仅从知识层面谈文化,文化是有优劣之分的。

一个受到过正规教育的后辈,比他的父辈或祖辈有文化。

但是,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并无所谓优劣。

因为我们不能说爷爷是没有文化的。

(关于海苔的广告)

3)关于文化的价值问题的讨论:

其一,如果文化是社会成员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一种可以习得的知识,文化是有区别的。

但是,这似乎只应该限制在同一文化群体中个人之间对本群体文化认识的多少这样一个范畴内。

不同的群体之间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分。

每一种文化对于群体中的成员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每个个体身上展示的文化特质,来自于他认同的本土文化。

否则的话,像希特勒的日尔曼民族的优先,勒庞的法国人优先等种族主义的思想就成了合理的说法。

其二,文化是在某一特定时期普遍存在于人类群体的一组思想和行为模式,这些模式可以被观察,是精确的,但又是在发展过程中被认识到的,所以不具备操作性。

例如游戏规则可以改变,但是在游戏过程不能改变。

文化是一个过程。

强调了规则性。

其三,从社会活动的角度看文化的内涵,社会活动所包含的行动、思想、感受,是外在于个人具有强制个人力量的一些成规。

反映在个人身上表现出个人对社会的隶属性,或者叫归属感。

归属感作为一种强制力量,常常会给个人带来快乐,也会形成压力。

文化身份犹如身上的胎记,只不过这个胎记会随着所属文化群体的变化发生变化。

其四,在一个大文化圈中,不同文化由于其话语的支配性不同,遭遇不同的对待。

二、文化的构成

这个部分回答的问题是:

我们如何认识文化?

作为文化的表现有创作出来的各种作品,主要包括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绘画、雕塑、建筑等;由人们共同认定的各种价值,如道德价值、终极信仰、知识价值、产品价值等;行为模式和行为本身。

行为模式是由行为过程创造的,又是行为的前提,互相影响。

文化的构成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通过接受教育获得关于文化的知识和对这种知识的感受经验

接受教育主要有三个渠道: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教育有等级,这种等级是每个人今后谋职的前提条件。

每个人都会为完成学校教育投入资金,以在将来获取回报。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集体教育,对每个人提供同样的知识,使得完成相同等级教育的人都具有了某种工作资格。

家庭教育—非正规化、系统化的教育。

主要体现在家庭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和处世方法上。

这种教育没有集中的时间和场地,侧重经验的积累和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

道德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的家庭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除去学校教育以外的各种获得知识经验的教育。

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社会教育中重要的角色。

社会教育往往成为个人检验学校、家庭教育是否得当的有效场所。

三种教育构成个人成长过程的镜子,透过照镜子,个人的文化身份确认。

意味着你与你所在文化群体中的其他人有共同认识,共同认可“意义”。

2、通过传承获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

历史的、当代的文化承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实物、博物馆保存和展示,通过社会的机构如图书馆、展览会、学术演讲会、报告会等来实现,通过各种媒介获得。

3、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加强个人的文化归属感

文化是一个意义生产的过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物换星移,这个过程也在变化。

4、文化是选择的结果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选择有两层含义:

被选择的流传下来的被视为是重要的;选择造成差异。

选择对于有着个人文化身份的人来说,对被选择物的熟悉程度、接近性的大小都会导致选择的不同。

选择的依据不是自然规律,选择本身有优先权。

5、接触、行为与观念交互影响

社会不同层面彼此关联,构成个人文化的背景,培养人们的文化品位。

6、种族优先意识对文化倾向的影响非常大

任何一个有文化身份的人,都会对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的文化特质有特殊的感觉,他们会把这个文化看作是最优秀的、最重要的。

肯定这一点,意味着对自己的肯定。

如果种族优先意识发展到极端,搞种族歧视、种族清洗,或者用暴力体现这种优先位置,那就是反人类的。

人类文化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概念。

以上六个方面都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渗透和日常覆盖而取得效果。

马克斯·韦伯提出:

人是悬在由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

根据此意,文化也可以理解成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

文化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是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

二、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1、社会的阶层划分

前提:

社会是由不同的阶层构成。

一个社会有他的整体利益,不同的阶层也有各自的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年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报告中,划分出中国当代“十大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2、主流文化的形成

体现主流阶层意识形态、信仰、价值观、利益,在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是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还包括了传统文化部分。

主流文化是占支配性的文化。

主流文化的表达集中在社会正常的、合法的得到制度保证的各种机构、场所和始终占据支配地位的语境中。

3、非主流文化

因为人种、民族、宗教、地区(外来人)、经济地位等特征,与周围主流社会形成明显差异的文化。

产生的原因不同,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也不同。

非主流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是主流文化的产物。

这种文化存在与非主流群体中。

非主流群体不是自然长期存在的群体,所以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非主流文化。

非主流文化或者逐渐消失,或者被主流文化吸收,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犹如牛仔裤从西部走向全美国。

从蓝领阶层走向白领阶层一样。

非主流文化有直接对立于主流文化的,也有处在边缘位置的——同性恋、变性人。

1)非主流文化的表达:

行为层面—非主流文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另类、出奇、反传统:

头发颜色、发型、街舞等。

芙蓉姐姐、木子美等。

思想层面—价值观的反传统、反习惯。

如对待爱情的态度: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下雨雪,乃敢与君绝。

言语层面—东东,好棒耶,MM,GG,BB等类似网上用语。

外来词与汉语混用等。

2)非主流文化的形成:

非主流文化涉及到不同的社会面,有不同的范畴,因为差异而有别。

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文化占据主流位置。

中国人广泛学习英语和英语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例证。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区别:

以人种为特征的东方人(黄皮肤)-西方人(白皮肤)。

与此有关的如地区概念:

亚洲地区、亚太地区、大中华地区等(见P103-105);以宗教为特征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以种族为特征的-犹太人、阿拉伯人;以在社会中的智商、权力、财富和地位为特征的-强势群体等。

3)文化冲突

在全球范围看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差异、冲突,目前宗教文化冲突较尖锐。

非主流文化的特点:

根植于一个独特的社会实体。

这个实体与主流文化有区别,但是并不是一定会排斥主流文化。

在接受主流文化的部分的同时,也提供主流文化没有的经验、价值和期待。

非主流也会成为主流。

例如牛仔裤。

从蓝领进入白领。

丝绸从上层进入下层。

三、媒介的文化立场

1、媒介文化

媒介的身份既有持久性,也有变化性。

媒介的文化身份与群体文化身份的形成过程一样,有一个被不断建构和再建构的历史。

它受到经济、政治、社会、心理和语境因素的变化,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

媒介文化的变化自然影响到接受媒介的群体,这些群体或者直接受到媒介传播的影响,或者间接受到影响,他们或者与媒介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观念、道德、伦理、价值、礼仪、习俗等,或者与媒介产生抵触——部分抵触。

2、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立场

文化身份是在群体传播系统的中建构起来的

群体中每个个体身上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来的性格,它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事件或传播语境中声明其身份时所表现的。

文化身份通过传播被协商、共同创造、强化并受到挑战。

大众传播媒介是传播的主要“工具”。

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立场是意识形态性的,是大众的文化立场。

同时,媒介也有不同于大众的立场,这个立场是由媒介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决定的。

媒介的文化身份有时是公开的,尤其是其意识形态取向。

有时是有意识地深藏不露,因为媒介的职业性要求媒介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

3、媒介的多种声音与对文化身份的质疑

尽管媒介有自己的文化立场,但是媒介的职业性又要求它是跨越文化界限的。

从个人的角度,每个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归属不同的群体和文化。

但是,每个个体在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中,会参加到不同的文化系统中:

跨文化的、跨国界的、跨地域的、跨宗教的、跨行业的等等。

个人的文化认同不仅仅受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

例如: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同时是一个浙江人(北京人、上海人);一个男人/女人;一个老人/年轻人。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我们可以找到与自己的多种身份和多种声音相共鸣的现实情形和知识,也可能找到对于你的文化身份的反思。

五、文化分析与结论

1、从认知过程考察

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认知、思想、情感概念、评价思想——选择、评价、组织外来“刺激”的过程。

也是外在于人的环境对人产生刺激后转换成个人认识经验的过程。

每个文化群体的成员,从小就在他/她的生活环境中建构自己的观点。

人们经过对自己遭遇的社会事件的认识,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价值观的过程,也是文化形成的过程。

告诉渠道、反应的渠道、告诉渠道:

知识、思想-概念

认知、思想_告诉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要“看到”什么。

例如:

苹果是一种水果;梨也是一种水果;上帝创造了世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看图识字)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指明哪一种认知思想是正确的。

它告诉你出现的是什么?

提供了什么机会。

这是告诉渠道。

反应的渠道包括了情感思想、评价思想。

情感思想——什么是令人愉快的,什么是令人不愉快的。

情感包括了各种文化概念和基本的生理反应。

从文化方面,我们提到色、香、味俱全的一顿饭,有好感;如果说吃蝎子肉、喝XX汤,令人恶心。

生理反应,吃辣的食物,引起咳嗽,不舒服;吃辣食物,爽!

生理反应包括腺体分泌、性欲、脉率等。

就饮食而言,两种反映有联系。

评价思想——告诉人们他们所看到的从道德上讲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这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所有动物都会对现实生活有所反应-本能反应,人会对事物作出好或者坏的判断。

评价思想在决定行动方面,往往比认知和情感因素更加重要。

它决定了你优先考虑什么?

有些事情在情感上可以肯定,但在道德上必须禁止。

(包青天的情与理。

)有些事情情感上不能接受,道德上必须如此。

(冰海沉船:

让妇女、儿童先走)

个人接受“刺激”后转换成认识经验主要表现:

信念、价值、态度。

形成或者改变。

信念——信念作为主观感知,没有对错。

如宗教信念。

当信念放在人类的道德天平上称一下,有轻重之别。

天平的另一面是人类的道德共识。

价值——是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实施的一套评价行为规范的标准。

有价值评判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纷争。

态度——为适应某种环境和某类事物而采取的回应-情绪、行为、语言等。

2、语文过程-语言过程考察

语文过程包括彼此交流,内在思考模式建立,意义选择等。

语言是一种组织化的符号系统,意义是社会共有的。

掌握语言要经过学习。

语言本身又可以代表某个民族或者地区的生活经验,也是承传文化的工具。

同种语言的人文化发生影响较容易。

交流是发展人际关系、彼此沟通和彼此了解的主要过程。

交流的方法很多:

面对面、非面对面交流;交流的工具有:

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各种通信工具。

内在思考模式是用来形成理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义选择是判断的结果。

判断又是建立在前两项基础之上的。

3、文化实践

获得文化的方式取决于使用文化的方式。

文化实践区分了种种不同的、有高低之别的文化行为模式。

在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要求将人们对于最精美物体的高雅趣味与人们对于食品的基本趣味重新联系起来。

文化没有了高低区别。

文化需要是教养和教育的产物。

文化实践是文化需要的实施过程

1)与教育水平密切相关:

经常按照学历或学习年限衡量。

2)与社会出身相关:

家庭背景和正规教育的相对重要性,因为教育体制对各种不同的文化实践者的教导和认可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社会出身的影响在“课程以外”是最强有力的。

消费社会等级对应于各种艺术内部的等级。

文化也有自身的贵族头衔和血统。

贵族头衔有教育系统授予,血统则按照进入贵族阶层的资力的深浅衡量。

(贵族学校、名校等)

3)与知识的有关:

知识构筑了人文化实践的能力。

要解读一首歌要掌握音乐方面的特定代码,舞蹈也是。

一个人有了文化知识,就有了用来编制艺术品的代码,一件艺术品对于他才有意义。

文化需要的高低、雅俗体现出来。

本章思考题目:

1、文化字源说对文化的解释是什么?

2、文化研究中的“文化”是指什么?

如何评价文化的价值(人类学与人文主义的不同)?

3、文化的构成包括哪些层面?

4、文化身份中“种族优先意识”的负面结果是什么?

5、为什么社会中会出现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

6、从文化的角度思考:

为什么媒介一条不起眼的报道(美军监狱亵渎古兰经事件)被阿拉伯世界报纸转载后引起如此巨大反映,甚至有生命的牺牲?

第二章传播与大众传播

1、传播(Communication)

2、传播类型

3、人类传播主要形式

4、传播、大众媒介、大众传播三者的区别以及大众传播的意义

5、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范畴

6、传播领域的研究架构

一、传播(Communication)

1、什么是传播?

传播是指将传送和接受双方都可以理解的信息,通过联络彼此的通道—媒介传达,以建立共识。

传播是人类交换意义的互动过程。

这个定义包括两个根本的问题:

A、传播是有目的的;B、传播期待结果-接受。

一个完整的传播行为是传受双方共同努力的。

 

2、传播者与接受者

信息

接受

者行

信息传播者行为

无目的行为(症状)

有目的行为

非言语

言语

 

未接受

非知觉的症状性行为:

打哈欠没人看见——不是传播,

不是人际传播,至多个人

内心传播

未被接受非言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