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565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docx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辅导讲义

中国宪法第35条:

中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权利

但这种权利,受到两大方面的限制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权利或名誉

二、名誉与名誉权

名誉(reputation):

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品德、情操、声望、信誉、形象)。

名誉权的特征

1、法律性。

名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受到国家强制力保护,具有不可侵犯性。

2、人身性。

公民的名誉权依属于特定人的人身,与其人身不可分离。

3、非财产性。

作为名誉权客体的名誉没有财产内容,不直接带来或直接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利益,也不能用资本计算其价值。

但名誉却与经济利益有间接的联系。

(三)我国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

(1)宪法第3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民事侵权四要件

1、行为违法

2、受害人的损害事实存在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主观过错(故意,过失)

新闻媒体侵犯名誉权的四要件

行为违法(作品有侵害他人权利的内容)

损害事实(如作品已经发表,即有损害事实)

因果关系(即新闻传播具有特定指向)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主要有三种。

1、侮辱

2、诽谤

3、文章基本内容失实或文章严重失实

第一种、以侮辱方式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一是暴力侮辱。

这里所讲暴力,仅指作为侮辱的手段而言,不指一般的殴打、伤害。

二是语言侮辱。

指对受害人施以粗鄙语言攻击而损害其人格、名誉。

三是文字侮辱。

即以大字报、小字报、漫画,在报刊等媒体上发表文章等形式对受害人进行侮辱。

诽谤与侮辱的区别

第一、诽谤以公开为成立要件,侮辱则不以公开为成立要件。

第二、诽谤须指摘或传述足以毁损他人名誉的具体事实。

侮辱只须行为人有贬损他人名誉的抽象言词或举动即可,行为人并不须指摘具体之事实。

如公然称他人为小偷为侮辱;而称某人于某年某月某日于某处偷盗某物为诽谤。

第三、侮辱一般为故意;诽谤也可由过失构成

注意:

基本事实不是主要事实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损害赔偿,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损失赔偿:

一是名誉权损害

二是精神损害

三是财产损害

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害的情况

一因多果:

例如某报刊刊登侵害特定人名誉的文章,使特定人亲属精神受到刺激,并住院。

行为人要承担责任。

多因一果:

例如报刊登载某饭店卫生不好的失实报道后,该饭店被卫生防疫部门查封,停业整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应由作者、报社、卫生防疫部门共同分担责任。

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根据侵权行为的一般原理,因果关系应由受害人提供的证据证明。

由于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有名誉权损害、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失三种情况,新闻侵害名誉权同这三种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具有不同的特点。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因果关系:

无须证明

司法界认为,新闻侵权行为与名誉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不证自明的。

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与名誉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确定,并不属于因果关系推定的范畴。

因为二者的因果关系根据通常社会观念是不证自明的。

同时,行为人也不可能提出反证加以否定。

注意:

不属于因果关系推定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新闻侵权行为与精神损害、财产损失的因果关系:

受害人举证

现行大家公认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由三个方面构成:

即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目前,我国法律明确规定适用该原则的只有三种情形:

1、地面施工2、高空坠物3、医疗纠纷

区别:

损害结果是否与行为人的意志相违背。

故意:

故意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损害结果可能发生,却希望或

放任其发生;

过失:

过失则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损害结果可能发生,但出于疏忽大意,或虽已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的心理状态,导致损害结果发生。

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

希望后果发生为直接故意,放任结果发生为间接故意。

区分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人的故意与过失,有助于划清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的界限。

故意侵害他人名誉权,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新闻传播中的伦理规范

从事职业的动机

1、获取生活资料2、进行社会交往3、提升社会地位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无害原则

(二)守密原则

(三)自主原则4、知情同意原则

二、加强新闻伦理建设的意义

1、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2、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营造新闻媒介的社会公信力,提高传播效率。

3、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对社会道德的也有提升和示范作用

三、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规范

(一)以正当手段获取新闻

2、采访可否干涉人身自由

3、尊重采访对象的正当要求

4.不侵扰伤悲

2、报道要尊重他人隐私

3、尊重受众

(2)正确处理恐怖照片

(3)及时更正答辩

(4)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4、自觉维护专业主义,维护法治

4、坚守编辑权,抵制资本及其他干预

一、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巩固发展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新闻工作的方针原则

1、坚持党性原则,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好关、把好度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4、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5、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6.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2001年十大假新闻

最富想象力的假新闻——上海将建300层、容10万人的摩天大楼最匪夷所思的假新闻——错位夫君夜换娇妻30年最伤中国人自尊心的假新闻——世界10大污染城市中国竟占8个最耸人听闻的假新闻――家庭连环悲剧猪吃娃最具科幻色彩的假新闻――美国医生操刀换人头最能满足国人虚荣心的假新闻――中国少女改写牛津大学800年校史最令人作呕的假新闻――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最荒诞不经的假新闻――一男子游悉尼因好色两肾被最令人扼腕的假新闻――广西高考状元沦为劫匪

2010年十大假新闻

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死于室内污染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喀什房价两个月就翻倍传我军数百战机青岛上空军演《陕西高考状元遭北大退学因无法跟上课程》阳光报不该把低俗当有趣

新闻出版工作的

指导思想 方针政策  改革走向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出版工作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开创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观的发展和创新。

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四个基本原则:

   

(1)党性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宣传党的主张,遵守党的纪律。

   

(2)真实性原则:

真实报道,客观分析,实事求是,杜绝虚假新闻。

 (3)群众路线原则: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依靠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

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

(4)效益原则:

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决不许为时经济利益而损害社会效益。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

党性论、喉舌论、真实论、群众论、自由论和效益论。

划清六个界限:

1、在功能上不搞“唯信息论”;

   2、在服务上不搞“全面商品化”;

     3、在真实性上不搞“机械唯物论”;

     4、在批评上不搞“纯暴露主义”;

     5、在新闻自由上不搞“绝对自由主义”;

     6、在价值取向上不搞“金钱至上主义”。

 二、党的新闻出版工作坚守的八个方针

  ①两为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

 ②正面报道为主方针:

立足团结鼓劲,保持昂扬向

上的宣传基调。

③实事求是方针:

真实、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

④群众办报方针:

办报办台办网站依靠人民群

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⑤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方针:

围绕党和国家中

心工作,服务稳定改革发展大局,唱响时代主旋律,同时要风格多样化。

⑥社会效益第一方针: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得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谋取径济利益。

⑦以人为本方针:

新闻报道要着力展现人的精神和创造,反映人的利益和诉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⑧三贴近方针: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1、新闻职业精神六句话:

 对党和事业忠贞不渝对人民利益满腔热情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对大是大非仗义执言对新闻报道求真务实对职业行为严格自律;

 2、新闻先辈和优秀新闻工作者坚持职业精神的楷模(范长江、邹韬奋、穆青等);

3、新闻工作者必备的三种品格:

公正、诚实、耿直;

4、新闻工作者当前要突出解决责任感、敬畏心和新闻价值观三个关键问题下决心解决新闻界存在的“四大公害”:

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

 5、避免新闻名誉侵权三策

四、我国传媒改革的走向

1、中国报业、广电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四个亮点:

 微博兴起,改变传统媒体生存环境;

联合媒体,资源配置市场化,跨区域合作办报;

转型升级,转企改制;

对接资本市场注重创新,实现内容、技术、市场、资本多层面优势互补,做大做强。

  2、世界新闻媒体五大发展趋势:

集团化、分众化、对象化、网络化、小型化。

3、加强媒体宣传思想性、艺术性、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着力提高报道水平走向精细化、鲜活化(增加作品的“四个含量”,采取“四见”创新手法)(思想含量、艺术含量、劳动含量、效益含量)(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同中见异、事中见情)。

4、促进新闻媒介大众化、通俗化(开展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5、传统媒体在转型中创新,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发展文化产业。

  6、新闻出版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強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扩大中国的世界影响。

新闻报道原则与深度报道研究

一、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1、追求真实2、保持公正3、坚守客观4、用事实说话

一、什么是新闻真实性

1、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2、三种主张:

第一种观点主张“现象真实”,认为新闻的真实就是运动中事物现象的真实。

第二种观点主张“本质真实”。

认为任何事物都有本质与现象两个方面,重要的是要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所谓新闻的真实,就是“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2、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无误的工作环节主要有:

第一,保证确有其事。

不要把没有发生的事情当成新闻去写作、去报道。

第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

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涉及的人物以及新闻产生的缘由等这些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第三,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真实。

新闻中往往需要引用各种文件、史料、数字、报告。

所有这些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第四,新闻中涉及的新闻事件的各种细节必须真实,无论是人物的语言,还是人物的动作,无论是事件环境的展示,还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描述,都必须准确无误。

第五、把握分寸,留有余地。

保持公正

一、要求:

新闻记者必须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抱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新闻事实为根据,公正地对待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人与事。

坚持公正需要遵循的原则:

全面提供新闻信息,不掩盖任何信息;

为新闻事件冲突的双方提供利用媒体平等发表意见的机会;

准确反映冲突各方的真实主张;

给弱势群体和个人信息知晓权和意见申诉权;

以公开方式及时修正报道的误差,不滥用媒体权利。

坚守客观

一、观点:

“在事实与观点之间划清界限”。

——(塞缪尔.鲍尔斯,1855年)

“报道事实而不报道观点”

——(美联社,1900年)

“新闻报道不应该掺加观点和任何偏见。

——(美国《新闻规约》,1923年)

“切不可将意见加杂于新闻之中迷惑读者。

…只有事实,可成新闻。

事实登载后,阅者自然自有主张。

——(徐宝璜,《新闻学》1919年)

“在环境中赋予每日事件以意义,对其进行真实、全面、睿智的报道。

仅仅真实地报道事实是不够的,现在需要报道关于事实的真相!

——(美国新闻出版自由委员会,1940年代)

二、执行客观报道原则的工作方法

●客观地叙述事实而不带有个人的感情和偏见;

●使用直接引语提供新闻事实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原话;

●交代消息来源;

●报道新闻的全貌;

●记者不发表个人的议论和见解。

●为问题提供更多的观察视角;

●找出事实背后的原因;

●全面解释新闻。

用事实说话

一、含义:

用事实说话是指记者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隐藏在新闻事实之中,让受众在接受新闻报道时自然而然地悟出与记者倾向一致的道理。

客观性的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

(1)电台电视台领导;

(2)社区的政治和社会态度的政策;

(3)广告商的压力,包括要避免一切争议性问题的出现;

(4)制片人、记者的个人标准;

(5)新闻播报时的权宜之计;

(6)娱资。

二、用事实说话的方法

1.要学会选择

2.要学会借用——交代消息来源

述情况下可以考虑不注明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是公报;

●众所周知的消息;

●已经被多种来源证实的消息;

●记者就是事件目击者;

●不具有争议性的消息。

3.要学会隐藏

(1)关键词语的隐藏

(2)匿名消息来源的处理

防止消息来源可能遭到人身伤害和权益损害;得到重要信息。

在接受消息来源的匿名要求时,需要注意:

第一,明确告诉消息来源是有限匿名。

第二,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对具体的人物与机构实施抨击。

第三,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对事情进行描述时,应该有第二来源证实匿名消息来源的说法。

(3)隐藏记者身份

记者何时可以在新闻报道中出现?

成为直接的新闻事件的目击者

记者本人构成新闻要素

4.要把握时机

5.要做到内语言与外语言的对应

深度报道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一、深度报道在西方的起源

1960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高普鲁出版《深度报道》一书,从理论和学术上确立了深度报道的地位。

从1985年开始,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分别设立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两个专项奖,深度报道的地位在业界得到承认。

1、调查性报道在美国的发韧

1902年底,《麦克卢尔》杂志发表的3组重要报道——林肯·斯蒂芬斯写的《城市的耻辱》、艾达·塔贝尔写的《美孚石油公司的历史》和雷·斯坦纳德·贝克写的《工作的权利》——标志着美国新闻界揭露丑行报道的开始。

从1902年至1914年,美国报纸发表了大量调查性报道,集中揭发美国社会腐败现象,被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称为“扒粪者”。

2、解释性报道的诞生和发展

解释性报道与调查性报道有着不尽相同的时代背景。

1919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西方新闻界奉行的客观性原则提出了挑战。

李普曼:

“当时,如果驻白宫的记者仅仅报道发生了什么而没有提供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含义,那他只完成了一半工作。

1923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时代》创刊,创办人亨利·劳斯自称《时代》是“新闻事件的注释家”。

二、深度报道在西方的现状

自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诞生以来,它们就一直在西方媒体中各领风骚。

拿美国新闻界为例,“在1917-1992年颁发的580项新闻奖中,调查性报道摘取了40%的奖项。

目前,调查性报道的比重约占整个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三成左右,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性报道三足鼎立。

然而,深度报道在西方的发展历程却并非一帆风顺,报业大规模兼并、娱乐化浪潮和新媒介技术的冲击,都曾使深度报道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1、媒体集团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损毁了新闻的报道质量

西方媒体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出现大规模集中化,经过十几年的兼并、联合,使西方媒体高度集中,数家大公司控制着西方绝大多数的媒体。

报业集团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使许多报纸的报道质量都打了折扣,而投入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社会风险大的深度调查报道就成了与利润相悖的存在物。

2、全球娱乐化浪潮淹没了公众对深度报道的理性思考

3、新兴媒体的冲击改变了传统的新闻阅读方式

美国1964年的报纸固定读者占成年人的81%,到2000年只有55%,年轻人最不愿意读报。

当美国经历了2001年那场“9·11”恐怖袭击后,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新闻界的某些现状。

4、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坚守

三、深度报道在中国的起源

(一)起源于《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

(二)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说

(三)开端于黄远生

(四)起源于“辛亥革命时期”说

(五)起源于“戊戌维新时期”说

(六)发端于《循环日报》

(七)起源于《申报》说

四、深度报道在中国的现状

(一)、调查性报道:

在阵痛中前行

1.平面媒体调查性报道现状

2.电子媒体调查性报道现状

1)央视(台)大放异彩2)地方台步履维艰

(二)、解释性报道:

被证实的预言

一、有关深度报道的三种观点

(1).新闻体裁说(或“新闻文体说”)

“在强大社会需要的催生下,一种以为受众编制有关新闻事件的‘文化地图’为归宿的新一代新闻文体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讲求从总体的联系和结构上把握新闻事实,把新闻事实‘还原’到其现实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发展中去的‘第三代主流新闻写作文体’——深度报道。

喻国明:

《深度报道:

一种结构化的新闻操作方式》,2005年12月20日

(2).报道方式说(或“报道形式说”)

“深度报道(亦称深入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周胜林:

《高级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我们认为,对深度报道的界定应当是:

“深度报道是一种通过系统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的形式进行解释和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内涵的一种报道形式。

3).思维方式说(或报道理念说)

“深度报道的旨趣是一种思想方法,它也是一种新闻理念,它与新闻史上的客观主义、新新闻主义、精确新闻主义等理念属于同一个范畴层面;它的本质不在于文体或报道方式,而在于新闻本体的哲学理解。

结论:

深度报道是围绕一种意旨,客观、全面、系统地解释与分析重大新闻事件与社会问题的报道形式。

三、深度报道的特征

1.题材重大与意旨深刻的统一性2.思维的系统性3、新闻六要素呈现的多面性4、论理的思辨性5、写作、编排上的整合性1)对新闻事实的整合2).对表达方式的整合3).对新闻文体的整合4)对新闻编排的整合6、采访报道的艰巨性

新闻报道与采编规范

1.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在任何时代,大众媒介上的新闻都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①新闻是从正常的事件流程中脱轨而出的信息,是某种预期的中断;新闻应该是反映生活常态的突破或者改变的信息。

②新闻是一种信息——人们需要根据这种信息来对自己的生活作出明智的决定。

新闻应该为受众的生活行为决策提供信息参考。

新闻需要具备的基本特征:

第一,新闻是客观发生的新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第二,新闻是一种公众关注的信息。

2.怎样判断新闻价值?

(1)时效性:

新闻姓“新”

①时间——报道的时间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新闻就越具有新闻价值。

②新鲜——新闻题材具有新鲜感。

(2)重要性:

事件所影响的人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3)显著性:

事件所涉及的人物或机构越著名,就越具有新闻价值。

(4)接近性:

事件与受众在地理上和感情上越是接近,就越具有新闻价值。

(5)冲突性:

事件所包含的冲突越激烈,就越具有新闻价值(6)趣味性:

新奇、与众不同、怪异有趣的事情,也具有新闻价值。

以及:

(7)人情味拨动人们心弦、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内容,易受人关注。

3.新闻有哪些基本要素?

一条完整的新闻中必须包含最基本的5个要素。

二、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1.真实真实是新闻报道的首要准则2.快速及时——“新闻是易碎品”3.“用事实说话”

三、新闻采编规范

何谓新闻报道规范/采编规范?

新闻报道规范,是新闻媒体制定的、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活动时需要遵守的一些基本准则、规范。

新闻报道规范在西方新闻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强记者、编辑的职业认同感,而且能够指导和约束记者、编辑的行为,达到使记者编辑加强自律的目的。

新闻报道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消息来源的规范关于报道准确性的规范关于报道公正性的规范关于报道中的利益冲突的规范关于报道涉及隐私(权)的规范关于报道涉及法律风险及犯罪新闻的规范关于新闻摄影的规范关于引语的规范关于更正的规范

●1.什么是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就是新闻信息的提供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比如资料、文件等。

●消息来源的类型:

第一类,信息提供人:

就是新闻信息的提供者是人第二类,信息提供机构:

这类消息来源是以机构的身份而不是以个人身份或者面目出现在报道中。

比如:

“白宫”、“世界卫生组织”“国务院”等。

第三类,其他来源(信息提供介质):

信息的提供者是文件、档案、新闻稿、音像制品或者其他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等其他信息传播介质。

●2.报道中消息来源不规范的表现

(1)含糊其辞,不能清晰地交代消息来源

(2)虚构消息来源(3)随意使用化名、假名(4)不经核实,造成新闻失实

●3.新闻报道中正确使用消息来源的基本原则

(1)诚实原则:

就是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时,必须诚实,不欺骗造假,不误导受众。

(2)透明原则(3)多源核实原则

4.记者如何与消息来源建立正确关系?

(1)记者应与消息来源保持一定距离,双方关系应该保持在职业关系范围之内。

(2)记者不应欺骗或误导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要说清楚尽量避免匿名消息来源转载报道必须注明准确的消息来源

(二)关于准确性的规范1.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2.新闻报道不准确的原因

原因一:

疏忽大意原因二:

偏听偏信原因三:

故意曲解原因四:

主观臆测原因五:

断章取义

(三)关于报道公正性的规范

●2.西方媒体关于公正性的规范1)避免偏见

(2)保持中立立场(3)避免发表个人观点

何谓利益冲突?

所谓利益冲突,就是新闻记者为了获取个人利益而与自己所供职的传媒利益之间产生的冲突。

●新闻从业者以下行为能够或者可能与媒体利益产生冲突利

内幕消息牟利;买卖最近报道过的或打算不久要报道的有价证券;利用职务之便要求消息来源提供工作或其他利益;提供工作、实习机会或其他好处给消息来源;接受消息来源或特殊利益团体的好处;在所在传媒机构之外兼职;接受其所采访机构的奖励;记者报道与自己有血缘、婚姻、经济关系的个人;利用职位来影响官员或其他人以从中获利;

六)关于引语的规范

1.引语

引语,新闻报道中引用说话者的话。

直接引语:

直接引用说话者的话。

间接引语:

转述说话者的话。

一、新闻侵权诉讼程序

1、侵害名誉权:

谁可当原告?

法人(不包括政府机关)自然人(包括了儿童可由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