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475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docx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916课+复习课

第三单元常见的材料:

9.塑料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材质的塑料有不同的特点,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的用途,认识塑料瓶底的安全标识。

经历观察、比较不同塑料的过程,训练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3.知道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树立安全、健康的生活意识。

二、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塑料的不同特点,了解它们的用途。

三、教学难点

认识塑料瓶底的安全标识,树立安全、健康的生活意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生活中常见塑料制品。

学生准备:

搜集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师:

今天的科学课,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

请你看黑板!

【教师板书:

塑料(同时注上拼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它的名字,塑料。

(学生齐读:

塑料)

师:

我们已经学习过塑料这种材料,请同学说一说,在哪里可以找到塑料?

师:

真厉害!

原来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找到这么多用塑料制作的物品。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塑料,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新授

1.介绍各种不同的塑料制品。

(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

师:

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塑料杯、塑料袋……)

你知道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吗?

(装东西,装水……)

2.比较不同的塑料

教师出示2个不同的塑料袋,师:

这2个塑料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塑料、都可以装东西……)

那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呢?

(引导学生从颜色、大小、软硬程度上找不同)

你是怎样发现这些不同的?

(巩固学生对观察方法的应用)

师:

不同的塑料袋有什么不同的用途?

3.塑料瓶底大揭秘

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不同的塑料瓶,观察瓶底的标识,同桌之间找一找,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ppt讲解塑料瓶底的安全标识。

安全教育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塑料制品?

一次性塑料杯可以经常用吗?

拓展延伸

1.学生回家调查家里使用的塑料瓶是否安全?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计划(调查方法、调查记录),制作成简单的调查小报,张贴在班级展示墙上。

七、板书设计:

3塑料

板书

塑料袋:

透明(不透明)

易拉断(不易断)

塑料瓶:

安全标识

 

第三单元常见的材料:

10.石头

教学目标:

1、知道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质地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

2、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特点。

3、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初步了解石头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质地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

初步了解石头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特点。

教学准备:

材料的实物照片。

教学过程:

一、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教师课件展示:

以石头作为材料的制成的物品图片。

2、教师提出问题:

生活中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3、师生总结:

它们都是以石头作为材料制成的。

教师引领: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有关石头的知识。

二、观察石头,有什么发现?

(一)认识石头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以石头作为材料制成的物品。

2、教师出示典型的塑料物品,如石头雕塑、石头台阶等。

3、师生归纳总结:

石头可以作为材料被广泛使用。

(二)观察石头,认识石头的特点。

1、师生交流,明确探究的方向:

主要探究石头的坚硬程度、表面纹理、光滑程度、软硬程度等。

2、教师提出探究思路。

3、学生分组探究。

4、师生交流探究发现,得出结论:

我们刚才通过研究知道了石头质地坚硬,不同种类石头的表面纹理、光滑程度和软硬程度不同。

三、这块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

1、提出活动指向:

这块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

3、师生交流。

4、总结:

石头更多的特点和用途。

板书设计:

《石头》

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

石头的特点:

质地坚硬,不同种类石头的表面纹理、光滑程度和软硬程度不同。

 

第四单元土壤与动植物:

11.我们周围的植物

教学目标:

1、知道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与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4、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植物。

教学重点:

知道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与特征。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周围常见的花草树木。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

1、教师展示多种多样的植物与图片,学生说出植物的名称,使学生感受到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2、小结: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

二、我们这样认植物。

(一)看花认植物。

1、观看图片。

2、引导观察。

3、归纳观察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观察比较花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点。

4、分组观察研究。

交流发现,把比较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二)看叶认植物。

(三)看茎认植物。

三、说一说,植物生长在哪里。

1、出示植物图片:

玉米、金鱼藻。

2、交流玉米、金鱼藻两种植物的生长环境。

3、交流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

4、小结:

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

四、它们有什么不不同。

1、教师出示芫荽、芹菜的实物或图片。

2、学生观察两种植物的不同之处并汇报交流。

3、小结:

外形相似的植物也有不同之处。

五、到田野里看一看,认识更多的植物。

教师布置任务:

到野外继续观察,认识更多的植物。

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植物》

菠菜、柳树、月季……都是植物。

植物属于生物。

(一)看花认植物。

(二)看叶认植物。

(三)看茎认植物。

 

第四单元土壤与动植物:

12.土壤与植物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并做记录。

3、愿意在观察土壤与植物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其中的乐趣。

4、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并做记录。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在土壤生长的植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

1、师生谈话:

同学们知道土壤上生活着哪些植物?

2、师生交流:

土壤与植物有什么关系?

3、得出结论:

大多数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土壤就是它们的“家”。

二、观察校园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

1、学生小组制定计划,在校园中划定观察区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

(1)学生小组观察划定观察区域内的植物。

(2)学生描述校园中的植物。

(3)学生数一数划定区域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做好记录。

(4)师生总结。

2、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其他地方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其他地方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

(2)学生交流、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植物。

三、到菜地里取一些土壤放在花盆里,定时浇水,过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植物长出来。

1、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到菜地里取一些土壤放在花盆里,定时浇水,过一段时间再观察,有植物长出来吗?

2、师生共同总结,安排课外拓展活动。

 

第四单元土壤与动植物:

13.蚯蚓的家

教学目标:

1、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初步认识动物和土壤的关系。

2、在教师指导下,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3、能在探究蚯蚓细化什么样的家的过程中表现出探究的兴趣;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在探究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4、关爱生命,爱护身边的动物。

教学重点:

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初步认识动物和土壤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教学准备:

蚯蚓、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在哪里能找到蚯蚓?

谈话导入:

师生交流常见动物的生活环境。

如,课件出示鱼、蚯蚓等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它们的生活环境。

二、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

1、交流并猜想蚯蚓的生活环境。

(1)教师提问:

根据生活经验,同学们知道在什么地方容易见到蚯蚓?

(2)教师提问:

同学们认为蚯蚓可能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3)师生交流,引入实验探究。

2、探究蚯蚓喜欢干燥的土壤还是潮湿的土壤。

(1)教师出示探究主题:

设计实验,研究蚯蚓喜欢潮湿的土壤还是干燥的土壤。

(2)师生共同思考:

怎样创设一个其他条件基本相同、只是干湿程度不同的化境?

(3)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4)师生交流:

取一个纸盒,在盒内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湿土,干、湿土中间空出宽约3厘米的区域,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蚯蚓往哪一侧爬。

(5)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6)交流:

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这说明什么?

(7)师生总结: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三、我把蚯蚓送回家。

四、雨后观察蚯蚓,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教师布置课外作业:

雨后观察蚯蚓,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蚯蚓的家》

蚯蚓喜欢潮湿的家。

 

第四单元土壤与动植物:

14.土壤中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中生活着的动物,初步认识土壤与动物的关系。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并做好记录。

3、在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中生活着的动物,初步认识土壤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并做好记录。

教学准备:

搜集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1、谈话:

介绍同学们知道的土壤中生活着的小动物。

师生交流。

2、课件出示土壤剖面图,观察、交流土壤中生活着的小动物。

3、总结:

土壤中生活着蚯蚓、蚂蚁、鼠妇等小动物。

二、找一找,校园的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1、交流:

同学们知道校园的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吗?

师生交流。

2、要观察校园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应该怎样观察?

师生交流。

观察前制定观察计划,划定观察区域,知道到哪里观察、观察什么等。

3、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提示观察注意事项:

要注意安全,要爱护小动物等。

4、实地观察校园中生活的小动物,并做好观察记录。

三、说一说土壤中一种小动物的样子。

1、谈话:

同学们观察到了校园土壤中的小动物,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

2、交流观察到的土壤中的小动物的特点。

3、总结。

板书设计:

《土壤中的小动物》

把观察小动物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也是在交流。

第五单元我们的产品:

15.我们周围的植物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观察、制作活动中认识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

教学重点:

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教学难点:

能从观察、制作活动中认识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准备:

番茄生长视频。

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猜测:

它们是怎么来的?

1、教师出示番茄与番茄酱,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教师板书:

番茄与番茄酱。

3、教师引出问题:

番茄与番茄酱有什么不一样?

二、探究与实践。

(一)番茄的生长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

番茄是怎么生长的?

2、学生猜想番茄的生长过程。

3、教师播放番茄生长的视频。

4、学生针对视频自由发言。

5、教师小结:

番茄是自然生长的。

(二)我们来做番茄酱。

1、教师讲解番茄酱的制作方法。

2、教师提出制作要求。

3、教师带领并指导学生制作番茄酱。

4、番茄酱制作完毕后,教师指导学生谈体会,让学生知道番茄酱是人加工制造的产品。

三、拓展与创新。

1、教师提问:

像番茄这样自然长成的东西有哪些?

像番茄酱这样由人加工制造的东西有哪些?

2、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河流、房子是怎么来的,得出结论。

3、教师出示大量图片,如动物、植物、建筑物、纺织产品、家用电器等的图片,让学生区分属于人工世界与自然世界的物品。

4、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番茄与番茄酱》

自然世界:

番茄

人工世界:

番茄酱

 

第五单元我们的产品:

16.做个小挂钩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

2、能简要讲述小挂钩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3、乐于表达、讲述在设计与制作小挂钩时的创意和想法。

4、初步了解产品的创造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

教学重点:

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

能简要讲述小挂钩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产品的创造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

教学准备:

制作挂钩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需求。

1、教师提问:

有什么好办法把手帕、钥匙等小物体挂在墙上。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引导学生想到办法:

制作小挂钩。

二、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小挂钩。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制作小挂钩。

2、教师引导学生对小挂钩的形状和材料进行多角度的选择。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

4、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

(二)自作小挂钩。

1、小组合作制作小挂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对制作完成的小挂钩进行测试。

3、教师组织学生对产品进行展示,交流体会。

4、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

三、拓展与创新。

1、教师提出问题:

生活中的小挂钩是怎么来的?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工厂中工人对小挂钩设计、制造的过程。

3、教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还知道其他产品的制造过程吗?

教师指导学生对周围其他产品的制造过程进行思考。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板书设计:

《做个小挂钩》

挂钩是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一年级科学复习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整理回顾本册所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复习,整理回顾本册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

通过复习,整理回顾第一、二单元所学知识。

把复习题放在展台上,引领学生回顾第一、二单元所学知识。

一、填空题。

1、我们周围有()。

2、用看、闻等方法认识空气的()、()等,就是在观察。

3、空气没有(),没有(),能()。

4、蝴蝶、燕子、金鱼、大熊猫……都是(),属于生物。

5、说出蚂蚁可能会爬向哪种食物,就是()。

6、许多动物会对()、()、()等做出反应。

7、按照动物运动快慢排列,就是在()。

二、简答。

1、哪里有空气?

2、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

3、怎样让纸风车转得更快?

4、动物们都生活在哪里?

5、动物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

 

一年级科学复习课【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复习,整理回顾第三、四、五单元所学知识。

把复习题放在展台上,引领学生回顾第三、四、五单元所学知识。

一、填空题。

1、()、()、()都是常见的材料。

2、布料具有()、()、()等特点。

3、塑料具有()、()、()的特点。

4、石头具有()的特点,不同种类石头的表面纹理、光滑程度和软硬程度不同。

5、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塑料的特点,也是在()。

6、用锤子敲一敲来观察石头,就是利用工具()。

7、菠菜、柳树、月季……都是(),属于生物。

8、了解松树叶和柏树叶的相同和不同,就是在()。

9、我们可以通过花、叶、茎的()、()等认识植物。

10、()是植物的家。

11、蚯蚓喜欢()的土壤。

12、把观察小动物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也是在()。

13、()是人加工制造出来的产品。

挂钩是由()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二、简答题。

1、观察教室内的物品,说一说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2、说一说,土壤里生活着哪些植物和动物?

3、像番茄这样自然长成的东西有哪些?

像番茄酱这样由人加工制造的东西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