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510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docx

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

2021-2022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   )

A. 组织液                                 

B. 肺泡                                 

C. 血液                                 

D. 组织细胞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 鼻腔                                       

B. 喉                                       

C. 气管                                       

D. 肺

3.如图所示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箭头①表示二氧化碳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B. 箭头②表示氧气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C. 箭头①表示氧气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肺泡

D. 箭头②表示二氧化碳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4.对溺水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而要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这是因为异物可能会首先阻断呼过程中的(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5.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呼吸道由C形软骨做支架,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咽

B. 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食物会误入肺,引起剧烈咳嗽

C. 痰中含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呼吸道

D. 呼吸道可以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从而减少对肺的刺激

6.关于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鼻腔黏膜能分泌黏液,可以湿润空气                  

B. 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尘埃

C. 鼻腔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D. 鼻腔比口腔小,更容易控制空气的进入

7.人在呼吸时,胸廓扩大导致吸气、缩小导致呼气。

下列哪种组合表示肺处于吸气状态(   )

A. 甲、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

8.下列有关适于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

A. 肺泡数量多                                                         

B.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D. 支气管在肺里分支越来越小

9.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

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0.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人呼吸运动中的膈肌a所处的两种状态,请据此判断甲、乙各处于呼吸的什么时期(   )

A. 甲吸气、乙呼气                B. 甲、乙都吸气                C. 甲呼气、乙吸气                D. 甲、乙都呼气

11.下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数码表示相关结构。

下列有关分析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是鼻,分泌的黏液就是“痰液                           

B. 2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C. 3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气体的通道                    

D. 7位于胸腔内,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12.以下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鼻腔内生有鼻毛目的是湿润空气                         

B. 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目的是湿润空气

C. 鼻粘膜分泌黏液目的是湿润、清洁空气               

D. 气管表面长有纤毛目的是空气畅通

13.如图所示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b

B. a

C. a

D. c

14.如图所示为模拟呼吸运动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                                

B. 甲图模拟呼气,膈肌收缩

C. 乙图模拟吸气,膈肌舒张                                    

D. 该模型能模拟胸廓前后径变化

15.如图表示某人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曲线甲为平静状态,曲线乙为运动状态               

B. 曲线甲的呼吸频率为36次/分钟

C. 曲线乙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大                             

D. 曲线乙状态时,呼气带出的水分较多

16.下列关于平静呼吸过程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 胸廓回缩→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C. 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 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17.父母常告诫我们不要边吃饭边说笑,其实,这里面蕴含着科学道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时,喉口关闭,空气通过食道入体内

B. 说笑发声时,喉部的两条声带处于拉紧状态

C. 吃饭说笑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易引起咳嗽

D. 吞咽食物时,喉口被会厌软骨盖住,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18.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Ⅲ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I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

A. 养料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废物

19.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

B. 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 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

D. 图乙中,血液从[1]端流到[2]端后,其成分变化是a含量减少、b含量增加

二、判断题

20.肺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部的气体交换。

21.溺水而导致呼吸停止的病人是因为影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判断对错)

23.煤气中毒造成死亡是因为呼吸过程中肺通气发生障碍。

(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24.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括号内写标号,横线上填名称)。

(1)图中①~⑤合称[⑦]________,是外界气体进入⑥的通道,具有温暖、________、清洁空气的作用。

(2)[________]________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

(3)[________]_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的场所。

(4)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咳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25.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图解并回答问题。

(1)乙图表示的是      。

(2)从A→C,F→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3)两图中,含氧量和含二氧化碳量最高最高处分别是      。

(4)在B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

(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两个过程,它们是通过      作用而实现的。

26.图是人体部分结构、生理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大写字母表示生理过程,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结构):

(1)图甲中,外界气体通过      进入肺,在肺泡中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2)在消化道内,淀粉在睡液、肠液、胰液中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的物质c是      ,被小肠壁吸收,随着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

(3)当血液流过组织器官,并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从图中可以看出a表示的物质是      。

(4)图乙表示人体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一心脏,图中结构

(1)里流动的血液是      ,在肺里经过气体交换得到的氧气随着血液流动,从[      ]      进入心脏。

27.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森林火灾会造成许多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导致许多动物失去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救火不当,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野外用火注意安全,安全用火,人人有责。

(1)大火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的途径依次为:

鼻→      →喉→      →支气管→肺。

(2)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当吸气时,膈肌处于      状态。

(3)如果某人是A型血,因受伤大量失血,应及时给他输入      型血。

(4)大火将大片森林烧毁,生物的多样性也受到严重的破坏,请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

28.图甲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是人体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表示呼气过程的曲线      段,此时膈肌处于      状态。

(2)图甲所示过程实现了      的气体交换,即完成了图乙中的环节      (填序号)。

(3)经过图乙中的环节2,图丙血液中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

(4)环节3是      之间的气体交换,实现的原理是      。

(5)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位置是      (填字母)处。

29.图甲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是呼吸过程中膈肌运动示意图;曲线A和曲线B是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图乙中的膈肌由A状态变为B状态时,人体正处于________状态(“吸气”或“呼气”),对应图甲中肺内压处于________段(填字母),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分别处于________状态。

(2)图甲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值是________。

(3)曲线A和曲线B中,表示剧烈运动呼吸状态下的曲线是________,据图分析与另一幅曲线相比,该曲线表现出呼吸的特点是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30.如图表示正常天气情况下外界空气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变化。

(1)呼吸道能够清洁和湿润空气。

除此之外,根据图示可知呼吸道对空气还具有          的作用,判断的依据是          。

(2)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功能,他们设计了以下模拟实验:

Ⅰ.把塑料瓶底部剪掉,将毛刷置于塑料瓶颈处,纱布用水浸湿罩在瓶子底部,用皮筋固定。

Ⅱ.设计4组不同处理,将碳粉放在塑料瓶口处;用吹风机最高档对准瓶口,每组吹5秒(如图)。

(注:

实验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Ⅲ.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组号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1

1药匙碳粉,有毛刷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

2

1药匙碳粉,无毛刷

纱布上有碳粉,且比第1组多

3

1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且比第1组少

4

3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大量碳粉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碳粉模拟的是空气中的颗粒物,1、2组作为一组          实验,探究了毛刷的作用,毛刷模拟了呼吸道中的           (结构)。

②该实验中浸湿毛刷的水模拟了呼吸道中分泌的          ,上述实验中的          和3两组实验

探究了其对空气的清洁作用。

③从第3、4组实验结果来看,当外界环境中颗粒物较多时,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          的,因此在有沙尘或雾霾等不利天气外出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D

2.D

3.D

4.A

5.B

6.D

7.B

8.D

9.D

10.A

11.D

12.C

13.A

14.A

15.B

16.A

17.A

18.D

19.C

二、判断题

20.正确

21.正确

22.正确

23.错误

三、综合题

24.

(1)呼吸道;湿润

(2)③;喉

(3)⑥;肺;气体交换

(4)②;咽

25.

(1)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A→C: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含量增加;F→D: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含量减少。

(3)B(肺泡内)、E(组织细胞处)

(4)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5)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

26.

(1)呼吸道

(2)葡萄糖

(3)二氧化碳

(4)动脉血;3;肺静脉

27.

(1)咽;气管

(2)收缩

(3)A

(4)生态系统

28.

(1)BC;舒张

(2)肺与外界;1

(3)D

(4)组织细胞与血液;气体的扩散作用

(5)c

29.

(1)吸气;BC;收缩、收缩

(2)C;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B;呼吸深度深,呼吸频率快

四、实验探究题

30.

(1)温暖;外界空气温度是15℃,经过呼吸道进入肺后变为37℃

(2)对照;鼻毛;黏液;1;有限;戴上口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