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603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6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2.docx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2

《中医基础学》教学笔记

第一编:

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绪论

一.中国医药学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明确)

1.医学起源于人类生存和生产劳动中的医疗实践。

2.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与我国人民数千年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等活动紧密相关的。

3.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如《易经》)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辨证论治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1、周代:

有食医(营养医)、疾医(内科)、医(外科)、兽医4个医学分科。

2、中医学来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A、《黄帝内经》《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补充]:

《黄帝内经》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各81篇,共144839字。

书中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其内容包括:

对习医、行医和医德的要求,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体质学说,医学心理学、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运气学说、防治学说、疾病病因症侯学、时间医学、地理医学、气象医学、针灸学、养生学各九卷。

《内经》:

之“经”字,其本义是指织物的纵线,引申为常道,即义理、法则、原则。

《内经》的基本内容:

(1)、阴阳五行

(2)、藏象(3)、经络(4)、病因病机(5)、病症

(6)、诊法(7)、论治(8)、养生

[补充]:

A、《难经》是东汉时期的医著,托名秦越人(扁鹊)所撰写,它以问难答疑方式讨论了八十一个医学理论难题,故又称:

八十一难。

全书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方面,其内容不仅是解释《内经》中的疑难问题,并且还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治疗方面更为详尽。

B、《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既《伤寒论》《金匮要略》。

它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辩证等方法,对外感疾患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从而确立了中医临床治疗的辩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

(1)、《伤寒论》:

着重探讨外感疾病的诊治问题,除了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纲领;并记载了113首方剂。

(2)、《金匮要略》着重讨论内伤杂病的脏腑辩证方法,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

“千般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

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事金刃虫兽所伤。

C.《神农本草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提供了较系统的药物学知识,书中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此书为中医学体系提供了较系统的药物学知识。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大经典

二、中国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了解)

1、明代隆庆年间的人痘接种术。

2、宋代宋慈《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名著。

3、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掌握)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了解)

1、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的概念——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

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中医基础医学、中医临床医学和中医预防医学三部分。

3、中医基础学——是关于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它既包括历代公认的比较成熟的基本理论,又包括一些医家基本问题所阐发的大量的学术见解。

它不仅使中医学具有基础学科的某些特征,而且还对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其他组成部分起着指导作用。

4、中医临床医学——是中医临床各科队各种病症的具体认识,包括数千年来积累起来的各种解决病症痛苦的措施、方法和经验。

它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和验证积累发展起来的。

5、中医预防医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预防方法,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的一门学科。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1、整体观体——是统一、完整性和联系。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包括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与生理机能活动之间,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符联系。

它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结构上是相互沟通,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人与外界环境也有密切的联系,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自身稳定的机能活动。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联系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稳定性的思想,就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这一观念贯穿在中医学对生理、病理、诊法、辩证、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理性认识中。

1.1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1.1形体结构:

人体由若干脏腑等组织器官组成,这些器官是相互沟通,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整体在形态结构上有着密切的关联。

1.1.2基本物质:

组成各组织器官,并维持其机能活动的物质是同一的(即精、气、血、津液)

1.1.3机能活动:

组织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基本物质的同一性,决定了各种不同机能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性,它们互根互用,协调制约,相互影响(如心理和生理是人的两大基本机能活动、心身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协同关系。

)所以,古人强调:

“形与神俱”,“形神合一”,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有机融合。

1.1.4病理变化:

各脏腑组织之间,各局部与整体之间,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相互传变而产生复杂的病理变化。

[生理方面]: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若干组织器官所组成的,人的各个脏腑、形体、官窍有着各自不同的机能活动,从而表现出整体统一性:

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实现。

五脏代表的是整个人体的五个功能系统,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可以含于这五个系统之中。

A、生理方面:

人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组合成一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精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每个脏腑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活动,而在整体中又有着各自的分工合作,这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B、病理方面:

病理上的整体观,主要是体现在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变方面,同时,脏与脏、脏与腑之间,也可以通过经络而相互影响,发生疾病传变。

1.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1)、生理方面: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并通过体内的自然调节机能,在一定的生理限度内,保持着人体与自然界的适应统一。

生命活动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天地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运动,为生命的产生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成”所谓天地之气,即指自然界供给人类以生活的物质。

法,即是规律,顺序。

A.自然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涉及到许多方面:

A.1人的机能活动受着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时气候与人体五脏功能相互通应,即四时之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促进和适应关系或影响作用,如肝气通于春,心气通于夏,脾气通于长夏,肺气通于秋,肾气通于冬。

《灵枢.五癃津液别》指出了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趋于体表,故表现为皮肤致密,汗腺易开,溱溱汗出的情况;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容易闭行于内,故表现为皮肤致密,汗腺紧闭,少汗多尿等情况。

A.2、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有所影响。

人体的阳气白天运行于外,趋向于表,推动着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着响应的调节,使人的机能也产生似昼夜晨昏的变化,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A.3、地理区域是外界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的差异,包括与地理环境有关的地域性气候和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的不同,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

如:

北方人多壮实,多寒实之体,南方人多瘦削,多虚热之质,越是濒海,痰湿之体的比例越多。

(2)、病理方面:

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

《素问.移精变气论》提出: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内经》中指出:

春季多温病(包括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多痢疾(包括消化道传染病)、泄泻(消化不良);冬季多病伤寒。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大多是白天病情较轻,傍晚加甚,夜间最重,故有“夫白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3)、诊断治疗方面:

(简述)

中医学强调,诊察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的考察,对任何疾病所产生的症状,都不应孤立地看待,应该联系到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强弱、年龄性别、职业特点等。

 

第一章阴阳五行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见书P6页。

阴与阳,既可以标示自然界和人体内的一对相关联而对立相反的事物或现象,也可以标示一事物或现象内部一对相关而对立相反的属性。

如《类经》说:

“阴阳者,一分为二。

[补充]阴阳的主要涵义:

1、阴阳是指实体

即指具体的有形可见的实体,如自然界可见的日月、水火、天地、阳光雨露等。

2、阴阳是指气

即指宇宙中云性不息的无形之气。

3、阴阳既指有形实体,又指无形之气。

4、阴阳是指事物的属性

一般是指事物或现象的属性,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表达。

(1)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一)、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定

事物现象及属性的阴阳分属表

属性

空间

时间

季节

温度

湿度

亮度

事物的动态

天上外右

春夏

温热

干燥

明亮

动升刚兴奋

地下内右

秋东

寒凉

湿润

晦暗

静降柔抑制

(二)、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1、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1)、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面转化

(2)、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

《易经.系辞上》说:

“太极是宇宙的究极本源,按“气一元论”的观点,亦即气或元气;两仪是指阴阳,亦指天地;四象是指太阴、少阳、少阴、太阳,亦指四时;八卦是指天(乾)地(坤)雷(震)风()水(坎)火(离)山(艮)泽等自然界有代表性的事物和现象。

元气动静而分为阴阳二气,以成天地;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又产生了四时、八卦、亦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四时更替,八卦相错,则构成了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2、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绝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如上述的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称的。

昼夜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示意图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相互关系表现在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四个方面。

(一)、阴阳的对立

阴阳对立——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内的相互对抗、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对立是统一的前提,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1、阴阳对立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

阴与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一对事物或现象,或一事物或现象内部一对相反的属性。

它们是矛盾的,因而它们并非互不相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相互对抗、相互作用。

如寒与热,升与降,出与入、动与静、左与右等都是属性相反的矛盾双方。

2、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大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

制约—是指阴阳双方的相互抑制、相互压制、相互克制或相互牵制,与一般哲学意义的制约,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同。

阴平阳秘——由于阴阳的相互制约,才使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双方之间取得了统一,取得了统一,取得了相对的协调平衡,即“阴平阳秘”。

A、阴阳双方有序的运动变化,有利于事物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自然界则表现为气候的正常发展变化,在人体则表现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阴阳双方是对立的,对立的阴阳双方一般具有相互对抗、相互排斥的运动趋势

如;

(1).寒热不两立,水火不相容等自然特性。

(2).阳热亢盛至极—阴气排斥于外—真热假寒证即阴阳格拒

阴寒偏盛至极—阳气格拒于外—真寒假热证

 

(二)、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又称“阴阳相成”,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为用、相互吸引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中。

1、阴阳相互依存

(1)定义:

阴阳相互依存——是指阴阳双方各以其对立面的存在的前提,即阳依阴而存,阴依阳而在,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如上与下,升与降,寒与热,明与暗,兴奋与抑制等,都是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没有上就无所谓下。

(2)、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破坏——“孤阴”“孤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最终“阴阳离绝”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1、定义: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二者之间,经常处于此增彼减或此减彼增的动态变化之中。

2、动态平衡——是阴阳双方不是保持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之中,这种动态就包含着阴阳之间的消长。

事物就是通过阴阳双方的消长关系,才会达到事物保持本身阴阳二者之间的相对平衡,促进了自身不断地发展变化。

动态平衡打破——事物就会发生质的改变。

例:

A、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寒暑交替——阴阳消长的过程。

B、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3、阴阳的消长过程是指阴阳双方在数量上的减少和增多,故可视为事物变化的量变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

(1)阴阳的此消彼长——可分为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两种形式。

(2)阴阳的此长彼消——可分为阴长阳消、阳长阴消两种形式。

(1)

(2)出现在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过程中。

举例说明;以四季更替进行说明。

如;夏天的过度炎热和干旱,是阳长阴消的太过,冬天的过度寒冷和冰雪,是阴消阳长的。

4、阴阳的皆消与皆长

阴阳的皆消与皆长,具体可分为阴随阳消、阳随阴消和阴随阳长、阳随阴长四种运动形式。

例;

(1)四时寒暑的更替过程中,春夏期间,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而出现降雨增多,随着气候的转凉而雨雪亦少——即阴随阳长和阴随阳消的正常变化。

(2)如;人饥饿时出现气力不足,既是由于阴(精)不足不能化生阳(气)而致阳亦不足,属阳随阴消的阴阳皆消变化。

而补充营养物质(阴),化生能量(阳),增长了气力,则是阴得补充又能生阳,属阳随阴长的阴阳皆长变化。

[重点概念]1、阴阳互损——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双方中一方不足,不能化生、资助或促进另一方,可累致另一方也虚衰。

属于阴阳的皆消。

2、阴损及阳——由于阴精不足,不能化生阳气而致阳气亦虚,属于阳随阴消。

3、阳损及阴——由于阳气虚衰,不能激发阴精的化生,导致阴精也不足,属于阴随阳消。

举例说明;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对阴阳互损的病征,补养阴阳双方中的先受损一方,可使另以方也得到充实;或重点培补阴阳双方中受损较重的一方,则另一方也可随之增长。

4、阴阳消长与互根互用、对立制约的关系;

(1)、阴阳消长变化的根本原理是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

(2)、阴阳的此消彼长与此长彼消是建立在阴阳对立制约基础上的盛衰变化。

(3)、阴阳双方的皆消和皆长,是建立在阴阳的互根互用基础上的消长运动。

 

(四)、阴阳转化

1、定义——是指相互对立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

一般是指事物或现象总体属性的改变,即属阳者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属阴,属阴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变为属阳。

2、阴阳双方发生转化所具备的条件:

即“重”“极”“物极必反”(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一般出现在其发展变化的极期阶段,即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其阴阳属性就会发生转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3、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内在的根据——阴阳的互藏互寓。

阴中寓阳,阴才有向阳转化的可能性;阳中藏阴,阳才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

3、阴阳消长是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是质变的过程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素问。

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的一切形体结构,既有联系,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部分。

1、就人体部位而言;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内侧属阴。

2、就人体脏腑而论:

肝心脾肺肾五脏属阴,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六腑属阳。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认为,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由于体内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和消长转化,维系这协调平衡的状态,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各种生理功能才能得到稳定发挥。

(三)、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

病理——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疾病。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基础。

A、阴阳偏盛

盛,指邪气盛。

阴阳偏盛指阴邪或阳邪偏盛,是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1、阴偏盛:

是指病理变化中阴邪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侯是实寒证,即为“阴盛则寒”

阴胜则阳病—阴盛又能损伤阳气而导致阳虚,因此阴盛的实寒证往往可以兼有阳虚。

2、阳偏盛:

是指病理变化中阳邪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是实热证。

阳盛则阴病—阳盛又能损伤人体阴液而导致阴虚,因此,阳盛的实热证往往可以有阴虚,即为“阳胜则阴病。

B、阴阳偏衰

衰,指正气虚。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阳偏衰,是机体的阴液或阳气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精气夺则虚”

1、阴偏衰——是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亢盛而出现热象,即为虚热。

“阴虚则热”。

2、阳偏衰——是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阳气不足,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即为虚寒。

“阳虚则寒”。

3、阴阳互损——由于阴阳之间有互根互用关系,所以在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阴损及阳——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不能生阳,继而又出现阳虚现象。

阳损及阴——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不能生阴,继而又出现阴虚现象。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四诊资料

2、辩别疾病证侯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身防病

2、指导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2)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药物性能

属阴

属阳

药性(四气)

寒、凉

温、热

五味

酸、苦、咸

辛、甘(淡)

升降浮沉

沉、降

升、浮

 

第二节五行学说

[概述]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与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一)五行的含义(掌握)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几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行是指运动变化。

[了截]五行——既五材(特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本身)五行是引申指五种物质的性质和作用。

(二)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指五行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

1、木曰曲直——曲直:

是指木具有能屈、能伸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展、条达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火。

3、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收获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化生、承载、受纳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从革:

是指金具有顺从、变革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润下:

是指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滋润、寒凉、闭藏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

(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见P22页表2—3:

五行属性推演归类表。

3、

4、

5、

 

(五)、肾

A、概述:

1、肾的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主藏精,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

《素问》称为“封藏之本”。

(2)、主水液代谢,故有“水脏”之称。

(3)、主纳气,故有为“气之根”。

2、沿革:

(1)、《类经》强调肾内寓真阴、真阳,为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故肾又有“阴阳之本”之称。

(2)、李中梓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3)、《灵枢.本藏》曰“肾合三焦、膀胱。

B、肾的生理功能: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是指肾有摄纳、贮存精气的生理功能。

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广义的精:

泛指一切精微物质,机体气、血、津液以及水谷精微。

狭义的精:

仅指生殖之精。

《灵枢.本神》所说“生之来,谓之精”既指先天之精。

肾藏精的精气:

(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

(2)、“后天之本”是出生后机体摄取的水谷精气及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又称“脏腑之精”。

(1)

(2)的关系:

一方面后天之精的化生有赖先天之精的支持。

另一方面,先天之精也须依赖后天之精的培补。

肾所藏“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

所藏“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

人体生长老已过程与肾中精气胜衰有关。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作用在于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具备生殖能力。

肾气的盛衰是机体生、长、壮、老、已之根本,齿、骨、发的生长状态及生殖能力是观察“肾气”盛衰、判断生长发育状况及衰老程度的客观标志。

(重点概念)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

“先天之水”

[天癸与肾的关系]:

1、肾气盛方能天癸至。

2、天癸是肾精充盈的产物。

4、男精与女血又是天癸至的结果。

(2)、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肾者水脏,主津液”机体水液代谢是在肺、脾、胃、肾、肠、膀胱、三焦等综合作用下完成,其中肾起着主宰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A、肾的气化功能是津液代谢动力。

B、肾为肺脾气化之根。

肾藏精,为元气化生之源。

元气具有激发、促进各脏腑功能的作用。

其中肺对津液的宣肃、脾对津液的转输,其动力皆源与肾。

C、肾是调节尿液排泄、维持机体津液代谢平衡的重要器官。

津液排泄有呼吸、汗液分泌、排尿三条途径,与肺肾相关。

(3)、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气,促进其吸清呼捉、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一、人体气机升降运动与自然界天地上下交感相应。

肺为脏腑之华盖,人体之精气籍肺之肃降,下纳于肾。

二、从肾与呼吸的关系来看,肾为元气之根,肾通过潜藏于内的元气对肺进行激发、推动和摄纳而参与呼吸过程,以保证肺能有效地呼浊吸清。

三、从金水相生的关系来看,肾、肺为子母之脏,一主水,一主气,金水相生,水气通调,百脉和调,呼吸乃顺畅。

肾不纳气——表现为咳嗽、呼多吸少、气短不续,兼肾虚,治疗当以补肾为主。

[肾的生理特性]

(1)、肾性潜藏“肾者主蛰,封藏之本”肾主藏精、藏血、纳气。

(2)、肾恶燥。

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

(3)、肾为先天之本。

先天之精对人体的孕育、成形到整个发育成长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4)、肾为水火之脏肾寓真阴真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

 

心的生理功能简表

功能

含义

生理作用

主要病变

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功能

心之阳气充沛,阴血充盈,脉道通利,是维持血掖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血液运行正常,以营养全身。

主要表现:

心脏搏动正常,面部红润光泽,舌质淡红润泽,脉象和缓有力

心主血亦有生血的作用。

心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