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448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课程标准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过程的概念和主要的区位因素。

2.理解主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

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4.工业的区位类型

导向类型

工业特点

工业布局原则

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接近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

消耗能量大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大量劳动力

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

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科学技术因素

(1)表现:

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

(2)典例

①世界: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②中国:

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2.环境因素

(1)环境敏感企业:

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字母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A

污染空气

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B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C

固体废弃物污染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政策因素

(1)原因:

优惠政策有利于投资办厂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变化。

(2)表现

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思考】

1.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和减弱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提示 影响增强的因素有:

科技、市场、交通、信息、网络的通达性等;影响减弱的因素有:

劳动力数量、原料、动力等。

2.电子工业与电子装配工业的主导因素有何不同?

提示 电子工业的主导因素是技术,而电子装配工业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

3.家具厂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但近几年一些著名家具企业却选址在林区,转变为原料导向型工业,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

是什么导致了家具厂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提示 合理。

随着家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家具多采用分散加工,集中组装的制作工艺,再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部分家具厂由市场导向型转变成了原料导向型。

[预习效果自测]

1.按主导因素划分,石油化学工业属于(  )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市场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工业

解析 石化工业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故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答案 C

2.影响制糖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交通B.市场

C.地形D.原料

解析 制糖工业因运输原料成本过高,往往布局在原料产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答案 D

3.集成电路的生产工业属于(  )

A.劳动力导向型B.市场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

解析 集成电路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知识与技术。

答案 C

4.工业生产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

A.互不相干B.背道而驰

C.环境效益制约经济效益D.相辅相成

解析 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相辅相成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答案 D

5.下列影响工业生产的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是(  )

A.原料B.市场

C.土地D.水源

解析 影响工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答案 B

探究点一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菏泽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曾是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8.78万人。

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菏泽逐渐成为欠发达地区。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菏泽的希望就在于“推动工业化,集中力量搞工业化”。

材料二 菏泽市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与新兖石铁路在这里十字交会;日(日照)东(菏泽东明)高速、济(济南)菏(菏泽)高速、日(日照)南(南阳)高速在这里交会。

境内煤炭储量281亿吨,正在开发建设的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目前最大、最好的一块煤田;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5625万吨、273亿立方米,已成为中原油田重要的生产基地。

(1)适逢2011年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幕之际,众多客商云集菏泽。

假如你是菏泽市招商局局长,在经贸洽谈会上,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向前来洽谈工业项目的客商介绍菏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呢?

(2)菏泽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全力打造新兴战略产业、煤电化工、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五大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这“五大基地一大产业”的新思路,让菏泽蓄势待发。

菏泽大力发展煤电化工和石油化工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3)结合教材,从经济效益分析下列工厂分别属于哪一类导向型工业,并完成下表。

甘蔗制糖厂、炼铜厂、苹果罐头厂、普通服装厂、雪糕厂、水产品加工厂、印刷厂、玩具厂、电解铝厂、纳米新材料厂、飞机制造厂、电脑组装厂、家具厂、啤酒厂、计算机芯片厂。

工业导向类型

工业特点

工业部门

选择原则

原料导向型工业

市场导向型工业

动力导向型工业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技术导向型工业

答案 

(1)从土地、水、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交通状况,消费市场,优惠政策,科技力量,信息,环境,资金等方面进行介绍。

(2)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原料丰富)。

(3)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工业部门

选择原则

原料

导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

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

导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制造业、印刷厂等工业

接近市场

动力

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化学等工业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等能源供应基地

劳动力

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袋、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

导向型

技术要求高

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反思归纳】

1.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河湖分布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

社会经济因素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数量、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

市场

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

如图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

(2)根据工业生产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判断。

①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应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②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应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3)根据某地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判断该地产业的主导因素,如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科研技术力量强大,以电子产业为主,则该种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科技。

大兴安岭发展实木家具工业、大庆市发展石化工业都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北京市发展实木家具工业、上海市发展石化工业都属于市场导向型。

【即时巩固】 

1.下图表示四个不同工业部门生产投入中部分要素所占的百分比。

读图回答

(1)~

(2)题。

(1)四个工业部门中最有可能属于技术密集型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2)能源价格上扬,受影响较大的两个工业部门是(  )

A.甲、乙B.丙、丁

C.乙、丙D.甲、丁

解析 第

(1)题,四幅图中,乙图显示投入的原料、动力、劳动力和运输要素都较低,则可能投入要素中知识与技术比重较大,即可能是技术密集型。

(2)题,甲和丁两个工业部门投入要素中,动力都占较大的比重,则能源价格上涨,成本会有明显上升,即受影响较大。

答案 

(1)B 

(2)D

2.下表是四个地区建厂的优势比较(点数越多,优势越明显),据此回答

(1)~(3)题。

地点

优势比较

原料

市场区位

工资

●●●●

●●●●

●●●●

●●

●●●

●●

●●●

●●

●●●

(1)某高科技公司若建一子公司,上述四地最有可能选择(  )

A.甲B.乙

C.丙D.丁

(2)影响甲地工业发展最不利的区位因素可能是(  )

A.劳动力素质低B.原材料缺乏

C.距市场远D.劳动力缺乏

(3)丙地的工业类型属于(  )

A.原料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D.市场导向型

解析 第

(1)题,首先确定此公司为技术导向型,然后依据表格中工资这一列的优势大小推出结论:

工资优势最大的应为廉价劳动力导向型,最小的是技术导向型,高科技利润高,能承担高工资成本,产品短、小、轻、薄,一般不需要接近原料地。

(2)题,从表格中可看出甲地两大优势是原料和工资,其中的工资优势代表当地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这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但也说明该地劳动力数量丰富但素质不高。

第(3)题,丙地市场优势明显,丙地的工业类型应为市场导向型。

答案 

(1)B 

(2)A (3)D

探究点二 工业的区位选择

【探究活动】 读“华中地区某城市的市区及近郊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是什么?

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B地区是以食品、服装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

(3)该城市计划在C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答案 

(1)炼铝工业。

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燃料产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2)接近消费市场

(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反思归纳】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图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①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②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如服装厂、玩具厂;

③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如机械厂;

④严重污染的企业宜设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如钢铁厂、水泥厂。

特别提醒:

工业的区位选择,既要考虑自然因素,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

【即时巩固】 读某城镇工业布局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计划在该城市建设一个微电子工业基地,则最适合

布局在A~E地之中的________,理由是什么?

(2)计划在B、D、E、F地之中选择一处作为钢铁厂的建

设用地,最理想的是________,理由是什么?

(3)把化工厂布局在该城市的B处是否合理?

试说明理由。

(4)该城市的自来水厂和纺织厂分别适合布局在图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 第

(1)题,对大气环境要求比较敏感的工业,需布局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

(2)题,工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应从经济、环境、社会多方面去考虑。

第(3)题,化工厂布局要考虑对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第(4)题,自来水厂要求水质条件好,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纺织厂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对环境影响较小,可布局在城区。

答案 

(1)C地 微电子工业应该布局在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C地远离城区和主要交通线,且背靠山地,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2)D地 D地靠近铁矿,又有铁路与煤炭产地相连,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同时,该地又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对城镇的环境污染较轻。

(3)合理。

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对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都较轻。

(4)E A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2.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的特点。

3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企业的区位选择。

1.读“水果罐头厂、服装加工厂、玻璃制造厂、炼铝厂四种工业区位模式图”,判断上述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

A.①炼铝厂 ②水果罐头厂 ③服装加工厂 ④玻璃制造厂

B.①玻璃制造厂 ②炼铝厂 ③水果罐头厂 ④服装加工厂

C.①水果罐头厂 ②服装加工厂 ③炼铝厂 ④玻璃制造厂

D.①服装加工厂 ②玻璃制造厂 ③炼铝厂 ④水果罐头厂

答案 B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

据此完成2~3题。

2.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

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D.中、西部地区

解析 第2题,投入构成中比例最大的因素就是该类工厂的主导因素。

由图可知,甲、乙、丙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原料、科技、工资,所以甲是原料导向型工业、乙是技术导向型工业、丙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第3题,处在我国东部沿海的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目前劳动力成本较高。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现阶段,作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答案 2.C 3.D

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污染类型的工厂。

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工业属于乙类工厂的是(  )

A.化工厂、砖瓦厂B.电镀厂、皮革厂

C.发电厂、酿造厂D.造纸厂、水泥厂

5.下列有关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各类都可以

B.④处各类都可以

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

D.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乙类

解析 第4题,乙类工厂为水污染工业,主要有化工厂、电镀厂、皮革厂、造纸厂等。

第5题,③处位于河流下游,远离市区,且冬、夏季风都不能把污染物带到市区,故③处可布置各类工业。

答案 4.B 5.A

6.某一地区风向玫瑰图如下所示,则该地工业区、居住区布局合理的是(  )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

①风向玫瑰图中当地盛行风向为南、北向,工业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②隔离区应布局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净化空气、隔离噪音等。

答案 B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导向。

据此回答1~2题。

1.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炼而成,每100千克薰衣草约萃取0.5千克精油。

薰衣草精油生产的区位导向属于(  )

A.市场导向型B.原料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

2.加拿大铝土矿蕴藏很少,但从其他国家进口铝矿,炼铝能力居世界前列,其原因是(  )

A.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水能资源丰富,炼铝成本低

C.铁路运输发达,便于原料输入

D.科研力量强,具有人才优势

解析 第1题,萃取薰衣草精油要用大量的薰衣草,所以其生产的区位导向为原料导向型。

第2题,炼铝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加拿大有丰富廉价的水能资源,炼铝的成本低。

答案 1.B 2.B

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3.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

A.扩大市场份额B.分散投资风险

C.建立营销网络D.利用廉价原料

4.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交通B.人才

C.市场D.资金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3题,该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多家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并就地销售产品,既降低了产品运输费用,又占领了市场。

第4题,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在上海和北京,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城市科技发达、人才丰富。

研发中心最需要的是人才而非交通、市场和资金。

答案 3.A 4.B

读图,完成5~6题。

我国某种工业部门分布示意图

5.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钢铁工业B.棉纺织工业

C.汽车工业D.制糖工业

6.影响该工业部门布局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原料B.燃料

C.科学技术D.市场

解析 从图中这种工业部门的分布来看,南方分布地区大致与甘蔗产区分布一致,北方多分布在甜菜的主要产区,从而可判断为制糖工业。

影响制糖工业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原料。

答案 5.D 6.A

读“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比较表,回答7~8题。

原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

技术成本

运输成本

其他成本

甲工厂

41

22

6

10

21

乙工厂

3

23

43

6

25

7.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两工厂最吻合的是(  )

A.服装工业、化学工业

B.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石油加工业

8.关于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上升

C.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低

D.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

解析 第7题,根据表格,甲工厂原料成本占比重最大,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如水产品加工业。

乙工厂技术成本占比重最大,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如电子工业,C对;服装厂、纺织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A、D错;有色金属冶炼是动力指向型工业,B错。

第8题,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差异大,A错;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甲、乙工厂劳动力成本上升,但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不一定上升,B错;甲工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不一定低,C错;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D对。

答案 7.C 8.D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中工业区最有可能是(  )

A.钢铁工业B.石油化工

C.机械制造D.大型服装

10.据图中SO2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最有可能为(  )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解析 第9题,据图中信息可知,在工业区附近,大气中SO2的含量较高,因此该工业区可能是煤炭消耗较多的钢铁工业区。

第10题,图中的SO2等值线的分布并非与工业区的范围一致,这是由于盛行风的影响,将一部分污染物带到了下风向的结果,由图中的等值线向东北方向偏离可知,该地盛行西南风。

答案 9.A 10.D

单位产品成本与该产品工业部门区位有很大关系。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a、b分别表示的要素是(  )

A.科技成本、土地成本B.劳动力成本、运费

C.劳动力成本、科技成本D.运费、土地成本

12.如果考虑a、b两要素的综合成本,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解析 第11题,读图,市中心应是中心商务区。

当与市中心距离为0时,单位产品成本为0,说明a是运输费用,在市中心生产,运输成本为0。

b曲线在市中心附近单位产品成本最高,市中心地租最高,所以只能是土地成本。

第12题,根据图中坐标判断,①地综合成本约35元,②地综合成本约30元,③地综合成本约40元,④地综合成本约45元。

所以成本最低的是②地。

答案 11.D 12.B

二、非选择题

13.读“珠江三角洲某城镇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钢铁厂、化工厂和电子厂有投资意向,你认为该城镇引进________厂比较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镇欲建设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A、B、C三个地区可供选择,请列表对比三个地区主要区位条件的优劣。

解析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密切结合当地的优势条件,还要考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布局要受到科技、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 

(1)电子 技术力量雄厚,对城区污染小,劳动力丰富

(2)

开发区

优势

劣势

A

环境优美,靠近大学

地势起伏较大,需毁林

B

靠近公路、河流,交通便利

与城区有河流隔离,占用农田,有噪声污染

C

靠近海洋、河流,交通便利

距大学远,河流下游水质差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

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

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 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

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结合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从资源、市场、交通及工业基础等角度分析。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张家口位于京津地区的西北部,分析钢铁工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两个角度分析。

第(3)题,钢铁工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角度分析,经济角度主要分析带动经济发展,社会角度主要从带动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但加大了资源和交通压力,生态角度主要是导致环境污染、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