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564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副本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

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

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

(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

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

(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

(1)和二

(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

(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

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

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2 6    +   3   

    1 9       7 6      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

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       4 5

      +2 ?

   +?

 4

        5 9      7  9

开放题:

36

       +63     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9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

36+21=  23+75  56+30  4+52

2、二

(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需要什么信息?

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

交流算法。

2、摆小棒:

小组说摆法。

问:

怎么多了一捆?

捆好的一捆放在哪?

单根还剩几根?

整捆的有几捆?

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

要注意什么?

从哪一位加起?

6+5超过了10怎么办?

师:

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

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3 8  6 7  1 7       9

 +3 9  + 4 +5 3   +3 6

   3、数学医院:

   4 9    2 1     6 5

  +4 4   +3 9   +3 5

   8 3    6     1 0 0

   说明理由。

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4、看谁加上一个相同的加数算得快。

31+( )=( )  54+( )=( ) 13+( )=( )

  开放题:

谁先正确算出五星表示的数,就奖励给谁。

 2        4 7       3       2    

+6 9    +  9       +2 8   +  6    +    

 9 4     8 6        6 0    5 5      9 9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对学生进行细心计算反复检查好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

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星期天,小花和妈妈要去游乐场,在游乐场的门口贴着一张海报:

如果哪一位小朋友过了下面的难关,可以免费进入游乐场。

小朋友你们愿意和小花一起闯关吗?

二、自主探究:

1、看谁算的正确?

57+12=  40+38=  16+52=  23+72=

36+47=  28+59=  8+75=   43+37=

24+68=  19+49=  85+9=   18+47=

2、算一算姐姐和妹妹两人共有各种照片的张数。

单人照双人照冬装照夏装照表演照

姐姐(张)1924222617

妹妹(张)2118233720

合计(张)

3、第15页的第8题,分组完成。

4、那两个数相加得和是100?

请写出算式,写得越多越好。

 38  40 27 60 85 62 73 50 15

开放题、第15页第10题。

(2)小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第(3)小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得和最小。

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

教学后记:

 

2、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能力点: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点:

1、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图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

师:

我国北京在全世界申办2008奥运会的4个有名的城市中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仅是申办成功,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所以全国亿万人民都为此欢呼。

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

1、出示票数统计图,观察图,问:

北京赢了?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

北京和多伦多一共得多少票?

北京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

北京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

多伦多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

多伦多、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

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

巴黎比北京少得多少票?

….

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

学生计算。

问: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2、师:

56-22该怎样解决呢?

A、可以口算,50-20=30,6-2=4,30+4=34。

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

该怎样列竖式呢?

小组合作完成。

互相交流算法。

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三、拓展运用:

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

2、完成19页“做一做”第1题。

小组内交流算法。

3、48-18=   35-31=

强调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

“0”用不用写?

为什么?

   4、树上有35个桃子,被小猴摘了以后还剩12个,小猴摘了几个?

   5、猜一猜。

  9 4    6 5      8       9 0

  - 4  -2 5    -  1  -7 0

     0      7          2       0

   开放题:

五一节,建强量贩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

25元       30元       18元

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1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

能力点:

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会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

43-23= 89-62= 59-5= 92-71=

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

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发言,选出“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

”让学解决。

二、自主探究:

1、学生列式。

该怎样计算呢?

从哪一位减起?

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拿出小棒摆一摆。

学情预测:

(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

(2)先拿出1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8根。

(3)先拿出2捆,再从2捆中拿出2根。

(4)先拿1捆拆开与2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

你发现了什么?

(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6-28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问:

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

67-39=  35-8=  81-56= 50-24=

问:

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

十位再算几减几?

三、拓展运用:

1、你自己出两道今天学的这样的题。

自己解决,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

2、做练习三第7题。

3、数学门诊:

  4 7    8 0     6 4    9 0   

 -2 8  -5 1   -2 3  -1 7   

  2 9    3 9     3 1    8 7

   4、蚂蚁传递信息。

 38-18=()  ()-8=() ()+35=()                     ()-25=( )    ()+40=( )   ( )-26=()

 实践调查:

回家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看看它们相差几岁?

5年后,他们之间相差几岁?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鸡一起在吃米,他们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母鸡85   19   43

小鸡16+27 62-19 44+41 98-13 90-5 

64-45 36+49 91-72 30-11 90-47 19+24

二、自主探究:

1、小鸡和鸡妈妈要回家了,请你帮他们把路铺好。

45-9 ( )-9 ( ) -9 ( )

2、在圆圈里填上“<”、“>”和“=”。

 30+63  93  7+32 37  58  90-40

 75-36  39  57-30  27  17+28 44

 100-40  36+10   63+8  72-19

3、青蛙妈妈:

我吃了58只害虫。

小青蛙:

我才吃了24只害虫。

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4、小红拿50元买了一把雨伞,阿姨找了38元给他,一把伞多少钱?

5、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

三、拓展运用,开放练习:

小明 小华 小方 小兰

跳的个数 34  41  45  39

看上表,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能力点: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主体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自从“非典”过去之后,我油区掀起了“改陋习,讲卫生”的热潮。

我校也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

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

(2)班得多少面红旗?

二、自主探究:

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

求二

(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

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用减法?

借助小棒摆一摆。

2、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三

(1)班比二

(1)班少2面,二

(1)班得16面。

(2)三

(1)班比二

(2)班多1面,二

(2)班得13面。

(3)四

(1)班比三

(1)班多2面,三

(1)班得14面。

(4)四

(1)班比二

(2)班多3面,二

(2)班得13面。

(5)三

(2)班比二

(1)班少1面,二

(1)班得16面。

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

3、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优惠是什么意思?

换句话怎样说?

(每个球比原来的钱少8元。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现在足球多少元?

(2)优惠后篮球多少元?

(3)优惠后排球多少元?

  学生自己解决。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现在要多少钱?

(2)足球比排球贵多少元?

……

 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2、课本24页第2题,独立完成。

  3、小明今年9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几岁?

  4、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开放题:

北京什刹海的湖面上有很多的野鸭子,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野鸭子越来越少,最后一只也没有了。

后来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改变了环境,野鸭子又飞回来了,为了保护野鸭子,人们做了木筏放入水中让野鸭子住,野鸭子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有35只,今年比去年又多了28只,你知道今年有多少只?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会比较分析同类应用题。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能力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收集了我们班课外活动的资料,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能解决。

二、基本练习:

1、跳绳的有27人,踢毽的人数比跳绳的多9人,踢毽的有多少人?

2、小华和小阳在做手工,小阳做了38个,小华比小阳少做9个。

小华做了几个?

3、第一小组在玩投球游戏,小军比小明多投中4个,小丽比小明少投中7个,小方比小明多投中3个,小明投中16个,小军投中多少个?

小丽投中多少个?

小方投中多少个?

4、小南和小娇踢毽子,小南踢了34个,小娇比她多踢12个。

             ?

5、              ,看书的比画画的少5人,看书的有多少人?

三、拓展运用:

   1、在玩“猫捉老鼠”的学生中男同学比女同学多9名,女同学有19名,

(1)男同学有几名?

(2)一共有几名同学?

   2、静静、欣欣、帆凡在跳绳,静静跳了36下,欣欣比静静多跳7下,帆凡比静静少跳9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再列式计算。

   3、完成教材25页第5、6、7题。

   第5题,可提出的问题很多,让学生广泛的提出问题,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列式计算。

   第7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明确题目要求并独立解答。

让学生用平时实际算钱的经验得出答案。

开放题:

小军、小明、小兰三人在玩猜一猜的游戏,小军说:

我拿的是橡皮,小明说:

我拿的砂是铅笔,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明、小半兰各拿的是什么吗?

教学后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2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能力点: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主体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个  34个 23个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

学情预测: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34+23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23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

34-28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

34-23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23

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

摘出:

28+34+23

2、小组讨论:

怎样计算?

汇报: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何计算?

学情预测:

28       62     

       + 34     +23     

          62       85       

         2 8

      + 3 4 

         6 2

      + 2 3

         8 5

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第二个简便?

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列式,并试算。

学情预测:

85-40-26     40+26=66 85-66=19

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

三、拓展运用:

1、46+25+17   75-28-19

注意书写格式。

2、54+20+16   90-58-24

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

   3、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24   45  30

      48   36  5

      17   18  34

  4、26+( )-20=30     73+5+( )=98

开放题:

路边有一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隔3米,从第1棵到第8棵树间共有多少米?

(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25+28+36=  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怎样笔算?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

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

问:

怎样计算?

二、自主探究:

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

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

小组讨论,列出算式。

学情预测:

67-25+28= 67+28-25

如何计算。

先算什么?

学情预测:

(1)分着列竖式。

    

(2)简便写法。

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

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

做一做:

56+24-30=80   78-24+39=93

指名板演:

5 6       7 8

      + 2 4     -2 4  

         8 0       5 4

                   +3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