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620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docx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

5、上学路上

一、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个主题《早早起,上学去》中的第二个话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上学路上》这个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对学生每天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于是,在设计本课时,我主要以活动贯穿课堂,把生活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创设了“帮助小明安全上学”的情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过程中获取知识。

在活动中,努力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编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乐于助人精神。

二、学情分析

刚入学的孩子接触到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活,对于学校的一日常规都还不是非常了解,对于自己参与学习的目的也不十分明确。

然而枯燥无味的说教明显是不起作用的,只有让孩子们参加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活动中了解常规,才能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正常有序的学习生活中来。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在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培养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1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五、教学准备

学生:

调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在上学路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观察交通标志和设施,了解有关交通规则。

教师:

制作“帮助小明安全上学”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

真情求助,激发兴趣

师:

今天,我上班的路上,碰到了小明的妈妈,她有一件事求我帮忙。

(出示课件:

小明的妈妈)

(小明的妈妈:

今天,我没时间送小明上学,只好让他一个人去上学。

可是我心里一直好担心,小明能平安、准时地来到学校吗?

师:

你们愿意帮小明安全到达学校,让他妈妈放心吗?

那么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小明一路上要经过的地方,想想小明妈妈在担心什么。

活动二:

观察发现,感知危险

(出示课件:

小明的上学路线)学生仔细观看。

师:

观察到了吗?

小明妈妈担心什么?

生:

围绕妈妈担心小明过马路被车撞,爬桥栏杆掉到河里来谈。

师:

妈妈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请看一段录像。

(课件:

两起交通事故)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两起交通事故呢?

生:

围绕未看红绿灯就过马路,不走天桥翻栏杆被车撞了来谈。

师:

看来为了不让妈妈操心,上学路上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三:

互帮互助,学会避开危险

师:

其实你们的家长也和小明的妈妈一样担心你们上学路上的安全。

经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是走路上学,有的是乘车上学,有的是家长骑车或开车送来的。

下面我们就分步行组、乘车组、家长接送组,想想好办法来保证上学路上的安全吧!

学生分成三组开展讨论

步行组汇报:

生:

1、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

2、没有红绿灯或斑马线的要看清没有车子了才能过。

师:

谢谢你把这么好的方法告诉我们。

那么在上学路上还有什么要注意呢?

生:

1、不要像录像里的小朋友为了走近路就翻栏杆,会被车子撞的。

2、不要走在池塘边,当心滑下去。

3、工地上也不要走,很危险。

师:

步行组给我们提了这么多好建议,我们得谢谢他们,大家一起鼓掌。

乘车组汇报:

生:

1、爸爸要我排队上车,不要挤,要是别人挤我就让开。

2、车要停稳了再下,在车上不要把头伸到外面去。

3、妈妈说要听好站名,快到了就要站到门口去。

师:

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也谢谢乘车组的同学。

家长接送组汇报:

师:

我们班还有些同学每天是家长送到学校来的,可是为了保证安全,你们有什么好建议要说给家长听的?

生:

1、我要对爸爸说不要为了抄近路就不走斑马线。

2、我要对妈妈说骑车子慢一点。

3、我要对爸爸说开车要看交通标志。

师:

你还知道交通标志,真棒!

是啊,不管是走路,还是骑车、开车,我们都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谢谢你们的好建议。

活动四:

智力抢答,认识标志

师:

我们齐心协力商量出了这么多保证安全的好办法,真不错!

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我们国家制定了《交通法》,在车辆穿行的马路上还设立了很多交通标志,我知道你们课前收集到一些交通标志,你们先在小组交流一下,然后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知道得最多。

学生交流

师:

准备好了吗?

抢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课件:

交通标志图)

请说说这些是什么标志?

你在那里见过?

生:

说交通标志的名称,并说明是在哪里见到的。

(信号灯标志、步行标志、禁止跨越标志、禁止车辆通行标志、人行天桥标志、地下通道标志、禁止行人通行标志)

师:

你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这么多交通标志,我们在上学路上就更安全了。

活动五:

户外游戏,模拟实践

师:

大家看,谁来了?

(课件:

小明妈妈:

谢谢同学们的帮助,让小明学到了这么多安全知识,小明可以安全上学了,以后我也可以安心上班了。

师:

让我们也一起上学吧!

师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老师扮演警察指挥交通,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各种标志,巩固认识。

师:

今天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出色,学到了这么多安全知识,老师觉得你们都可以成为交通小卫士。

希望同学们都能安安全全地上学,平平安安地回家。

(同学们唱着《上学去》的歌儿回教室。

6、盼盼迟到了

一、教材分析

《盼盼迟到了》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中“快乐每一天”这一单元的课文。

《盼盼迟到了》是让孩子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学会安排一日的事务,逐步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体验到有序生活的益处。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盼盼迟到这一问题的讨论与解决,端正儿童惜时、守时、做事认真、求上进的生活态度,激发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按时作息、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的习惯。

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计划、不敷衍的文明行为。

3.知识与技能:

学会安排一日的事务;学会料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简单事情,掌握刷牙、整理书包等技能。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动手操作等方法,让儿童体验到有序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心情;在活动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安排一日的事务,并尝试在活动中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四、学情分析

关于本课内容一年级孩子的现状是:

一年级孩子离开幼儿园,刚入学不久,对学校生活还不习惯,不能较好地安排自己一天的学习活动,上学迟到、上课找不到学习用品等各种的现状时有发生。

面对而对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性格特点在教育时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活动情感促其品德的发展。

五、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着联系生活,体验生活,回归生活的原则,本课采用创设—感受—内省—导行的预设情境型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整个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

播放《上学歌》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每天都要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上学,可是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盼盼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出示课题:

盼盼),因为他——(出示课题:

迟到图片板书:

迟到了)。

1、观察图片,体会心情

(1)观察盼盼迟到时地模样:

站在教室门口,衣服纽错了,头发乱成一团,头低着。

(2)了解迟到的害处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一首欢快的《上学歌》很自然地将儿童带回早晨上学的路上,教师几句简单的话语就让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到主要人物“盼盼”的身上,为后面的帮盼盼打下基础。

(二)联系生活,分组讨论

1、观察图片、找出原因

原来迟到会给人带来这么多的麻烦!

盼盼为什么会迟到呢?

让我们一起到他家看看吧!

大家跟着我走,吁——轻点儿,别让盼盼知道了!

(课件;出示盼盼家的图)

小朋友们,这就是盼盼的家,你们睁大自己的眼睛仔细地来看一看,盼盼到底为什么迟到了?

(同组的伙伴可以轻声讨论)

A.迟到原因之一:

贪睡不想起床

思考:

别的小朋友都能按时起床,盼盼为什么起不来?

(晚上看动画片时间太长写作业太慢耽误了时间跟家人外出回来晚了身体不舒服,起不来贪玩的盼盼,早上就起不来了。

B.迟到原因之二:

袜子找不到了

[图片:

盼盼一只脚上套了一只袜子,正钻到床底下找袜子。

]

提问:

瞧盼盼在找什么呢?

(睡觉之前,没有把第二天的衣物摆放整齐。

C.迟到原因之三:

做事思想不集中

[图片:

上厕所时,盼盼一边上厕所,一边玩小汽车。

]

(耽误了时间对身体不好不卫生)

过渡:

小朋友们,你们迟到过吗?

你是怎么会迟到的呢?

【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让孩子帮助盼盼找到迟到的原因。

孩子们无形中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着这一切,使得盼盼成为孩子们中的一员,盼盼的经历就是孩子们的经历。

在这种真实的体验中孩子们更积极地融入到课堂当中来。

(三)回归生活,促进成长

1、出主意、想对策,帮盼盼

盼盼在你们的提醒下,知道了自己迟到的原因,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不迟到,热心的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A、迟到原因之一:

贪睡不想起床

(1)[盼盼赖床图]为了能使盼盼按时起床,不睡懒觉你对盼盼怎么说?

(晚上早点睡,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还可以在床前放一个小闹钟,或者请爸爸妈妈早上叫他)

(2)学习儿歌:

盼盼为了提醒自己按时起床,特地写了一首小儿歌,贴在床前,每天都读一读,你们想不想看看?

[出示:

《起床》:

“dīnglīngdīnglīng”闹钟响了,“bāzābāzā”,眼儿睁了,“一二一二”自个起了,“hā hā hā hā”妈妈笑了。

]

(3)范读、领读、齐读。

B.迟到原因之二:

袜子找不到了

[图片:

盼盼一只脚上套了一只袜子,正钻到床底下找袜子。

]

(睡前要真理好第二天穿的衣袜,把它折好放在床边的椅子上)

C.迟到原因之三:

做事思想不集中

(大便时,要思想集中,不看书报,不玩玩具)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我开展了“出主意、想对策,帮盼盼”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盼盼怎样才能不迟到?

”孩子们立刻热情高涨,马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上寻找办法,教师适时地进行价值引导,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生应自觉养成按时作息、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应自己的事自己做,产生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延伸生活,指导行为

1、整理书包,指导方法

(1)文具盒和所有的书本拿出来,放在桌子的左角。

(2)看课程表。

(3)取出所需课本,按从小到大排列(可举出错误事例:

乱七八糟叠放的书)

(4)(举起一包面纸)我们小朋友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随身带一包面纸,有了鼻涕、洗完手用纸擦一擦,可以把面纸放在书包旁边的小袋子里。

2、请学生重复过程:

先看课程表,再按课程表拿出书,把书按大小放进书包里。

3、学生动手操作

(结束语)今天这堂课,我们帮助盼盼找到了他迟到的一些原因,还给他出了许多主意。

作为感谢,盼盼还给我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出示花心:

按时上学)

你们看,只要大家都能够按照“守时花”上的去做,就会成为一个按时上学,不迟到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

根据设计思路创设—感受—内省—导行,最后环节是指导行为的最佳时机,在孩子概念上已经有了对于合理安排时间、节约时间的理想认识后交给其行而有效的操作方法,孩子积极性高涨,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都学会了整理书包的实际操作。

也体验了有序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 

7、学习真有趣

一、教学目标:

1.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热爱学习的情感。

2.学习与老师、同学交往,善于发现自己和同学的学习优点,并学会欣赏,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学习的喜悦。

3.鼓励学生兴致勃勃的学习每门功课,不偏科,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

4.交流学习一些学习的方法和窍门,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掌握学习的重要意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具学具:

学生的作业本、书法、纸工、美术作品等

五、活动过程:

活动

(一)——师生互动游戏:

“让我认识你”

师: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一看到我们一(8)班的小朋友,就很喜欢你们,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朋友之间需要互相了解,你们想了解我的什么情况呢?

(学生自由提问,师生交流。

师:

你们都了解我了吗?

这是因为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其实认真听别人说话也是一种学习,所以我们要学会认真听别人说话。

现在我想要了解同学们是怎么学习的,你们爱上什么课?

为什么喜欢呢?

(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

师:

看来我的新朋友们个个都很爱学习,通过学习你们一定学会了许多的本领,谁愿意在大家面前表现表现?

活动

(二)——学习成果展示:

“露一手”

师:

你可以把自己学习中最满意的作业、手工、绘画作品,读得最好的课文或诗歌,唱得最好的一首歌在学习小组里进行展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配乐)

师:

同学们的本领真多呀,谁愿意带头大胆的向大家展示?

(学生展示才艺)

(师相机点评,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现场采访,奖励“四星”——健康之星、快乐之星、爱心之星、智慧之星)

师扮记者现场采访:

你好,你叫什么名字,能跟大家介绍你的作品吗?

你平时是怎样学习的?

师:

看到大家的精彩表演,我也忍不住想露一手。

(师展示自己的才艺——绘画,并且邀请学生共同完成)

师:

你们觉得老师画得好吗?

你们想知道我为什么画得好呢?

我以前上美术课时很认真的听,平时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经常练习画,这样我就越画越好了。

活动(三)——现场访谈:

“金点子”在行动

师:

刚才同学们展示了那么多的本领,都是从各门功课中获得的,每门功课都能学到本领,都有乐趣。

所以我们要喜欢每门功课。

有一位小伙伴看到我们那么快乐的学习,他也很想参加,你们看他是谁?

课件展示:

卡通人物蓝猫提问题,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学生发言,提出自己的困难。

师: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扮小记者去采访同学,你也可以去找同学或者是老师帮你想想办法,问问他们是怎么学习的。

说得好的,你可以给他贴上“智慧之星”或“爱心之星”。

(学生走动交流,找同学、老师商量解决的方法或窍门。

师:

你们的困难解决了吗?

说说你找到的好办法。

(学生交流)

师相机:

你的困难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你开心吗?

给自己贴颗“快乐之星”。

课件展示:

蓝猫介绍自己的方法,先动脑筋想,有时多看看书,有时还可以问问小伙伴、老师和爸爸妈妈,另外,上网找答案也是一种学习的好办法!

活动(四)——读儿歌

师:

老师把你们的好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大家来听一听。

课件展示:

读读写写算算题,

唱唱画画练身体。

又动脑,又动手,

学习生活多有趣。

师:

每人拿一颗星,把它送给你认为在这节课中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如果你认为自己表现最好,也可以把星送给自己。

(学生送星)

总结:

这节课大家感到快乐吗?

老师也很快乐,让我们一起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寻找更多的快乐。

8、下课了,放学了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感

2、养成学生遵守纪律、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课间活动的规则和纪律

三、教学难点: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四、教具学具:

制定课间活动调查表

摄制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录象

第一课时

一、现场调查

1、布置学生课间观察同学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将先做好的调查表发给学生,让学生把看到的现象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记下来:

课间活动调查表

地点

项目

二、走进操场做游戏

1、分组讨论,确定活动项目

2、到操场开场活动

3、活动结束,谈谈体会

三、小小谈论会

播放录象,边看边思考(活动场景)

下课后应该怎么做?

做些什么?

大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采访活动

1、自由分组,组成采访团

2、讨论,确定采访对象

3、主题,放学后,回家做什么?

4、汇报交流

二、操作比赛

赛前指导

1、比赛内容的确立

(1)你们在家喜欢做什么?

为什么喜欢这项活动?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分组操作

车模组:

①车模材料的准备

②制作车模的工具

③人员的分工

提示:

①材料齐全

②使用工具安全

③制作过程守时

3、自由组合,展示喜欢的多样活动

4、比赛开始

5、成果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