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622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63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3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3页
亲,该文档总共1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docx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

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科目

数学

教学

班级

三年级

教材名称及册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

上课

日期

8.25

每周

节数

5

总授课节数

75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

时数

1

2012.8.25-8.29

报到注册混合运算(3)

3

2

9.1-9.5

混合运算(4)机动

(1)

5

3

9.8-9.12

观察物体(3)机动

(1)

4

4

9.15-9.19

加与减(5)

5

5

9.22-9.26

加与减(4)机动

(1)

5

6

9.29-10.3

国庆节放假

7

10.6-10.10

乘与除(5)

5

8

10.13-10.17

乘与除(3)整理复习

(一)

(2)

5

9

10.20-10.24

机动复习

10

10.27-11.31

期中考试

11

11.3-11.6

周长(5)

5

12

11.10-11.14

周长

(2)乘法(3)

5

13

11.17-11.1

乘法(5)

5

14

11.24-11.28

乘法(4)机动

(1)

5

15

12.1-12.5

年、月、日(5)

5

16

12.8-12.12

年、月、日(3)数学好玩

(2)

5

17

12.15-12.19

认识小数(5)

5

18

12.20-12.26

认识小数(3)整理复习

(二)

(2)

5

19

12.29-1.2

总复习(5)

5

20

1.5-1.9

期末考试

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概况:

三年级2班现有33人,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

借读生中,由于学习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不够自觉等状况。

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加与减、乘与除、周长、乘法、年月日、认识小数、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选取了学生身边熟悉的、新颖而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

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第三单元“加与减”。

三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及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有括号时与没有括号时的计算方法)。

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

结合实例,让学生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4、第六单元“乘法”。

要让学生探索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及注意的事项(记住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5、第七单元“年、月、日”。

对年、月、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理解青平年、闰年,一年有4个季度等,会用不同方式表示日期。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

对小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探索小数间比较的方法及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图形与几何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借助实践活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和物体。

2、第五单元“长”。

理解周长的定义,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三)、综合应用

1、经历解决里程问题、制件时间表的过程。

2、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测量物体的方法及会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回答一些单间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

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五、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混合运算、加与减、周长、乘法。

教学难点:

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乘法、年月日的计算。

  

六、教学的主要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第一周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开火车)

3×5=4×8=7×6=36-17=80-43=

9×3=8×5=37-15=8+15=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36+5-18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

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

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

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

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应怎么计算?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

3×4+6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

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

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

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

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

(板书)

解法一:

3×4+6解法二:

6+3×4(PS: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6+12

=18(元)=18(元)答:

该付18元。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3练一练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3×4+66+3×4

总结这两个算式的共同点。

回顾:

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两步式计算)

解法一:

3×4+6解法二:

6+3×4(PS: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6+12

=18(元)=18(元)

答:

该付18元。

 

小熊购物——试一试(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顺利帮助了小熊胖胖解决了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壮壮遇到了什么难题?

(出示主题图)

2、探究新知

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提问:

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3、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

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3×4=12(元)20-12=8(元)答:

应找回8元。

b.20-3×4(PS: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答:

应找回8元。

4、重点讨论解法b。

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5、认识:

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6、小结:

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

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四、巩固练习: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

五、拓展练习:

1、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

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

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六、总结强调:

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c.3×4=12(元)20-12=8(元)答:

应找回8元。

d.20-3×4(PS: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答:

应找回8元。

 

第三课时:

完成配套练习检测(小熊购物)

要求:

当堂达标

整个过程都是在小组内完成。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订正,再由组长选组员与其他小组订正。

发现错误时,全班集体讨论完成。

 

第二周教案

第一单元:

买文具(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28÷736÷624÷881÷915÷3

2、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40-6×4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问题:

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

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条件:

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18÷3=6(元),6+4=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b.4+18÷318÷3+4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全班讨论:

18÷3+4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

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

(4)引导学生讨论:

有加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发现:

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即:

18÷3+4或4+18÷3

=6+4=4+6

=10(元)=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3、课堂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题

4、课堂小结

含有除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加两步计算)

18÷3+4或4+18÷3

=6+4=4+6

=10(元)=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买文具——试一试(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528÷436÷924÷321÷715÷3

2、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除加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6×8+50100-6×956÷7+45100-75+25

2、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根据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引出问题: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3、尝试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我条件?

(2)列算式:

a.10÷5=2(元),3-2=1(元)答:

现价比原价便宜1元

b.3-10÷5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全班讨论:

3-10÷2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3-10÷5”中的“10”表示现价5本作文本10元,“10÷5”

表示现价1本作文本多少元。

所以“3-10÷5”表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因此计算“3-10÷5”的时候,应先算10÷2=5再算3-2=1,用脱式计算。

(4)引导学生讨论:

有减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发现:

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小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5、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

总结脱式计算写法:

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课题巩固练习

P6“试一试”。

1、提示:

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

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

四、巩固练习:

P7练一练。

五、总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减两步计算)

a.10÷5=2(元),3-2=1(元)答:

现价比原价便宜1元

b.3-10÷5

=3-2

=1(元)答:

现价比原价便宜1元

 

过河(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820+16÷430-4×5

二、探索新知

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

“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

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

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

3、小组讨论:

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读作:

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

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5、提问:

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

”,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

因此算式为:

54÷(9-3)

=54÷6

=9(条)答:

需要9条小船。

6、小结: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课堂达标练习

完成书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4、课堂总结:

这个节我们探索的主要知识是什么?

举例说明。

板书设计:

过河

(29+25)÷9读作:

29与25的和除以9。

54÷(9-3)

=54÷9=54÷6

=6(条)=9(条)

答:

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答:

需要9条小船。

 

过河(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回顾预习

复习前几课所学主要内容。

老师提问,指名学生回答,并举例说明。

2、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学生仔细观察。

2、观察图,说出数学信息。

3、独立解决问题。

提示:

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

算式:

(70-46)÷8

4、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

小组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5、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24+16)÷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顺序、结果不一样。

6.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

四、巩固练习

P10练一练所有内容。

五、总结:

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能举例说明吗?

板书设计: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0-46)÷8

=24÷8

=3(辆)答:

至少需要3辆小车。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

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

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画的是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

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

(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

(注意:

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

12÷6=2(元)解法二:

3×6=18(元)解法三:

12÷3=4(瓶)

3>218>126>4

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答:

每瓶便宜1元。

6、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提问:

为什么要用小括号?

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c.在小组内交流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指导提问:

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8、数学游戏:

“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

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

 

第三周教案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一课:

看一看

(一)(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在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经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过程,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单一物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3、感受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感受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的联,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2、探索新知

(一)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一物体

1、观察教材13页上面的图,说说书中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先尝试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想法。

(1)理解题意

图中三朋友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桌子上的长方体盒子,得到三个不同形状的图片,要求判断这三个图形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

(2)明确观察位置

从某一角度观察物体的时候,朝向我们(正对着我们)的面叫正面,朝向或右边的面叫侧面,朝向上面的面叫上面。

(3)观察判断

根据三个小朋友所站位置的不同,将相应的物体连起来。

3、集体讨论解决问题

站在不同的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小组讨论,然后集体订正得出答案。

提示:

根据上面三个小朋友观察得到的物体总结。

4、小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看到的面数也不一样,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一练的第1、2题。

4、课堂总结

这节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疑惑?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一)

朝向自己———正面

朝向左边或右边————侧面(左侧或右侧)

 

第二课:

看一看

(一)(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在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经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过程,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单一物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3、感受立体图形的平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